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

bookmark

“報告,我艦己經進入彼得大帝灣,接近海參崴大約10海里距離,前方1000米外的海面浮水十分滿集,軍艦無法再前進了。”

“好,降低航速,打開艦首聲吶,繪製海底地形圖。注意加強警戒,緊密觀察海面動向,避開俄國的巡邏艦隻,另外注意大塊的浮冰。”

“航速5節,艦首聲吶打開,開始繪製海底地形圖。”

“sr-64雷達並未發現異常。”

............

隨着昆明艦開始進行海底地形圖的繪製工作,代理艦長韓超也鬆了一口氣,道:“通知特種部隊,準備登岸。”

這時在昆明艦的直升機庫裡,羅嶽還在鏡子前看來看去。在鏡子中出現的是一個身穿着一套07式迷彩作戰服,外穿浮力戰術背心,頭帶着qgf-11型戰術頭盔,在頭盔的正上方綁着沙漠蝗蟲護目鏡,手裡拿着95式突擊步槍,肩上掛着gp328式對講機,典型的舊時空裡21世紀解放軍海軍陸戰隊戰士的形像。

楊瑞拍了拍羅嶽的肩膀,笑道:“怎麼了,還沒有看夠嗎?”

羅嶽也忍不住笑道:“差不多有4年沒有穿這套服裝,現在又穿上,真的好像是又回到了從前啊。”

楊瑞道:“也沒有多少差別啊,那個時候你是海軍陸戰隊的一員,現在你是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了。不過這套服裝現在可不是海軍陸戰隊的服裝了,只有在特種部隊裡纔有。而且也越來越少了,也許再過幾年,連特種部隊也不會再這樣的全套裝備了。”

羅嶽也點了點頭,這一次任務中連同自己在內,也只有3名穿越戰士,如果再過幾年,特種部隊裡的穿越戰士全部都退出了第一線,這樣全套的現代裝備確實是不會再有了。

兩人正在說着話,另一名穿越戰士,特種部隊的副指官周興漢過來,道:“艦長來命令了,我們可以上岸了。”

楊瑞點了點頭,道:“通知全體隊員,準備出發。”

由昆明艦、懷化艦組成的艦隊從青島出發以後,一共用了7天的時間,到達海參崴海域,從青島到海參崴大約有2000公里的距離,以兩艘軍艦的航速,最多3天就足夠了,但由於這一次的行動是絕對保密的,因此在航行的途中要躲避相遇的貨船。當然由於兩艘軍艦均有先進的雷達系統,可以提前50公里左右發現船隻,也就可以有充份的準備避開貨船,這樣要耽誤不少時間,有時爲了躲避貨船,艦隊會暫時躲避數個小時。

另外艦隊在對馬島海域還停留了一天,當然是在繪製對馬島海域的海圖,因爲華東政府的計劃,就是在日俄兩國進行對馬海戰的時候參戰,這次行動要經過對馬海峽,因此自然順道對對馬海島海域的海況進行勘測。

而穿過了對馬海峽之後,進入日本海,海面也變得倏然的開闊起來,艦隊也可以全速行進,但艦隊的方向是一路向北,而這時還是2月時節,雖然己經立春,但春寒尚未消盡,海中己經出現了不少的浮冰,有的浮冰甚致大如房屋,因此艦隊也不得不將航速降到10節以下,以便於躲避大塊的浮冰,也避免小塊浮水撞傷艦體。

在距離海參崴大約50公里的地方,海中的浮冰己十分密集,因此航速降到6、7節,而艦隊就在這一帶海域漂浮,並放出無人機,在高空對海參崴進行掃描拍照,然後將掃描的數據傳到軍艦,生成三維地形圖。

海參崴位於穆拉維約夫-阿穆爾半島的南端,大體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濱臨日本海。在半島的東、南、西三個方向都是海灣,東瀕烏蘇裡灣、西靠阿穆爾灣,而南爲大金角灣,並且隔着東博斯普魯斯海峽,與俄羅斯島(勒富島)相望,外部是彼得大帝灣。

海參崴的港口位於大金角灣內,長約7千米。入口處灣寬約2千米,水深20~30米,灣內寬度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海灣四周爲低山、丘陵環抱,形勢險要,而南端還有俄羅斯島爲屏障,如果不是每年有三個月的冰凍期的話,可以說做爲港口的地勢是十分優越的。

不過對於俄國來說,海參崴是遠東地區唯一的出海口,儘管海參崴以北的沿海地區現在都已是俄國的領土,但一來是海域條件難以找到海參崴這樣優良的地方,而且越是向北,每年的冰封期就越長,因此海參崴可以說是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橋頭堡,它的俄語名字: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意思就是“征服東方”。

而且由於海參崴距離俄國的本土遙遠,因此爲了保護這個遠東地區重要城市,俄國很早就在海參崴修建防禦工事,在1877年,東西伯利亞軍區工程兵司令p?f?溫特伯格上校就爲海參崴設計了防禦工事,一年後,最初的海岸防禦工程完成。

此後俄國又不斷的強海參崴的防禦,由其是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開始崛起,而俄國和法國結盟之後,歐洲方向的壓力稍稍減輕,俄國的注意力開始轉向遠東地區,對海參崴的防禦就更爲重視起來。時任作戰部長的庫羅巴特金上將制定了海參崴防線的總體方案,始於阿穆爾斯基灣,經過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半島,最終到達烏蘇里斯克(雙城子)。

俄羅斯著名的工程專家、尼古拉工程兵學院的教授k?i?維利奇科上校則設計了海參崴要塞的陸地防禦工事方案,整個防禦由胸牆和塹壕連接的一系列要塞防禦體系,在主要防禦線前2公里爲主要的築壘地域,包括1、2和3號眼鏡壘,4、5號多面堡,1、2、3號突出堡以及陣地。並且又在俄羅斯島上建了修俄羅斯堡壘,在相鄰的薩佩尼半島修建了4號要塞,作爲對海參崴要塞的支援。

整個防禦體系確實是固若金湯,但由於這個時候日俄開始交惡,俄國將大量的資源都投入到旅順,因此到現在爲止,海參崴的防禦工事並未完工,而且缺乏足夠數量的火炮,在不少炮臺上還是裝配的老式退架炮。

守衛海參崴要塞的兵力是東西伯利亞第8步兵旅,以及3個塞炮兵營。

1904年2月22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二分艦隊在上村彥之丞海軍中將指揮下,突進烏蘇里斯基灣,炮擊海參崴,岸防炮臺開炮還擊,不過這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交戰的時間並不長,互相之間都並未給對方造成損傷,此後日本艦隊就沒有再進攻海參崴。主要是聯合艦隊的主要精力都攻在進攻旅順港,分不出手來攻打海參崴,由其海參崴分艦隊遭到聯合艦隊的重創,無力再給日本的海上補濟線造成威脅之後,日本也就沒有進攻海參崴的計劃。現在雖然日本攻下了旅順,但聯合艦隊又要全力備戰俄國的第二太平洋艦隊,也根本騰不出手來進攻海參崴。

而海參崴分艦隊殘餘的兩艘軍艦裝甲巡洋艦格羅莫鮑伊號、防護巡洋艦勇士號逃回港口,由於得不到良好的修理,因此現在被當成浮動炮臺用。

旅順失守以後,俄國也曾有過完善海參崴要塞防禦的打算,但這時俄國國內己亂成了一片,而在遠東地區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瀋陽,準備和日軍決戰,因此也無力去完善海參崴要塞防禦,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旅順失守的時候,海參崴正好是冰凍期,至少要到3月下旬才能完全解凍,軍艦根本不可能靠近到海參崴港口。也就暫時可以把海參崴的防禦放一放。

華東政府的偵察艦隊也只能停留在彼得大帝灣的外圍,這裡距離海參崴港口大約還有20公里左右,不過對於偵察來說,完全足夠,昆明艦的艦首聲吶基本可以掃描這一帶海域的海底情況,而對海參崴的偵察則是由無人機或直升機來完成。

其實在舊時空裡,由於中俄關系處於歷史的最好時期,因此多次派軍艦、軍隊訪問符拉迪沃斯託克,或是進行軍事演習,或是進行友好訪問。昆明艦、羅嶽都有訪問過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經歷,而且都是參加中俄兩國舉行的“和平使命”軍事演習,只是參加的並不是同一次演習。

但在舊時空裡,中國海軍早已將海參崴一帶的海域、地形情況都摸了個一清兩楚,那裡有暗礁、那裡有暗流,山脈有多高,甚致是防禦要塞是什麼樣子都瞭如指掌,在100多年以後,這些防禦要塞都己經成了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旅遊景。昆明艦的主機裡,就存有這些資料數據。

不過那畢竟是100多年以後的資料,而在100多年以前的現在,在細節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因此也有必要重新勘測一番,然後進行數據對比。

一天的時間,無人機己將俄羅斯島、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半島直至烏蘇里斯克(雙城子) 的地形全部都掃描了一遍,並且拍下了大量的照片,無人機回到昆明艦之後,艦載的主機將無人機收集到的數據經過機算之後,轉化成三維地圖,並且打印了一張。

羅嶽、楊瑞、周興漢又在地圖上對比並標註從資料中掌握的要塞、炮臺、堡壘、戰壕等等,從而就繪製成了一張作戰地圖。

不過儘管從高空拍攝的照片有足夠大的精確度,也不可能完全反應真實的情況,至少人不可能從這些照片中全瞭解真實的地理情況,因此還是需要派遣人員進行實地偵察、勘測,這也是特種部隊的任務。

第三十一章 襲擊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四三七章 政客(二)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五六九章 預備會議(四)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一四一章 震動(下)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三五四章 大戰之前(一)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