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派到上黨的使者已經隨楊修一起出發了,出使的是現在比較清閒的功曹從事荀諶荀友若。
隨行還有大量高檔次的禮物了,只是裡面都是一些送給呂布和公卿的琉璃器,上等茶葉,文房四寶,精緻摺扇之類的高價值物品,沒有任何有助呂布提升他軍力的戰略物資。
對於能擔負這樣一個大任,荀諶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如果成功的說服呂布將天子送回京師的話,那他的功勞可是無可比擬的。雖然他內心也知道這個可能性不大。
就在荀諶出發後沒多久,初平二年動亂征戰的局面也正式開始了。
王奇沒想到,最先動手的竟然是東郡的曹操。
初平二年二月,當王奇手下的太守們回到駐地沒幾天,曹操出兵向東平動武的消息就傳到了王奇的府中。
曹操其實也很無奈,春天還沒開始,他的存糧就已經吃完了。東郡畢竟只是一個小郡,曹操剛開始的重稅政策趕走了很大一批人,現在能養個兩萬人馬就不錯了。一下子擴軍三萬,再加上原來在陳留招的幾千人馬,已經擁有了近四萬人馬,東郡存糧本來就已經被討董耗得差不多了,現在自然供應不上了。
周圍的幾個郡縣中,冀州的韓馥實力強大,曹操還惹不起;陳留的張邈素來有恩於自己,當然也不好動手;濟陰郡人口是不少,但是實力也較強,再則她靠近討董前線,存糧也差不多。算來算去,也只有人口較少,但尚有存糧的東平國是最佳動手對象,加上以前的一些佈置,所以曹操最終選擇了向東平動手。
當然,老巢東郡雖然跑了不少人,但經過曹操半年多的治理,還是有了較大的實力,尤其是濮陽,境內水運及交通相當發達,深具商業、戰略價值之地,所以曹操還是留下了最親信的夏侯兄弟駐守,自己則是親自帶了兩萬五千新老士卒,在找了一個東平相不善待東平王的藉口後,出兵進入了東平境內。
隨後,從遙遠的燕北大地也傳來了過時的消息,在去年下半年,互相忍不住的幽州牧劉虞和北平太守公孫瓚終於出手了。劉虞佔着兵多地廣的優勢,一次就出動了正規軍和非正規軍共十萬人,而公孫瓚卻只有一萬精兵,但最後的結果卻是以武勇著稱的公孫瓚獲勝,劉虞兵敗被殺。經過這一場戰役,公孫瓚的威名開始傳遍天下,也算是消除了當年名聲不如王奇的遺憾。
初平二年,公孫瓚自領幽州牧,收籠劉虞的幾萬殘兵,日夜備戰,隨時準備南下攻擊冀州。但劉虞在幽州素有仁義之名,公孫瓚打下幽州後,不但沒有采取好的措施來安撫民衆,反而廣集糧草,多備軍馬,一副窮兵黷武的樣子。民衆們想想以前的好,再想想現在的苦,在一些忠於劉虞的名士鼓動下,已經有了反抗的準備。
這些不過是遠處的變化,王奇雖然還是在關注,但也並沒放多少心思在上面。在自己的周邊起戰事之前,王奇還得趕緊趁機把他的部隊編制完成。
王奇帶來了長安之戰後的四萬人馬,加上原來潁川駐守的近四萬步兵,王奇現在手中可以直接動用的有近八萬人,其中三萬是精銳的弓騎兵。兩萬弓騎已經按照王奇的吩咐正式換上了牛皮甲,而最精銳的一萬,也基本上可以裝備新式的鎧甲了。
王奇將這三萬人分成三個萬人隊,兩個普通精銳,分別由關羽和徐晃率領。經過賈詡的一番遊說,再加上關羽從旁的鼓動,徐晃已經正式人王奇爲主了。那個最精銳的萬人隊,則是由王奇自己親自任統領,趙風,夏侯蘭爲副。王奇做事喜歡留後路,當然不會將所有的部隊都交給別人了。
潁川的那四萬步兵,雖然一直由徐庶在訓練,但是畢竟不夠精銳,王奇出於精兵簡政的考慮,決定對其進行篩選,將其中的五千老弱淘汰,但又挑出其中最精銳的五千人,先期裝配作坊生產的全身甲,成爲重步兵。剩下的三萬人則是成爲半身甲輕步兵,他們在王奇這兒是輕步兵,但到了別的諸侯那裡,可算是重步兵了。
五千重步兵暫時只能交給最猛的張飛統帥了,讓他的好友許褚看了頗爲眼紅。至於三萬輕步兵,也被王奇分爲三個萬人隊,一個萬人隊交給潁川太守陳紀,成爲潁川守軍,另外兩個萬人隊則分別交給武安國和徐榮統帥。
本來按照王奇的意思,還準備組建幾個新的兵種。但現在即將開戰,只得試驗性的將長安戰後回來的一萬人組建了幾個千人隊。
挑出兩千輕步兵,每人配備一捆短小的投槍,組成標槍營;挑出兩千人配備鉤鐮槍組成陷馬營;挑出兩千人配備馬鈞根據王奇設計製造的雙發連弩,組成連弩營;挑出兩千人配備飛抓繩索等特殊器械,組成特種營;挑出兩千人配備短刀小盾輕便甲,組成山地營。前面兩支部隊主要是試驗步兵對付騎兵,後面兩支則是試驗特殊環境的步兵作戰。這些兵種都是試驗性質的,也就沒有安排正式的統帥。
到是兩千重騎兵的人選不好找,弓騎兵大都身材不是特別強壯,而且也不願意轉職,讓王奇本來的打算落空了。豫州本來的五千騎兵,則是被派到了程昱的魯國。王奇發現他竟然找不到好的騎兵。本着只要精銳的原則,王奇放棄了臨時組建一支的打算,反正馬上就要打通和張遼的聯繫了,到時從他殘餘的兩萬多騎兵中挑個兩千人應該沒問題。
王奇的步兵沒來得及全部換裝制式鎧甲,當步兵的第一批一千套全身甲隨同最後一批半身甲送到軍營時,出使襄陽的石廣元回來了。隨同還帶來了一個袁術大規模動員士兵,準備向豫州開戰的消息。
本來他早就可以回來了,那想到到了宛城附近,卻得到消息說袁術已經封鎖了通往潁川的道路。並且開始大規模召集兵卒,一副隨時準備動武的樣子。
石廣元不敢怠慢,打聽清除袁術的確準備對豫州動手後,就匆匆的繞道汝南,回到了潁川。
王奇早就得到袁術備戰的消息,對於石廣元的回報也不驚訝,他到是對石廣元的襄陽之行更感興趣。
“廣元見到劉景升,商談抗袁之事有何結果!”在下令全軍備戰之後,王奇立刻就開始詢問起石廣元結盟的事宜來。
石廣元對於王奇沒有先問黃月英的事情,感到很欣慰。主公果然是以事業爲重呀。
“主公!劉景升頗有才幹,已經答應與我軍結盟,準照主公吩咐,雙方的盟約文書在此!”石廣元遞上了一卷文書。
這應該算是歷史上第一份正規的結盟條約吧。
王奇也是從韓遂輕易背棄盟約一事纔想到這一點的。在漢末三國,信義制度在諸侯之間幾乎完全被人所背棄,經常是今天結盟,明天就翻臉。當然,正因爲這個時候信義的淪落,重信義纔會被人所敬佩,信義精神反而被人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諸侯之所以經常背棄盟約,主要的當然是利益所驅,但沒有正式文件約束也是一大原因。彼此的口頭約定,哪怕有相應的文書記錄,這種自己單方面寫的記錄,並不能作爲正大光明的佐證。除非有正式的盟約見證人或其他什麼的,這種結盟才稍微牢固一點。
王奇用雙方君主簽署的書面條約來作爲盟約的見證,無疑比口頭盟約要牢固了很多。不過也並沒什麼實際約束力。只是這種條約形式現在纔剛剛出現,震懾力還比較強,王奇到不怕這個重名譽的劉表會輕易背棄。
接過盟約大致的看了一下。條約的內容很簡單,它可不像近代中國的條約那樣不公平,上面的約定還是很合理的。政治上互爲盟友,共同進退;軍事上攻守互助,一致對敵;經濟上互通商貿,免徵關稅。當然,具體的措施,是由潁川書院派出的學生和荊州官員們商談後,以附約形式,在裡面作相應的規定。
王奇看了條約後,發現大致上是很公平,但其中經濟上卻是自己一方佔了很大的便宜。比如說,雙方免徵對方的進口關稅。那時豫州輸入荊州的商品,大概是荊州的十來倍。這一免徵,豫州沒免多少,荊州可是少了很大的一筆收益。
“廣元!這條約簽得容易嗎?呵呵,我看我們好像佔了不少便宜呀!”荊州才智之士頗多,不應該會犯這種小錯呀。
“呵呵呵!回主公!條約簽得是很難,但是裡面我們佔便宜的部分,卻反而是談得最容易的!”石廣元笑道。
“哦!這是爲何?”王奇對此很感興趣。
石廣元見王奇對自己的此行如此重視,當然也很高興了,當下就把襄陽之行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就連自己和水鏡山莊發生的爭論也直言不諱的講了出來。
石廣元日夜兼程的感到襄陽,卻剛好是過完年的時節。
此時荊州的主要官員肯定還在自己家待着,石廣元也沒有急着去見劉表,而是到了好友水鏡先生司馬徽的的水鏡山莊拜訪。一是看望一下舊友,談談別後事宜,二是想探尋一下劉表和他的大臣們的底細,便於在談判時掌握主動。
司馬徽的水鏡書院在王奇的資金支持下,很快就成爲了襄陽的第一大書院,襄陽的豪門富戶紛紛將自的子弟送到書院中就讀。到了現在,水鏡書院在襄陽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石廣元很快就從司馬徽衆人口中瞭解到了荊州衆官員的情況,而司馬徽等人也從石廣元口中得知了王奇的一些事情。
對於王奇的才能,司馬徽衆人已經是自愧不如了。對王奇提出的自由主義言論也頗爲贊同,到是那個君主立憲,書院的衆人研究了好幾年,都沒法達成共識。黃承彥和龐德公對這個東西頗爲感興趣,覺得是一個開創性之舉,若真能實施,則是國家之大幸;而司馬徽,崔州平,孟公威衆人,則認爲君不君,臣不臣,亂天下則必此也。
當聽到石廣元也是贊成此限制王權時,衆人各有反映,龐德公是認爲找到了知音,司馬徽則認爲石廣元毒害已深,甚至勸他就留在書院,不要回豫州。至於黃承彥,王奇是他的未來女婿,當然不好多作評價了,只是暗中表示支持石廣元。反正幾人都是君子之交,不可能輕易翻臉。
到是在和劉表商談時遇上了一點小麻煩。
對於和王奇結盟一事,劉表本人還是非常重視的,不但親自接見了石廣元,還特地派了蒯良蒯越兩位大臣和石廣元商量結盟事宜。又委派了幕僚傅巽前去商談通商之事。
對於石廣元提出的合兵攻擊袁術,蒯良蒯越都很贊同,但對於石廣元說的兩家以各自打下的領土爲界,兩人顯然無法接受,特別是蒯良,認爲南陽是荊州的領地,絕不可能讓給王奇,甚至說如此根本不必再談。蒯越還好一點,只是說荊州願意出錢糧將王奇軍打下的地贖回來。
南陽曆來是荊州最繁華的最富庶的地方,現在袁術的實力可是和擁有整個荊南的劉表相差無幾,如果真要打的話,劉表絕對不可能輕易的戰勝袁術,甚至還有可能輸給窮兵黷武的袁術。石廣元不是無能之輩,利用水鏡山莊的來的情報,他知道劉表極爲寵信小舅子蔡瑁,馬上就請和蔡家是女婿的黃承彥引薦,拜訪了蔡瑁。利用王奇和黃月英有婚約一事,請蔡瑁在劉表面前美言幾句。蔡瑁當然是爽快的答應了,雖然不知道他最後是怎麼規勸劉表的,反正劉表最後大致同意了這一條件,只是改爲地盤和官員可以由王奇管理,但是每年還是得上交一半賦稅給荊州。
石廣元早就得到過王奇的授意,只要答應地盤歸豫州就行,就算賦稅全歸劉表也沒什麼大的問題。戰爭打的就是人口和資源,南陽這兩樣都不缺,王奇看重的就是這一點。
也許蔡瑁出的不是什麼很好的主意吧,當石廣元提出要籤書面條約時,劉表的臉色顯然有點尷尬。但是礙於面子,他最後還是和石廣元一起乖乖的在上面簽了字。
到是傅巽那邊的商談很容易,豫州這邊參加的是石廣元從潁川書院下院帶走的商務生,他們都學過王奇的所謂談判技巧,在和傅巽談判的時候,當然是耍盡滑頭了。那傅巽本來就是一個文人,讓他來談判這些他認爲十分低賤的商業事務,難免就有幾分不在心,迷迷糊糊的就完全接受了那幫學生們提出的看似公平的條約。劉表對於這個也不關心,當然是照章接受了。
作爲條約後續的換文工作,這位還不知道自己犯錯了的傅巽又被派來帶回經過王奇簽署的正式條約。
王奇知道傅巽這樣的人的本事,對他十分客氣,熱情的接待了他,還以厚金饋贈,請他在劉表那兒多多替自己美言幾句。傅巽也不是很有骨氣的文人,對於這樣的好事當然也樂於接受了。
等到送走了傅巽,王奇的軍隊也正式集結完畢了。
初平二年三月,本來應該正是春暖花開,開始春耕的時候。但因爲袁術的來犯,王奇不得不把軍屯春耕延後了。
實際上,王奇現在並不想和袁術全面開戰。一旦全面開戰,以袁術的實力,王奇根本不可能在一兩個月內消滅他。如果計略成功的話,也許只要半年就行,但如果不成功的話,拖上幾年也有可能。
對於王奇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迎回漢帝。所以王奇打算,和袁術交戰,狠狠的打一仗,將他打痛,將他打怕,只用一仗,今後就讓不敢再輕易攻擊潁川。自己也好騰出手來對付北方的威脅。所以這一次,除了留下一萬潁川守軍防備陳留,其餘的六萬五千,全都被王奇派上了戰場。
三月中旬,經過短暫的趕路,近六萬大軍已經兵分兩路,趕到了和南陽交界的昆陽,父城兩縣。
之所以分開,那也是因爲情報顯示,袁術軍現在兵分兩路,分別駐紮在和昆陽相鄰的葉縣,和父城相鄰的魯陽。
本來王奇完全可以直接進攻,利用集中的優勢來個各個擊破,但是現在袁術還沒有主動動手,爲了名聲考慮,王奇決定分兵迎之,等他動手了,自己才正式的還擊。爲此,他還將南陽方向的兩縣居民後撤了很大一部分,堅壁清野,迎接袁術軍。
所有的情報顯示,一場大戰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