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

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就這麼突然的爆發,又突然的結束,2萬遼國大軍基本上被殲滅了,剩下的逃走的,也無傷大雅,他們最少形不成破壞力。

可是對於定海軍來說,終於跟遼國接觸了,這既是一個挑戰,同樣的也是一個機遇。

在趙信的強行命令之下,定海軍跟遼國之間的接觸,是比較謹慎的,對於北方女真的勢力範圍,還有草原上面的蒙古,是儘量的壓制打擊,佔據儘可能多的土地,可是對於遼國,能夠不觸動,就不觸動的好,畢竟,現在的定海軍,還遠沒有做好準備。

遼國的襲來的消息,傳導到了草原的中心,定海軍登陸海參崴一共是50萬軍隊,其中,進入到內蒙的,高達20萬,幾乎佔據了4成以上,在清繳了整個草原的遊牧部族,獲得了大量的人口和牲口之後,更多的動作是尋找礦脈。

這中間,首當其衝的就是白雲鄂博的鋼鐵,還有位於原來蒙古境內的那個金銅礦。

當然了整個內蒙非常的龐大,不但是土地比較的龐大,各種的資源也非常多,也有很多貴金屬礦,需要多多尋找。

目前分散在各地的軍民,主要是以發現狗頭金的位置,確定某些金礦,並且做出標註。

因爲很龐大地盤,300多萬平方公里,聽起來不大,可實際上,特別的大,幾十萬人,撒下去,根本就不起眼,所以,邊境的防護相當的薄弱。

在這個節骨眼上面,遼國的進攻到來,說實話,嚇了一大跳,雖然用了2000人的守備團,打贏了,全殲了對手,可是如果遼國再派人來呢?

經過了元昊的削弱,再加上北宋的北伐,遼國已經相當的薄弱了,從地盤到人口,幾乎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國再怎麼說,也是東亞第一強國,巔峰時刻,甚至擁有100萬以上的軍隊,絕大多數是騎兵。

如果真的遼國發現不對,過來打國戰的話,定海軍不預先的進行防禦的話,肯定會吃大虧的。

整頓軍隊,最少佈置了10萬人,分別位於遼國和蒙古邊境的部分,隨時等待着遼國的進攻,同時,在這裡,開啓了棱堡的修建。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戰爭,定海軍已經用事實證明了,棱堡的強悍作用,只要有棱堡的地方,在輔助一定的守備力量,這將會是一個幾乎無法攻破的堡壘。

定海軍,只是做到了這一步之後,就不再繼續了,對於定海軍來說,在慶曆七年的任務,不過是拿下整個中國的北方,除了遼國,西夏的地盤而已,最多佔據一部分的東三省而已,其他的,暫時沒有準備跟遼國擺明車馬開戰。

這個剋制是有選擇的,不是說被動挨打,如果這個時候,遼國想要過來跟定海軍硬碰硬的話,那就不客氣,幹掉,只要有10萬大軍,就足以對付遼國。

這一點從之前的戰爭之中,就可看出來,2000對上2萬,10倍的差距,卻在短時間之中結束戰鬥,如果是10萬對上100萬的話,結束的只會更快。

在戰爭之中,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哪怕是堆積10萬,甚至100萬大軍,單位軍隊的戰鬥力,不可能全部的壓上去,否則的話,3個人,或者5個人打一個,怎麼可能打不過。

在一個相對的面上,能夠不投入戰場的只有那麼多的軍隊,只要這個軍隊能夠撐住,不會產生潰敗,戰場的局勢還可以焦灼。

可是對於熱武器來說,就不是這樣的,普通的步兵,或許受到站位和戰場面積的影響的,不可能全部的鋪開,可是火炮和一些遠程的武器,卻可以,特別是火炮。

那就意味着,如果說戰場大概是20萬級別,20萬遼軍對上2萬定海軍,如果從之前的狀態看,應該是差不多的,也跟之前的一戰一樣,可實際上,整個後續部隊的火炮,都可以支持給2萬大軍,並且還不用他們出人,這種情況之下,火力何止加強幾倍,戰鬥力也大大的增加了。

草原上面,探礦的工作被減少,只留下了相對少的人員,繼續在龐大的草原上面探礦,具體能夠探明多少,那就真的不好說了。

跟遼國的這一戰,除了影響到了蒙古之外,也影響到了目前定海軍的大本營。

從去年登陸了海參崴之後,在最初,整個派遣軍的指揮部是放在海參崴,哪裡是天然的港口,在控制港口周圍的前提下,哪裡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伴隨着逐步的深入,單純慶曆六年,就向內延伸了300多公里,到了慶曆七年之後,繼續的向內延伸。

雖然定海軍已經儘可能的解決了交通的問題,可是超過的1000公里,甚至以上的前提下,控制起來,不是那麼方便。

特別是進入到了蒙古之後,就更是如此的,從海參崴,到蒙古的深處,可能就是兩千,甚至更遠的距離,一次聯絡時間太長了。

無論是發展,還是爲了控制,一個位於中心位置城市的,就必須要建設。

之前,有過一些調查的,得到了一個大體的範圍,就是在後世中國的黑龍江之內,在經過了慎重的挑選之後,最終把這個位置,確定在了綏化。

綏化,如果對解放戰爭的歷史有所瞭解的話的,遼瀋戰役之中,對於綏化的攻擊,那是一場戰役之中的重點,除此之外,綏化在整個中國的版圖上面的,不那麼的重要。

可是目前,在位置的選擇上面,綏化是最好的選擇。

在確定目前在北方大陸的中心,交通是最重要的問題,同樣的,還必須要有重工業資源的,否則的話,整個定海軍如果進入到大陸,還要從定海軍運送物資,哪怕定海軍有這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船隊,這個耗費也有些高。

重工業的基地,需要的東西非常的多,無論是在琉球,還是在定海軍本身,大型的冶煉基地,存在了巨大的問題,那就是資源,在世界還沒有一體化的時候,定海軍主要,就是通過運輸,通過新建成的鐵路,把位於北宋的各種鐵礦石,運送出來,這種方法,在定海軍龐大的運力,還有統籌的方法之下,成本增加的並不是特別的明顯,可是再怎麼運輸方便,也不如在本地。

綏化這邊,本身,就是後世的交通樞紐,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都有一定的儲備,還有大量的有色金屬礦。

同樣的,這裡也是一個關鍵性的地方。不但水資源豐富.

工業是必須要耗費水的,一些越大規模的工業越是如此,打個比方吧,在後世的澳大利亞,被稱之爲礦山上的國家,在他們的國土之中,有龐大的礦山,他的鐵礦的儲量,還有品味,都是世界罕見的,可是在那些盛產鐵礦的地方,卻沒有一個大型的鋼鐵集團,原因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那些礦山,大多數都位於西部,或者是沙漠,或者是澳大利亞荒漠化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水資源極爲的缺乏。

缺少一點,未必不能強行建設一個鋼鐵聯合體,可是卻得多了,如果從外圍運水過來,這個耗費更大。

綏化擁有了一定的礦產,還有水資源,並且他的位置上,也比較的適中,距離海參崴,還是距離內外蒙古的深處,基本上距離都差不多,這個交通位置上面非常出衆。

趙信不是東北人,可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卻是大大的有名,三年陣痛的時候,東北的大型重工業,逐步的破產,當時很是引發了一股動盪的風潮,到了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也沒有緩過來。

在東北,如果選擇重工業基地的話,最適合的應該是撫順,哪裡附近,有鐵礦,有煤礦,還有石油,可是定海軍明明知道,這個地方,更加的適合,甚至是天賜的一樣,卻不能選擇。

原因很簡單,跟之前蒙古一戰的結果一樣,那就是不過度的刺激遼國。

撫順在什麼地方,在瀋陽的圈子之中,瀋陽是目前遼國的東京,本身,在失去了南京折津府,幾乎失去了整個幽雲的前提下,在失去了撫順,那麼,就要逼着遼國打國戰。

在全面獵裝了熱武器的前提下,國戰,定海軍並不懼怕,從某種意義上面說,全面的開戰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位於北方50萬軍隊,如果全力以赴,直搗黃龍的話,滅掉遼國沒有問題,可是之後呢?

趙信的目的,是從外圍包圍,最終實現登頂的最終意願,那麼一塊貿然得到的飛地,跟一個成熟的,已經被控制的土地,這個意義是完全不同的,最關鍵的是的,趙信的年齡。

因爲一體機的改造,趙信的身高已經超過了1.60米,在身體素質上面,甚至超過了普通的士兵,可是他怎麼說,也只有8歲,對於老舊王朝來說,這個太年輕了。

時間對於定海軍,對於趙信來說,都非常重要,在他的計劃之中,準備用五年的時間,逐步消化掉東北和內外蒙古的龐大的土地的,這中間,主要發展的就是東北,內外蒙古,會選擇一些地方發展,它們的自然環境,相對比較的惡劣,不太適合大規模的開發。

等到5年之後,年齡上面已經超過13歲,並且用了5年的時間,讓整個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交通和城市的佈局之下,成爲了穩定的整體的時候,纔是解決遼國最好的時候。

這樣的前提下,整個戰局東北,進入到大陸的計劃,就做的比較的保守和穩健。

這一片的領土面積,是非常的龐大的,從海參崴方向,一直延續到整個黑龍江,擴張到蒙古,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單純這麼一片土地,面積已經超過了沒有佔據幽雲之前的北宋了。

只不過,這裡要麼是高寒地帶,冬季裡面不適合人們生活,要麼是草原,不適合大規模的城市和工業化。

佔據儘可能多的土地吧,並且讓這些土地上面,佈滿了各種的生產力,然後把這些城市以點帶面的鏈接起來。

蒙古和更北更高維度的地方,可以選擇先掌控住,之後,在選擇全面的開發和運作。

這些是一個完整的,長達五年的規劃,在整個規劃的最前方,那需要重點建設,這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海參崴,作爲東北的第一個港口,這裡會擴建成爲東北最大的港口,跟定海軍已經佔據的島嶼進行聯絡。

之後就是包括綏化在內的,分佈在東北和蒙古的8個重點城市,這些城市會形成點,然後以交通爲基礎,拉成面,最終輻射到的整個土地上面。

開發目前的綏化,以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少,要保證農業的自給,還有一些基礎的礦產還有工業的建立。

這部分不用很多,並不是爲綏化建設一個龐大的工業基地,只要能夠支撐50萬大軍的大部分的花用就可以了。

從定海軍運輸,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可是畢竟要繞行整個日本海,這裡是屬於深海,南北洋流對抗,波浪的高度相對比較的高一點,這種情況下,定海軍擁有大量的西式帆船,也未必能夠一定沒有問題。

儘量減少,對於定海軍的依託,並且下形成龐大的城市羣,以容納最多的人口,按照定海軍的人口抽比,如果說,要在整個東北和蒙古,準備好70萬到80萬大軍的話,最起碼要準備800萬人口,甚至更多。

定海軍才3500多萬人口,要一下子抽調800萬,甚至是1倍,1600萬的話,這中間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對於航運的壓力也很大,可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興建一個龐大的城市,容納下這麼的人口。

現在綏化等城市已經開始建設,跟海參崴的轉運倉庫不一樣,這會是以定海軍爲藍本,不停擴張和完善的一個真正的工業城市,一旦這個城市建立,定海軍在東北和蒙古的任何行動,將會有一個巨大的依託,到全部移民完畢,並且完善的運轉之後,定海軍纔算是把這麼一片領土給吃下來了。

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