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

大型工程的計劃造表,這同樣是北宋從定海軍學到,從鐵路工程這麼一個龐大無比的工程開始,定海軍的一些預算和計劃任務的情況,開始進入到北宋,這也是韓琦敢於開啓這麼一個龐大工程的原因。

哪怕沒有仔細的計算,整個工程也遠遠超過的曾經的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這麼一個龐大工程,怎麼的預留資金都不爲過,可惜北宋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年收入已經超過了過去的六七倍,可是面對着這個龐大的工程,依然力有不逮。

韓琦從來都不是守成之輩,如果是賈朝昌或者章得象這樣的,或許會徐徐圖紙,因爲北宋的發展很快,說不定幾年之後,就有足夠的錢,推動這個龐大的工程,就算是稍稍保守一點的,就也可以等到定海軍輔助的100個工廠投產,確定收益會大幅度的增長的前提下,開啓這個工程。

可是韓琦不一樣,哪怕是曾經在西北,一窮二白之下,依然開啓了西北農田水利工程,甚至差點,就出了問題,幾乎是在定海軍的幫助之下,這才最終的完成。

這一次,掌握國家的權柄,有的很大的可能成功的前提下,他一絲一毫都不願意等待,強行的開啓,也因此,讓整個中樞財政的弦緊緊的繃着,也就是到了這一次,抽取4成5之後,算是塵埃落定。

只要人員送去定海軍,第一批100貫的管理費,就會到位,哪怕只有300萬人,也有3億,4成五,就有一億多,最少說,前期的開工工程絕對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多頭並進,加快速度。

之後,衆多州道關注的,是抽成比例的問題,這一點,韓琦當然不會阻止,伴隨着4成5的確定,最少說,在第一年,這個大頭是東府的,在這樣共同願望之中,抽丁的最大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按照開封府的申請,是三抽1,這也就意味着,整個開封府的,接近二十八萬戶,近140萬的人口,三抽一,單純汴梁城,就要抽取的近7萬。

這只是開封府,雖然說,開封府是北宋最大的城市,是最精華的所在,可是卻不是開封府下轄的全部,開封府直轄的區域,比較的龐大,屬於是原來京畿的區域,也就是說,方圓100裡的範圍之內。

這些範圍之中,下轄很多的直系州縣,也都是人口衆多的所在,按照三抽一的話,最起碼15萬左右,加上一些混混,無賴之類的,這些集中到一起,怕不是要抽調20萬。

20萬,這就是開封府的極限,開封府雖然很希望得到足夠的金錢,卻也知道,某些情況下,也不能過度的抽取,按照整個開封府戶籍上面,15到45歲的壯丁數量,超過了65萬的,抽調了20萬,剩下的,足以保證汴梁一切的正常運行。

20萬這個數字相當的龐大,按照100貫的話,每年2000萬的管理費的,如果是3級以上工人的話,就是8000萬。

這筆錢,很龐大,也是韓琦眼熱的根源,要知道,整個北宋,可不止一個變量,其他的州郡,都已經提出了相似,甚至是更刺激的條件,比如說,河南府提出了2抽1,對於人口稠密的河南而言,可能要抽調40萬以上。

一個府,一個道不算多,可是加在一起,就多了,而且多多了,保守估計,30個道下來,怕不是有400萬。

400萬,這可是全部的精壯的勞動力,這對於的北宋來說,也是很大的一個數字,可是帶來的回報卻更多了。

普通工人的話,一年可以抽調4億,3級工,直接就是16億,如果是6級工,那就是接近40億。這可比什麼工廠都容易的多,也順暢的多。

本身安排一些出外務工,也算是對所有州郡的支持,這筆錢,中樞不會去要,會監控這筆錢的流動,這些的錢,或許不會讓中樞節約多少,卻會減少對各道的投入,同時各道如果合理的利用這筆錢的話,那就對北宋有巨大的好處了。

跟着趙信,還有看定海軍的一些發展,韓琦別的沒有學會,但是經營城市這一點,還是學會的的,當城市經營上去了之後,很自然,就可以創造更多的收入。

現在知道這一筆錢這麼的龐大,那就的應該分一波了。

本身,因爲這一次勞務輸出,開封府就佔據了大便宜,幾乎幾萬人,絕大部分,都是開封府輸送的,開封府送入的大概3.5萬人,這個數字在平常不怎麼起眼,可是在一個人年管理費是100貫的前提下,這就是350萬,

現在,有可能這個數字達到1400貫,甚至更高,沒有人不動心,同樣的,這個級別的提升,也不隨隨便便的就提升的需要的是時間,這個不能按照那些天才,那麼最快的那些,應該按照大衆的速度,那麼開封府本身就早送過去了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這就本身佔據優勢,

可是吃了這個虧了之後,接下來,他們會用最快的速度,把人員輸送到位,

本身,各州都在考慮分批,現在知道了這個消息,分批就絕對不行了的,必須一次性到位,那麼儘可能的衡量,最終的總數不少。

250萬,這就是最終拿過來的數字,這個數字,比起北宋的禁軍要多出3倍以上,可是這個數字,卻可以賺到更多。

按照最初的管理費,已經有2.5億了,如果提升到4倍,就是達到了10億這個程度了。

這跟定海軍支援的工廠的總收益差不多,這筆錢,可是着實不少。

本身,韓琦還覺得,工人派遣這方面,要放一放,不要那麼的着急的,防止人口的大幅度的減少,可是看着羣情激奮各路轉運使,30多個路,一個路抽調出七八萬人,對於各路來說,影響不大,就算是西北那些,人煙稀少的,這些人也都不影響,更別說中原這些人口稠密,人口衆多的路。

因爲經過了一系列的爭吵,中原是想要按照戶來抽,3戶抽1,或者是5戶抽1,可是這個西北不願意了,最終達到了一個妥協,根據州爲主體,人口多的稍稍多一點,人口少的稍稍少一點,基本上都在平均數值的上下,最多的,比最少的,只是多了2成,這個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算下來,按照最初的數字,各州的財政增長,就超過了1000萬,而且會迅速的上升,不用怎麼用心的去運營,按照普通的增長速度,1年2級,2年3級的速度,未來兩年時間之中,各州的財政增長,將增長4倍。

曾經,2000萬收入的北宋,已經是相當富裕了,雖然說入不裹出,可是拿出百萬,甚至更多,給遼國歲幣,都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事情,現在,當這個數字,落到了一個州之上,會對這個州的提升多大。

這些州郡的首腦,不用用心的運營,只是按照汴梁比葫蘆畫瓢的經營城市,工廠,順帶的,把公路鐵路給修建,以前個州沒有錢,或許能夠結餘的幾萬貫,已經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上州了,可是現在,西北最小的州,都有3000萬以上的保底,用於興建大規模的工程,根本不在話下。

以前擔心的錢的問題,在這個派遣工人出現之後,立刻就解決了,10億,甚至是更多,這就是定海軍拿出來的,不管如何,要先拿下。

北宋對於這些方面的事情,從來都沒有掩飾,這個消息傳來,定海軍並不是的吃驚,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或許會對定海軍的接待能力的,有較大的壓力,可是對於定海軍而言,

影響並不是很大嗎,因爲定海軍擁有着可怕的建設能力,只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放在大規模的建設上面,就可以在短時間獲得大量房屋,至於工廠,400萬的人工,看起來有些多,只要定海軍提供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要興建七八個衛星的工業城市,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韓琦和這些官員們,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爲的就是儘可能的提供足夠的人口,以獲得很多龐大的管理費,在不影響整個北宋的運行的情況下,三抽一,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北宋目前,差不多有8000萬的人口,算下來壯年勞力的數字,在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2000萬以上,三抽一,應該是可以抽調600萬。

可是實際上,北宋官府的執行能力,還有輻射的範圍,遠沒有達到全部,估摸着差不多能夠完成二分之一,也就是說,300萬已經是極限了。

包括韓琦在內的衆多北宋高官們,他們做出這個佈置,更多的是處於目的上面,而不是考慮到底層的民衆,在他們看來,這些蟻民,給他們一口飯吃就不錯了,去定海軍還能夠賺到錢,有什麼問題。

他們絲毫都沒有意識到,這一件事情,對於這些民衆的巨大的吸引力,

這種提升,對工人的好處,因爲他們從來都沒有發這麼多的錢,這種錢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件事情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絕大部分的官員,不說是錦衣玉食了,就算是完全貧苦出身的都沒有幾個。

自古寒門出嬌子,爲什麼會這樣,還不是少麼,出現一個,就跟過年的,或者難得的那樣,當然要好好宣傳了,可是縱觀整個封建王朝,真正的,完全的從寒門的出現嬌子有多少個,不說完全沒有,可是也是少之又少。

哪怕類似北宋這樣開明的王朝,對於科舉,對於文人比較重視的,培養一個文人,哪怕是啓蒙的讀書識字,都需要很多的錢的。

筆墨紙硯,所有跟文人有關係的東西,包括是各種的書籍,價格都相當的高,不說考科舉,哪怕是童子試,也需要買到四書五經大學之類的,這些已經相當經典儒家典籍,價格比起普通的書要便宜不少,可是也相當的昂貴。

這些本身就斷絕了貧苦家庭升遷之路,或許,在童子試,還可以的用抄書的方法解決,到了秀才,舉人,甚至進士,需要學習的書籍越來越多的的前提下,單純依靠普通的農家,又怎麼的支撐的起。

一個合格的官員,單純讀書,那是絕對不行,行千里路,讀萬卷書,遊歷和長見識這也是必不可少,看起來溫潤的讀書過程,需要的全部是錢。,

要麼出身殷實之家,並且是讀書的苗子,否則的話,能夠出頭的基本上是是天賦聰明,命運比較好,在年幼的時候,遇到名師,或者是有別的方面的際遇,這樣才能夠度過最艱難的管卡,可是這樣的人,在整個科舉的人員之中,又有多少。

更何況,有了師傅,或者是母族這邊的靠山之後,他們真的算是貧寒學子麼?

縱觀整個歷史上,能夠以貧寒之身,直接的考過科舉,成功做官的,有幾個人。

以小地主和富裕之家,甚至是傳承的世家走出來的這些官員,這些人掌控的朝政,他們或許有一些真的心性不錯,比如韓琦富弼這樣的,他們願意爲老百姓來謀福利,可是真正的切實的介入到老百姓的生活的,又有幾個人。

那些深入到老百姓生活,多是一些深入到老百姓之中,瞭解一下民間疾苦,可是這個瞭解,只是一個浮光掠影上面的瞭解,只能夠算的上,不是完全不知世事的書呆子,可是這跟真正的民間疾苦比起來,那幾乎差的太遠了。

要真的瞭解民間疾苦,需要真正的以老百姓的習慣來生活,這樣的日子,那就不是試着苦了,那是真的苦,包括最爲了解民情的韓琦等人,不會想到,別說是後來100多貫,就算是之前的40貫,對於普通的老百姓,已經有了致命的吸引力了,這種吸引力,直接造成了之後的一系列的問題,包括人口的大規模遷移。

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