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聽到盧象升自報家門,朱由校就是一愣。

Wωω¤tt kan¤¢○

盧象升這個名字,自己當然是聽過的,而且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如雷貫耳。

凡是對明末歷史有一點點了解的人,都不會沒聽說過盧象升這個人。

這個盧象升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他是文官,進士出身,從小就熱愛武事。

讓盧象升出名的是領兵作戰的能力,無論是在對戰農民軍的過程中,還是在對戰建奴的過程之中,盧象升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戰功彪炳,戰無不勝。

他最後的戰死,也增加了這個人物幾分悲哀的氣質。

朱由校沒想到自己會在這裡遇到盧象升,這讓他多少有一些詫異,同時也有一些震驚。自己的皇家書院把盧象升這樣的人物都給吸引來了嗎?

這倒是讓朱由校真的沒有想到。

盧象升看到朱由校發愣的模樣,不由得一皺眉頭。

眼前這位大少爺是怎麼了?

聽到我的名字也不用如此吧?

不應該啊,按道理說應該不認識我啊?

“這位賢弟,你這是?”盧象升忍不住看着朱由校問道。

“見到兄長如此打扮,有些吃驚罷了。”朱由校笑着說道:“看兄臺的打扮,應該是舉人,像兄臺這樣穿着打扮的舉人可不多。”

聽到朱由校的這一句話,盧象升笑着說道:“那在賢弟看來舉人應該是什麼樣子?”

聞言,朱由校笑得有幾分開懷,這盧象升是個有意思的人。

朱由校指的是前邊不遠處的一個人說道:“不應該是那個樣子嗎?”

前邊那人一看也是一個舉人,手中拿着摺扇,穿着一襲淡色長衫,一副標準文人的模樣。他身邊跟着四五個書童,總體形象與盧象升完全就是判若兩人。

“誰說舉人就要那個樣子?”盧象升笑着說道。

“舉人是朝廷給的功名,是對學問的認可,可沒說那樣打扮的就是舉人,我這樣打扮的就不是舉人。賢弟,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可如此,不怕有人說你有辱斯文嗎?”朱由校又問道。

“君子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射就是射箭,我身上背弓搭箭有什麼不妥?”

“至於我手中的這把刀,那就更沒有什麼不妥當了,這可是我今天要參加考試用的。”

“你還知道考什麼?”朱由校笑着問道。

盧象升略微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朱由校,遲疑着問道:“賢弟居然不知道?”

“我應該知道嗎?”朱由校笑着說道。

“想來賢弟不是來考皇家書院的。”盧象升也笑着說道:“如果賢弟是來考皇家書院的,那麼就應該是知道的。”

“此話何解?”朱由校看着盧象升問道。

“因爲凡是考皇家書院的人,每個人都詳細的瞭解過考試的流程。大概一個多月之前,皇家書院就已經公佈了考試流程,賢弟居然不知道?”

“那就是說賢弟就沒關注過這個東西。既然都沒關注過,那自然就不是來考試的。”

朱由校對着盧象升抱抱拳,笑着說道:“兄臺好眼力。我也想過來,奈何家中條件不允許,實在是有心無力,只能是今日過來湊湊熱鬧。既然兄臺知道,能否和小弟說說?”

聽到陛下的這句話,周圍幾個人都無奈的看了一眼朱由校。

的確是家中條件不允許。

其中徐光啓還比較擔心,擔心朱由校真的心血來潮跑到這裡來讀書。

在徐光啓看來,現在的這位陛下有一些武宗的意思。

當年的武宗皇帝,做出來的事情可比這個過分多了。他給自己封了一個爵位,還給自己封了大將軍,整日微服出行,和當今陛下也差不多,可以說不着調的很。

再看當今的這位陛下,徐光啓覺得還是略有相似的地方。

如果陛下真的如此的話,恐怕以後自己這些做臣子的就有的頭疼了。

看來以後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能讓陛下往這個方向發展。

盧象升也理解了朱由校這句話的意思,他理解的是因爲家裡面不允許,所以朱由校沒法來考皇家書院。

這個家裡面的條件不允許,指的自然不是條件不好,而是條件太好了。說不定朱由校家裡就是皇親國戚或者是哪一家的貴胄之後。

於是盧象升笑着說道:“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既然賢弟想知道,那我就和你說說。”

“這一次皇家書院考試,不限文武,不限年齡,同時也不限制功名,只要是我大明子民就可以報考。”

“除此之外,考試的科目也和科舉不同,並沒有分成幾科,只要是參加考試的人就必須要考。考試分爲幾個項目,最後把幾個項目的總分加在一起,才能夠覈定最後的分數,依照總分數錄取。”

“說起來這樣的考試還是大明的第一次,很多人都想過來試一試。”

朱由校點了點頭,笑着說道:“那都考什麼呀?”

“今天考的和科舉一樣,只不過具體考什麼還不知道,好像要考兩場,上午一場,下午一場。”

“明天考的是武事,總共分爲兩個部分,上午進行兵法戰策的書面考試,下午則是進行馬騎射的考試。具體的還要看皇家書院怎麼安排,反正好像考的東西挺多的。”

朱由校點了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笑着說道:“原來如此。看到這麼多人過來,想必競爭也十分的激烈,那我就先預祝兄臺旗開得勝!”

“承你吉言!”盧象升也笑着說道。

眼前這個富家子弟,雖然衣着華貴,氣度斐然,但卻平易近人,言談之間也沒有倨傲的神色,倒是讓盧象升覺得有一些喜歡。

反正現在往前走的比較慢,有這麼一個人陪自己聊天也挺好的。

於是兩人一邊閒聊着,一邊往前走,跟隨着大隊人馬,很快就來到了門口。

前面的每一個人都由守門人覈查身份,他們會亮出一個號牌,待守門人驗明身份之後纔會被放進去。

朱由校自然是沒有這個號牌的,因爲他根本沒有報名。

至於冒名頂替或者代考的事情,也有一套十分嚴苛的檢查標準,但不至於出現這種事情。

禮部組織科舉已經組織過多少次了,他們自有一套流程。

眼看就要輪到盧象升了,朱由校笑着說道:“山水有相逢,小弟就先告辭了,預祝兄長旗開得勝,金榜題名。他日再見之時,兄長已經在朝堂爲官,能夠爲大明盡忠效力!”

“那爲兄就多謝賢弟了!”盧象升也笑着說道,同時對着朱由校報了抱拳,十分有江湖氣息的說道:“山高水長,來年他日,自有相見之時。到時爲兄請賢弟喝酒,咱們不醉不歸!”

朱由校笑着說道:“這個邀約,小弟記下了,到時一定會找兄長討要的。”

兩人互道珍重之後,便各自離開了。

盧象升進去準備考試了,朱由校則是轉身走到了另外一側的偏門,直接進入了考場。

盧象升看到這一幕,只能笑着搖頭。

自己認識的這個小弟身份果然不一般,考場這種地方直接就能夠走後門進去,果然是非同凡響。

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是哪一家權貴的子弟?

不過盧象升很快就收回了心神。準備好眼前的考試最重要。

在朱由校從另外一側走進去的時候,盧象升已經做好登記進入考場了。

朱由校沒走進皇家書院多遠,就已經有人跑到這邊來迎接他了。

爲首的這個人自然是禮部尚書沈庭筠。

這一次皇家書院的考試是大事情,所以沈庭筠要親自過來盯着。

在知道自家陛下到了皇家書院之後,沈庭筠絲毫不敢怠慢,連忙過來迎接。

跟在他身後的還有馮從吾。

這兩人出現並沒有讓朱由校感覺奇怪。讓他感興趣的是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禮部侍郎趙秉忠,自己準備重用的臣子。

趙秉忠推崇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法律,覺得就應該嚴格執法,嚴肅官場上面的紀律;同時十分推崇罰款,總覺得有什麼事情就應該把你罰到傾家蕩產。

朱由校沒想到趙秉忠也來了,看來他很得沈庭筠的器重。

朱由校擺了擺手讓衆人免禮,笑着說道:“該忙什麼忙什麼去,朕今天就是閒來無事過來看看,不要打擾你們辦正事,讓他們都散了吧。”

沈庭筠連忙說道:“是,陛下。”

然後他就讓衆人都回去了。

朱由校帶着徐光啓和沈庭筠往考場走。

幾個人很快就走到了考場的監考室裡,朱由校問道:“試卷都已經準備好了嗎?拿給朕看看。”

“啓稟陛下,都已經準備好了。試卷全都封在箱子裡面,等到開考就打開箱子。”沈庭筠連忙說道:“如果陛下想要看的話,恐怕要提前開箱。”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直接擺了擺手說道:“那就算了吧,等開考之後再看。”

“是,陛下。”沈庭筠連忙答應了一聲,臉上的緊張也慢慢消失了。

如果陛下要是堅持的話,那麼他必然是要打開箱子的。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出問題,陛下自然是不會泄露考題的,可是這個過程之中,可能就會有人趁機拿到考題,然後泄露出去。

這種情況自然是不允許的,所以現在沈庭筠見陛下沒有堅持,便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朱由校也並沒有等太久,外面安排好了考生和監考人員之後就開始考試了,考試的試卷也被送到了朱由校的手裡面。

翻看了一下試卷之後,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份試卷的難度並不大,前面一張全都是填空題,題目都是從四書五經之中抽出來的。

後面一張則是默寫題,這對於現在的讀書人來說,已經是基礎之中的基礎了,如果這個你都不會的話,那你也就不用考試來了。

至於第二張卷子,則是數學題。在朱由校看來,都是一些簡單的數學題,甚至有的直接就是照搬的一些題目,甚至連數字都沒有改。

顯然這只是想要篩選一些有基礎的人,拿掉那些不合格的人,也就是一點基礎都沒有的人。

“試卷不錯。”朱由校笑着說道:“那下午考什麼?”

“啓稟陛下,下午考的是策論。”沈庭筠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

這個倒是沒有出乎他的預料。朱由校擡起頭看着沈庭筠,笑着問道:“什麼題目啊?”

這個是朱由校關心的問題,他想知道他們出了什麼題目。

“啓稟陛下,題目是‘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沈庭筠緩緩的說道。

聽到這句話之後,朱由校就是一愣。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擡起頭,定定地看着沈庭筠。

玩這麼大嗎?

朱由校又問道:“這題目是誰出的?”

“啓稟陛下,是馮從吾馮大人。”沈庭筠說道。

事實上,沈庭筠對這個題目是很不滿意的,但這個題目是馮從吾提出來的,同時在內閣之中得到了韓爌和內閣大學士黃克纘的支持,所以就這麼通過了。

這句話,朱由校自然是不陌生的。

這句話出自荀子的《天論》,意思是: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爲堯的聖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變。

這也是荀子思想之中的非常重要的觀點,甚至很多的思想都是從這一思想之中衍生出來的,可以說是荀子思想的基礎。

在荀子一書之中,開篇第一句就是這句話。它的地位就像是大學之中的那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句話可以說是荀子思想的總綱,朱由校沒想到馮從吾居然會把這句話拿來做考題。

看來馮從吾他們這是鐵了心要推荀子的思想了,同時也是把皇家書院當成了他們推荀子思想的根據地。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啓和沈庭筠,笑着問道:“愛卿怎麼沒把這件事情和朕說?”

這句話其實是在問徐光啓。

朱由校的態度也很明確,他並不是在詢問徐光啓爲什麼沒有向自己報告,而是在詢問徐光啓爲什麼沒有反對。

在朱由校看來。徐光啓應該不贊成纔對。

聽到朱由校的問題,徐光啓連忙說道:“啓稟陛下,臣覺得這一考題非常的合適。”

“現在朝堂之上紛紛擾擾,士林之中也頗多爭論。有人說要推荀子,有人說要學漢唐,更有人說要廢除宋儒。紛紛擾擾的不辨前路。”

“既然如此,那就讓士子們考一考,看看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讓他們暢所欲言一番也好。”

朱由校聽了徐光啓的話之後,輕輕的點了點頭,隨後笑着說道:“愛卿果真是有想法。如此也好,那就朕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至於最終怎麼評分,朱由校並沒有開口問。

這道題目的答案其實是有兩種,一種是贊成,一種是反對。

如果要是贊成的話,就要寫出來爲什麼贊成,那麼就要從荀子的思想之中去找答案了。

如果要是反對的話,恐怕就要從孟子的思想之中去找答案了。

至於最後怎麼評分,朱由校不用想也知道,從孟子的思想之中找答案的,最後肯定會被拋棄,因爲這個道理在這裡行不通。

不過朱由校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他問道:“朕記得當年太祖皇帝對孟子也頗有評價,哪位愛卿記得是如何評價的?”

這個時候趙秉忠就站了出來,作爲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鐵桿粉絲,他覺得這個時候自己要發言了。

於是趙秉忠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說道:“啓稟陛下,臣知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隨後就笑了,直接說道:“那你就說來聽聽吧。”

“是,陛下。”趙秉忠答應了一聲,說道:“太祖皇帝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裡的章句,如‘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太祖皇帝曾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並詔告天下,孟子的不少言論‘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

“次日錢唐上疏力爭勸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無光,於是太祖皇帝又下一道諭旨:‘孟子辯異端,辟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又恢復了孟子在文廟中的待遇。”

朱由校笑着點了點頭說道:“愛卿記得倒是清楚。”

聽到朱由校的這句話之後,在場上幾個人臉上的表情神情都各異。

這就已經算是一種表態了。

因爲在文人士子之前,太祖皇帝在思想之中的論述,基本上是很少被提起來的。

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就是因爲太祖皇帝的論述和他們的論述不一樣。如果按照太祖皇帝的論述,他們現在乾的事情全部都是違反祖制的,全部都要抄家殺頭,剝皮充草。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太祖皇帝的出身,沒有人覺得太祖皇帝是大儒。只礙於他是太祖皇帝的面子上,不能明面的去反駁他的一些事情。

當年有人想讓太祖皇帝認宋代大儒朱熹爲先祖,實際上也是在給太祖皇帝挖坑。

這件事情朱由校是知道的,一旦當年朱元璋這麼幹了,那麼後果就是大明一朝都擺脫不了朱熹的學說。畢竟你總不能反對你祖宗的學說吧?

幸虧朱元璋比較機智,沒有上這個當,而且來了一句非常霸氣的話“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五零二章 第一刀,魏國公府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六六零章 如果你被綁架了就眨眨眼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二六一章 封鎖福王府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七一章 趙南星暫代工部尚書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四章 客巴巴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二三九章 末將,願爲陛下世代赴湯蹈火!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一九二章 我張餘字退之,可我不會退!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架感言!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四二章 鄭芝龍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五五八章 朝鮮:大明朝怎麼突然牛氣了?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十二章 童謠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六十二章 戚家軍的明主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三二零章 定國公翻騰佔窩之事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一八三章 昭告天下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三六七章 撞死在陛下面前第一三二章 劉一璟出手(求月票!)第五二三章 清吏司插手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五四一章 稅改和軍改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四三九章 假冒英國公兒子(日萬求賞!)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一六八章 都察院開會第六八九章 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