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

雖然朱由校的話是這麼說,但是意思很明顯了,那就是朕還不知道天下人是怎麼看的?

這個是沒法說。那麼身爲臣子,你該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讓陛下知道天下人怎麼看。

至於這個天下人是誰,那自然不會是東林黨的那些人,而是魏忠賢招來的人。魏忠賢找來的人會怎麼說,那這個就沒什麼懸念了,基本上是讓他們怎麼說,他們就怎麼說。

看着魏忠賢離開的背影,朱由校重新坐到了輪椅上,伸出手輕輕的敲打着扶手,他臉上的表情很平淡。

事實上朱由校的心裡面已經打定了主意,那就是要對東林黨下手了,他要開始收拾人了。

原本朱由校是想看看東林黨是不是有堪用的人,比如楊漣,畢竟是歷史上的東林六君子之一。結果卻發現楊漣完全不堪用。

這個楊漣面對魏忠賢,那自然是喊打喊殺的,衛護自己的道可以獻出生命。

可是在其他方面,顯得乏善可陳,毫無辦法。構陷熊廷弼的案子,這麼長時間了,居然到現在還沒審問明白,僅僅是一個翻供就束手無策了。

珍惜名聲,不動刑,又沒有其他的辦法查清真相,同時對自己的人習慣妥協,門戶之見強烈,這樣的楊漣自然是沒法用的。

在東林黨裡面,楊漣不能用,那誰能用?朱由校已經沒心情也沒有想法去一一甄別了。

既然如此,那索性就將他們給打倒。

當然了,這個打倒不光是肉體上的消滅,同時也是思想上的消滅,大明需要新的思想。

“看來只能在昏君的路上越走越遠了啊!”朱由校很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身子向後仰了仰。

明末的思想爭論,其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被稱爲明末新思潮。

這種新思潮和明朝中晚期的政治經濟形勢、文化思潮變化有密切關係。

從心學突破理學的思想桎梏開始,明代的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地區的士大夫的經濟基礎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農耕經濟,而是一種大地主、破產農民的奴隸主、手工業者和商人的保護傘集合。

他們的政治訴求必然帶有去監管、弱行政化的特點,但是由於明朝本身制度決定了中古時期的商品經濟形式受限,所以這些士大夫所有的財富又被限制於土地,國家財政缺口越大越加稅,稅全部被轉嫁到普通農民頭上,一條鞭法執行的越到位,越可能加劇農民破產。

在這樣迫切的時候,必然需要新的思想出現,講學之風盛行,東林黨也就應運而生了。

政治上他們倡導清廉吏治、唯纔是舉,破格提拔人才。至於誰纔是人才?那當然是他們的人。

在賦稅上,他們倡導不與民爭利,少收稅,要收稅也只能從自耕農身上收稅。自耕農的稅越重,他們破產的就越快,他們破產的越快,東林黨的這些人帶的地主官僚就越強大。

到時候就是烽煙四起,天下板蕩,然後大家一起完蛋。

可是即便知道是這樣,這些黨人也管不住自己的手。錢放在眼前,你會不賺?納稅的錢能省下,你會不省?

別說這個時代,後世的人也沒這個覺悟。

想要收拾這些地主士紳,靠的只能是嚴苛峻法,是強權。你不交,那我就是收繳。

這些人怕的就是這個,所以他們攫取國家的權力,將軍隊置於自己的監管之下,給皇權套上牢籠,將閹黨斥爲異端,將勳貴打成廢物!

當一切都完成,似乎就是可以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

天下板蕩,江山傾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高壓下的異族統治,大家老老實實的學磕頭纔是正道理。

朱由校腦海之中想着這些,忽然就笑了,而且笑的很大聲,笑得自己都咳嗽了起來。

笑聲之中,既是嘲諷,也是悲涼。

半晌朱由校才站起身子走到了門口,眺望着遠處的天空,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正所謂殺人誅心,想要滅掉東林黨,光殺人是不行的,除非像滿清一樣來一個揚州三日,徹底滌盪天下,將所有反對者全都殺光。

朱由校卻不會這麼幹,因爲這不符合他的想法。

大明面對的是殖民時代的地球,他不可能如此削減自己的實力。

另外一點很關鍵,那就是揚州三日這種事朱由校做不到。

滿清可以這麼幹,而自己卻不能這麼幹。因爲一個是侵略者,一個是統治者,一樣的事情,不同人來做,那他就不一樣。

不過朱由校也有辦法,正所謂殺人誅心,想要滅掉東林黨,那就要挖他們的根,從他們的思想入手,直接將他們的祖墳都給刨了。

對於思想論戰、道統之爭,朱由校自然不會陌生。

無論是國內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是國外的文藝復興,這些後世人都讀過。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有儒家給自己貼金的意思,但是自己也可以這麼幹。

選擇的哪一個?

那就很簡單,心學的泰州學派,具體的說就是李贄的思想。

李贄本人已經死了,而且是被理學給逼死的。

現在輪到朱由校反過來用李贄的思想來逼死理學、逼死東林黨了。

李贄的思想是符合歷史潮流和大趨勢的,一旦得到了皇家的推動,絕對是理學和東林黨無法阻擋的。

至於朱由校爲什麼選擇李贄的思想,答案很簡單,因爲李贄有人追捧。

即便是他死了,他一樣有傳人、死忠粉,有人在爲他衛道。甚至到崇禎末年,一直有他的死粉。

這些人將成爲朱由校的人,他們將會對東林黨進行無情地撕咬。

齊浙楚黨和東林黨相同,但是心學的泰州派傳人與東林黨和齊浙楚黨都不同,他們很強大。唯一讓帝王不能接受的,是他們關於帝王的論述。

比如李贄認爲按照萬物一體的原理,社會上根本不存在高下貴賤的區別,老百姓並不卑下,自有其值得尊貴的地方;侯王貴族並不高貴,也有其卑賤的地方。

他還說“天之立君,本以爲民”,意思就是上天之所以設立君主,那是爲了萬民,不是什麼天命所歸。

這樣的思想爲帝王不喜,更不可能爲帝王所接受。

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一七一章 趙南星暫代工部尚書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三六二章 許顯純成了忠心的瘋狗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八十章 是否該徹查到底?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二一八章 這纔是大明宰輔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一章 木匠皇帝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一八八章 太康伯的煩惱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三九零章 狡詐的努爾哈赤(求月票求推薦票求打賞!)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第一八四章 國丈和內務衙門第三四二章 誰都能做衍聖公!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四四四章 皇帝動手了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訂衝精品!)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一八四章 國丈和內務衙門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一六零章 新的團隊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一九五章 我盧象升必然名揚天下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四二四章 喀秋莎火箭彈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六五七章 色中餓鬼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四二五章 新城規劃圖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一百五十章 按律當斬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