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遺女

兩支最具戰鬥力的軍隊都要獨立,必然會聯合到一起,至少也會形成一定的默契和配合,要不然的話就真的是各自爲戰了。

按照史德威的想法,完全可以不必在意朝廷的意思,反正無論朝廷支持或者是反對,都不能提供助力,索性就像毅勇軍那樣甩開膀子單幹了。

“北伐是一定要北伐的。”最先唱響“北伐”高調的張啓陽,卻表現的相當慎重:“洪承疇比多鐸要厲害的多,需謹慎對待。”

多鐸兇狠殘暴嗜殺成性,又是清廷宗室,更有橫掃山陝席捲中原的赫赫戰功,看起來好像是真的不可一世,最終還是兵敗寧城之下,連自己的腦袋都被砍下來了。

作爲揚州血戰和南京保衛戰的親身經歷者,張啓陽和史德威都很清楚一個事實,決定勝負成敗的關鍵不是毅勇軍,更不是揚州軍,而是新附軍,是那些投靠了清廷的前大明官軍。

正是這些個認賊作父的漢奸走狗,成就了江南之戰的轉折點。

以劉良佐部爲代表的新附軍,雖然人數衆多但卻戰鬥力低下,從來就被多鐸當做炮灰使用,當做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爲了保全自己,這些個走狗們纔在關鍵時刻拋棄了多鐸,選擇棄戰而走,這纔是多鐸戰敗的關鍵因素。

那洪承疇本就是投靠了清廷的明朝官員,能夠深刻體會衆多新附軍的心理,並且充分吸取多鐸的教訓。

成爲多鐸的繼任者之後,不僅沒有處罰那些新附軍,反而用撫慰的手段收買其心。

爲了避免重蹈多鐸的覆轍,洪承疇善待新附軍,不僅極大的提高了他們的待遇和地位,還對原有的清軍做出了一項重大改革:取消八旗兵原有的獨立建制,將數量本就稀少的八旗辮子兵打散,分散到各個營頭,讓他們和新附軍並肩作戰。

如此一來,高高在上的“滿洲太君”就和漢奸走狗軍混雜在一起了,再也不可能出現被當做是炮灰使用的情況。

毫無疑問,這一定會極大的提升新附軍的忠誠度和戰鬥意志。

取消原有的名號,無論是八旗辮子兵還是新附軍,統一稱爲“徵南軍”的下屬各部。

這等於是抹平了八旗士兵和新附軍士兵的待遇,大家不分彼此平等對待。

雖然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平等,但卻表現出了這樣的一個態度。

除此之外,洪承疇還對多爾袞的“剃髮令”奉行陽奉陰違的態度,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力推行,也不再其強迫地方上的百姓剃髮。

如此一來,風起雲涌的抵抗情緒就不那麼強烈了。

洪承疇一改多鐸時期的搶掠作風,非是嚴格執行清廷的稅賦制度,不再用軍事手段強搶民間物資,而是要老百姓們照章納稅。

所有的這些個手段,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穩定了紛亂的局勢,逐漸在江北建立起了相對穩固的統治。

對於清廷而言,洪承疇的這些個做法顯然是無比正確的。

敵之英豪,我之寇仇,本着原則,洪承疇已經成爲一個比多鐸更難對付的敵人。

如果說多鐸是一頭橫衝直撞的野豬,洪承疇則是一頭狡猾的老狐狸,而且這個老狐狸非常懂得經營之道持久之道,明白在正式對江南發動總攻之前一定要先穩定內部的道理。

洪承疇的所作所爲,或許需要很多時間才能平定江南,但卻更加沉穩踏實,也更具威脅性,這纔是真正的對手。

這個時候貿然渡江北伐,顯然不合時宜。

所以,張啓陽纔會發動“特戰作戰”,在江北極力製造混亂,反覆的敵人後方襲擾,就是爲了讓對手無法安安心的發展。

“隨着洪承疇的出現,北伐一事恐怕要演變成爲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峙,現如今洪承疇的總體實力依舊勝過你我,又有龐大的北方作爲大後方,而且正處於上升期,我方只能處於戰略防守姿態。”

這是張啓陽第一次明確提出《持久戰》的觀點:“短期之內,不具備與敵決戰的條件,所謂的北伐只不過是一個激勵人心的口號而已。我所能做到的就是不斷在敵後發起小規模的零星戰鬥,讓敵人無法穩定。”

史德威不糊塗,很快就領會了張啓陽的意圖。

“我方雖無力和洪承疇決戰,但卻可以進行不間斷的襲擾,疲之以敵,積小勝爲大勝,不斷的消耗洪承疇的戰爭潛力。”這個道理並不深奧,史德威很快就懂了。

“眼下,我毅勇軍已派遣四支先遣部深入敵後,並且小有收穫,但卻不足以改變局勢,僅僅只一個象徵性的存在。”張啓陽終於說起了此行的真實目的:“我意,從揚州軍中抽調忠誠精銳之士,組成更多的先遣特戰小隊,由我親自進行訓練之後潛入江北。”

先遣特戰隊這種事,揚州軍具有天然的優勢。

揚州軍的士兵,大多出身江北,是本鄉本土的子弟,不僅更熟悉形式而且有更多人脈,可以更方便的進行滲透。

只要稍微做一些“培訓”的工作,就可以化整爲零成爲許許多多的“游擊隊”。

史德威完全贊同張啓陽的設想,並且很快答應下來,準備抽調精幹人手交給張啓陽先“培訓”一下,然後就可以潛入江北進行“特種作戰”了。

在收復淮揚光復江北這個事情上,揚州軍比毅勇軍更有熱情而且積極性更高。

“還有一事。”史德威朝着身邊那個小姑娘招了招手:“環妹子,你過來。”

“我家環妹雖是女流之輩,卻有尊父風骨,不願苟安於江南,時時刻刻想着爲收復揚州出力。”

史德威的語氣稍微停頓了一下,看了看身邊的小女孩,又看了看太夫人,才又繼續說都:“尊父身殉揚州,環妹誓要爲尊父復仇,只是生爲女兒之身,不方便上陣殺敵。聞得絕死鋤奸營當中亦有女兵,願意前往受訓,希望可以成爲絕死勇士當中的一員。”

史可法的女兒要做絕死勇士?

不得不說有其父必有其女,這份熱切之心確實頗有史可法的遺風,同樣值得敬佩。

尤其是在當前這種形勢之下,絕死勇士的大名早已轟傳天下,儼然就是世間第一雄烈猛士,早已經被神話了。

身負國仇家恨,作爲史可法的嫡血,想要加入絕死鋤奸營,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看太夫人的意思,就算沒有公開贊同孫女的想法,至少也是一個默許的態度,要不然史德威不會這麼直接的對張啓陽提起。

以張啓陽和史德威的交情,還有毅勇軍和揚州軍的友誼,張啓陽不可能拒絕,但他還是拒絕了,而且拒絕的十分果斷,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

這是史可法的女兒,怎能加入絕死鋤奸營?

那絕死勇士,做的全都是最暴烈最危險的事情,動輒就會粉身碎骨,雖然張啓陽不懷疑史環的勇氣和決心,但卻堅決不同意。

現在的史可法,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人了,而是一種精神象徵,代表着絕不投降的抵抗精神。

史可法本就沒有子嗣,連史德威這個“長子”都是名義上的,其實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作爲絕死鋤奸的勇士,不僅要有隨時付出生命的決心和勇氣,同時還要時刻面對死亡的威脅。

若是史可法的女兒死了,而且是頂着絕死勇士的名頭死去,沒法兒對天下人交代啊。

堂堂的張大帥,連史督師的遺女都保護不了,這話好說不好聽,而且一定會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

張啓陽如此直接的拒絕,讓史環非常激動,這小姑娘的臉色漲的通紅,握緊了拳頭大聲說道:“先父身殉揚州,孤女久受先父教導,只要能光復揚州,只要能爲父報仇,只要能親手殺哪怕一個清兵,縱是刀山火海亦九死不悔。”

“大帥也曾經說過,國難當頭,每一個人都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已做好身死命喪的準備,與其苟安江南,還不如戰死江北,縱是到了九泉之下面見先父,想必先父也是含笑的。”

史可法死的壯烈,作爲他的遺女,亦應存着不怕犧牲之決心。

這個想法當然是好的,而且絕對沒有錯,但張啓陽卻絕對無法接受。

“我知史公子女必然是忠烈的女中豪傑,也知道你爲父報仇的決心和勇氣,但絕死勇士真的不適合你。”

“大帥是說我怕死麼?”

“史公遺女怎麼可能會是貪生怕死之輩?”張啓陽正要說點什麼,忽然就笑了:“我不是說你怕死,只是覺得你做絕死勇士終究是可惜了。若是留作他用,必然能有更大效果。”

“我意已絕,一定要做絕死勇士。”史環的這個脾氣,還真的繼承了史可法的性格特點,從她的身上可以依稀看到史可法的影子。

“既然環妹子如此堅定,若是太夫人允肯的話……”說這話的時候,張啓陽扭過頭去看了看正襟危坐的太夫人。

太夫人的語聲依舊不大,卻帶着斬釘截鐵的果斷決絕:“史家兒孫從不惜死,寧可戰死沙場亦不願終老牀榻。張帥有什麼樣的想法,只管說出來就好。”

“好,既然太夫人這麼說了,那我就說說吧。”張啓陽笑着看了看史德威:“若是把環妹作爲先遣特戰的一部分,潛入江北,史將軍你覺得如何?”

不做絕死勇士,而是成爲先遣特戰兵,潛入江北的話,就憑着史可法遺女這個身份,就能引領無數英雄豪傑忠義之士,這可比一個決死勇士的作用要大的多。

史可法身殉揚州,她的遺女又殺回來了,這個旗號一豎起來,必然從者如雲,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能拉起一支隊伍。

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先遣特戰隊沒有那麼兇險,身邊有很多精銳幹練的士兵保護,短時間內不至於出現生命危險。

“好啊!”史德威高興的猛怕大腿:“環妹以爲如何?”

“只要是能打韃子,只要是爲了收復揚州,縱是粉身碎骨亦無怨無悔。”

“那好,你準備準備,我也到軍中挑選些精幹的兄弟,你們一起到張帥那裡去受訓!”史德威說道:“尊父身殉揚州,環妹作爲先遣代表我揚州軍第一個渡江北上,分明就是天意!”

第229章:洪大公子第七十二章:最後的佈置第三章:醒來第496章:召回永王第600章:神靈歸天第403章:用心險惡第282章:急行軍第302章:兩百萬錢票第402章:認賊作父第175章:臣忠君賢第十二章:同行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來第200章:猜測第279章:敵我錯判第九十四章:進城第六十三章:太子師第592章:墊腳石第570章:秘密揭開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195章:打不過就去死第253章:二考第341章:九穗禾第284章:文御武第142章:最後動員第175章:臣忠君賢第607章:爲了賺錢而戰爭第336章:捨不得也要舍第297章:天家家法第125章:君臣離心第442章:吃相難看第292章:無用便棄第371章:劫車第148章:撤第131章:敵我雙方都驚呆了第216章:葉周氏上門第386章:爲了軍功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第165章:渡江第457章:無法理解的浪漫第363章:殺第465章:要事第二十八章:比賽第336章:捨不得也要舍第523章:標記第433章:冒險救人第九十二章:公主的試探第一百零六章:攻城戰第156章:嚇破膽的史二第188章:有人要投清第196章:惡名照章第410章:親戚第269章:小孩不可以看的書第352章:勸降反被勸第360章:風雨將至第111章:不對第360章:風雨將至第528章:不許去第336章:捨不得也要舍第145章:兩軍相遇第十三章:入平陽第一章:穿越第214章:榮譽證書第130章:不是人第513章:傳承第六十章:兄弟相爭第544章:借錢第192章:平亂2第259章:我族萬歲第606章:新世界第545章:敲詐勒索第560章:脣槍舌戰第175章:臣忠君賢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472章:渡口第529章:熱血少年第407章:民族論第十八章:成了小公爺第365章:滾第220章:武穆遺風第121章:閃電地道戰(感謝阿瑟的月票)第377章:做的不錯第219章:岳飛後人第316章:胥吏第七十七章:擋路者死第220章:武穆遺風第115章:一己私慾第156章:嚇破膽的史二第290章:假捷報第280章:戰爭機器第512章:神說要有光第554章:西域征討計劃第160章:豎旗第359章:殺招第376章:唯願我族長興第八章:請辭第238章:行動第232章:害怕第226章:沒錢第389章:功成身退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