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

張啓陽跑到京城裡來,絕對不是爲了查看車馬行的生意,因爲他根本就不在乎那些。更不是爲了考察金絲雀訓練的那三個小丫頭的學習情況,而是有其它要緊的事情。

“四月裡你回家的時候,交代你的事情辦怎麼樣了?”

“還算順利。”金絲雀說道:“按照小公爺的交代,婢子假意的結交京城裡邊官宦人家的小姐、太太們,時不時的出錢請她們看戲聽曲兒,認識之後個隔三差五送些時新的衣裳飾品,已結識了幾家官宦富戶。”

讓金絲雀刻意的結識官宦人家的太太、小姐們,這就是張啓陽的吩咐。

至於其中原因,張啓陽沒有說,金絲雀也沒有問過。但她無比堅定的相信,此舉必有深意。

張啓陽這個人,做事異常沉穩,而且目光極其深遠,總是能夠看到尋常人看不到的將來,他這樣的安排,一定是有所圖謀,只是時機未到,自己體會不出張啓陽的用心罷了。

“你做的很好,繼續下去就好了,不要心疼那幾個小錢兒。”

“是。”

“前些日子,我帶着民兵打了一場大大的勝仗,你知道嗎?”

“婢子多多少少聽說了一些消息,至於其中細節就無從得知了。”和金絲雀想象的完全一樣,張啓陽根本沒有得意洋洋的說起“八灣河之戰”,就好像那根本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兒。

“關於那場戰鬥,本就沒有什麼好說的。如果我說清國皇帝黃臺吉被我親手幹掉了,你信嗎?”

“信。”

“真的信?”

“真的信。”對於這種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親身經歷過“八灣河之戰”全過程的許文才一點都不相信,但遠在京城的金雀兒卻信的實實的,而且這種相信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證據,也不需要正常的邏輯,只是單純的而又死心塌地的相信。

“莫說是斬殺了一個僞清酋皇,哪怕小公爺說把漫天神佛全都斬殺了,婢子也絕不懷疑。因爲婢子知道小公爺是有大本事的人。”

“小公爺我也沒有甚麼了不起的本事,只不過是瞎貓撞上死耗子的湊巧而已。”張啓陽笑道:“京城裡人多,有機會就幫我宣揚宣揚,好讓天下人知曉我的功勞,撈個英雄的名頭。”

“婢子明白。”

“真的明白?”

“真的明白。”金絲雀笑道:“不過就是藉助悠悠衆口廣爲傳播小公爺的英雄壯舉罷了,是這個意思吧?”

張啓陽笑而不語,默默地端起桌上的茶碗,卻看金絲雀越覺得這小妮子和意。

天色已漸漸的晚了,最後一抹晚霞血一般鮮紅,照耀着快通車馬行以北的皇城。

巍巍宮闕,天威重重,好似一方色調沉重的世界,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孫傳庭負朕!”崇禎皇帝的怒吼從文御殿中傳來。正當盛年的崇禎皇帝沒有披龍袍,僅穿了一件子青色的寬鬆罩衣,頭上戴着束髮兜網,因爲昨天徹夜未眠的緣故,黑眼圈顯得非常嚴重,臉色蒼白的可怕。

愈發顯瘦的身材有些弱不禁風的樣子,那件五龍罩衣穿在他的身上就好像是掛在衣裳架子上一樣。

“砰”重重的聲響當中,崇禎皇帝把手裡的疏文狠狠的拍在書案上,有些神經質般重複着剛纔的那句話:“孫傳庭負朕!”

大殿之中,重臣雲集,卻鴉雀無聲,死寂如同墳墓。咆哮怒吼的崇禎皇帝就好像是在唱獨角戲,沒有人迴應他的話語。

孫傳庭兵敗陝西,奏報的疏文早就傳過來了,崇禎皇帝卻還在爲此事發火。若說孫傳庭辜負了崇禎皇帝的信任和支持,也並非不對。一年之前,就在這文御殿當中,崇禎皇帝召見了剛剛從監牢之中走出來的孫傳庭,授予兵部尚書銜,領七省軍務,並且和他仔細商議剿滅李闖之事,這份恩寵真可謂是天高海深了。

但凡那孫傳庭還有半絲天良,就應該肝腦塗地報效君恩,結果卻在潼關一戰中被殺的大敗,連屍體都沒有找回來。辜負了崇禎皇帝的信賴和殷切期望,這是事實,但這事兒還真的不能怪罪孫傳庭,至少這個黑鍋不能讓他一個人來背。

現在看來,當初孫傳庭死守潼關的戰略絕對是正確的,但崇禎皇帝卻幾次三番的催他“與賊決戰”,頂不住壓力的孫傳庭只好放棄固守的既定方針選擇出擊決戰,偏偏朝廷又派不出援兵,結果被殺的大敗,不僅孫傳庭戰死於亂軍之中,潼關也再次落入李闖之手。

潼關的重要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一旦失守局面理解就變得不可收拾。

心思操切的崇禎皇帝一再催促孫傳庭和早已勢大難治的李闖決戰,這顯然是一個戰略上的錯誤,卻是沒有法子的事情。

春季裡清軍就打破了長城礙口又一次入關大掠,在京城附近縱橫奔圖如入無人之境,號稱擁兵三百萬的大明朝竟然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清軍肆虐,其中的一支偏師甚至殺到了山東境內。

京師附近的清兵如此肆無忌憚,各地的勤王兵馬根本就趕不過來,還怎麼給孫傳庭兵力上的強大支援?再者說了,大明朝的國庫早已空的能餓死老鼠了,根本無法支撐曠日持久的戰爭,速戰速決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從軍事層面考慮,孫傳庭沒有錯。從政治和經濟層面來看,崇禎皇帝也沒有錯。君臣都沒有錯,但局面卻愈發糜爛,漸漸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到底哪兒錯了,誰也說不清楚,更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唯恐惹的“龍顏大怒”,受到“池魚之殃”。

“如何才能剿滅闖賊?諸卿可有良策?”當崇禎皇帝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殿之中依舊一片死寂。

現如今的李闖率衆百萬,早已羽翼豐滿,朝廷連在京畿一帶搶掠的八旗兵都對付不了,還怎麼剿滅李闖?現在的李闖還能剿滅嗎?連孫傳庭都戰死了,還有誰能出去作戰?大明朝還有機動兵力嗎?這些問題不解決,剿滅李闖完全就一句毫無根據的空口白話。

面對鴉雀無聲的羣臣,崇禎皇帝又一次發怒了。

第372章:有功無罪第159章:公主一跪,羣情奮起第五十一章:擒獲驛摩黑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497章:家宴第492章:派誰去朝鮮第154章:渡人第二十六章:親戚又來了第一百零七章:交朋友第七十八章:炸藥包第465章:要事第195章:打不過就去死第十五章:擺宴第454章:重返北京第八十章:等第501章:異動第547章:聖人也不知道的知識第224章:輿論所向第195章:打不過就去死第九十章:殺了崇禎的妹夫第392章:誰也別想好過第559章:皇權漸空第488章:張夫人第289章:消滅第240章:密碼第498章:兄終弟及第九十九章:運送軍需第292章:無用便棄第二十一章:面聖第五十五章:撐死膽大的第484章:神諭第331章:運送物資第532章:辯論第405章:打不過第600章:神靈歸天第217章:夷臣第330章:大夢初醒第十三章:入平陽第335章:犧牲第334章:開炮第380章:這天下爲什麼不能姓吳第239章:六當家第228章:改變主意第415章:吳三桂的使者第150章:多爾袞與布木布泰第七章:怪老頭第499章:調軍第417章:狼子野心第467章:祈雨第359章:殺招第253章:二考第七十五章:逃出皇城第492章:派誰去朝鮮第219章:岳飛後人第172章:僵持第403章:用心險惡第209章:決戰第602章:征戰四海第491章:龍體欠安第六十二章:賜名毅勇軍第405章:打不過第七章:怪老頭第五十章:擒賊先擒王第581章:西域戰事第467章:祈雨第347章:回京第269章:小孩不可以看的書第七十八章:炸藥包第375章:保持隊形第496章:召回永王第272章:阿濟格第302章:兩百萬錢票第一百零四章:金鈴堂第392章:誰也別想好過第115章:一己私慾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128章:強擼飛灰湮滅第九章:比武第381章:獅子大開口第594章:改變朝廷第五十二章:戰後第453章:寧長官第182章:曾經敵人第346章:兩面討好第二十二章:被皇帝坑了一把第366章:兄弟談心第244章:火銃鳥槍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425章:送死第十三章:入平陽第468章:上不豫第442章:吃相難看第565章:新生第468章:上不豫第239章:六當家第六十二章:賜名毅勇軍第253章:二考第330章:大夢初醒第600章:神靈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