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到關外只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通過山海關一直延伸到盛京。
這條道路景色秀美,尤其是出了關之後,官道兩旁的山嶺的之上如同油畫一般。
碧綠的松樹、火紅的楓樹、還有已經枯黃的各種落葉樹種,交織在一起,各種鮮豔的顏色搭配,衝擊着人的視覺。
這種視覺衝擊最終會傳到到大腦,促進多巴胺的分泌,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
但是坐在一輛馬車之中的赫敏並沒有心情觀看這些美麗的風景。
這次針對淮海軍的行動,啓用了潛伏了好幾年的暗子。在赫敏看來是十拿九穩的一次行動。
但是結果卻是因爲一件小事情而功虧於潰。
那個暗子的弟弟之前就被安放在圓明園,不過淮海軍攻破圓明園後,許多太監宮女都跑掉了。
有些人是因爲偷了東西,還有些人純粹是害怕被牽連問罪。
那個暗子的弟弟也在那次的事件中失蹤了。
現在各地都有亂匪,這些失蹤的人也很難再找到。
一開始赫敏併爲在意,反正那個暗子用完了也會放棄,按理說這點小狀況對計劃的實行並未有影響。
之前送給暗子的那跟手指自然是隨便找個小太監取的,誰能通過手指辨人啊?
誰能夠想到暗子的弟弟會被董書恆給帶走了呢?
好巧不巧,還在暗子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給碰到了。
“難道這個董書恆真的是天命護佑?”赫敏大逆不道地想到。
不過他趕緊又將這個想法從腦子中甩出去。
不管主子對自己如何,做奴才的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那就是忠心。
要是連忠心都沒有了,那麼到時候可能就想做奴才都做不成了。
這次赫敏去盛京,非常的低調,輕車簡從。
雖然皇爺沒有明說是罰他,但是赫敏很自覺,沒辦好差就得受罰,受罰就要有受罰的樣子。
赫敏專門挑了一輛舊馬車,一匹瘦馬。不過還是挑了四個處中的高手護衛。
赫敏也怕死,他就是幹殺人的行當的,自然是極爲怕死。
赫敏還要留着自己的有用之身去給皇爺效力呢。
馬車穿過了平原地帶,官道兩旁的山丘逐漸多了起來,景色也愈加的美麗。
再往前走,山丘與官道的距離就越來越近。
車子就要到錦州了,前方的道路已經完全是夾在了兩山之間。
山上的楓葉很紅,紅的像火,紅的像染上血。
“轟……”一聲劇烈的爆炸聲憑空響起,那聲音在山谷中來回反射,經久不息。
血紅的楓樹葉子,在震顫着,似乎是跟爆炸聲產生了共鳴。
一輛舊馬車自然經受不住這麼劇烈的爆炸。直接變成了一堆碎木板。兩個車輪還保留得很完整。
在氣浪的推動下,滾到了幾十米之外,彈起了一下,然後又落了下來,接着又滾了兩圈,這才停了下來。
瘦弱的老馬,七竅流血,躺在地上抽搐着,幾下就沒了動靜。
四名高手已經變成了碎塊,熟練了幾十年的武功使不出來。
一心忠於主子的赫敏,終於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用自己的屍骨無存來爲自己多年罪惡畫上了一個句號。
“2號、3號,下去確認一下,其他人清理現場,準備撤離!”
山頂那血紅的楓樹下,一名精壯的中年男人推開了蓋在頭頂的枯葉。
在他的身側有六名漢子跟他一樣從枯葉下面爬了出來。
一人的手中拿着一個盒子,盒子上有一個“t”型的把手。這是淮海軍新研製的電動引爆裝置。
連着盒子和官道有一條長長的電線。
電線上面覆蓋着泥土和枯葉,進行了僞裝。
那名拿着起爆裝置的隊員正在小心地收起電線。這玩意兒的價格可不便宜。
這是情報部行動局的一支刺殺小隊。
他們由蒸汽快速通訊船帶到錦州外海,然後通過小船泅渡上岸。
上岸之後,這些人隱秘到管道兩旁尋找合適的伏擊地點。
每一步都做的嚴絲合縫,他們已經在這條官道上埋伏了兩天。
這次刺殺活動使用了大量新技術,不僅有電控的引爆裝置,還使用了淮海軍最新研製的炸藥——硝酸甘油。
這種炸藥因爲加入穩定劑後呈現黃色,又稱爲黃火藥。
繼硝化纖維之後,舍恩拜又研製出另外一種適合作爲炸藥使用的無煙火藥。被命名爲硝化甘油。因爲它是用甘油通過硝化反應獲得的。
所謂一路通,路路通,自從舍恩拜找到了硝化纖維的穩定劑之後,他似乎摸到硝化有機物穩定處理的門路。
淮海軍的兵工廠已經開始陸續採用硝化纖維替代原來的黑火藥作爲發射藥。
最先被替代的是火炮以及迫擊炮的炮彈發射藥。
因爲淮海軍的火炮設計時候就考慮過了強度問題。現在替代了發射藥之後,只要對炮彈進行一定的改造,並不需要動火炮的結構。配合上裝了黃火藥的彈頭,使得淮海軍的支援火力增加了不止一個量級。
但是淮海軍的53式步槍以前用的是普魯士人發明的11mm黃銅黑火藥定裝彈,考慮到黑火藥的威力較弱,這種子彈使用的還是包鉛彈頭。
有了無煙火藥之後,董書恆已經命令彈藥廠那邊研發一種新的子彈。
相對於步槍來說,淮海軍現在最迫切需要製造的是一款適應新式火藥的子彈。
這款子彈,董書恆沒有放手給兵工廠試錯。
而是直接指定了7.62 ×54mmr步槍彈。
這款子彈是歷史上最成熟也是使用時間最長的子彈。
董書恆相信時間能夠檢驗真理,既然經過了時間的檢驗,那麼說明這款子彈有它的獨到優點。
另外,現在的彈藥設計師都習慣於用圓頭彈,董書恆卻下令讓他們將這款子彈的彈頭設計成尖的。
而且直接用覆銅鋼製彈頭替代了原來的包鉛彈頭。
子彈好了之後,一款1854式步槍便應運而生。
它跟53式步槍沒有什麼實質區別,只是改造了槍膛的空間以及槍管的口徑以適應新的子彈。
當初董書恆在設計53式步槍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能夠造出來無煙火藥。
要不是碰巧找到舍恩拜這個老頭。光是靠董書恆那一點點化學知識,還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夠造出無煙火藥。
有可能歐洲都已經有了可以實用的無煙火藥,董書恆這裡還沒有做出來呢。
既然有了新式的火藥,就要用起來,雖然這意味了原來的53式步槍不到一年就要被淘汰。
但是這也不一定會造成浪費。因爲以淮海軍的製造能力,還不能夠快速地量產新的步槍以及子彈。
就像之前一般,新槍的替換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且替換下來的槍支也會被換給二線部隊。
最後,所有的老式槍支都會流入到民兵的手中。
淮海軍海量的民兵隊伍對裝備的需求彷彿是一個無底洞一般,永遠也填不滿。
淮海軍這幾年綜合了清廷以及各地官府的數據。得出現在全國的人口數量在四億五千萬到五億之間。
這兩年雖然多有戰亂災害,但是由於淮海軍大量的收留流民,讓人口並沒有減少。
反而因爲兩江地區鼓勵生育的政策,以及淮海軍從南洋大量進口糧食的原因。讓人口繼續快速增長。
這麼多的人口基數在那裡,董書恆規劃中的一億民兵的目標並非不能夠實現。
所以淮海軍對槍支的需求非常的巨大。現在每多一把槍,華夏民間就能夠多一分的戰力。
在這種情況下,董書恆豪不猶豫就批准了54式步槍的生產計劃,同時製造一款屬於淮海軍的重機槍的計劃也提上日程。
製造重機槍就必須要有外在動力,最常見的就使用子彈發射時自己產生的燃氣動力,這在使用黑火藥作爲發射藥的時候沒辦法使用,
但是現在有了無煙火藥。利用好火藥發射藥產生的燃氣作爲動力完成上膛、擊發等動作這是以後槍支發展的方向。
導氣式的機槍在歷史上主要是勃朗寧以及哈其開斯,還有馬克沁。其中馬克沁的原理要稍微簡單一些,只是馬克沁採用水冷設計,比較笨重一些。
不過上面這些槍的原理,董書恆都不是很清楚,至於怎麼去利用發射藥的燃氣,還是得靠董書恆手下的工程師自己去摸索。
但是有一款機槍的原理,董書恆再清楚不過了。這種槍再過幾年,美國內戰的時候就會出現。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加特林。董書恆說的自然是手搖的加特林。這種槍的原理,就連董書恆都能夠簡單畫出來。
之前使用黑火藥子彈,董書恆覺得沒必要用機槍,因爲黑火藥太容易卡殼了。有了這槍反而是軍隊的累贅。
不過他還是成立了一個小組,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現在正好可以將研究成果用上。
拋開了槍的作用,這款加特林本質上還是一臺精密的機器。
這臺機器的動力源是士兵的手,士兵用手轉動搖把,驅動數支槍管圍繞一個公共軸轉動,從而完成連續射擊。
加特林的優點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槍管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它能保持較好的持續火力,主要缺點是體積、質量大,消耗能量多。
對於現在的淮海軍來說加特林無疑的最佳的選擇。而且今後導氣結構成熟了以後,加特林也可以改爲導氣動力,或者改爲電動。
要知道到了21世紀這種多管的結構還在繼續使用呢。
不僅僅是槍支、火炮,新的火藥給淮海軍的很多武器都帶來了革命性的升級。
手榴彈在使用了新的火藥之後,威力增加了幾倍。
體積更小,使用更加方便的手雷,也被淮海軍兵工廠研製了出來。
Www_тт kΛn_C○
還有淮海軍的秘密大殺器——魚雷。有了硝化甘油製成的黃色炸藥之後,魚雷這種東西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因爲魚雷爆炸部的重量對魚雷的速度和射程都有很大的影響。而魚雷爆炸部又必須得達到一定的威力才能夠發揮出作用。
換了火藥之後,魚雷所追求的更快、更遠、威力更大這三個要件顯然都得到了滿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