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兩年之間

俺《巴黎合約》的簽訂標誌着作爲第零次世界大戰的克里米亞戰爭正式結束。

俄軍損失52.2萬餘人,土軍損失近9.6萬人,法軍損失9.5萬人、英軍損失10.2萬人。俄國爲這場戰爭大約耗資約8億盧布,同盟國耗資約6億盧布。

這場戰爭同時還推動了很多技術的進步。

克里米亞戰爭算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是近代科技戰爭的開端,是兵力兵器、軍事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它對火炮槍械和水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許多新的戰爭手段登上歷史舞臺,技術成爲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前,人力被認爲是決定因素。

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有線電報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英法首腦和軍事部門利用有線電報從千里之外指揮戰爭,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有線電報也使得大衆傳媒可以實時傳遞戰況,戰爭距離大衆不再遙遠,民意對戰爭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

戰爭的過程被各國的急着爭相報道,爲了爭取民衆的支持,各國不得不出臺相應的舉措。

軍事後勤體系發展爲一個獨立部門,工程保障、戰地醫療、後勤運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

法軍統一對錶校正時間進攻馬拉科夫要塞是指揮藝術的重大發明。

各軍事強國在這次戰爭後都加速淘汰舊裝備,摒棄滑膛式武器及木製帆力戰艦,進行新技術軍備競賽,企圖以不對稱的技術優勢擊敗對手。

而在這之前,除了海軍,沒有國家特別在意陸地上的技術優勢。

各國對戰爭理解角度不同,結論也不同。英國認爲蒸汽動力戰艦具有巨大優勢,爲捍衛海上霸權,英國一直走在海軍軍備革新的前沿。

法國認爲新式步槍最具戰鬥效能,因此大力研究新式步槍。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沒有軍事家能夠適應這種技術進步,有些人甚至表現拙劣。

這也是軍事史上一直存在的問題,戰術總是落後於技術,兩次大戰的慘痛悲劇都和這個問題有關聯,特別是一次大戰。

可以這麼看,從哲學上講,客觀實在決定主觀意識,而技術是客觀的,戰術屬於主觀的東西。

復興軍的參戰,極大地改變了自大清以來西方人對於華夏人的認識。

復興軍戰地醫院的建立,將華夏文明的一面展示給了西方人。

復興軍戰地醫院救治的傷員,在回到自己的國度之後,將自己的親身體會講述給身邊的人。

以至於後來當英法等到準備向復興軍出兵宣戰的時候甚至遭受到了本國民衆的反對。

當然了,這次對復興軍新興的醫藥出口產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經過這次戰爭的宣傳,醫藥成爲了絲綢、茶葉和瓷器之後,華夏的第四大出口產業。

這次戰爭結束同時還是英法兩大歐洲強國戰略重心轉移的時間點。

在解決了西邊的問題之後,英法將目光投向了對世界各地殖民地的瓜分當中。

而當他們的回過神來之時才發現,遠東地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再也不是他們可以隨意瓜分的對象了。

這兩年時間。復興軍從原本的一個地方軍閥勢力一舉推翻了韃子朝廷。

復興軍成爲了東方大國的掌舵者。這並不是英法想要看到了。

他們更夏歡腐朽不堪、軟弱可欺的滿清。

但是復興軍崛起的太快了,他們的行動過於迅速,以至於英法都沒有反應時間。

當初他們知道的這件事情的時候也只能夠無奈地默認這種結果。

克里米亞的戰爭嚴重影響了英法在東方的力量存在。

很多原本準備投送到東方的力量都被投送到了克里米亞地區。

同時英法國內因爲克里米亞戰爭,反戰情緒本來就很高漲,這個時候是無論如何不能再次在東方挑起戰爭的。

更何況復興軍提前加入了克里米亞戰爭聯軍的一方。

作爲盟友,英法就更加沒有理由對東方開戰了。

這兩年的時間裡,復興軍利用英法在東方的鬆懈。成功地完成了對南洋的佈局。

不僅僅在馬來半島、婆羅洲建立了大量的農場,將自己的勢力滲透到了那些地方。

更是扶持了大量的華人的勢力。這些勢力有的建立的自己的國家,有的建立的自己的城邦。

有的作爲一個勢力雄踞一方,控制當地的經濟命脈。

但是無一例外,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武裝。

殖民者們將華人當做肥羊蓄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他們要麼放手武裝當地的土人,不然他們根本就無法再次任意處置華人。

根據南洋遞交到新京的報告。現在在南洋十萬華人以上的華人國家就有九個。這其中的最少的也擁有一千以上的兵力。

最大的華人國家依然是蘭芳國。他們以坤甸、山口洋爲兩大主要的港口,以東萬律爲都城。

這三個主要城市的人口都已經達到了十萬以上人口,而且是絕對以華人爲主體。

在復興軍的扶持下,蘭芳共和國的軍隊更是達到了七個師一共六萬人,更是擁有大量的民兵。

在蘭芳的治下不僅僅有漢人,還有很多的當地部族加入蘭芳共和國。

他們的並不是白來的,而是帶着自己原來的領地加入蘭芳共和國的。

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蘭芳國的面積比之前擴大了一倍還多。

原本荷蘭人支持土著奪走的土地,現在又回到了蘭芳國的手中。

整個坤江的中下游現在都在蘭芳國的掌控治下,當地的土人要麼臣服於蘭芳,要麼就被消滅掉。

零散的小勢力根本無法抵擋蘭芳的大軍。從來沒有人能夠想到,團結起來的華人擁有這麼強大的力量。

他們的甚至直接跟荷蘭人交過手。但是早已經沒落的荷蘭人在陸地上如何是蘭芳共和國的對手。

雖然他們的海軍比蘭芳國強的多,但是荷蘭人也不敢在海上動手。

因爲他們只要在海上下死手,那麼蘭芳就可能會出兵消滅荷蘭人在陸地上的勢力。

荷蘭人只能夠退守在婆羅洲東南部的幾個港口。

蘭芳共和國也在華夏的主持下和荷蘭人適時地談判停戰。

和平對於雙方都有利,生意還是要照常做。

荷蘭人反正都是做一些倒賣的生意,那麼就讓蘭芳人繼續跟他們合作,保證荷蘭人的貨源就好了。

當然了,復興軍也在蘭芳國佔據了很多的土地。當初蘭芳的華人將靠近土著的土地都賣給了復興軍建立海外農場。

現在這些農場早就已經擴充成了一個個管理着幾十上百萬畝土地的巨大農場。

當然這些農場的職工的數量也是一個個驚人的數字。

這些人現在都算是蘭芳的人口,他們擁有蘭芳和華夏雙重身份。

因爲蘭芳是華夏的藩屬國,所以蘭芳的身份在華夏也被承認。

正是由於這些農場人口的加入,才使得蘭芳國的勢力膨脹的那麼快速。

現在,幾乎在南洋所有主要的島嶼上都有華人的國家。

比如在蘇門答臘島邊上的邦加島就依託原來巨港建立了一個華人的國家。

像這樣的華人的國家還有很多。

以前的華人並非是沒有野心,他們只是對殖民者過於畏懼。

還有就是華人相互之間並不團結。

現在有了復興軍這個老大哥帶頭。

他們成立的國家能夠得到復興軍的支持,能夠成爲華夏的藩屬國得到保護。

很多華人大家族都從中看到了家族更進一步的機會。

不管這些人是爲了自己的家族,還是爲了華人的利益。

他們的行爲都在事實上提升了華人在南洋地區的地位。

這正是董叔恆想要看到的。

當英國人重新審視南洋地區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這裡已經變了天。

這裡已經成爲了華人的天下。

現在荷蘭人的只能躲在的自己掌控的港口城市中老實巴交地跟華人做生意。

法國的就更慘了。本來法國人一直圖謀的印度支那地區,除了阮朝偏安一隅之外,南掌和真臘都以前成爲了復興軍的行省。

將觸手伸到中南半島的復興軍,已經在整個中南半島建立了一套新的秩序。

在復興軍的威懾之下,暹羅和阮朝都只能安心地做小弟。

等到他們再次回來,英國人就會發現,他們的明珠印度已經蒙塵。太平聖國就像是插在英屬印度額頭上的一顆釘子。

不斷地在給英國人放血。

打敗了英屬印度當局的第一次反攻之後。

石達開開始了對阿薩姆地區的建設。

董書恆很爽快地答應了他們,將一些落後的產能賣給他們。

因爲知道了英法已經開始裝備一種新的後裝槍。董叔恆將53式步槍也開始向太平聖軍那裡輸出。

同時他也下令給北美地區的長江安保換裝後裝槍。

既然別人有了那麼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不過無煙火藥依然是復興軍的重要秘密。那些輸出的後裝槍全部都是使用黑火藥。

不過董書恆知道,無煙火藥沒幾年也要解鎖了。因爲現在的歐洲會製造無煙火藥的人並不少。只是他們的缺少一個契機,一個能夠讓無煙火藥更加穩定的方法。

石達開搞的第一個大工程就拓寬和復興軍控制的騰衝府相連的道路。

現在他的手上有大量的免費勞動力。也可以稱呼這些人爲奴隸。

有了這些人,石達開手下的漢人和傣族人就可以解放出來,進行農業或者工業生產活動。

陳玉成則帶領一部分的手下精銳四處出擊。在英國人的控制的恆河流域不斷製造麻煩。

他們取走一切有用的東西,包括人口。不僅僅如此,他們還會破壞英國人的在這裡建立的一切基礎設施。

就連英國人剛剛修建了一部分的鐵路都被陳玉成的人扒去了鐵軌。

加爾各答當局爲此對太平聖軍恨得咬牙切齒。

但是他們經過之前的慘敗,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集結出更多力量來對付太平聖軍。

那些土邦的軍隊倒是能夠集結出很多,但是這些軍隊派出去之後全部都是給太平聖軍送人頭。

陳玉成指揮作戰的能力越來越嫺熟,他手下的軍隊也是越來越精銳。

尤其是當他們跟英軍作戰之後,就彷彿是脫胎換骨了一般。

英軍線列步兵在戰場上的英勇無畏,一往無前令這些太平聖軍的戰士印象深刻。

當初要不是擁有兵力的優勢,又壓制住了敵人的炮兵,那麼陳玉成還真不一定能夠乾的過這些英軍。

加爾各答非常奇怪,這個太平聖國打了勝仗之後並不多佔據地盤,而是依然固守在阿薩姆地區。

只是佔領了周邊的一些戰略要地作爲阿薩姆地區的屏障。

他們打仗似乎只是爲了劫掠。這也是爲什麼到現在加爾各答還沒有全力以赴與太平聖國死磕。

拉齊姆總督已經向本土報告了這裡的事情。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過失,因爲在議會那幫人的眼中任何的解釋都是無意義的辯解。

拉齊姆的報告很長,從這股叛軍怎麼進入阿薩姆地區開始,還有他們的武器裝備,以及自己對這些武器裝備來源的推測。

其中種種證據都將矛頭指向了復興軍。

拉齊姆並不想大英帝國與復興軍開戰。

因爲通過與這些太平聖軍的作戰。他可以推測出復興軍的戰鬥力要更強一些。

那麼如果英國要不遠萬里跑到這裡與復興軍作戰,那麼對於英國來說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兒。

也許是一場災難,一場讓大英帝國走向沒落的災難。

拉齊姆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作爲一個英國貴族。他是真心希望英國一直這麼強大。而不像某些人那樣只盯着自己的錢袋子,還有別人的錢包。

好吧,他就是看不慣那些唯利是圖的資本家。

陳玉成的劫掠行動,不僅僅給後方提供了無數的人力,還給石達開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在董書恆提出的“付的起錢我就賣”的承諾下,石達開在阿薩姆嗯腹地聖京城迅速建立起了自己兵工廠、鋼鐵廠、造船廠。

他們也終於有了立足阿薩姆的基礎。

第一一二章 挺進太行山第一八七章 興奮的舍恩拜第四九〇章 收縮第一七五章 浦賀之戰第三八三章 南巡第二三五章 討價還價第三八四章 小工廠的發展困局第三三五章 戰場新形勢(求票,求訂閱!)第十一章 府中作對語驚人第七十八章 來自普魯士的友誼第一九五章 獵人的末日第七五二章 威爾遜小溪之戰(下)第七八三章 桑給巴爾第五三八章 人人都是小地主第五四三章 焦灼第一六七章 薩摩投降第五四二章 沙洲要塞激戰第六一六章 半小時海戰第二一一章 東府降第三九〇章 華夏的人才階梯第六一三章 超級大國第一九〇章 白山黑水間的槍聲第六七八章 努爾會談第六一八章 董氏的加州第六四〇章 “鎮海”級入列(二更)第四四六章 你的財產可以留第十八章 水匪滅,淮海軍立第二七二章 李存文的選擇(求票!求訂閱!)第三二七章 戰後京師(求票)第四三二章 兩個戰場(求票)第四二三章 第一柴油機廠(求票!)第五七七章 拖後腿的官僚體系第三三七章 港口防禦鏈第一〇六章 江南大營覆滅第六九二章 失敗的偷襲第四七二章 陸戰軍司令部第六三二章 董攪屎棍第三〇九章 最後的碰頭會第一一二章 挺進太行山第三十四章 十萬民兵第七八五章 年輕人,到偏遠地區去第七八七章 變化第二七二章 李存文的選擇(求票!求訂閱!)第七五一章 威爾遜小溪之戰(中)第三四九章 車行(求票!求訂閱)第五四三章 焦灼第一三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七八章 婆羅門的選擇第一三一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四章 黑衣軍首秀第一九八章 新階層第四章 遊西溪事端多第七四六章 馬納薩斯戰役第二七四章 淮海軍來了第八十三章 大整編第一一八章 震驚的邵燦第七七七章 在戰場上學習第七九八章 極地軍團第三一三章 山東易幟(求票,求訂閱!)第五九八章 前方加爾各答(二更求票)第七七六章 天選之國第三四二章 塞上風雲(下)第八二二章 東非驟變第四九三章 北美之帝國時代第七〇五章 南北戰爭的序幕第四一四章 首戰阿薩姆第四八九章 戰果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一四章 升級版“圈圈”第六七五章 死神鐮刀第九章 團丁出世驚天地第四二四章 普魯士海軍的野望第六三三章 大嚶帝國的無奈第五四三章 焦灼第七八二章 蒙巴薩和塔朱拉第六八八章 陳玉成的分析第十八章 水匪滅,淮海軍立第二〇二章 韋昌輝的野望(天氣好熱,求票!)第六〇一章 東華艦隊(二更求票)今天一更了,明天正常!第二五〇章 大建書院(求票!)第二十四章 返鄉記第四九七章 臨行前的交代第六十四章 約翰·塞納第三六八章 東華城(五千+,求票,求推薦!)第四二二章 滲透作戰第十二章 府中作對之後續第六五一章 兩筆訂單第五二〇章 改造草原第一四五章 收容流民第四四九章 堪薩斯內戰第九十八章 準備收網第四四二章 太平聖軍的新統治架構第十章 行軍高郵終相見第六十五章 南洋攻略第七三一章 新奧爾良第二〇四章 洪秀全的應對(召喚綠毛龜)第七四三章 天策都護府第五一〇章 哥本哈根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