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元年(公元194年)秋,陶謙病危,呂布繼任徐州刺史,並向南陽朝廷朝貢。
假節旄、大將軍袁術以爲曹操兵疲師老,打着爲張邈復仇的旗號殺進陳留。
曹操率青州軍萬餘精銳與袁術十萬大軍戰,袁術僅一戰,曹操軍大潰,袁術更確信曹操軍力已殆,遂下令:捉曹操者封千戶侯、賞千金,殺曹操者,封侯賞百金,殺其將領者官升三級。
於是袁術軍爭相殺向曹操軍,曹操一路潰逃到濟水,曹軍丟棄一切輜重、車輛、旗幟跟甲械、財貨。
袁術軍爲爭搶財物而大大出手,甚至引發自相踐踏之事,曹操渡過濟水,袁術先鋒軍毫不猶豫的追過濟水,卻不防濟水上游之水突然暴漲,數千精銳袁軍瞬間被洪水吞沒。
隨即曹軍大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樂進、蔡陽等分別從四面八方殺來,袁術軍驚駭於洪水的威力紛紛逃散,曹軍一擊,袁術軍竟然從逃散變成潰散。
潰兵慌張之下將身後追趕而來的袁術軍衝散,覆在曹軍追趕下潰敗,最後潰敗成了裹協。
袁術本來還作着一鼓作氣剿滅曹操的想法,忽然眼前出現無數潰兵,將他的本陣都衝動,紀靈連斬數十人首級都止不住潰勢,最終袁術在橋蕤、劉勳等心腹將領的勸導下無奈離去。
曹操一口氣追襲袁術六百餘里,袁術脫險後身邊只有心腹將領數人,甲士數百騎,十萬大軍,數年積攢的陸城制式裝備,一朝間全部毀於一旦。
袁術這才叫一步錯,一朝回到解放前,袁紹於汝南停住腳步,大將橋蕤、劉勳、樂就、李綱等各引數百人至,兩三日後袁術軍復有兩三萬人,只是十萬大軍裝備皆成爲曹操的戰利品。
袁術悲哀的成爲曹操第二任運輸大隊長,曹操由此擴軍兩萬餘,又將多餘的甲械賣給袁紹、劉表等諸侯,竟然手裡還有了部分餘糧。
手裡有兵有糧,曹老闆就愛嘚瑟一把,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佔據自己東郡的臧洪,本來是徐州,可呂布這匹惡狼窩在徐州讓他忌憚不已,只好撿軟的柿子捏。
曹操傳檄東郡,他引軍北來只會逃竄至東郡的張超,臧洪若交出張超,曹操定然回軍。
臧洪,字子源,廣陵郡sy縣人,漢末羣雄之一,爲人雄氣壯節,曾爲關東聯軍設壇盟誓,共伐董卓。
臧洪之父乃桓靈時名將,曾與段穎司馬夏育、田晏卻鮮卑兩千餘里,結果卻被檀石槐集合鮮卑諸部落擊敗,三軍全部陷於鮮卑,至此鮮卑騎兵年年入侵。
臧洪幼時名傳天下,曾與王朗、鍾繇同時被選爲縣長,後又爲張超功曹,勸張超起兵伐董。
臧洪後被袁紹看重,先後讓他治理青州和擔任東郡太守,臧洪在這些地方政績卓越,深得百姓擁護。
歷史上臧洪守東武陽一年才被袁紹公婆,足見其才幹非凡,只是史書對其描寫甚少,故人不知之。
臧洪曾因袁紹不救張超而反之,又豈會在曹操威逼下交出張超?
曹操傳檄文與各地就是看袁紹的反應,畢竟臧洪是袁紹派到兗州的釘子,若曹操不通氣就拔了他,肯定會影響到與袁紹的關係。
同時臧洪亦寫了千字文聲討袁紹、曹操這等專殺名士之逆臣,袁紹爲之大怒,決定發兵與曹操夾擊東郡。
曹操即喜又恨,東郡大半精華在hb袁紹來夾擊看來此番又無法吞併東郡了,不過能拔出臧洪這顆眼中釘也算意外之喜。
長安城,自從劉備徵蜀返回長安後,長安又成爲各方勢力目光聚集處,尤其秋收後,三輔大豐,使得三輔得以自給自足,不必再從晉陽、荊州購糧。
一旦陸城軍不再購糧,那勢必要減少甲械的販賣,這對已經習慣於買陸城制式甲械的諸侯——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公孫瓚等人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呂布剛剛佔據徐州,正需要借戶口百萬的徐州恢復元氣,因此需要大量甲械來裝備新軍。
袁術經過匡亭之戰,丟棄十萬大軍裝備,他急需武裝自己的精銳來震懾治下野心勃勃之徒,如豫州刺史郭貢與汝南李通,當然最緊要的是壽春陳溫,他竟然不讓自己入壽春城,這分明是要挾南帝造反。
劉表倒是可有可無,不過荊州軍戰力最弱,因此需要陸城軍的裝備來立足。
公孫瓚,那更不用說,這一年來他一直靠着陸城軍的甲械、軍糧才得以苟活,公孫瓚幾乎已跟陸城軍連爲一體,公孫瓚請陸城軍教官幫其訓教新兵,請龍門書院的學員幫其治理地方,請戲志才的細作講武堂幫其做判斷,他本身也學劉備創建一支女子衛隊。
劉備的女子衛隊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妻妾,公孫瓚的女子衛隊是爲了自己的享樂,有時候他就命女子衛隊來傳達自己的命令,任何將領不得詔令不得近公孫瓚身十丈前。
這一切都表明曾經驍勇善戰的公孫瓚已成過去式,白馬義從那威震hb的騎兵已如昨日黃花,反而玩女人賞寶馬成爲hb一絕。
公孫瓚派使者前來,主要是爲了阻止劉備將甲械賣給閻柔、鮮于輔等人,以便給自己造成麻煩。
爲證明自己還有利用價值,公孫瓚親率三千新白馬義從,兩萬騎兵直取南皮城。
鞠義與劉和圍城近年,南皮在公孫範死守下依然穩若磐石,二人聽到公孫瓚親自率軍前來,立刻決定退軍。
畢竟兩人手下只有數萬軍,還都是新兵,步兵,僅靠鞠義麾下八百先登將士難以阻擋數萬鐵騎,何況如今的先登營缺少箭矢,就連強弩也損失大半。
鞠義雖恨袁紹的鼠目寸光但也毫無辦法,只能過嘴癮,然而嘴癮一過,自然得罪督軍的許攸,最後被許攸一下捅到袁紹那裡。
袁紹對其大爲不滿,可先登營天下精銳,袁紹還得哄着他。
鞠義一退,劉和身邊聚起的數萬大軍便成潰散,公孫瓚率軍一擊,鞠義只保護着劉和退走,數萬大軍毀於一旦,公孫瓚聲威復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