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

bookmark

徐處仁一聽,有一種撞牆的衝動。

原本已經暗暗發誓以後唯皇帝馬首是瞻了,但沒想到這麼快皇帝就要作死了。

大宋除了有汴京作爲首都以外,另設置了南京應天府,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

這幾個副都設置是有講究的。

便說西京洛陽,在開國之初,太祖皇帝是有意遷都洛陽的。

洛陽在華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早在夏朝就成了天下中心,此後的歷朝歷代幾乎都在洛陽建立的都城,或者賠都。

理由其實也很簡單,洛陽位於中原正中心地帶,南北皆有羣山,又有洛河水運。

從風水來說,是王者之地。從經濟和兵家考慮,都是絕佳之地。

所以,在宋朝,洛陽的地位其實僅次於東京汴梁。

南京應天府和北京大名府,承擔了對南北之地的管轄。

但現在朝廷的局勢發生變化了,或者說大宋的未來戰略已經做出重新調整。

皇帝欲開海,杭州和廣州在沿海一代,皇帝要在那裡投入更多資源和設備,全力拉動海洋擴張!

同時,按照華夏的地圖來分析,將杭州和廣州列爲副都,可以輻射長江下游和嶺南一代經濟的大力發展,只有增強了這兩個地方的經濟實力,才能成爲開海的堅實根據地。

日後無論是對日本、高句麗,還是會南洋的控制都會進一步增強。

至於捨棄洛陽,提升京兆府(長安)的地位,明顯是爲了鞏固西北的實力,也表明了皇帝對西北開疆擴土的雄心。

而最讓徐處仁不明白的就是將幽州設置爲北都這件事。

燕雲落在蠻夷手中已經一百多年,那裡的百姓皆以遼民自居,又瀕臨金國,戰事之地,若是金人再大舉南下,幽州必然首當其衝,可以說沒有任何屏障。

如果一定要說屏障,幽州本身就是屏障,但怎麼能將都城作爲一國之屏障呢?

所以,出於思維的慣性,徐處仁立刻站出來反對:“陛下,不可。”

“徐卿可是有更好的主意?”

徐處仁道:“中原之地乃是華夏復地,國都自然當在中原,遷都勞民傷財,可能動搖國本,望陛下三思。”

趙桓無語,他還以爲徐處仁能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原因,又是動搖國本、中原腹地遵從傳統那一套雞湯治國理論。

他考慮設置四個副都,根本原因是從經濟發展和管理國家來考慮的。

一個副都帶動一片地域的經濟發展,若是要實行全國高效管理,還要在四副都之間修建聯通中央帝都的大道。

後世不是有一句話麼: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修好了,商人做生意也便利了,朝廷要剿滅哪個角落的叛亂也更加方便。

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趙桓道:“朕意已決,照辦!”

徐處仁還想本能反對,但被皇帝冰冷的語氣驚得一身冷汗,連忙醒悟過來:“遵旨!”

定好四個副都,徐處仁便要開始做具體的規劃。

趙桓又問道:“康王,市舶司如何?”

“回稟陛下,日本、高句麗、南洋諸國追加購物,先已經達到一千萬貫的交易。”

東府相公一聽,頓時又開始羨慕又開始嫉妒了。

自從這位天子登基,東府的相公感覺自己的地位真是一落千丈,倒不是宰相的權力被剝奪得很嚴重,而是皇帝在背後慫恿御史中丞何賤人經常懟宰相,不僅如此,還在政事堂內部分化宰相,就說參知政事現在統領商行一事,便是給太宰徐處仁立威。

更何況,大宋皇家銀行的權力也不在政事堂,不僅如此,偏偏康王趙構也在海運上做得順風順水,海運還只是小規模開啓,就已經有如此巨大的錢財流入,若是再開大一點,還不翻了天了!

以後這大宋,怕是也沒有政事堂什麼事了。

趙桓顯然很滿意,他說道:“全年的計劃呢?”

趙構便將一份卷軸呈上來:“陛下,海運今年目標是兩千萬貫。”

他一句話差點驚得政事堂相公們傻眼,兩千萬貫!還只是這下半年!而且海運現在明顯纔剛剛開始,根本沒有真正打開局面!

趙桓打開看了一眼,上面有詳細的規劃,他非常滿意,趙構果然不愧是皇族中最優秀的人,就憑這份計劃,就可以吊打政事堂了。

“康王大才。”

“都是陛下指點有方。”

在徐處仁和何?面前好好秀了一頓之後,皇帝非常滿意,而徐處仁和何?覺得自己簡直是受到了幾千萬點傷害,這樣搞下去,他們這兩位宰相就完全成爲陪襯了。

宰相的臉還要不要了?

一想到這裡,徐處仁便道:“陛下,臣以爲,交子可開始在京畿路、京東、京西,結合大宋皇家銀行做推廣。”

趙桓眼睛一亮,他孃的,這徐處仁還真是要刺激刺激才肯發揮才能。

皇帝故意道:“徐卿此話怎講?”

“陛下,一貫有約4公斤,這樣的貨幣爲商業交易帶來了嚴重障礙,益州使用交子一事,臣以爲可以在京畿路推行。”

唐恪連忙道:“陛下,不可,交子一旦髮型,必然引發民間誠信危機。”

唐恪的擔憂自然是有道理的,一是交子可以僞造,二是民間對交子的信任度不夠,很多人不願意用,流通不順暢,會影響民間對朝廷的信任,進一步影響其他事情。

徐處仁似乎已經被刺激瘋了,彷彿不拿出點可圈可點的東西他就要去跳樓自殺了,硬着頭皮道:“陛下,臣以爲,若要儘快全面建立大宋商行,必須開始發行交子,此事刻不容緩。”

趙桓點了點頭,十分滿意,讚揚道:“卿乃國之棟樑,所言甚是,五日之內,你給朕擬定一份規劃出來。”

見皇帝非常感興趣,徐處仁頓時興奮起來:“遵旨!”

一邊的唐恪還想在說點什麼,卻是終究沒有開口。

何?見徐處仁都提了一個建設性建議,自己不提點東西是不是會被認爲是腦殘?

何?道:“陛下,臣以爲,當在成立一處類似皇家銀行,以防止一家獨大,獨斷朝廷對外財政。”

趙桓大爲吃驚,看來這些宰相還真他孃的要逼的,不逼還拿不出來點東西來,只有狠狠逼一把,纔有貨出來。

看,徐處仁和何?提的這兩點都非常重要,而且都很前衛。

無疑是對大宋的經濟發展有巨大好處的。

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三百七十八章四矩陣戰略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二百零六章讓朕不爽?朕弄死你!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六章太上皇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七百零二章拓邊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六十九章節操被狗吃掉的君臣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六百四十章皇帝對簿公堂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三百一十四章兵臨興慶府,大宋將帥們欲抓狂!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八十章大動干戈!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帝,你的臉呢!第三百一十一章感覺被趙桓陰了的夏主!第三百一十四章兵臨興慶府,大宋將帥們欲抓狂!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三百六十三章風雨已來!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六章太上皇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八十七章義與利治國?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二百九十二章以血肉之軀鑄造國之利劍!第四百五十二章海上霸主,征服南海諸國第四百七十九章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五十九章正面硬扛!第五十五章興奮的韓員外第二百九十章兩軍主力對決!第五百五十六章青黴素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五百二十九章廣南新府政論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國使者(第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業之論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五十三章上兵伐謀!第二百九十六章鏖戰!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三百零七章岳飛對戰野利青哥第七十五章百年積弊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六百九十二章攻心爲上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四百一十三章岳飛的晉升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四百九十九章懷疑人生的完顏宗翰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五百七十九章草原戰火第七十三章國難日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三百五十九章新航線前夜(四千字)第二百三十二章活着不好嗎?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四百四十八章打穿新航線,大宋的海上霸主之路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貴神速第三百五十七章華興紡車案(六千字大章)第五百七十七章歪主意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四章壓制糧價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五百八十三章大宋的底氣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六百二十九章耶律大石VS塞流柱聯軍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二百二十五章改稻爲桑之爭第六百五十二章趙桓的西征首戰第五百二十章漢家兒郎入上京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三百零九章楊再興斬野利青哥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三百七十三章朕將你貶到瓊州(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西征的戰略地圖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