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腹黑的皇帝

bookmark

完顏宗望這個人在金國是一個傳奇人物。

當年,是他率大軍南下長驅直入,兵臨東京城。

當年那兩路軍,另一路是完顏宗翰率領,圍攻太原城。

事實上,從軍事才能來看,完顏宗望遠在完顏宗翰之上,若當初他聽宗望建議,棄太原城而奔赴東京,東京城怕是早就被破。

而不是將大部分精銳耗在太原城。

不僅在戰略和戰術上,完顏宗望要更加突出,在金國軍隊中、朝堂之上的聲望,完顏宗望也更勝一籌。

完顏宗望這人生性比較仁慈,並不似宗翰那樣狠辣冷酷,所以他的部將都非常擁戴他,漢人官員也都原因跟他結交。

金國好幾代皇帝,都對他比較有好感。

而他本人對大局也認識得非常清楚,完顏宗翰幫助太祖皇帝立下過汗馬功勞,一直是金國的支柱。

曾經的完顏杲、完顏宗磐等人都不及完顏宗翰。

所以,支持完顏宗翰,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作爲完顏阿骨打的次子,完顏宗望一直覺得自己是有責任讓金國變得更加強大的。

只是最近一段時間,他偶爾也會思考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是站在族人生死存亡的角度來思考的。

完顏宗翰想要北撤,將女真部帶回祖地,重新過上漁獵的生活。

從心理層面,完顏宗望是排斥的。

他們曾經揭竿而起,部族中無數好男兒前赴後繼,獻出生命,就是爲了從那種艱苦的環境中走出來。

人都是嚮往更加美好的環境的。

完顏宗望也不例外。

他喜歡讀書,尤其是華夏的先賢聖典,每每翻閱起來,歎爲觀止。

此刻,他便在屋內翻閱司馬遷的《史記》,正是讀到了《項羽本紀》。

他不禁搖頭嘆道:“霸王輸在識人不明,剛愎自用,卻又猶豫不決。”

外面風雪越來越大,外面的守衛急匆匆進來道:“大王,時大郎求見。”

他口中是時大郎自然就是時重國,時重國是時立愛的長孫,金國是繼承了遼國,遼國又有不少漢人的習俗。

例如稱呼大郎、二郎一類的,便是自唐朝傳下來的。

完顏宗望猶豫了一下,想到還有不少軍費需要時家支持,便道:“讓他進來。”

不多時,時重國快步走了進來。

“下官參拜大王。”

“時大郎,你有何事?”

“大王,大事不好,鎮武侯在江南春殺死了完顏設馬!”

他此話一出,完顏宗望頓時站立而起,震撼道:“你說什麼!”

時重國再強調一遍:“大王,鎮武侯在江南春殺死了完顏設馬!”

完顏宗望面色完全沉下來。

夜漸深,風雪未止。

上京城籠罩在凝重的夜幕中。

一封又一封的密報整整齊齊擺放在趙桓的桌案前。

左邊厚厚的一堆,是北地漢人表忠心的密信,包括時家和韓家這種大家族。

右邊厚厚的一堆,是金國當今各方權勢人物目前的想法和即將做出的行動。

一切都在穩步推進中。

雖說中間總會或多或少有變故,或產生問題,但局勢正在朝着對大宋有利的方向發展。

金國的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完顏宗望與完顏宗翰不僅僅是意見向左,人生信條都完全不同,以前之所以相安無事,是金國內部矛盾基本上在完顏宗翰、完顏宗磐和完顏亶之間。

那個時候,他們還能站在一條戰線上。

但現在,他們各自成了上京城最強大的勢力。

被掩蓋和積壓的矛盾,爆發出來是遲早的事情。

完顏設馬被完顏齊殺死,只是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過了三個月。

皇帝一直在瀋州待着,密切關注上京城的消息。

兩個月前,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談判破裂,上京城進入全城戒嚴狀態。

一個月前,完顏宗翰發動了對完顏宗望的進攻,雙方的軍隊在瀋州城內廝殺。

戰爭結果在半個月後傳到趙桓的耳朵裡,並且還有一堆厚厚的總結。

結果是大家都認爲會贏的完顏宗翰兵敗,連夜狼狽逃出上京,不知所蹤。

在司馬君如給到皇帝的那份分析報告中,司馬君如重點強調了漢人在這一場戰爭中起到的作用。

司馬君如並不是在給時立愛和韓企先等人邀功,而是在用一種非常冷靜客觀的方式告訴皇帝,北地的漢人勢力不容小覷。

完顏宗翰輸掉的最大的原因,是他站在了漢人的對立面。

漢人在北地代表的是財富,上京一半以上的貴族的奢侈生活,是依靠漢人給的。

一場戰爭的角逐,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雙方,而是包含了多方的勢力參與。

對於趙桓來說,誰輸誰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廝殺起來。

但是這份分析報告也讓趙桓意識到了北地漢人世家的強大。

皇帝一邊讓人給時立愛和韓企先傳話,表示對他們深切的關心和問候,一邊又秘密對他們加官進爵。

時立愛被冊封爲忠義公,韓企先被冊封爲永定公。

一個表示忠君而識大義,一個表示對遼地永久安定做出貢獻。

加官進爵、好話說盡後,皇帝又一邊在想着如何對時家和韓家進行斬草除根。

一邊用冷靜、殘酷的思維方式在對待金國的事情,一邊又用一種極富老油條的手段對待着東京城的事情。

這三個月來,幾乎每天都有人送來奏疏,這些奏疏都是千里迢迢從東京城送過來的。

每一封奏疏,趙桓都認認真真讀完。

大多數是彈劾首相虞允文的,有人在奏疏中說他專橫跋扈、恣意妄爲,還有人說他任人唯親、禍亂朝綱。

總之,彈劾新上位的宰相的奏疏,如同雪花片一樣落在皇帝面前。

那些大臣日等夜等,卻一封回信都沒有。

唐恪不止一次在皇帝耳邊吹風,希望皇帝移駕回京,但皇帝卻似乎對瀋州的冰天雪地情有獨鍾。

無論唐恪怎麼說,皇帝就是不走。

唐恪心急如焚,卻無計可施。

隨後,唐恪乾脆也別說了,就待在瀋州,老老實實處理瀋州的事務。

也沒人知道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大家也猜不透、摸不着。

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也都說了。

總之,皇帝就是賴在瀋州不走。

第二百四十五章天子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二百九十三章皇帝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二百八十六章轟塌神堂堡城門!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五百一十三章朕心中有疾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八十八章海貿可圖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遠方來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作者結婚請假第八章朕欲與東京共存亡!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六百七十八章全軍出擊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宋的崛起之年第三百六十九章絕望的宗室第六百七十五章號角連營,漢家雄師渡河!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七十六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九章坐立不住的趙佶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第四百五十六章西征的戰略地圖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第三百七十四章分封之始(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八十九章肅王案第二十二章任命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五百一十二章腹黑的皇帝第六十三章朕的大宋還需要你們!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四百零六章岳飛的閃電戰!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可惡的人販子!第四百二十一章趙桓滅高麗的術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四百零二章肅州兵變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六十一章兒郎們,隨朕死戰如何!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一章先殺一批攪屎棍再說!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三百四十四章暴亂(五千字大章)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八十六章下任務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四百五十二章海上霸主,征服南海諸國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一百九十一章宰相是金國細作?!!!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一百八十七章啓動反間諜行動?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三十二章大義凜然卻幹着害人之事的嘴臉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二百八十七章血戰神堂堡!正面硬撼仁多保忠!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五百三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