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

bookmark

唐魏林說得對,趙桓殺幾個相公其實沒有卵用,就像後世的有些公司,不斷的還高管,公司還是沒有起色,真是鐵打的基層流水的高管,這樣的公司不是死得很慘,就是正在慢慢僵死的路上。

公司業務出問題了,那肯定是整套系統都有問題,僅僅換高管就解決了,那特麼也太容易了吧,也不至於那些公司一片一片倒。

同樣,這大宋的廟堂相公換得還少嗎?

雖說宰相位極人臣,但絕壁不是那麼好當的,無數雙眼睛都盯着呢,什麼叫高處不勝寒?這就是!

所以說,趙桓這一次不僅僅是停留在動兩府京官上了,從京師到最底層的官員,凡是犯事的,都特麼要揪出來。

這一次,東京城內一切如舊,但有些朝堂重臣就坐立不住了,心裡開始打顫。

關於餉銀案,某些士大夫之所以敢拿,便是仗着這一條利益鏈足夠多,涉及的官員足夠廣,就算皇帝知道了,從大局來考慮,也絕對不會輕舉妄動。

別說本朝了,就算是前唐也未有對官員大動干戈的事件,怕是隻有漢代武帝殺大臣殺得最多,但那也給漢朝帶來了可怕的後遺症,在武帝駕崩後,漢朝的權力出現了一片真空地帶,導致行政差點崩潰掉。

所以啊,大宋的官員們,拿着京師撥下來的錢的時候,基本上是坐着一邊喝茶一邊談笑風生,或者一邊喝酒一邊摟着美女,將這錢拿了的。

糧草沒人運了?河北肯定有糧的啦,不用擔心!什麼?擔心皇帝怪罪?就算怪罪,找幾隻代罪羊出去背鍋就行了,放心啦,不會有事的。

這皇帝也是個傻子腦殘,居然廢了徭役,這不是敞開了國庫給我們送錢嗎!這錢不要白不要?什麼?國防?放心,金軍打不過來的,我們在長江以南,有長江天險,在汴京的就趕緊逃過來啊!

什麼?百姓的死活?關我屁事!

主要還是這皇帝腦殘,反正天下是他的,百姓也是他的,我們只是代他牧民,他的江山沒了,我們轉身可以投奔大金啊,大金需要官員吧?我們對百姓的管理這麼熟,大金不找我們找誰?

審完唐魏林後,按照約定的時間,趙桓去見李綱、汪伯彥等人。

汪伯彥早就聽說皇帝將江陵知府唐魏林抓到京師了,他心中盤算着,果然如他所料,皇帝終於對餉銀貪污案出手了,只是這件事斷然棘手,皇帝也只能找幾個替罪羊出來殺了以儆效尤了。

還好這一次他汪伯彥沒敢拿,不然以皇帝的性格,必然先拿宰相試刀。

前來見皇帝的有樞密使李綱,同知樞密院事种師道,少宰汪言伯,戶部尚書兼三司使周朝,和參知政事唐恪,太宰徐處仁,尚書右僕射何?,籤書樞密院事吳敏,御史中丞何也,還有並未授予具體官職的劉彥宗。

“微臣叩見陛下!”

“諸卿免禮,康王從杭州府託人送了一些龍井,朕請諸卿來喝杯茶,非朝野議事,諸卿不必拘謹。”

“謝官家。”

既然皇帝都說不是議事了,那稱呼就改成了官家。

在宋代,只有私下,大臣才稱呼皇帝官家,即便是和皇帝議事的時候,也要稱呼陛下,在朝堂上自不必說。

兩府的大佬們品嚐着皇帝御賜的茶,心中卻各不是滋味。

就說劉彥宗,他覺得接下來自己的仕途已經和趙桓死死綁在一起了,他是遼金的大臣,之所以還在宋國活着並和相公們並列而坐,皆是因爲趙桓需要他,所以他必須一直對趙桓唯命是從,就如何也一般。

但是這皇帝太能折騰了,他有預感,以趙桓的性格,抓了江陵知府唐魏林後,絕對不會只找幾個背鍋的這麼簡單,畢竟皇帝是想在大宋的官制裡開始動刀子了。

而汪伯彥和周朝各自心中大定,反正他們都沒有參與到運糧餉銀一案中,至於唐恪,剛轉到參知政事不久,連職位都還在熟悉。

“諸卿覺得我大宋如今如何?”

皇帝突然若無其事問了這麼一句話,大臣們心中同時道:看吧,來了,怎麼可能只是喝茶賞花這麼簡單!

“都說說吧,隨意發言,朕今日不以言治罪!”

臥槽!皇帝,你是不是腦子抽了,按照你的性格,現在不是應該嚴厲地喝問宰相們關於江陵府知府唐魏林貪污運糧餉銀一案的嗎,怎麼突然問這種發散性的問題了?

汪伯彥道:“天子聖明,克復燕雲,完成了太祖太宗的遺志,必然名垂千古!”

李綱道:“臣以爲,我們雖然將金賊趕出大宋國界並收回了燕雲,但現今國朝貪腐叢生,就說江陵知府唐魏林貪污運糧餉銀一案,便已經反映出國朝官僚積弊已日漸嚴重,所以臣以爲,當首要解決官員積弊問題。”

汪伯彥周朝等人心中暗罵李綱愚蠢,這不是拆自己的臺嗎!

你想怎樣!難道你還想成爲第二個王安石不成!

皇帝一直在喝茶,也看不出他是怎麼想的,對李綱的話和對汪伯彥的話是一個態度,大家不由得開始感慨皇帝出去大了幾個月仗,尼瑪城府居然變深了很多。

周朝道:“啓奏陛下,此次北伐陣亡將士撫卹金一共三百萬貫,已經按照陛下吩咐開始陸續撥發,只是關於戰時上戶募捐授爵一事,還需要陛下親自定奪。”

參知政事唐恪補充道:“關於上戶捐贈授爵一事,臣以爲,可以根據捐贈多少來制定相應爵位。”

汪伯彥道:“這樣只怕不妥,爵位不可輕易與人,若是這般,大宋將會出現一批新貴,這批新貴只是捐贈了一些物資而已,臣擔心舊貴們會不服。”

不服?舊貴們拿什麼跟朕談他們不服?祖上那點功績已經供他們幾代人在大宋好吃好喝了,這些人像豬一樣被養着,生下來一輩子什麼都不做,卻衣食無憂,那些真正拼命勞作的人卻窮苦一聲!

你告訴朕,他們有什麼資格不服!

朕到時要看看哪個挨千刀的敢不服!

不知是否是錯覺,汪言伯在皇帝原本平靜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閃過。

見這些大臣散發地與自己今天要講的關係不大,趙桓也不指望他們繼續發散下去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了。

“朕來說幾點,大家一起討論,就當是討論哈,諸卿且聽聽如何?”

第六百一十八章遼國皇帝耶律大石第三百五十一章蒸汽機車的展示盛會第四百零二章肅州兵變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六百零九章東京超市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五十九章正面硬扛!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三百零二章伐夏戰略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二百三十章大宋西軍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三百七十一章你家皇帝位是屬於我的!(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八章漢奸!隱元社!第五百三十五章阻擋者,格殺勿論!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五百六十四章想留在東京?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一百三十九章又出了一個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八十七章義與利治國?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一百九十九章隱元社!夜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三百九十一章看朕給你做一份美食!(第一更!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四百五十二章海上霸主,征服南海諸國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三百二十六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二百七十二章屍山血海第一百六十七章朕要滅掉交趾第三百八十章岳飛的前妻(第一更!)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一切都在好起來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五百六十八章回京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四百四十四章宋軍的野戰,橫推凌牙門第一百五十章審問錢穆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三百九十九章蒙兀大軍逼近(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十章送童貫人頭至太原府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五百四十九章這就尷尬了第一百七十四章腦子轉得很快啊!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第三章謝大海,你幫太師一把!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六百五十一章葛邏祿人的襲擊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二十一章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