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

bookmark

見皇帝忍不住開口說話了,諸位相公做出洗耳恭聽的模樣。

“第一、雖說打敗金賊,奪回了燕雲十六州,但我大宋將士前後殉國者高達三十萬!是以,朕提出富國強兵戰略,此乃刻不容緩之事,具體怎麼做,諸卿各司其職。”

“第二、興人丁,嚴禁民間溺殺嬰兒,違令者斬,各州府縣皆要設立孤兒院,由朝廷出資撫養棄嬰。”

“第三、根據商行規模大小,重新調整稅收抽成,最低爲現在的百抽三,最高到百抽十;降農稅爲百抽一!”

不管相公們變色,趙桓繼續任性道:“第四、成立大宋皇家商行,由官員認領商行行長,下設鹽行、鐵行、路行、銀行等諸行,諸行只負責規劃,具體執行從民間招募商人,以競爭的形式擇優而錄,由各大行按照標準發放餉銀,這些商人隊伍不計入官員正式編制。除商行編制官員可根據朝廷制定的戰略經商以外,以後嚴禁官府人員經商,與民爭利!”

“第五、開海,將市舶司單獨出來,另設海軍司,設兩司使,爲海軍大臣,對海洋貿易和海外拓張負責!”

“第六、設立皇家科學院,廣招工事人才。”

“第七、設立英靈殿,爲文臣享受香火,流傳後世,凡入英靈殿者,皆爲我大宋棟樑。”

此七點一出口,相公們卻是一片死靜,這除了第一點和第七點他們理解並立刻接受以外,其餘五點,卻存在着很大的爭議。

趙桓自然清楚他們心中有疑惑爲何要這般?便說提高商稅一事,大宋的商稅不算高,且多有對商業的鼓勵政策,才使得商業發達,朝廷十有六七的稅收來源於商業。

現在皇帝要提高商稅,必然降低了商人的收入,商人必然要在商品中漲價,造成物價飛漲,這是關係到民生問題的,可不能這樣隨便亂來啊!

周朝連忙說出了心中的擔憂,言明此政策一出,必然導致物價上漲。

趙桓當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這便是要打算以強硬手段廢除徭役的目的,徭役廢除後,百姓纔會有更多的時間爲自己創造價值,爲自己賺錢,爲自己賺了錢,便要交稅,交了稅,國家有收入。

並且百姓自己手裡有錢了,便會去消費,也進一步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商人賺了錢,要給國家交稅,賺的越多,抽成比例越高,對小型商業主的稅利便是要爲此之前的不變。

商人們在定價的時候,自然要全方面考慮,稅收提高是其中之一,消費的人增多也是其中考慮因素之一,且商業結構增多,也是很重要的一則因素。

例如以前某一位商人,只能在東京開餐廳,但是現在朝廷打算在河北採礦,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朝廷來發工資,徭役被廢除了,官府的官員不允許私自組織人去接這個任務,這個時候有一點商業頭腦的人便會組織人去做這件事,朝廷的錢便從上流下去到商人和開礦的民工手中了,這個時候這個商人根本就不願意提高他在京城裡餐飲店的物價,一旦提高物價,銷量是會受到影響的。

說到這裡,趙桓便想起王安石的變法了。

王安石的變法其實更多的是大宋的經濟改革,王安石的戰略是富國強兵,讓國家富有,讓軍隊強大,但是社會經濟結構沒有擴大,總量就在那裡,不在百姓手中就在朝廷口袋裡,王安石的各種政策將百姓手裡的錢都搞到朝廷口袋了,這是飲鴆止渴,所以纔會被全天下人反對。

但是趙桓卻是想橫向與縱向在大宋發展多元化的經濟結構,而並不是玩存量市場,且這一次比王安石有優勢的是,皇帝親自來把控。

想那王安石在主持變法的時候,經常被御史們噴,經常被百官噴,這都是次要的,王安石爲了變法,在原有的朝堂官員架構外,再搞了一個他的核心班子,這又造成了官員的冗長,其實是導致行政效率下降了,新法中一些不好的落下去是不好,新法中一些好的,落下去也變成不好了。

皇帝一番解釋下來,諸位相公聽得似懂非懂,皆微微蹙眉沉思。

這些人都是這個時代,這顆星球上最聰明的人之一,自然是能消化趙桓所說的這些東西的,但是需要時間,因爲在他們腦子裡,就和司馬光那一套差不多,天下所有的總量是不變的,要麼是民間富裕國庫相對充足,要麼是民間窮困國庫很滿。

而在趙桓看來,現在宋朝是民間也很窮,國庫也很窮。

他抄了一些大臣的家,還誅了族,但那點錢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算什麼?

錢都去哪裡了?錢當然都去士大夫和被當成豬養的勳貴那裡了。

宋朝的官員薪資那是歷史上最高的,基本上有七八成是發工資了,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最後用來建設國家的錢,要麼在賑災中被貪污了,要麼在修建工事中被貪污了。

趙桓穿越過來,可以說是最爛的局面,好不容易北上與金國死磕,解決了邊患問題,但內部的問題卻還有一大堆,再不行動,那可真是要在繁華的盛世下大爆炸了。

身爲三司使和戶部老大的周朝又站出來說話了,他是管錢的,錢在他這裡看着,他心中自然是有一筆賬。

他直接道:“陛下,快沒錢了,開海造船興建海軍怕是要延後。”

“不許延,這件事朕要將康王召回來,與他好好議議。”

周朝心中可真是快要崩潰了,朝堂所有人都找他要錢,銀子眼看已經不夠花了,這個皇帝還要搞什麼海軍開海,還有救濟棄嬰,還有搞什麼開礦,這哪一項不是花錢的!

看着戶部尚書兼三司使的周朝那張老臉好像是在苦水裡泡了三天三夜剛拿出來的一樣,其他的相公們只能都加入進來反對皇帝的提議。

“朕在大宋的皇家商行中不是提到了銀行嗎?這大宋的皇家銀行,便是起到了給國庫融錢的重任!”

啥玩意兒?融錢?啥意思?聽起來怎麼着像是錢財如同冰雪一樣融化成水咯?

“讓百姓將錢都存到大宋的皇家商行裡來,國庫不就有錢了?”

皇帝此話一出,相公們就差用看白癡一樣的眼神看着皇帝了。

皇帝腦子又壞了?百姓會把錢主動放進來嗎?你這不是王安石第二嗎?你這是與民爭利,要搞得天怒人怨嗎?到時候百姓苦了,就不是你殺幾個貪官就能解決的呀,那是要解開心中枷鎖的呀!

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五章國富與民富?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衛清洗唐縣!第六百四十二章官商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三百五十一章蒸汽機車的展示盛會第三百七十四章分封之始(求訂閱!!!)第九十八章風波不斷第七百零五章兵臨羅馬,西方震驚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四十一章軍情有變,大軍挺進隆德府!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三百六十三章風雨已來!第五百二十九章廣南新府政論第六百三十六章另一個穿越者?第六百五十一章葛邏祿人的襲擊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六百五十二章趙桓的西征首戰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六章太上皇第六百六十三章攻心爲上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三百零二章伐夏戰略第四百二十五章夷爲平地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一百九十八章漢奸!隱元社!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九十八章漢奸!隱元社!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發槍第二百零五章被血洗的村落!找上門來的難民!第三百五十七章華興紡車案(六千字大章)第六百二十九章耶律大石VS塞流柱聯軍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九章勾引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七十五章百年積弊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一百二十五章一律打入死牢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三百零四章金國異動?趙桓的掣肘!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六百二十八章賺錢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一章你家皇帝位是屬於我的!(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六章張記布行狀告華興商社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四百二十章金國東施效顰第四百零六章岳飛的閃電戰!第五百一十一章美人計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絨中心第二百三十章大宋西軍第五百八十三章大宋的底氣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可惡的人販子!第三百七十八章四矩陣戰略第三百二十六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零七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神武步人甲無敵!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備第六百三十三章背後黑手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第一百七十四章腦子轉得很快啊!第六百零七章趙構的策略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五百零七章天威臨遼地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帝,你的臉呢!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