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理學之爭

武清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日中午了,顯然,武清這次受了內傷,傷勢雖不算嚴重,但震傷了臟腑,需要調養半月才能慢慢恢復。

好在王勃醫術頗有幾分精妙,雖不算神醫級別,但對於普通的內傷還是拿手的。開了幾服藥後,武清便能下牀自有走動了。

有武氏在,武府的生活絲毫沒有改變,依舊井然有序。

在大唐,北方和南方的風俗有異,就說這家庭,一般情況下是男主外女主內。在南方便是如此,女人勤勤懇懇地管理着家中事務,而在北方則不同,女人主內,但依舊赴宴遊玩,甚至爲了丈夫可以登門拜訪,更甚者也有爲子求官的。總之北方主婦是很活躍的。

武氏繼承了母親楊氏的血統,自然十分能幹,雖沒有爲子求官,但武清無論在不在府中,都是武氏說了算。

待武清傷勢好轉後,在王忠的陪同下,便去了潤州,找刺史說道說道。匪患不除,何以寧日!

武清知道消息後,大感頭疼,母親怎麼能去潤州呢?那牛王寨三人也算是難得的好漢,既然他們有金盆洗手之意,便讓他們金盆洗手好了,何必趕盡殺絕呢。

沉思片刻,便叫來鴉九。

密室中,武清靠在圈椅中,鴉九站立在前,一動不動,這是鴉九第一次來密室。

“鴉九,帶上三萬貫,送到牛王寨,叫那三人快些散夥了,不然等官兵一到,皆爲齏粉!”武清沉聲吩咐道。

鴉九沒有說什麼,他知道公子速來仗義仁厚,便領了玉符。出了密室。

武清自不管鴉九之事,他的心思已經放在了即將開館的清心書院上了。

武清知道,自宋以前,經學發展迅猛,理學一直處於萌芽狀態,直到程朱理學的出現,理學才逐漸發展壯大。

那麼,武清是繼續研習聖人經典呢,還是別開生面,開創理學之路呢?武清很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經典是經典,可他知之不多,何況自漢武獨尊儒術之後,出現的經學大儒不勝枚舉。而武清要想成就一番偉業,他唯一的道路。就是朝着理學的方向前進。

清心書院與其說是武清支援盧照鄰搞政績,不如說是他要爲理學創造一個基地。所以。對於清心書院。武清是十分上心的。儘管在調養內傷,但已經和王勃、盧照鄰就清心書院開設課程,依舊爭吵不已。

到最後,盧照鄰拂袖而去,甚至連酒都不喝了。武清這才意識到,自己或許太過於急於求成了。但原則是原則,決不能改變。

王勃看着武清,說道:“公子怕是急於求成了,照鄰本是很好說話之人。如今竟然如此反對。以卑職看,先以經典爲主,再輔之以其他。等以後徐徐改變。”

武清沉思片刻,搖了搖頭,說道:“天下書院,都教授的是聖人經典,我們清心書院爲何就不能別出心裁,教授有用之學問,讓天下百姓受益呢?”

王勃也明白武清的堅持,於是便說道:“公子稍歇,勃再去看看照鄰。”

武清點頭,而後品了一口茶,但覺茶水冰冷,怒道:“茶水早就冷了,爲何不換熱茶!”

秋菊急忙跑了進來,欠身道:“都怪奴婢,奴婢這就去換!”

武清見是秋菊,這才緩和了下來。

這時府中奴僕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公子,府外有一少年求見,自稱是公子的學生。”

武清說道:“既是學生,領進來便是!”

片刻,只見一個脣紅齒白的少年,一襲白衣書生打扮,身後揹着書簍,雖是冬天,但額頭可見汗珠。

武清雖對蕭家不感冒,可對此少年確實心生喜愛,武清笑着看向蕭嵩,蕭嵩見到武清,連忙放下書簍,整理了衣衫,這才躬身行禮道:“學生蕭嵩,拜見老師!”

武清心中大爲感慨,這少年果然是有教養,看他那熟練的動作,就能明白從小受家教薰陶,自然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不愧是世家大族子弟!

“來了就先安心住下,過幾日書院開放,便可到那邊住宿了。秋菊,安排下蕭嵩的住宿,切不可怠慢了。”武清吩咐道。

“是,公子!”秋菊欠身。

蕭嵩拜謝,而後秋菊抱起書簍向前院走去。

上元縣衙。

盧照鄰正大發脾氣,夫人黃氏勸慰道:“阿郎爲何如此生氣?”

盧照鄰指着天罵道:“生氣,他武清如何能讓我生氣?身爲天下第一才子,聖人門下,竟然不講經典,好好一個書院,非要搞得特立獨行,講什麼理學!豈有此理?”

黃氏雖不是高門大戶出身,但也是書香門第,知道夫君的執拗脾氣,柔聲說道:“夫君,這‘理學’爲何物?”

盧照鄰嘆息一聲,說道:“我自問讀聖人之書無數,可要說相比於那些大儒來,還是差了很多。因爲只有大儒才能解讀聖人經典,以武清所說,此爲‘經學’,重點在於詮釋聖人經典,教化育人。而武清所提‘理學’,則是以聖人經典爲本,提出一個全新的思想,以萬物之理來解釋大千世界,來指導百姓懂得生存之道。”

黃氏一聽,不禁笑道:“這不是很好嗎?看起來似乎比‘經學’要高明瞭許多,以聖人經典爲本,創新出全新的思想,這是偉大的進步啊!”

盧照鄰一愣,而後憤怒地說道:“婦道人家,懂什麼?你可知道他所提之‘理’高於一切!”

黃氏這纔想到,這似乎有些超出了她的認知範圍,這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天地君親師,這‘理’又如何高於一切呢?也難怪阿郎生氣。

“好了,阿郎,別生氣了,你身子骨好了些,可別氣出病來。”黃氏只能安慰一番。

盧照鄰想到自己三個月前要不是黃氏帶來了師父的秘方,他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想着想着,便安靜了下來。

有家僕來報,王勃來求見,王勃才華令盧照鄰佩服萬分,他不能怠慢,趕緊整理一番,而後出內堂到府外迎接。(未完待續。。)

第111章 珠算第397章 來俊臣之死第335章 玲瓏的婚事第194章 新收弟子第56章 除夕夜宴第442章 帝王之路(十三)第153章 元日夜(上)第342章 火燒天堂第257章 花家田產案第56章 除夕夜宴第三百五十七章第293章 契約第200章 寶藏消息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208章 研香閣第43章 教坊使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164章 臨行安排第115章 再遇合擊之陣第340章 夜探河內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224章 整軍建言(三)第351章 部 署第281章 送別廬陵王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50章 越人歌聲起第58章 一首情歌,潸然淚下的青蔥少年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11章 神童光環第303章 薛懷義的痛與樂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464章 一代帝王(二)第29章 槍術如神第83章 再相逢已是男俊女俏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464章 一代帝王(二)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99章 驚變(三)第313章 吉頊獻妹救父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193章 家中情事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82章 天后手段第387章 再入政事堂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345章 封禪嵩山第一六十五章 啓程第248章 黑臉漢子第391章 來俊臣之死(三)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第211章 肉夾饃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288章 揚州平叛(三)第364章 吐蕃議和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314章 麗景殿中怒斥武承嗣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198章 弟子齊聚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101章 命不該絕第319章 逃出生天第450章 帝王之路(二十一)第97章 驚變(一)第97章 驚變(一)第377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五)第196章 帝王之路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43章 教坊使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377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五)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37章 生意火爆第109章 宇文素娥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382章 回師第487章 一代帝王(二十五)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第136章 茶之道第197章 太平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