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州人口近五十萬,漢人十餘萬,只是佔少數,剩餘的西域諸國與大石各佔一半,就漢人來說,他們與大晉的分離超過六十年,這是幾代人的分離啊!絕大多數人連漢語漢字都是不會,除了長了一副漢人面孔之外,其餘的跟我們已經沒有任何相同之處。”
範中允喝了口茶,繼續說道:“說說政治方面,我們大晉是皇權至上,大石則是有所不同,它是一個****的帝國,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信奉天蘭教,其天蘭教教宗,在國內的地位,比帝國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石帝國近幾十年來,始終動盪不安,便是因爲帝國第十三任皇帝死後,其合法繼承人沒有能夠順利繼位,而是被老皇帝的私生子以兵變的方式,強行取得政權,此舉引起天蘭教許多教會領袖的強烈不滿,加上許多大貴族的極力反彈,雙方最終兵戎相見,這一打就是二十多年,不過如今,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五年前,天蘭教教宗病逝,新任教宗與帝國皇帝的私交甚好,國內教衆的反叛力量已經歸於平和,剩餘的那些大貴族所組成的反叛勢力,與帝國中央的較量,已經開始處於劣勢。”
李勳驚訝道:“你纔來幾天而已,就知道的如此詳細?”
範中允笑了笑:“這些事情在大石帝國國內並不是什麼秘密,衆人皆知的事情,我隨便拉幾個大石人詢問一番,便能知道一清二楚,不足爲怪。”
“一個極爲普遍與成型日久的教會,對百姓的影響是極爲巨大的,其教衆對教會的崇拜與迷戀也是非常狂熱,教會的領袖,一般來說,在教衆當中有着非常巨大的威望與影響力,前段時間,武州爆發的民亂,恐怕與天蘭教有很大的關係。”
李勳點了點頭,說起這個世界的天蘭教,不由讓李勳想到了曾經那個世界的***教,雙方在某些方面,卻是有些相同之處。
範中允頗爲驚訝的看了李勳一眼,他先來武州幾天,請教詢問了許多人,這才清楚了一些信息,而李勳以前應該沒有接觸過天蘭教,對此卻是甚爲了解,一語便是說出了其中的重點,不得不讓範中允感到驚訝。
範中允沒有多問:“我前面說了那麼多,就是要告訴你,武州的情況很特別,治理方法,應該移風易俗,以實際情況等同爲之。”
“這場民亂,跟武州刺史吳恆有沒有關係?”
李勳從範中允的話中,聽出了一些言外之意。
“你小子越來越聰明瞭。”
範中允讚賞的看了李勳一眼,隨即語氣頗重的說道:“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原因很簡單,武州刺史吳恆,在處理訴訟案件上面,明顯偏袒漢人,且大肆搜刮大石與西域諸國百姓的財務,我已經跟元和打聽過,武州之所以爆發民亂,便是因爲吳恆上任之後,強行招募上萬百姓修繕城牆,日夜不休,三餐不準,許多百姓因此喪命,隨後,吳恆更是命人強拆天蘭寺,引起天蘭教衆的怒火,最終爆發民亂。”
聽了範中允的話之後,李勳一時無語,身子後仰,靠在椅背上,眉頭微微皺起。
若真像範中允所說,那武州的局面確實很負責,在李勳等人看來,不管是大石人還是西域人,都是外族,但是換一個角度,在他們眼中,大晉又何嘗不是如此?
民族之間的隔閡與糾紛,很難靠外力甚至是武力去解決,武州有數十萬外族人,你不可能把他們全部都給殺了吧?
李勳揉了揉眉頭,說道:“我有些搞不明白,隴右被我大晉重新佔領,他們爲何不回返自己的國家?”
“回去,比在這裡更難生活。”
李勳愣了愣,坐直了身子,不解道:“此話何意?”
範中允淡聲道:“天蘭教也有派系之分,一共三個,地普、歸一、象蘭,當代天蘭教教宗是地普派,這個派系,在天蘭教之中,屬於少數派,如今掌權,自然要大肆排除異己,減弱另外兩派的力量,在大石帝國本土以外統治區域,其餘兩派的教衆,其身份,比之奴隸也是高不到哪裡去,五年前,武州的人口還不到二十萬。”
李勳說道:“你的意思是說,短短的五年時間,從西域諸國逃亡到武州,受到迫害的百姓與教宗,多達幾十萬之衆?”
範中允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李勳不解道:“武州有什麼特別之處?”
範中允說道:“大石帝國在地方上的最高長官,叫做總督,跟我大晉的節度使一職差不多,武州在沒有收復之前,其總督是象蘭派,手中握有軍權,地普派以外的教衆逃到他的地盤,可以受到庇護。”
原來如此。
李勳看了範中允一眼,不無奇怪的說道:“老範,你知道的可還真是不少,你隨便找幾個人詢問,就能打聽到這麼多信息,這不可能吧?”
範中允笑了笑:“我雖然來這裡沒幾天,卻也是意外的認識了一個朋友,許多事情,都是他告訴我的,有時間,我帶你去見上一面,這個人的學問很大。”
李勳點了點頭:“能讓你說學問很大的人,看來是有真學問。”
兩人說話議事之間,不知不覺,兩個時辰很快過去。
“老大,已到黃昏,元和派人過來詢問,你今晚還去大營赴宴?”
敲門聲響起,江大熊在門外說道。
李勳站起身來,輕笑道:“時間過的可是真快。”
範中允笑了笑:“等你回來我們再聊。”
李勳奇怪道:“你不跟我一起去?”
範中允淡聲道:“去了也是無趣,有些情況,等你去了大營,自會明白。”
李勳點了點頭,沒有多問,轉身離開。
到了大營之後,李勳終於是明白了範中允最後那句話的意思。
武州最開始有近四萬士兵,被趙智抽調了一萬五千餘人去了河東,如今還剩下二萬三千餘人,分別由四位將軍統領,元和手中有五千人,是黃的老部隊,從涇平關帶出來,歷經江南之戰,隴右之戰,可謂是身經百戰,乃是精銳之軍。
除了元和之外,另外的三名將軍,分別叫做王呈息、尤衝、甘圖遠,其中王呈息手中的軍隊最多,有一萬人,尤衝與甘圖遠,則是各有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