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

bookmark

還別說,漢王府那邊還真就派人來了。

來的還不是外人,老熟人,襄城王楊煜。

原本他和楊銘之間,就有嫡庶之分,現在好了,差距更大了。

上次辦事不利,回到晉陽之後,楊煜將整個過程一五一十跟漢王楊諒說了,本以爲會挨一頓臭罵,但事實上並沒有。

其實想想也正常,一個庶出怎麼跟嫡出鬥?晉王府的那些庶出,都不能上桌吃飯,他算這好的了。

楊諒攏共就倆兒子,楊煜還是長子,另外那個嫡出,才七八歲,也正因如此,楊煜現在多少還有點用,等到楊顥成年,他一邊稍息去吧。

楊煜來江陵之前,早就派人打聽過了,楊銘這次赴任荊州,把高玥也給帶走了。

這小子太鬼了

總管府,楊銘在內苑接見了對方,他很想知道,楊煜會跟他說什麼。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來之前父王有叮囑,文氏的田畝,一半歸你,」

楊煜這次倒是真痛快,開門見山,反倒讓楊銘有些捉摸不透了:

「五叔真是這麼說的?」

楊煜點頭:「咱們都是一家人,我可沒瞞你,文氏能有今日,也是狐假虎威,借了我漢王府的勢,但終歸曾是王府舊臣,我父王這個人一向念舊,所以銘弟高擡貴手,田拿一半,人就不要再爲難了。」

楊銘還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五叔這麼捨得?」

「當然了,那可是你親五叔,」楊煜表情誇張道:「幾千傾田而已,叔叔送給侄子,那不是天經地義嗎?」

事實上,楊諒並沒有這麼交待過,只是讓楊煜便宜行事,能保就保,不能保拉到,楊諒其實也不在乎文氏的死活。

之所以讓楊煜來,也不過是走個過場,爲了讓晉陽總管府那些人知道,他楊諒也是護短的。

只要是跟着我混的,別看一個小小的文氏,我都會保。

楊銘在荊州乾的這些事,漢王楊諒自打知道以後,就猜到楊銘想幹什麼,殺雞給猴看唄,至於收拾文氏是不是衝着自己來的,楊諒想都沒想過,因爲他料定楊銘沒這個膽。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似乎楊銘不做出讓步的話,還真就說不過去。

但是讓步的話,以後自己在荊州地界的威信,談何說起?

收拾這個,這個找後臺來說情,收拾那個,那個也找人來求情。

這到最後,收拾了個空氣?

楊銘想了想後,搖頭道:「此事與五叔沒有干係,我只收拾姓文的。」

呀呵,有進步啊,還知道把你五叔撇出去?楊煜笑道:「銘弟意思意思就行了,文家這次嚇的不輕,你就高擡貴手,放他們一馬。」

「那我要是不擡手呢?」楊銘笑問道。

楊煜無奈道:「何必呢?一些小民而已,銘弟何苦耽誤功夫跟他們較勁?」

文家,楊銘是肯定要辦的,這是他在荊州乾的第一件事,這件事如果受阻,以後幹什麼都會不順。

但話說回來,漢王的面子,他也不能不給,不管他以後造不造反,眼下可是正兒八經的一家人。

問題是,楊諒一個親王,爲什麼要保一個上不了檯面的小家族?

沉思半晌後,楊銘試探着說道:

「你看這樣如何,一半歸我,另一半,歸你。」

楊煜一愣,略微沉吟後,道:「銘弟你要是這麼說的話,那就按你的意思辦。」

好傢伙,果然試出你來了。

楊銘就知道,你特麼一個庶子,將來繼承不了家業,能對這些田畝不動心?

這麼看來,漢王也

不在乎文家的死活嘛,這就好辦了。

我說給你一半就是一半了?你想得到美。

「就這麼定了,」楊銘拍桌道:「文家我照樣收拾,事後咱哥倆對半分。」

「能行!」楊煜也痛快道:「我就住在官驛,銘弟有什麼事,只管派人知會我一聲就好。」

「要得滴,」楊銘嘻嘻哈哈的親自將對方送出總管府,

上次兩人見面還是要打要殺,這次已經是一副親兄熱弟的模樣了。

田畝最後的分配,尚在其次,主要是將文氏幾個冒頭的收拾掉,這樣一來,方便楊銘以後收拾其他世家。

萬事開頭難,這第一仗打漂亮了,以後就容易多了。

當楊煜返回官驛的時候,文家的人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

文暉親自上前,將楊煜扶下馬車,卑躬屈膝道:「殿下,情況如何?」

楊煜掃視文家諸人一眼後,笑道:「你們只管寬心,這件事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話沒毛病,事情確實是朝着對他好的方向發展。

文家諸人對視一眼,提着的一顆心終於放下,繃着的一張張臉,笑顏重新綻放。

果然,還得是漢王府出面才行。

那河東王再橫,總不至於連漢王的面子都不給。

楊煜掃視一眼衆人臉上的表情,擺手道:「好了,你們回去等消息吧。」

說罷,楊煜擡腳邁進官驛,隨後,他朝着身邊的侍從道:

「以後這些人再來找我,就說我不在。」

吩咐完之後,楊煜罵罵咧咧的走了,什麼東西?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夠格跟漢王府攀扯關係?

正如楊銘所料,楊煜不可能不動心,眼下他雖是郡王,但他那個郡,是下下郡,轄下才2個縣。

當然,這已經很不錯了,要不是因爲他是長子,靠他庶出的身份,是不可能封王的。

而漢王府將來襲爵的,是他那位嫡出的弟弟,他沒有繼承的資格,將來能分到的家業,也少的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不得不趁着現在,爲自己多多謀劃,能撈一點算一點。

至於回去之後,怎麼給老爹交差,他還沒想好,這個得等到事情都結束了,他纔好編造藉口

枝江縣,也就是湖北枝江市。

這些天縣衙的快手人手一份佈告,先把縣城的城門口貼上,然後再下沉到各個鄉里宣傳,告知老百姓,總管府的人要在枝江地界清查田畝,所有查出來的問題田畝,全部由各鄉里重新授田。

這下好了,態度最積極的,就是那些鄉正里正了,也就是鄉長村長,因爲授田是他們來授,過一手就有一層油水。

賺錢的事,誰會不積極?

在大隋,鄉正里正不是民選的,是官選的,怎麼選?

挑選三五個當地最吃的開的,然後縣衙再做評估,怎麼評估,評估誰送的錢多。

當然,被選上之後,還有個觀察期,這個觀察期主要是看你能不能夠勝任這個位置,如果不行,那就再評估。

所以每逢鄉正里正評估期間,當地必然發生械鬥。

官府也頭疼,賺錢事小,械鬥事大,所以漸漸的,鄉正里正慢慢發展成了終身制。

也就是在這個位置上幹到死。

這種現象,也就導致鄉正里正,對當地有着絕對的控制權。

白水村。

這個村地勢平坦,屬於一眼望不到邊的開闊地,共有露天七千四百畝,其中只有三千畝在村民手裡,剩下四千四百畝被瓜分了。

外還有三百多畝的永業田,在大隋,永業田是桑田,因收益較高,所以繳納的賦稅也較高,但桑田是永久性的,只要劃給你們家,那就永遠是你們家的。

村正可不算官,人家佔走田的時候,他連個屁都不敢放,眼下聽說總管府的人要來清查田畝,一大早,他便帶着村民在村口等候了。

他聽人說,荊州總管,是他們荊楚之地最大的官,而且如今的這位總管,聽說還是位小王爺,是皇帝陛下的親孫子。

既然是小王爺派人清查田畝,那麼自己也不用怕被人報復了,那些佔走他們村田畝的人,難道還能比小王爺還大?

他們白水村有四百多戶人家,那三千畝田屬實連口糧都不夠。

這時候,一名年輕的村民從道路盡頭狂奔回來,

村正問道:「小王爺的人來了?」

「不是不是」村民喘着粗氣道:「是一幫鬆滋口音的外鄉人,聽說聽說最近就是這幫人在搗亂。」

「好啊,回村喊人,讓他們都帶上傢伙,」村正吩咐道:「是個男的就給我拉來,告訴他們,有人來搶他們的田了。」

這就是爲什麼,人家是村正,因爲人家會忽悠下面的村民。

不多時,烏壓壓的一片人拎着各式各樣的農具就趕來了,鐵鉤釘耙鋤頭棍棒,還來了不少健壯農婦,有的還帶着家裡的狗。

文家那幫家丁遠遠看到這個陣仗,都不敢過來了,他們手裡也就是一些棍棒,雖然私藏着十幾把短刀,但吃虧在人數太少,攏共才二十多個。

對面可是一個村啊。

「怎麼辦?這個村也是這種情況,這差事不好乾啊,」一名家丁看向領頭的道。

領頭的舔了舔嘴脣,說道:

「特麼的,枝江縣到處都能見到清查田畝的佈告,咱們這趟子差事算是到頭了,其他人的情況應該跟咱們差不多,先撤,先與劉管事他們接頭,再看下一步怎麼做。」

接着,這幫人順着來時的路,灰熘熘的走了。

文家派出去的人,有一千多號,哪裡有文家的田,這些人就去哪裡。

既然來了白水村,說明白水村就有文家的田。

但是村正是不知道的,因爲人家拿田的時候又不經過他。

包括耕種這些田的村民,他們也不知道田是誰的,反正到時候自然有人來收糧,他們給人家耕種一畝地,只能分到十五斤糧食,想要多分點,那就多給人種點。

在大隋,蟲吃鼠咬等自然災害無法避免,所以每畝稻田的平均產量,只有160斤。

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九五章 返京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588章 豪放派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35章 創造需求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549章 家宴一零七章 檢校衛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十八章 關中盟第617章 楊老八第693章 不可能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二六一章 寡婦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八十章 有罪無功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622章 監門將軍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一一章 妾妃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509章 水師相遇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二九零章 鞭罰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552章 弒君者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七九章 透心涼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二三六章 偶遇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622章 監門將軍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739章 隔代親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740章 留活口第520章 大柱國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666章 天寒地凍一九六章 亂戰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595章 嘔六一章 背鍋俠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二六一章 寡婦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738章 五鳳樓第539章 遼東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