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

bookmark

有才能的人,是需要發掘的,你不發掘,C羅也只能去喊麥。

沉渠這個人,雖然在近兩年死記硬背,強讀了不少書,但你真要從四書五經當初挑幾句出來考一考他,一準把他弄迷湖。

這在大隋是普遍現象,長達三百年的南北朝分裂時期,華夏地區的戰亂就沒有一刻停止過,亂世都在爲生計發愁,誰尼瑪讀書啊。

單是毀於戰火的典籍,就數不勝數,一卷書還不如一斗米來的實惠。

大隋立國之初,皇帝楊堅也是希望扭轉這個局面的,於是在全國各州郡開設官學,吸納官員子弟讀書,好做爲大隋的候補力量。

但是幾年之後,楊堅發現從官學出來的,仍然是一幫酒囊飯袋,於是大怒,乾脆又取消了官學。

實際上,他是太心急了,這種事情要循序漸進慢慢來,不能因爲推行沒有效果,就直接取締。

這種朝令夕改的政策,在大隋非常普遍。

新朝新氣象,楊堅對大隋的改造,基本發生在開皇年間,也就是所謂的開皇之治,仁壽元年之後,基本又在走下坡路了。

所以歷史上的楊廣同志,本身接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而他眼光也非常毒辣,看出問題都出在什麼地方,但是他下藥太狠了,一個感冒直接給你化療了。

楊銘故意表現的不將沉渠視作外人,因此也獲得了對方的絕對忠誠,再加上楊茵絳這位賢內助,時不時與沉渠的妻子殷福女私下見面,以至於沉渠已經將自己視爲楊銘的心腹。

在楊銘的授意下,沉渠開始全方位插手襄陽水軍的重建,並且組織族內能工巧匠,幫助建造和修理艦船。

這天,楊銘在襄陽收到了京師的來信,很意外,信是楊恭仁寫給他的。

有兩件事。

一是提醒楊銘,小心柳述。

二是希望楊銘幫忙,安排個人。

至於爲什麼要小心柳述,信裡沒有明說,甚至柳述這個名字還是用「獨柳」兩個字代替。

眼下的大隋朝堂,稱得上獨柳的,也就是柳述了。

至於楊恭仁希望楊銘幫忙安排的人,叫燕詢,字寶壽,是幽州總管燕榮的兒子。

燕榮是在今年的年初,被皇帝楊堅賜死的,罪名是瞎幾把幹。

幽州就是北京一帶,轄區不小,河北半部和遼寧半部,實打實的封疆大吏。

燕榮曾經還做過左武候大將軍,有郡公的爵位和上柱國的勳位,是個勐將,但也是一個粗鄙的武夫,不懂管理地方,在幽州這麼多年,治理地方完全是由着自己性子亂來。

起初有人告發,楊堅看在同鄉的面子上,沒把他怎麼地,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告他的人是一個接一個,就沒有停過,這才讓楊堅動了真火,琢磨着朕這麼多年的警告,你小子都當成耳旁風了?

於是下旨賜死,以至於燕榮的兒子燕寶壽也不好做官。….

燕寶壽的妻子,是廣平王楊雄的三女兒,楊恭仁的妹妹,人家這是爲妹夫謀出路呢。

正常來說,楊恭仁是吏部侍郎,其實好做安排,但這不是得避嫌嘛。

剛好沉渠的事情,楊銘當初就是託付楊恭仁幫忙,沒想到這麼快就輪到他還上人情了。

總管府眼下還缺個士曹,楊銘在回信中直截了當言明,讓燕寶壽過來給他做屬官。

這已經是很給面子了,因爲總管府這套班底,將來板上釘釘是楊銘的親王府班底,前途不可謂不光明。

就算當不成荊州總管,他還能一地封王呢。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楊素前腳剛出事,就輪到楊約了,

別看楊約這老小子有太子楊廣罩着,照

樣被外放出去,出任尹州(河南臨汝縣)刺史。

品級是平調,但遠離了中樞,基本成爲邊緣人物。

補上他大理寺少卿位置的人,叫裴蘊,出身河東裴氏,但實際上發家是在舊陳,這個人是皇帝楊堅的心腹,隋滅陳之戰時,裴蘊當時是內鬼,幫大隋這邊傳遞了不少軍機要事。

所以在大隋開國之後,楊堅幾次毫無理由的提拔他,一度讓高熲感到困惑,於是上奏道:此人於國無功,不可擢拔。

結果呢,高熲上奏一次,楊堅就提拔一次,搞得高熲徹底懵逼了,乾脆再也不提了。

楊約的來信中,說是打算抽空來荊州瞧一瞧,探望一下侄孫女茵絳,這個藉口楊銘無法拒絕,畢竟大家現在是一家人。

又在襄陽住了半個多月,楊銘這才動身返程。

剛到江陵,郡尉龐韜就風風火火的趕來了,

「殿下,慕容公被吏部下來的人帶走了。」

楊銘剛下馬車,面無表情道:「什麼時候的事?」

龐韜道:「昨天夜裡,大約酉時,他們來的快走的也快,卑職沒敢阻攔。」

楊銘又問:「吏部什麼人?」

「卑職問過太守府的管家,聽說是考功司的郎中崔檜,」龐韜答道。

考功郎中是從六品,專責天下文官考覈任免,是權利非常大的實權人物。

既然姓崔,不是博陵崔氏就是清河崔氏,反正不是普通姓崔的。

吏部這是要跟自己槓上了?柳述到底想幹什麼?

楊銘心裡多少是窩了點火的,柳述實在是太囂張了。

「你帶上王府部曲,拿本王手令,務必把人追回來,就算是追到皇城腳下,也要給我帶回來。」

「是!」龐韜領命辦事去了。

剛進府,就聽元文都來報,楊約已經到了,因是王妃的孃家人,所以被安頓在了內苑。

「半年不見,楊少卿消瘦了,」楊銘進門之後,朝着楊約微笑揖手。

楊約還是那副老樣子,嬉皮笑臉的迴應道:「沒瘦沒瘦,吃得好喝的好,就是不能再被殿下稱爲少卿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換源,.huanyuan.安裝最新版。】….

楊茵絳趕忙令人奉茶,隨後來到楊約身後,爲叔公揉捏肩膀,

「使不得使不得,你現在是王妃了,」楊約笑道。

楊茵絳歪頭笑道:「是王妃,也是您的侄孫女,這一點是改變不了的。」

楊約老懷大慰,忍不住唏噓道:「誰能想到,相隔不過半年,楊某便落至如今境遇,可知世事變幻無常。」

楊銘在一旁坐下後,笑道:「無妨的,越公只是告病在家,又不是被免去了僕射,等病好了,早晚還是要回朝的。」

楊約笑問道:「那麼殿下覺得,兄長的病什麼時候痊癒,方纔合適?」

「再等等看,不着急,」楊銘笑道。

楊約微笑點頭:「柳述,豎子也,不過是個牽線木偶罷了,就他身上那點功勳,竟也妄想能做僕射?他要是能做僕射,我便能做尚書令。」

「叔公,」楊茵絳嗔怨道:「話。」

楊約哈哈一笑:「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麼不能說的?」

「是嗎?」楊銘直接問道:「楊刺史聽說過高攬德這個人嗎?」

「沒聽說過,他是誰?」楊約一臉好奇道。

你特麼倒是挺能裝的,還口口聲聲自己人,我信你個鬼啊。

楊銘呵呵道:「沒什麼,隨口一問而已。」

接着,楊銘轉移話題道:「京師最近有什麼事

情發生嗎?」

「有!」

楊約先是痛快的應了一聲,隨後沉吟半晌,才壓低聲音道:「至尊病重,看樣子不用多久,太子就得到仁壽宮去侍疾。」

呼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楊銘趕忙道:「仁壽宮的禁衛,在誰的手裡?」

「殿下果然是洞若觀火,一句話便猜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楊約忍不住讚歎一聲,隨後道:

「左右羽林衛還是蔡王楊智積和竇抗總領,不過柳述這段時間一直待在仁壽宮,時常代傳聖旨,若是」楊約支支吾吾的,沒有繼續說下去。

不過意思楊銘懂,柳述萬一假傳聖旨,是可以將老爹扣在仁壽宮的,最好的辦法是直接宰了,這樣一來,廢太子勇就可以復辟了。

當然,想要做成這件事的前提是,楊堅快要不行了。

按照歷史記載的話,祖父楊堅還有大半年的壽命。

「左右羽林衛,有沒有咱們靠得住的人?」楊銘問道。

楊約點頭道:「有的,兄長已經提前都打了招呼,一旦有事,務必要第一時間通知太子和他。」

「事關重大,我們需小心應對,」楊銘再一次和楊約,站在了統一戰線。

楊約點頭道:「所以我這次專程來找你,就是想讓你跟裴矩說說,讓他幫着太子謀劃,如今兄長不能入朝,我又被外放出來,太子身邊連個能拿主意的人都沒有,宇文述和郭衍是東宮屬官,手伸不了那麼長,還得是倚仗裴公啊。」

用的着人家的時候,就是裴公,用不着了,就是裴狗,你是真狗啊,

楊銘點頭道:「這點我會安排的。」

無論是誰,對裴矩的能力還是絕對放心的,只要他肯真心幫忙,老爹出事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而裴矩現在跟太子是姻親關係,於公於私都不會坐視不管,

商量完了正事,接下來就是閒扯澹的事情了。

實際上,也不算扯澹,老大楊昭看上了韋家一個女子,韋孝寬四兒子韋壽的閨女。

誰給介紹的呢?當然是韋圓成那小子。

勳國公韋圓成是韋孝寬的長子長孫,被楊昭舉薦,出任冀州刺史,想着能跟楊昭關係更進一步,於是便將自己的堂妹韋盈,介紹給了楊昭。

聽楊約說,韋盈的容貌,在大興是獨一檔的存在,比自己的侄孫女茵絳,強了不少。

可惜眼下因爲某種特殊原因,楊昭和韋盈的事情還不能公開。

這對於楊茵絳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在她看來,老大楊昭越快生子越好,這樣一來,她也可以早點做準備。

接下來,楊約還會在江陵住上幾天,和楊銘探討一些具體事宜,過後,纔會去尹州赴任。

楊銘心裡清楚,等到祖父楊堅過世之後,楊約就會被重新召回京城,完成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

殺死廢太子楊勇。

歷史上,楊勇就是死在了楊約手裡.

圓盤大佬粗

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766章 體面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477章 總領西路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十八章 關中盟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714章 寄人籬下二三六章 偶遇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三四章 造化弄人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34章 臨洮縣公七十章 一車美酒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637章 救荒法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736章 徐景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735章 創造需求三三九章 撂挑子六一二章 商君書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九四章 河間王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七五章 舐犢情深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760章 右僕射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三三章 做妾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二九四章 河間王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764章 牽扯太多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14章 野心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二六七章 教坊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25章 共定海內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647章七二章 佛道領袖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34章 臨洮縣公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545章 雙眼皮第770章 大步前行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652章 救火將軍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693章 不可能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723章 三十歲整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652章 救火將軍七八章 五牙大艦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