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真假之辨

蔣驚天橫踏三步,然後果斷後撤,再次躲開了霜霧的飛撲。此時他左臂中的寒氣已經散盡,可還是不肯邁進霜霧一步。觀衆席上,已經有不少豆蔻女子和風韻少婦在低聲的輕罵蔣驚天,“膽小鬼”。但凡是有些見識之人,都可以看出來,蔣驚天避而不戰的策略,纔是應對畢行之的最佳戰術。

畢行之要時刻保持着方圓近十丈的霜霧,其消耗要比蔣驚天高出數倍。如果蔣驚天能夠一直這樣拖延下去,畢行之必然會因罡氣不支,而最終敗下陣來。

蔣驚天至少與霜霧保持三丈的距離,畢行之拿其絲毫沒有辦法,唯有收縮霜霧,改用其他招數。直徑十丈的霜霧範圍,在眨眼之間就收縮到了七丈,蔣驚天見畢行之有改招之心,便心神一動,打算以身誘敵。

從畢行之這霜霧分身,就可看出他的武功招式有多麼的險奇。若是任由其換招,還說不定他會使出什麼更加匪夷所思的招數。再者說,蔣驚天以輕傷的代價,摸清了霜霧分身的底細,若不借此做些文章,他又怎肯善罷甘休。

只見蔣驚天突然前踏三步,擺明了就是要衝進霜霧之中。所有的觀衆都隨着蔣驚天風馳電掣的身影,而屏住了呼吸,就連畢行之都收緩了霜霧縮小的速度,並且隨時準備將其反撲。距離在一點點的縮短,畢行之那誰也看不清的面容上,已經泛起了微笑。他開始默默的積聚罡氣,打算再施展一次霜霧分身,讓蔣驚天此次有進無出。

眼看蔣驚天就要衝進霜霧之中,可他的身形卻驟然而止,如釘子一般死死的釘在了霜霧的邊緣。須臾之間的變化,讓招式魚貫而出的畢行之生出一陣錯力之感,險些因此生出了內傷。周圍的觀衆也是驚愕得直嚥唾沫。

蔣驚天的表現確實有違常理,可以說天下間只有他一人可以做到。蔣驚天能夠將高速前衝的速度,在瞬間降至靜止,所依靠的正是霸道罡氣可以自由轉變轉動方向的特性。不過縱然有霸道罡氣相助,瞬間逆轉體內罡氣的流轉方向,也對蔣驚天造成了不小的負荷。使他不能在止身之際,立馬施展攻擊。

通過對蔣驚天和自己速度的判定,畢行之所預測的對碰之地,是在霜霧之內一丈。所以他與這新化出的兩道身影選擇的攻擊落點,全都是霜霧一丈之處。如今蔣驚天突然止步,這讓氣勢已經要飆升到極限的畢行之,不得不再前衝一丈。不過等到那時,畢行之此招的氣勢定然已經由盛轉衰,威力大減。

霜霧改變了收縮的趨勢,在瞬間前撲,想要將蔣驚天席捲進去。而蔣驚天則向後緊退兩步,假作逃離,然後再次改變方向,衝入了霜霧之中。畢行之本已經調整好了招式,提前收力,以便在與蔣驚天交手之際再次將氣勢提升到巔峰。怎知蔣驚天竟然故技重施,又一次改變方向,一時間弄得他措手不及。

由於蔣驚天后退的速度並不快,所以他這次改變方向的難度,要比第一次小得多,這也使他有精力分心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罡氣由逆流,再次改爲正流。其間正好有一瞬是靜止的,蔣驚天就抓住了這個時機,進入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從而將霜霧中畢行之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蔣驚天原本並沒有打算如此快的還擊,不過他見畢行之收力之後,打算重新蓄力,而此時正好是這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所以他才果斷出手,將速度提升到了極致,衝進了霜霧之中。

蔣驚天如過江猛龍一般,以一往無前的氣勢衝向了畢行之。他左右雙臂兩分,掌中的霸道罡氣一正一反,本能旋轉,將這方圓一丈之內的霜霧全都吸引了過去。視線逐漸變得清晰,蔣驚天立馬就尋到了無奈之下只能左移三尺,暫避鋒芒的畢行之。

兩次錯力已使畢行之失去了以此招與蔣驚天正面相抗的本錢。他現在只能暫時閃避,待蔣驚天失去目標收招改式之時,再做反擊。到時候局勢就將發生逆轉,蔣驚天變成了招式已老,力枯勁竭,而畢行之因爲得暇蓄力,而氣勢如虹。彼竭我盈,畢行之自然能憑此逆轉局勢,甚至重創於蔣驚天。但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蔣驚天竟然以一招奇思妙想的罡氣漩渦,就破了他的霜霧,從而曝露了他的蹤跡,讓他逆轉局勢的大計半路夭折。

見蔣驚天雙手各自執一道霜霧龍捲而來,畢行之只能讓這三道一模一樣的身影相互一個錯身,然後以一道防守,令其餘兩道分爲兩路,往霜霧濃郁的方向逃竄。蔣驚天分身乏術,只能先選其一攻之。

蔣驚天如今是無論如何都要和麪前的這道身影硬拼一擊。區別只在於,他是全力而爲,將其擊毀。還僅是借力改向,目標是將要遠去的另外兩道身影。換做是他人,定會以爲畢行之的真身,在那遁去的兩道身影當中,而面前這個拼命阻擋的分身,僅是畢行之留下的棄子而已,但蔣驚天卻偏偏不這麼認爲。以他對畢行之性格的瞭解,這拼命阻擋的分身,至少有八成的可能是由畢行之假扮的,其目的就是想讓蔣驚天誤信其爲分身,而留有餘力。待其改招換式,去追逐其他兩道分身之時,再暴起發難。

周圍的霜霧逐漸匯聚到蔣驚天手中的霜霧龍捲之中,他弓背微傾,牟足了力道,力求將面前的分身一擊轟殺。面前的身影若不是畢行之的真身,蔣驚天也就只是失去了一個繼續追擊的機會。而若真的被他有幸猜中,畢行之所要迎接的可就是蔣驚天氣勢如虎的一連串拳打腳踢。就算他能在蔣驚天的狂猛攻擊下僥倖不死,也定然會落一個重傷吐血的下場。

這極可能是此場決鬥的決勝點,蔣驚天又怎敢大意。只見他右臂前推,以掌中龍捲攻向白露劍。右臂下滑,瞄的則是面前分身的腹部,作爲致命的一擊。無論面前身影是不是畢行之的真身,都難以擋住蔣驚天的這上下兩道連擊。可就在這時,那遁入濃霜之中的兩道分身,竟然去而復返。這樣蔣驚天更加確信,面前的身影,就是畢行之的真身。

就在蔣驚天在心中暗自譏笑畢行之自作聰明的時候,身後卻有一道濃重的寒意鎖定了他的後心。這縷氣息他很熟悉,是白露劍無疑,這讓蔣驚天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他原本的打算是全力攻擊“畢行之”,不顧馳援過來的兩道分身,寧可身負兩劍,也要重傷於他。而且蔣驚天還在心中默默的計算了霜霧分身的時間,估計一兩息之後,這兩道分身就會重新化爲霜霧。若是他能夠重創畢行之,更可能讓這兩道分身提前潰散。

不過白露劍從身後襲來,讓蔣驚天不得不重新佈置應對之策。這地階神兵可不像霜霧假冒的兵器一般,砍在身上不疼不癢。這一劍若是刺中,將至少要去蔣驚天的半天命。蔣驚天若受此重傷,就算畢行之肯收招罷手,他也難過邢雲飛那一關,一樣是殞命於此的結局。

蔣驚天再次觀察了一下面前的白衣身影,最終還是決定不將勝負賭在此招上。只見他攻向“白露劍”的右掌不變,僅將左臂收回,懸於肋下,並沒有回肘去擋擊身後致命的白露劍。蔣驚天心思一變,他還要再做考量一番。

面前分身所執的“白露劍”,與蔣驚天右掌中的罡氣龍捲相撞。高速旋轉的龍捲,在一瞬間就將刺入其中的劍尖碾碎,使蔣驚天徹底相信,身後刺來之劍確實是白露劍本身。此時若不阻擋,就已經來不及了,蔣驚天屈指將左掌中霜霧龍捲,彈射向面前分身的小腹,然後便彎臂回守,以手掌蓋住了自己的後脊。至於畢行之的另外一道分身,蔣驚天只能置之不理了。

白露劍瞄準的是蔣驚天的後心,他的左手此時離後心還有一段距離,並沒有起到防護的作用。就在神兵臨身之際,蔣驚天突然屈膝下蹲六寸,剛好以其手背擋住了白露劍。從其鋒利程度來看,此劍卻是白露劍,但這一擊所產生的霜寒之力,卻不及上一次交手的一半,只能勉強將蔣驚天的左掌凍僵。

蔣驚天本是做着負傷的準備,打算在阻下此劍之後,立馬回身反擊。不過這身後一劍的威力,卻再次讓蔣驚天皺起了眉頭,暫放下了反擊的想法。他的目光掃向面前的分身,發現其面頰隱隱泛起紅光,便覺得事情有異。正待他狐疑之際,面前分身突然雙腮一鼓,竟然忍不住吐出了一口血來。蔣驚天心中大駭,畢行之的連環計真可謂鬼神莫測。若不是他因心神不寧,不敢妄下判斷,此時定然已是重傷,乃至身亡的下場。

第404章 一波三折第407章 溫昭然第353章 孫思危第272章 同一個故事第八十一章 追兵突現第444章 爲求活命第四十六章 痛下殺手第449章 茶樓探聽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爆炸第200章 搜人第588章 聖皇之位第406章 拓拔雪到場第556章 三魔老殞命第七十五章 獅王殺拳第597章 五大強援第361章 孫家馬場第一百三十章 詭計初顯第559章 火魔真身第585章 絕天刀第一百三十三章 巧舌如簧第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554章 火魔三祖第四十九章 力敵地階第一百零七章 各自療傷第九十二章 往事種種第一百二十二章 殺戮之爭第423章 伏擊第545章 寒毒第511章 曾長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陷魔道第428章 刀來劍往第283章 盜屍第294章 蔽天棺第380章 一條龍第263章 李氏表演法第235章 狹路相逢第293章 招魂之法第239章 天魔第489章 內鬥第225章 婉儀論兵第236章 組合拳第490章 一把匕首引發的血案第470章 突生波瀾第273章 厲若海第467章 雙劍版萬劍藏空第九十二章 往事種種第221章 錦竹復仇第556章 三魔老殞命第225章 婉儀論兵第一百零九章 血戰魔熊第555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六章 測試風波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 石府安家第469章 人形絞肉機第247章 密室之談第490章 一把匕首引發的血案第421章 再次相遇第273章 厲若海第435章 彎弓射鳥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條狗第355章 擒拿手第八十四章 暫脫險境第九十七章 傷勢盡復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面城牆第526章 孫思危的私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暗藏乾坤第453章 逢場作戲第398章 夾道歡迎第185章 暗流洶涌第十八章 青鋼狼羣第218章 割肉第一百六十三章 暗藏乾坤第213章 第二百一十三 攜女入青樓第278章 三兵之戰第292章 三魂七魄第335章 不速之客第245章 解不開的死結第249章 葬身火海第562章 三系本源彈第291章 逆字法第457章 冬青退敵第三十五章 武道意志第427章 瘋狂的士兵第235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一章 地宮驚變第563章 星隕天降第214章 觀一葉而知秋第334章 冬雨第286章 訣別前的柔情第六章 新生入榜第六章 新生入榜第366章 八百里連營第475章 風沙四起第594章 龍三公子第231章 再見落雪第一百零七章 各自療傷第333章 駱冰第一百五十二章 詐屍第299章 金羽銀鷹扇第481章 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