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揭畫(下)

雖然這個步驟之後,劉老已經顯的有些疲憊,不過之後的工作,他進行的還是有條不紊,從容不迫。而當那張空白紙慢慢的被揭開的時候,一幅同樣以石和竹爲題材的畫作,出現在了衆人面前。

在場的所有人,當看到這副作品,無不激動和驚歎莫名,因爲此畫的作者實在是太有名了,可以說在書畫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過現在揭畫的步驟還沒有最終完成,因此大家也只能先抑制住激動的心情,等着劉老把工作全部完成之後再說。

“這……這,居然是鄭燮[xiè]創作的竹石圖!”

當整個揭畫的步驟完成之後,劉老不顧疲憊的身體,帶着極其興奮的神情,拿起放大鏡就湊了上去,並喃喃自語着。

鄭燮或許有一些人會不認識,不過提到他另外一個名字,鄭板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鄭板橋,清代“揚*州八怪”之一,也是其中最爲出名和家喻戶曉的一位清代書畫家。徐悲鴻曾這樣評價他:“板橋先生爲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書畫尤奇”。

鄭板橋詩文書畫俱佳,恣情山水,多與騷人遊;最愛畫竹石,凜凜有生氣,可以說其在畫史地位和後世影響都是首屈一指。

此幅竹石圖,從款識可以看的出來,應該是一幅鄭板橋送給友人的作品,日期是康熙壬午年五月,也就是一七六二年農曆五月份。而這個時期,正是他藝術最成熟期,用筆老辣多變,畫面疏朗而意境幽遠,可謂是詩書畫印四絕集於一身。

而數個鈐印和鑑藏印的名字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從這點和字跡來看,幾乎可以斷定,此畫是出自鄭板橋手中的真跡。

當然,不管是書畫,還是古玩的鑑定,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因此,還要細細的鑑賞,繪畫的手法,還有其中表現出來的意境,只有這些能和鄭板橋的繪畫特點,一一確認,纔可以真正斷定畫作本身的真僞。

只見,畫中岩石之前立有修竹幾叢,好似渾然天成,給衆人呈現出一副自然之趣的景象。

修竹被安排錯落有致,竹竿細密,但其中卻透露出一股蒼勁之力,竹葉以硬毫之筆挑、剃出來,而且呈隸書之撇捺,竹幹亦如篆書之筆意,搖曳而生姿。

據鄭板橋自題的《墨竹圖》記載:“東坡、魯直作書非作竹也,而吾之畫竹往往學之。黃書飄灑而瘦,吾竹中瘦葉學之;東坡書短悍而肥,吾竹中肥葉學之。”從中可以看出,他畫竹的手法是從書法用筆中得來,此圖體現的尤爲明顯。

再看,那高竹瘦葉撐滿了整幅畫面,其以淡墨黃體瘦筆來處理;畫面最重處的肥葉選擇以濃墨蘇體肥鋒描繪,不但與高竹和岩石區別了開來,又加重了畫面感,可謂是“真氣、真趣、真意”。

看完了竹,再來看石,鄭板橋畫石主要自倪瓚畫法而來,以簡勁線條勾輪廓而不加渲染;又用斧劈皴簡單皴擦,且“石不點苔”,與蘭竹相得益彰,憑添雅氣。

畫中岩石雖以簡單的幾筆皴擦出來,卻給人一種堅挺的感覺,這裡可以用他的一首詩來概括,“只有青山是我家,峰根巖縫並秋砂。因茲秉得堅剛性,歷盡東風瘦不斜”。

岩石的意境,完全體現出了畫家本人的錚錚鐵骨,生平他即使遇到了再大的困難,這種風骨,他都未有絲毫的改變。

整幅作品的意境,正是畫家本人精神之寫照,是可謂: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因此,縱觀整幅作品,可以斷定,這幅竹石圖,是鄭燮鄭板橋創作的真跡,而且此畫尺寸巨大和之前張肩的石竹圖尺寸相當,可謂是非常罕見,可以說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

“好啊,不愧是板橋先生的佳作,看着就有一股自甘淡泊、孤高而不攀附權貴的氣節,油然而生,令人不可自撥。”觀賞完整幅作品,劉老長舒一口氣,情不自禁的讚歎了出來。

在場的另外三人,聞言之後,也都贊同的點頭不已,吳叔更是拍了拍楚琛的肩膀,激動的說道:

“小琛,你這是走大運了啊!”

劉老聞言之後,卻搖頭說道:

“子平,我到有些不同意你的看法,要是沒有小楚的眼力,光說運氣這畫也到不了他的手中。你想,當時你也在那裡,要說得到的機會你還比小楚大,就因爲你眼力沒他好,所以最終提到這畫的人不是你,而是他。”

楚琛聞言之後,連忙說道:“這確實是我的運氣,要不是偶然看到,我也不會對那處地方在意……”

話還沒說完,吳叔就打斷道:

“小琛,劉老說的對,的確是我眼力沒你好,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你吳叔我也老了,看着你成長就是我最大的樂趣,再說我還把不得你的眼力厲害呢,不然我怎麼能欣賞到許多平日不曾見的古玩珍品?”

“吳叔,你……”

見楚琛還想解釋,劉老也打斷他道:

“小楚,你吳叔說的對,我們這代人終歸要老去的,到時可就指望着你來接我們的班了。小楚,說實在的,你是我目前見到的年青人中,古玩這方面的天賦無疑是最好的一位,像你這麼優秀的人才,能接我們的班,我也感到非常高興。”

見楚琛又開始謙虛,劉老就笑道:“不過,路遙知馬力,如果你能不驕不躁,一直像現在這樣表現下去,那說不定咱們今後還可以更深入的交流下去。只是,你這老是喜歡謙虛的毛病得改改,年青人嘛,就應該自信一點。”

這番話,楚琛聽聞之後,頓時想到一個他心裡想都不敢想的可能,差點歡呼雀躍起來,好不容易壓住激動之情,開口說道:

“劉老,其它的我也不多說,今後我一定謹遵您的教誨,踏踏實實做人,一定不讓您老失望。”

“好了!”

劉老揮了揮手,笑道:“小楚,你也別這麼嚴肅,咱們這行啊,講究一個興趣,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不然反而會適得其反。”

而後他又笑咪咪的問道:“小楚,這幅板橋先生的作品,你準備怎麼處理?”

這幅竹石圖,論畫家的筆力和表現出來的意境,這不用多說,那肯定是頂級的。而且這麼多年來,其本身一直被巧妙的隱藏了起來,就品相來說,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看上去好像還停留在畫家創作的時候一般。

因此,這幅畫作,無論以哪方面來說,都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如此珍品,對許多藏友來說,哪怕一生就只收到這麼一幅,那已經是相當不簡單了。

因此,以楚琛內心的想法,不說對作品本身的喜歡,就以作品的珍惜程度來說,他也希望是自己珍藏。不過看到劉老也確實對此畫不掩喜愛之情,他此時就有些猶豫,不知到底應該如何決定。

考慮了良久,他才帶着一絲猶豫和歉意,開口說道:“劉老,我內心真的很喜歡這件作品,實在有些難以割捨。”

“小琛……”剛纔劉老的意思吳叔也聽明白了,如此好的機會,可不要白白的錯過了,因此當他聽到楚琛這個決定,就有些着急起來。

不過劉老卻打斷了他的話,笑道:“小楚的這個決定,我就一個字,好!原先我還擔心,你會爲了討好我這個老頭子,而把這幅作品又轉手給我,這樣我雖然會開心,但你對古玩收藏的態度,那就不得不讓我懷疑了。”

“古玩這行,如果沒有對古玩由衷的喜愛,那他就算成就再大,說到底也不過是一位商人,這種人,說實話,我並不會喜歡。”

“小楚,從這個決定看來,你對古玩的態度,並沒有讓我感到失望。你有對古玩熱愛的基礎,再加上你自己的天賦,我相信,你會在古玩這行越走越遠的。”

楚琛原先對自己的這個決定總有些但心,怕劉老會不高興,聽他說完之後,心裡不禁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些心有餘悸。他原先根本就沒想到,這一幕原來是劉老對他的考驗,還好自己並沒有爲一時的得失,而放棄心中的想法。

而吳叔聞言之後,也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實在是有些關心則亂。

“好了,小楚的這兩幅畫,就先放在我這,我幫你裱好。”說到這裡,劉老疲憊之色盡顯,到底是年紀大了,耗費的精力多了,體力就有些跟不上來。

楚琛聞言大喜,不過想了想,還是問道:“劉老,不知這個裝裱費用怎麼算?”

“好了,難道老頭子我還會差這點錢不成,你如果有心,就把這幅畫先放在我這一個月,你看怎麼樣?”劉老揮了揮手笑道。

這點要求楚琛當然是欣然答應,之後兩人看到劉老的疲色就告辭而去了。

把兩人送出門,回來之後,劉琴舒問劉老道:

“爸,您剛纔的意思是想收小楚爲弟子?”

第766章 頭盔(續)第319章 拍賣會(二)第187章 再現第706章 落花詩冊(續)第378章 連漲(下)第162章 經驗第745章 徐有海第855章 推遲第1063章 又“碰”了第642章 根雕(續)第200章 意外收穫(下)第1125章 居然是髒物!第1038章 普洱茶(續)第632章 初五第1018章 令人失望的寶藏第987章 “爭奪”(下)第1141章 拖延第430章 集市(四)第101章 瘋狂的石頭(七)第504章 兩件古玩第957章 驚聞變故第941章 到底誰倒黴?第1019章 意外的補償第386章 方氏墨譜第50章 揭畫(上)第549章 塵埃落定第574章 鑑寶活動(十一)第214章 聚會(三)第1153章 鍾至立的瘋狂第145章 意外之處第1086章 意外的禮物第502章 有些奇怪第855章 推遲第256章 損失慘重第706章 落花詩冊(續)第742章 驚人的信息第688章 賭局(續)第1023章 韓雨宋的古玩(下)第1049章 粉絲第227章 好事成雙第698章 真假不分第1114章 有人跟蹤第747章 見面第838章 不太湊巧第377章 連漲(中)第321章 拍賣會(四)第789章 未完成的真跡第1038章 普洱茶(續)第1113章 鸞膠的線索(續)第154章 問題妹妹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770章 商談(下)第22章 請客第831章 知識盲點第525章 赤龍圖(下)第669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續二)第697章 心痛的年大傻第85章 古玩黑市(五)第392章 揭標(中)第1036章 金蟬脫殼第654章 面子(續)第800章 劉思哲砸琴第382章 暗標(中)第95章 瘋狂的石頭(一)第647章 做客第909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第859章 意外的推薦第22章 請客第238章 記憶第583章 下套第376章 連漲(上)第236章 母子相見(續)第939章 又遇車禍?第641章 根雕第514章 意外相遇(續)第790章 莊園第1133章 古月軒的鼻菸壺第542章 立業(下)第672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續五)第717章 赴緬第150章 身世(二)第84章 古玩黑市(四)第765章 頭盔第393章 揭標(下)第1067章 預展第430章 集市(四)第328章 成績第211章 成套銀幣第259章 排查第1029章 青銅禁第645章 交學費(續)第412章 家人第1043章 難以判斷第652章 隨形硯第61章 脫胎玉蟬第638章 感慨第455章 因禍得福第236章 母子相見(續)第908章 法華瓷(續)第409章 黑市(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