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手段 (元旦快樂!)

bookmark

趙睿是個性格溫順而且親和的皇帝,平日裡跟這些政事堂的宰輔以及各部的堂官都是有說有笑,很少發怒。

趙睿好脾氣不假,但是他始終是一個皇帝,而且還是一個很合格的皇帝。

他登極十五年以來,除了前五年受到一些趙長恭的掣肘,後十年整個南啓都是按照他趙睿的意志在運轉。

即便是左相陳靜之,站在厚厚一疊功勞簿上,也只能帶着政事堂跟在趙睿的身後,聽着這位溫和皇帝的吩咐。

所以趙睿一槌定音之後,崇政殿的文武百官互相對視了一眼,紛紛跪伏在地。

“臣等,遵旨。”

趙睿嗯了一聲,揮手道:“劉愛卿,兵部是你領着的,你有何想法?”

兵部尚書劉大勤出列,恭聲道:“回陛下,臣以爲,齊楚兩國既然開戰,那麼我大啓北邊也就無須防守,那麼一直駐防在江寧的五萬江寧軍可以騰出手來,供陛下差遣。”

趙顯意外的看了一眼這個一臉正直的大鬍子兵部尚書,心中默默吐槽。

這廝是皇帝的人!

趙睿點了點頭,輕聲道:“那就讓江寧軍動一動。”

“戶部,國庫充盈否?糧米充足否?”

戶部尚書陳廷玉出班奏道:“回陛下,國庫盈餘足夠,去歲所剩的糧米充足,今年也是大熟,即將春收,錢糧均無問題。”

趙顯又瞥了一眼這個面色白淨的戶部尚書,暗暗撇嘴。

“看來這廝也是皇帝的人。”

“皇兄把兵權和財權牢牢攥在手裡,難怪能在朝廷裡說一不二。”

自古掌權最重要的便是兵權和財權,六部之中其他四部在太平年間自然重要無比,但是一旦動亂,兵部跟戶部代表的財權跟兵權就會掌握所有話語權。

趙睿甚至都不怎麼需要去管其餘四部,只要攥緊這兩個權力,皇位自然穩如泰山。

趙睿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看向朝中左側的五個政事堂宰輔,輕笑道:“朕的幾位宰相們,怎麼都不說話了?”

陳靜之臉色鐵青,門下侍中黃晉,侍中高明玉以及中書令楊吉等人臉色都有些不大好看。

你兩句話把出兵的錢糧都安排好了,還讓我們說些什麼?

過了片刻,左相陳靜之沉聲奏道:“陛下,此次出兵老臣並無意見,只是江寧軍出動,是不是要換一換將軍?”

文人都喜歡搞這一套,爲了不讓那些他們眼中的大老粗造反,喜歡搞什麼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這種制度在現代並不會削減多少戰鬥力,但是在古代,那些士卒都是將軍們辛辛苦苦帶出來的,甚至是一起流過血的。

一旦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戰鬥力至少下降三成。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原因,最關鍵的是江寧軍統兵的將軍林青,是原先趙長恭麾下肅王衛的一個統領。

儘管趙長恭退出京城十年,而且已經病逝了三年,陳靜之對於肅王一系的將領,一直都是持着打壓態度的。

譬如這位林青將軍,他十年前在肅王衛的時候,便是三品的武官,之後便被扔在了啓國的西北邊陲,一扔就是十年,現在仍舊是三品,紋絲未動。

趙睿輕輕開闔了一下眼皮,微笑道:“也好,這次伐齊非同小可,讓林青帶兵的確不妥,倒是要選個知根知底的放心人統兵才行。”

他掃視了一下下面的大臣,輕聲道:“諸位臣工,可有人選?”

五位宰相對視了一眼,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出合適的人選出來。

他們五個當年都是堅定的保皇派,聯手把趙長恭趕出了京城,連帶着打壓了趙長恭代表的軍方十餘年,以至於到了今天,啓國的軍方已經沒有幾個能拿的出手的將軍了。

即便有,也是當年出身肅王衛的趙長恭門生。

趙睿呵呵一笑:“諸位愛卿既然沒有合適的人選,朕提議一個,諸位愛卿議一議?”

文武百官轟然唱道:“陛下吩咐。”

趙睿用手指了指站在側翼的趙顯,輕笑道:“諸位愛卿看一看,這是朕的七弟趙宗顯,年少勇武,自小熟讀兵書,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諸卿以爲他可統兵否?”

趙顯在一旁聽得臉色通紅。

誇的我都不好意思了……老子哪有這麼厲害……

陳靜之臉色大變,跪伏在地上,顫聲道:“陛下,藩王統兵之禍十年前陛下親身體會,陛下要重蹈覆轍耶?”

趙睿神色冷漠。

“陳相這是什麼話?十年前哪來的藩王之禍?朕不是好好的?”

陳靜之跪伏在地上,哭叫道:“十年前趙長恭揚言要馬踏臨安!更是提劍入宮,險些弒君!當日情景,猶在眼前,陛下三思啊!”

剩下四位宰輔也跟着跪在地上,哭叫着陛下三思。

趙睿對跪伏在身前的五位宰相視而不見,面無表情的輕輕揮了揮手。

“大內官,宣旨。”

一旁隨侍的大內官恭敬低頭,翻開一早準備好的聖旨,宣唱道:“制曰:肅親王府第七子,安國大將軍,肅州牧趙宗顯,驍勇善戰,熟讀兵法,今當國戰,天家子孫亦不能免兵役,特封趙宗顯爲徵北大將軍,領五萬江寧軍陳兵長江,伺機伐齊。”

趙顯面色嚴肅,跪在大內官身前,領旨謝恩。

他接下聖旨之後,有些憐憫的回頭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五個老人家,心中有些可憐他們。

趙顯心中明白,趙睿之所以半點面子也不給這五位宰相,是因爲他是想借着這件事敲打敲打政事堂,否則也不會在下旨之前,一點也不知會政事堂。

最近幾年,隨着趙睿身體愈發虛弱,政事堂又從皇帝手裡接過了大量權力,以至於現在政事堂的權力太重了,一旦自己病逝,趙睿有些擔心趙家的大權會不會旁落。

趙睿此舉,就是是要在這五個老頭子面前展露一下肌肉,告訴這政事堂的宰相們,這啓國,仍舊是姓趙的。

他之所以這麼做,無非是想給自己的年幼兒子鋪路,免得自己將來龍馭賓天之後,身爲宗室的趙顯鬥不過這些老狐狸。

在趙睿心裡,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讓趙顯跟政事堂並列,然後讓趙顯跟這些老傢伙斗的平分秋色,最後給自己的兒子爭取發育的時間。

現在的趙顯太弱太弱了,弱到根本無法撼動政事堂,所以趙睿不得不一邊加強趙顯,一邊削弱政事堂。

帝王心思,無非平衡二字。

第五十章 傳旨第六十五章 刺客第二十章 出名第二百八十六章 給郢都的兩封信第八十七章 家宴第一百零八章 岳父大人在上第五十二章 傾軋第一百一十三章 疼不疼?第四十章 許諾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履入朝第三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五十三章 陳希夷第五十章 請柬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詐!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蛋糕第二十三章 見見有錢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玩心眼第一百零八章 託付第九十章 演技第十七章 小屁孩(第四更)第九十二章 死妹控的憤怒第四十章 攤牌第四十九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一章 出彩第二百一十一章 喝藥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罰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來的是孫子第六章 釣魚第十三章 你是什麼東西第二十二章 攬月詩會第九十七章 姐弟倆的應對第一百一十一章 夔州城下第二百二十章 北齊的用心第九十二章 虎視天下第六章 釣魚第一百九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章 殺心第九十一章 郢都逃離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沒治了第二百零八章 敗興第六十四章 於潛驛第四十七章 靜心齋第三章 丁神醫第三百二十九章 無敵鐵甲船!第一百四十八章 猩紅第一百一十八章 動盪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還你了第一百章 改變第四十四章 藥浴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家子!第一百七十章 兩面人第三十三章 成康帝的日常第一百二十章 告御狀第四章 解釋第二百零一章 當年郢都少年時第六十章 去哪座衙門?第五十九章 恐嚇第三百零四章 皇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增援第一百零六章 局外人問局中事第三十五章 信牌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五年第九十七章 姐弟倆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九章 兩封軍報第一百零五章 陳王世子項少淳第十九章 頭痛第二十七章 白家第六十九章 間隙第二百零四章 皇嬸第十四章 潛入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至義盡第二百三十二章 小心思第十五章 燕京劇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名利的誘惑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心第九章 爲什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項家反賊第一百八十章 霸氣第四章 解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朝服第二百八十五章 賞罰分明第九十四章 大駙馬不見了第三十章 後路第二十二章 攬月詩會第一百零五章 條款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王何不遜位?第四章 戾氣剛纔出了點問題,章節重複了,現在已經弄好了!!!!第二十六章 結果第八十六章 信不過別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一百九十七章 講道理第十三章 你是什麼東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冷水第七十四章 暗線第六十九章 間隙第六十二章 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