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動全身

bookmark

穿越到啓國已經三個月有餘了,趙顯也花了心思研究過三國之間的形勢。

首先啓國的國土並不大,甚至沒有另外一個世界的南宋領土大。

南宋與金國的邊界是在淮河,而啓國與北齊的邊界是在長江。

兩條河中間隔着一個富庶的江淮地區,這片地區是被北齊強佔去的,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一直是南啓趙家的一塊心病。

沒了淮河,只能據守長江,因此啓國的防線從江寧一直拉到襄陽附近,全線守勢。

至於啓國的西陲防線,荊楚地區也被西楚佔了一半,趙顯默默估算了一下,目前南啓的領土大致也就跟歷史上的東吳相當。

北齊跟北魏也大致相似,但是西楚就遠比西蜀要強的多,不僅佔了大半荊州,還一度向西擴展了數百里領土。

眼下西楚跟北齊正在涼州對峙,戰事一觸即發,趙顯剛剛接下聖旨,就被趙睿趕出了臨安城,讓他動身前往江寧。

臨安城出兵伐齊的消息剛剛傳出,幾路快馬就跑出了臨安城,分別朝着個個方向飛奔而去,有人向西,有人向北。

西楚郢都,皇宮之中。

鬍鬚修的很是漂亮的皇帝項雲都高坐龍椅,在西楚主殿長興殿裡,召見了他派在臨安城的探子。

“陛下,南啓皇帝趙睿,出兵伐齊了。”

項雲都嗯了一聲,放下手中的密信,擡頭問道:“多少兵馬,主將何人,何時出兵?”

那探子單膝跪在地上,沉聲回話。

“據說是原本駐守江寧的江寧軍軍出兵,看情況南啓並不準備擅自動手,而是在等我大楚跟齊人打起來之後,他們再伺機動手。”

項雲都不以爲然的笑了一聲。

“南人向來懦弱,畏首畏尾並不稀奇,不是朕把長女送去臨安,只怕趙睿那廝還不會願意與朕配合。”

那探子繼續說道:“陛下……此次南啓帶兵伐齊的主帥,似乎是世子趙宗顯……”

“趙宗顯?”

項雲都皺了皺眉頭:“是趙家的宗室?朕怎麼沒聽說他趙家這一代還有什麼出彩的人物?”

那探子小心翼翼的說道:“是趙睿的堂弟……”

“趙睿的堂弟?他的直系宗親不是死完了麼?”

項雲都說到這裡,突然臉色一變,沉聲道:“是趙長恭剩下的那個獨子?!”

趙長恭十七歲從軍,征戰二十多年,連敗西楚六次,一度打下整個荊州,是西楚最爲忌憚的人!

“是……”

“這個趙宗顯今年多大了?”

“十八歲。”

“把趙宗顯所有的資料,統統送到朕這裡來!”

“是。”

這探子退下之後,項雲都有些失神的看向南方,然後喃喃自語。

“趙長恭,你十七歲便勇猛無敵朕認了,但是朕不信你生個兒子,也能跟你一樣。”

“那樣你們趙家的運氣,未免也太好了一些!”

此時這位西楚皇帝的內心複雜,他既想着讓趙宗顯帶領的江寧軍大破北齊,又不想這個趙長恭的兒子太過優秀。

“趙長恭,你已經死了,最好你這個兒子能打傷北齊,然後戰死沙場。”

“朕這一輩子,再也不想看到猩紅色的肅王旗了。”

……

與此同時,趙顯領兵的消息也傳到了北齊燕京城。

北齊在三國之中國力最盛,皇宮也是最大,常常稱啓楚兩國爲叛逆,以中原正統自居。

北齊皇宮之中,元慶帝姜堰也在書房之中商議趙顯的事情,不同的是,在他的書房之中,並沒有北齊的文武大臣,而是站着四五個通體黃袍的年輕人,都在恭聽姜堰的垂訓。

元慶帝把手裡的摺子扔給了面前的長子姜重,語氣平淡。

“拿去看一看,給你的弟弟們也看一看,然後商議商議,告訴朕一個章程。”

大皇子翻開摺子,只見上面寫着一條條來自啓楚兩國的軍報,條條框框寫的很是詳細。

這份軍報很是冗長,姜重只是大略看了一遍其中的意思。

西楚八萬涼州軍已經步步緊逼大齊國境,南啓的五萬江寧軍也已經開到長江邊上,一副隨時動手的模樣。

這位大皇子看完之後,把手裡的密摺遞給了身後的兄弟,然後躬身抱拳道:“父皇,兒以爲西南兩賊無非是無事生非,往年也常常有之,只要我大齊堅守邊陲,趙賊和項賊必然討不到什麼好處。”

元慶帝姜堰淡淡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兒子,輕聲道:“你的意思無非就是堅守不出,這也算是辦法?”

“賊人來犯,若只能自保,那我大齊顏面何存?”

大皇子臉色發紅,垂手站在一旁,不敢再說話。

北齊雖然國強,但是也並沒有強到哪裡去,加上北齊的北邊還有匈奴,北部邊軍絲毫動彈不得,因此他們做不到兩線作戰,除非只守不攻。

又有皇子看完了密摺,上前抱拳道:“父皇,兒以爲涼州是必爭之地,咱應該調集兵馬集中在涼州,狠狠的打項賊一頓,讓他以後再不敢窺視我涼州駿馬。”

元慶帝嗯了一聲,繼續問道:“那趙家的江寧軍如果越江而來,我兒以爲如何處理?”

那皇子胸有成竹,笑道:“南啓國弱,就是讓他們渡江又能如何?無非是打打秋風,來年打退了項賊,抽出手來再教訓他們,等咱們打回江左去,趙家一樣要跟咱們求和。”

這話說得有理有據,就連元慶帝也動了心思,閉目沉思。

其餘皇子見狀,紛紛附和道:“父皇,兒臣們均以爲三皇兄所言極是。”

元慶帝睜開眼睛,淡淡的掃視了一眼衆皇子,沉聲道:“即便你們說的在理,那趙家一旦渡江,江北必然丟城失地,江北百姓如何自處?”

“這……”

衆皇子面面相覷,啞然無聲。

最後,說出這個計劃的三皇子姜平硬着頭皮站了出來,陳奏道:“父皇,兒臣以爲,趁着趙家還在觀望,應該儘快疏散江北百姓。”

“戰事一觸即發,哪裡來得及?”

姜平咬牙道:“那也只能委屈了江北的百姓了,只要涼州得勝,一切都是值得,事後父皇下旨免江北賦稅三年也就是了。”

元慶帝微微闔眼,目光鎖向了仍舊在看密摺的小兒子,招了招手。

“無忌,你看完了沒有?”

名爲姜無忌的小皇子如夢初醒,擡頭道:“唔……父皇,兒臣看完了。”

“可有什麼想法?”

姜無忌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他指了指手裡的密摺,笑道。

“父皇和各位兄長可能沒有注意到,趙家這次帶江寧軍的人並不是守將林青,而是趙宗顯。”

“而這位趙宗顯今年才十八歲。”

這位年僅十五的北齊小皇子對着元慶帝拍了拍胸脯。

“父皇,兒臣願意前往江北,必然爲父皇一戰平定南方所有隱患!”

第十三章 張若謙第七章 看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猶豫第八十一章 再一次下注第一百章 牽一髮第五十章 怒火沖天第八十六章 欲殺籠中鳥第一百零四章 西楚參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還活着麼?第八十章 不一樣的家宴第三百三十二章 次考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世人兩兄弟(大結局)第一百章 改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國使第一百九十九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媳婦第八十七章 兇險第三百零二章 先登者顧平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背鍋聖人第一百零二章 李雄第二百六十六章 塵埃落定分果果第六十七章 時也勢也第六十八章 少陽君第二百一十七章 兩隻老狐狸第三章 肅州知府蕭安民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敗!第九十九章 會面第二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抹餘暉第六章 縣衙第一百七十二章 向北一片坦途第四十二章 史詩級談話第四章 權衡第六章 肅王宗祠裡有女鬼?第三十三章 談判的父女第二百五十七章 隆武帝之死第三十八章 詔獄第二百二十四章 陰冷第四十章 許諾第五十七章 踏苗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績第十八章 知名不具第二百一十七章 兩隻老狐狸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啓成康皇帝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鳴第一百零三章 好痛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等一個人第七十章 活口第一百七十章 外放第二百一十四章 藉機辦事第一百零七章 江北空無一人第八十三章 亂了第十五章 找上門來(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此間更無六耳第八章 乃父之風第四十章 許諾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乾淨第一百一十章 生死之爭第一百二十二章 女子主政?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臨安城的驚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八章 胃口第二十一章 罪不當死第七十八章 廟堂之高第三十二章 顧平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怠惰的肅王爺第九十一章 山陰謝氏第二十三章 小人多門道第二十二章 賣一個面子第七十八章 共伐臨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五十章 落子第六十二章 錢塘門第六十九章 村長第四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十七章 靜心齋第八十一章 討價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傷口撒鹽第五十六章 機緣第一百七十三章 奪門第三百一十九章 名利的誘惑第一百一十八章 肖大官人第三十九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沉船第七十章 活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陳王太子第十六章 動手吧第七十四章 約會第十章 擡眼朝前看第九十七章 蒼涼山上淚 (第三更……)今天兩章凌晨更新,大家不用等了!第四十九章 久違的雷震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生死大權第七十三章 燕都定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右側缺位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有愚妻第七章 撿了個妹妹!第十七章 捉姦第五十八章 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