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步琛感動,挽着妹妹的手來至自己的大帳內,明燭之下,齊步琛展開小不包,見裡面竟然是一對繡着和合如意圖樣的錦緞肚兜,並一塊暖玉雕刻的玉鎖,玉質細膩通透,在燭下泛着柔和的光澤。
齊步琛心中感動,緊緊將這些東西攥在手中。
懷袖挽着哥哥的手臂溫和道:“這肚兜一個是我親手繡的,另一個是我的侍女,那日你見過的翦月幫我繡的,你曉得我自幼只喜讀書弄墨,不喜女紅女繡,因此繡的不好,就請嫂子擔待着用吧。”
說着又拿起那塊玉鎖笑道:“這鎖不知你記不記得,是我幼時外祖母送我的,做圓鎖兒生日時候便取了下來,我如今空留着不過想家時拿出來看看罷了,也一併送給侄兒吧。”
齊步琛心中百般感慨,朗朗硬漢此時卻一時說不出話來,只得紅着眼圈兒,將東西默默收拾進自己隨身的行囊裡。
懷袖含笑又從懷內取出兩本手抄的經卷說道:“這是我在孝莊太皇太后身邊伺候太后誦佛時攥譯的經文,我另謄抄了兩本,你帶給外祖母和額娘,轉告我在此一切安好。叫她們……莫牽念……”說罷至此,懷袖再忍不住,轉身以手掩口低泣。
齊步琛這錚錚硬漢,面對此情此景,情至深處是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用手輕握住懷袖瑟瑟顫抖的薄肩,以示安慰。
次日清晨,齊步琛便將踏上北歸的行程,臨行前,康熙攜領衆臣親自相送。
康熙親自取了兩株千年老山參吩咐齊步琛帶給振國將軍葛吉泰,齊步琛謝恩後,翻身跨馬。
臨行前,最後望了一眼站在氈帳邊,盈盈望着自己的懷袖,撥轉馬繮,揚鞭而去。
懷袖悵望着哥哥消失在蒼茫草原的背影,她知道此行是哥哥首次代替阿瑪入京述職,一切皆很是順利,且耳聞康熙對哥哥讚許有加。
如此想來,再歷練幾年,他便可代阿瑪參議軍中之事,阿瑪也可釋下些負累,想到這些又頓覺心中甚是欣然。
* * *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懷袖看了一下午的書,至掌燈時分,不覺太陽穴悶壓的略有些痛,才放下書走至院落中。
院落西側,一棵如撐天巨傘般的龍爪槐葉已全黃,輕風拂過,便窸窸窣窣地落了滿地,新分來的太監富寶揮着細竹掃帚一下一下地將滿地落葉歸入樹根的井欄內。
自從草原歸來,秋意一日濃似一日,落了兩場雨後,京城竟然似一夜間碧葉滄桑,由原來鮮亮的嫩綠裙衫改換成金黃的容顏。
懷袖沿着西廊緩步向內院而去,目及之處,廊間橫樑上的彩繪是新描繪過的,隔段便是一個神話典故,八仙過海,哪吒鬧海,嫦娥奔月,和合二仙,七仙下凡等等。
其間人物神態惟妙惟肖,衣着輕盈飄灑,模樣嬌俏可憐,旁側挖空出來的木雕石窗,勾欄雕琢有如意雲紋,蝙蝠壽桃等吉祥圖案,均栩栩如生,工藝精巧。
懷袖邊走邊打量眼前這座新搬入的精雅館閣,凝神間繡眉微微蹙起,不覺又添了幾分躊躇與無奈。
原來自草原歸來之後,懷袖打定了主意伺機與康熙請旨仍回慈寧宮。
初回宮中,朝中文武大臣輪班來朝,康熙諸事纏身,竟整日在南書房理政。
又因南書房乃康熙的司政要地,任何後宮女眷未經傳旨,均不得擅入,就連一般的太監也不得入內,可出入南書房伺候的,唯有李德全一人。
懷袖在乾清宮中耐着性子等了幾日,原想康熙的寢宮就在乾清宮東側的昭仁殿內,自己整日守於此處,終能得見聖面。
誰知數日過,竟始終不見康熙回一次昭仁殿。
眼看中秋將近,懷袖深知中秋乃宮中大節,定有一番隆重的慶賀,節後或有其他事情再牽絆住,就不知要拖至何時了。
也曾想過藉由蘇麻喇姑或月牙公主向康熙提請,可康熙整日在南書房內不出,她二人也不得見。
無奈之下,少不得親自開口請李德全行些方便。李德全本與懷袖相處怡悅,便欣然應允幫她遞話給康熙。
誰料她纔跟李德全說過沒幾天的功夫,南書房那邊便有了回覆。
但這回復卻並不是應允她回慈寧宮,而是正式頒詔書,冊封懷袖爲公主師,另設單獨館閣,教授公主,郡主以及宮內有求教的衆嬪妃等。
這樣一來,她還如何回得去慈寧宮?
康熙顧慮的也的確周全,詔書才頒佈,便即刻差人速速騰理出原先空置的柔福宮,賜予懷袖做公主師館閣。
因“柔福宮”爲宮名,素來爲後宮嬪妃館閣所用,而懷袖是爲公主師,康熙便特將原先的柔福宮更名爲“清芷堂”。
這清芷堂坐落也很是當位,恰居慈禧太后的慈寧宮與康熙的乾清宮中間位置。並繞開後宮妃嬪平日去往慈寧宮的甬道,門前另闢寧靜小徑,出門向左轉兩個彎便到了她原先居住的知畫齋的後門,向右則穿過幾重垂花門與一條稍長的迴廊,便是乾清宮,位置僻靜又行走方便。
懷袖初入主清芷堂時,聽這館閣所取之名,心裡其實是喜歡的。
清芷,原意美好芬芳的香草,意在所指清雅高潔的人。南朝?樑?江淹 《燈夜和殷長史》中便有詩句雲:此心冀可緩,清芷在沅湘 。但她心知,這館名易得,其意卻難守。
既然被封公主師,日後在宮中相處便事事需更加謹言慎行,其實不比原來在慈寧宮的知畫齋中來的自在。
那時頭頂有孝莊太皇太后這頂祥雲籠罩,身側又有蘇麻喇姑相伴呵護周全,即便出些紕漏過失,旁人礙於此二人情面,也不得不相讓幾分。
如今,自立館閣,便要獨自與那些公主,郡主,格格,妃嬪們相處周旋……思及此間事,懷袖不知爲何,忽憶起被裕妃射殺的那隻碧眼白狐,不由得輕聲慨嘆。
“怎得好端端又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