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袖端着茶盞,瞧着月牙抿脣淺笑。
月牙看了會子,始終捨不得吃,擡眼看向懷袖問:“師傅,這定又是你親手做的糕點,叫什麼名?模樣實在俊俏,我還是第一次見。”
懷袖呷口白茶,將茶盞放下,走至榻前瞧了眼那碟子點心,沒回到月牙的問話,卻微蹙眉心先問渙秋:“怎麼沒將那個小碟子一併端來?”
渙秋聞聽一拍腦門子笑道:“瞧我,把這個忘了。”
說罷,轉身跑出去,過不多時,捧了一隻雪白的小瓷盤來放在點心盤子旁邊,說道:“瞧我這記性,姑娘才吩咐叫將這兩樣同端上來,我方纔想着將這小盤兒放在一處,可轉身做旁的事,卻又盡數全忘,竟將它落在那餐盤架子上,真真的腦子昏了。”
月牙聽見渙秋如此說,便道:“你們幾個大丫頭就在我師父房裡伺候,叫那些新派來的宮女在外面做便是了。”
月牙說罷對懷袖道:“你這兒人若是不夠使,我替你跟李安達要去,保證他隔日就巴巴地再給你送來幾個。”
渙秋聞聽月牙卻是疼惜懷袖,心裡也自是高興,卻道:“裡面自然是我們幾個伺候着,可那些剛分來的小丫頭子還不中用,就說那安在廚房裡的扣兒,模樣瞧着機靈,做事卻不中用,整日恍恍惚惚,不是擺錯了盤就是放錯了碗,我們一時撂不開手,有時說的多了自己都嫌麻煩,少不得自己做,還利索。”
月牙聽着蹙眉道:“這哪兒行?我師父心思溫婉和善,並不多管束那些剛入宮的宮女,你與翦月幾人與旁的不同,蘇麻姑姑親手**出來的自然是好,可那些小宮女若不嚴加管束,時日久了便養成那偷奸耍懶的性子,終究還是你們吃虧,我去找李安達要個教養嬤嬤來,好好管管那些不懂規矩的!”
懷袖用一隻銀質的小勺舀起些和着糖霜的椰蓉,均勻地灑在那晶瑩剔透的糕點上,聞見月牙如此說,知道她是向着自己,卻含笑和聲道:“原本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再者也沒出岔子,何苦再弄個老嬤嬤來攪擾地雞飛狗跳,我囑咐翦月留心教養便是,時日一久,自然也就**出來了。”
月牙見懷袖如此說便不再計較這些,低頭品嚐那精緻糕點,只見那玫紅色的點心上撒了糖霜,紅中漂白,如紅梅落雪般美輪美奐。
用指頭捻起一粒放入口中,香甜酥軟,綿柔嫩滑,入口即化,不禁眯起眼,陶醉道:“真是太好吃了,師父,快告訴我這是什麼糕點,叫什麼名兒?嗯……好吃……”話還沒問完,連着兩塊點心又填進口中。
懷袖笑道:“這是江南名點,名爲菊花糯。”
“菊花糯……”月牙邊嚼邊說,口中含糊不清,卻還搖頭晃腦。連聲稱讚名字好聽,渙秋瞧着忍不住掩嘴笑。
懷袖將杯盞退至月牙面前,笑道:“慢些吃,當心噎着。”說罷又回頭囑咐渙秋將這菊花糕裝兩小盒子來。
“師父想得真周到,吃完了還給我帶些走,嘻嘻!”月牙眉眼彎彎,對懷袖嬉笑。
懷袖笑嗔道:“你想得美!我這是一會子給老祖宗和蘇麻姑姑送去的,你若想吃,來我這裡吃便罷了。”
月牙聞聽,嘴角下撇,佯裝哀憐懇求道:“師父也給我裝些吧,就裝一點點,一點點……”說罷,伸出根小指比劃,那模樣極招人可憐。
渙秋瞧着不忍心,她幾個大丫頭平日跟月牙玩耍慣了的,低聲勸懷袖:“給太皇天后和姑姑裝完還剩些呢,要不給公主裝去吧?”
懷袖卻搖頭對月牙道:“你若聽話,按時乖乖地來聽晨課,我這兒好吃的多着呢,全給你留着,你若是不乖,我就全給渙秋她們幾個分了!”
月牙聞聽趕着點頭,連聲道:“我乖我乖,師父說啥我聽啥。嘿嘿!”說罷又捻起一粒點心填進嘴裡。
懷袖笑道:“慢些吃,一會子吃飽了,隨我一同去給老祖宗請安。”
自承德回來,懷袖是第二次去慈寧宮,雖然已經搬離了原先的住處,但每經過曾經居住過的知畫齋,想起那些初來宮中的日子,有關此處的念想,多半是溫順的日子,令懷袖倍感留戀。
她自然不知,一旦搬出了這慈寧宮,她的生活便再無法寧靜無波……
令翦月帶着點心匣和抄撰好的經文,懷袖同月牙一起由知畫齋後園進入慈寧宮院落。
才踏進院落,就見花圃內蹲着一個青衣素服的身影,懷袖不用細看便知如此簡約裝束,出了蘇麻喇姑再無旁人,欣然走上前道:“姑姑做什麼呢?”
蘇麻喇姑站起身回頭見是懷袖,笑道:“昨兒我和老祖宗還念起你,沒想你今日就來了。”
懷袖看見蘇麻喇姑腳邊放着她平日常用的花鋤,身後正是她曾侍弄過的那幾顆茶樹。
“上次過來時候,瞧它們長得很是精神,原來是姑姑在照料它們,怨不得!”懷袖不禁感嘆,笑容欣然。
蘇麻喇姑輕笑:“今年的新茶,老祖宗很是喜歡,連皇上都讚不絕口,如今你不在這園子裡住,也不能丟下不管呀。我雖然不會料理茶樹,不過先前照着你的樣東施效顰罷了,待到明年春天採茶時候,少不得叫你再過來。”
月牙聽見湊過來道:“原來我師父還會做茶葉呀!還有做好的茶葉麼?給我也嚐嚐。”
蘇麻喇姑笑說:“老祖宗說你師父腹中揣着顆七竅玲瓏心,沒有她不會的!”
月牙點頭讚許道:“嗯,我師父的確如此!”
懷袖轉身從翦月手中取過一提糕點雙手奉於蘇麻喇姑道:“我新做的糕點,姑姑嚐個鮮吧。”
蘇麻喇姑手中接下點心,目光卻打量懷袖的面容,見她似仍有幾分病弱未痊癒,面容顏色不似年初時候那般紅潤,忍不住道:“原是‘心較比干多一竅’倒是好的,可如今這‘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模樣可別落下,當好生將養身子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