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反攻蒲津

隋唐兩國的談判已經進入了第三輪,吏部尚書韋雲起作爲攝政王張鉉的全權代表向唐方提出了三大條件,第一,隋軍可以撤出蒲津關和河東城,但唐方必須付出代價,韋雲起開出了一百萬石糧食的天價,但這也只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便是唐方必須將居住在關中的一萬匠戶交給隋朝;而第三個條件更是讓長安方面無法接受,唐方必須承認上黨郡和長平郡歸屬隋朝,並在此基礎上重新簽署雙方的停戰協議。

這三個條件遭到了溫大雅的堅決反對,但他沒有決策權,便連夜發送鷹信回長安請示。

不出溫大雅的意料,這三個極其苛刻的條件在長安也同樣激起了大唐君臣的強烈憤慨,尤其以主戰派李世民爲代表,他強烈要求用戰爭的方式奪回被隋軍強佔的城池和土地,絕不退讓一步。

李世民獲得了朝臣上下的一致擁護,這時,主和的太子李建成也被迫改變態度,不得不同意李世民的方案,以戰爭爲輔,促使中都方面讓步。

李淵遂下定決心,令李世民統帥三萬大軍向蒲津關發動全面進攻。

武德殿御書房內,李建成憂心忡忡對天子李淵道:“兒臣能理解大家的憤怒心情,但如果能一戰奪回幷州土地,我們又何必派人去中都談判,兒臣就害怕拿不下幷州,連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有了。”

“你覺得我們拿不下來?”

李建成嘆了口氣道:“或許能拿下蒲津關,但河東城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僅靠三萬軍隊,兒臣覺得不太現實,更不用說上黨郡和長平郡,如果通過談判達成協議,我們至少可以拿回河東城,可如果兵戎相見,而且又拿不下河東城,那太原怎麼辦?父皇,憤怒容易,冷靜卻難啊!”

李淵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長子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可中都開出的條件令人神共憤,他李淵就算貴爲天子,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同意中都的條件吧!

半晌,李淵也忍不住長嘆一聲道:“朕也想冷靜,可中都提出的條件實在太過分,滿朝文武一致支持秦王出戰,朕還有什麼可說?朕只能希望唐軍旗開得勝,拿下蒲津關和河東城。”

李建成沉默了片刻,他最終沒有說出‘拿不下怎麼辦?’這句話,他能理解父皇的無奈,父皇是被滿朝文武的官意挾持,不得不答應出兵。

李建成便不再提這件事,轉換話題道:“父皇,關於募兵之事,兒臣已經拿出具體方案,目前已轉交兵部,希望父皇儘快批准實施。”

唐軍增加兵力也是一件迫在眉睫之事,目前唐軍軍隊人數只有十五萬,而隋軍已有軍隊二十五萬人,據說還準備擴軍到三十五萬。

從軍隊人數來看,隋軍已經遠遠超過唐軍,使朝廷上下都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尤其這次東征而被隋軍突襲時表現出的狼狽,使每一個大臣都意識到,如果唐朝有足夠的軍隊保衛關中和幷州,那麼秦王就不會在節節勝利時被迫撤軍了。

在短期內增兵至二十萬朝廷已經達成了共識,但李世民提出增兵到三十五萬的要求卻讓很多大臣稍有遲疑,他們擔心朝廷無法承受如此大的軍費開支,不過最後大家還是達成妥協,先增兵至二十七萬,然後在三年內逐步增兵至三十五萬。

李淵當然知道兵力不足的嚴重後果,他當即對李建成道:“募兵方案朕今天就批准下來,你先去着手準備吧!”

蒲津關對於幷州是天險,用長長鐵鏈橋和黃河對岸連接,但蒲津關對關中卻不算天險,由於蒲津關和關中通過陸路連接,其軍事防禦能力只能算一座稍微難以攻打的關隘。

目前蒲津關有三千隋軍駐紮,守將正是尉遲恭愛將王玄敬,在蒲津關以西數裡外,一萬五千唐軍在大將李神通的率領下構築大營和隋軍對峙,不過到目前爲止,唐軍只是爲了防止隋軍殺進關中,而並沒有奪回蒲津關的行動。

這天上午,李世民率領一萬五千大軍抵達了蒲津關,加上李神通的軍隊,一共有三萬軍隊將參與這場奪回蒲津關和河東城的戰役。

李世民在數百名將士的簇擁下騎馬來到關隘前,他在數百步外遠遠打量着這座關隘,儘管他已不止一次從蒲津關經過,但他還是第一次從西面,用軍事的角度來打量這座橫亙在秦晉之間的雄關。

蒲津關是修建一座小山之上,山背後便是滔滔黃河,小山樹木蔥鬱,巨石矗立,一條筆直的山道直通山崗上的雄關,不過山道並不陡峭,也不算長,只有八十餘步。

李世民用馬鞭一指關隘,對李神通笑道:“三叔看見沒有,蒲津關雖然看起來雄偉,但實際上並不難打。”

李神通和隋軍對峙二十幾天,早已摸透了這座關隘的每一個細節,李世民這一說,他便笑道:“這座關隘最大的優勢是擁有黃河天險,但對於我們,黃河天險卻沒有了,而且山上樹木太多,巨石聳立,樹木甚至緊靠城牆而生,便於進攻士兵遮擋,使關隘看起來雖然雄偉,但奪取它卻並不難。”

“那三叔爲何不奪下它呢?”

李世民的語氣很平淡,但他目光裡卻透出一絲不滿,這座關隘明明可以奪取,李神通擁有一萬五千人卻不肯出力,無非是寄希望於談判。

“這個.....聖上沒有下旨攻關,作爲臣子當然也不好擅自出兵。”

“可聖上也沒有下旨放棄蒲津關,三叔,我說得沒錯吧!”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李神通。

李神通聽出了李世民語氣中的不滿,他嘆了口氣道:“世民請放心,這次蒲津關是丟在何潘義手上,也算是丟在我的手上,無論如何我一定會身先士卒,奪回蒲津關。”

但李世民要的不是李神通什麼身先士卒,他要的是李神通把軍隊交給自己,他來統一協調作戰。

沉默片刻,李世民道:“這次我奉父皇旨意奪回蒲津關和河東城,父皇給了三萬軍隊,除了我本身帶來的一萬五千軍隊外,還有就是三叔手中的一萬五千人,我需要全權指揮這支軍隊,不想麻煩三叔。”

李世民說得很直白,就是要李神通將軍隊交出來,由他統一指揮。

李唐內部同樣派系林立,這和李淵建立唐朝有直接關係,當初李世民爲左都督,掌控太原之軍和後來投降的長安隋軍,李建成爲右都督,他手中的三萬軍隊是他從河內郡帶來。

另外,李元吉出任太原留守,他手中也掌控五萬幷州留守軍隊,這支軍權他絕不會交出去。

另外還有李孝恭掌控的巴蜀軍和李神通掌控的三萬關中軍。

李神通的軍隊原本是關中亂匪,被他收編後納入自己麾下,手下大將諸如丘師利兄弟、何潘仁兄弟、盛彥師等人。

所以李神通承認何潘義沒有守住蒲津關是他的責任,其邏輯正是因爲蒲津關守軍是他的軍隊。

李世民的坦率直言使李神通臉色有點難看,但他又無法拒絕李世民的要求,那是聖旨中的明示。

躊躇片刻,李神通只得點了點頭,“好吧!我願協助世民奪取蒲津關和河東城,我只是出謀劃策,軍隊暫時交給世民統帥。”

李神通刻意強調了‘暫時’二字,而且他也必須在軍中,防止李世民清洗整頓自己的軍隊。

李世民心中冷笑一聲,便微微笑道:“三叔識大義、明事理,小侄萬分佩服,今晚整頓攻城器械,明天一早攻打蒲津關。”(。)

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21章 三家獵楊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99章 雲起歸來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861章 援軍到來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72章 驚濤駭浪第505章 貪慾之敗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2章 人心難測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921章 意外發現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1054章 衝鋒陷陣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706章 李代桃僵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3章 真假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