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書吏

bookmark

聲音清冷,帶着一絲金屬摩擦的雜音,將一種莫名的威嚴宣斥在了大殿之中。

那老太監身子一抖,頭也不敢擡上一下就使勁兒叩了下去,磕得石板製成的堅實地面咚咚直響,幾下下去,額頭之上便即鮮血淋漓,頭上雖痛,卻也比不得他現在心中的恐懼,一邊死命的叩頭,一邊嘶聲道:“陛下,老奴知道錯了,知道錯了啊。。。。。。。”

這個叫李信的太監不是旁人,正是如今西秦內衙總管大太監,領着正四品職銜,可謂是位高權重,最是得當今正德皇帝信任的一個人。

至於內衙一說,卻是相對於掌管禁軍的南衙北衙來講的,南北二衙都是沿襲唐制而來,西秦開國時北衙有十六衛府,都是從太祖皇帝定鼎開國的老兵,到得太宗年間,十六衛府兵已經漸漸分化,其間頗多弊病也爲人所構,於是太宗第一次改革軍制,將常年駐守邊庭的禁軍士卒劃歸邊鎮,由親信大將帶領,再不屬禁軍轄制,也不用輪流到京番上,只一心抵禦外敵,實際上已經自歸一系了,後又建北衙六軍,駐守地方,以對邊鎮有所挾制。

至於南衙則負責京師防衛,殿前司禁軍,左右神策軍,以及地方團練都屬南衙轄制,最重要的卻是北衙禁軍將領之考覈評定都歸南衙核管,幾乎一半的樞密院權力都集中在了這裡,其長官便是朝中樞密副使汪道存,可以說,南衙職權更在北衙之上。

至於內衙,卻是要複雜的多了,它不僅掌管宮禁宿衛,在私底下,更是皇帝的耳目,和御史臺一明一暗,充當着監察朝廷官吏的作用,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其實由於朝代的更迭,官府職能的完善,出現內衙這樣的職司也在情理之中,就像是唐時武週一朝,由來俊臣等酷吏掌管的控鶴府,還有如今後周的行人司,南唐的節衛等都是一個性質性質的機構,雖然職能有大有小,但說起來,乾的都是一些陰私勾當,上不得檯面的。

而眼前這個李信,便是西秦的情報頭子,掌管着西秦內衙大多數的權力,是個不折不扣的權宦。

但說起來,如今的內衙還處於情報機構的初始階段,有很多不很完善的地方,權力上也不可能和後世明朝的錦衣衛相提並論,皇帝雷霆一怒,殺他這個奴才簡直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殿中燈火明滅,映在正德臉上,看不清他的臉色,但一雙泛着冰冷的眸子,卻是幽光閃閃,好像比殿上的燈火還要明亮三分。

看了跪在那裡狼狽不堪的李信良久,正德的眼神漸轉柔和平靜,畢竟是跟了他幾十年的老人兒啊,心裡嘆息了一聲,幽幽道:“起來吧。。。。。。。。”

李信聽了,心頭立時一鬆,險些癱軟在了地上,此次出的紕漏確實太大,,他也知自己罪責難逃,唯求能保住項上人頭便即滿足了的,他服侍皇帝日久,自然知道皇帝的脾性,如今一聽皇上的語氣,知道皇上唸了他的情份,看來這條性命是保住了的,眼窩一熱,哽咽道:“謝皇上。。。。。。。。。”

“李信啊,你跟着朕有多久了?”

李信心頭一顫,這時他已經規規矩矩立在了書案旁邊,連額頭上的鮮血也來不及擦上一擦的,偷眼瞟了過去,正德的臉藏在暗影之中,看不清是個什麼神色,但一頭已經花白的頭髮卻隱約可見,皇上也不年輕了啊,心裡這個念頭一閃,趕緊又壓了下去,心裡卻是一酸,不敢有什麼遲疑,立即將頭深深低下,老老實實答道:“老奴服侍皇上已經五十一年了。”

“是啊,已經這麼多年了,你和張澤是一起進了朕的太子府的吧?記得當年。。。。。。。。唉,一眨眼兒的功夫,大家都已經老了。。。。。。。。”幽幽的聲音透着些許的落寞,還有。。。。。。。。不甘。。。。。。

“皇上不老,老奴無學,要不是因爲皇上看老奴還算有那麼點子忠心的份兒上,總也不會有今天,老奴不知道什麼國家大事,但這麼多年老奴就認準一個理兒,這西秦的天下不能沒有皇上。。。。。。。。

前些兒時,張澤還跟老奴說,他身子骨兒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是不能再服侍皇上了的,老奴當即就罵了他,就算是撐也要撐着看到皇上治出個太平天下來。。。。。。。。但老奴實在該死,誤了皇上交託的差事,老奴該死啊。。。。。。。。”說到這裡,已然老淚縱橫,聲音哽咽。

正德嘆了口氣,聲音越發的柔和了起來,“難得你還有這樣的心思,在這一點上卻要比旁人強了的,但慶陽這麼大的事情,你掌管內衙,竟然沒有一點的察覺,確實該死。。。。。。”

說到這裡,正德的語氣也頓轉嚴厲,嚇的李信腿一軟,又跪在了地上,“是,奴才有負聖恩,不管皇上怎麼處罰,老奴都毫無怨言。。。。。。。。”

“你是朕身邊的人,在情份上不比旁人,但越是這樣,朕越是恕不得你,你可明白朕的苦處?”正德慢慢說道。

李信心中感動,以一國之尊這般跟他說話,當得起的能有幾人?“老奴明白,只讓陛下爲難,老奴就該死一萬次的。。。。。。。”

擺了擺手,正德站起身來,來回走動了幾圈,輕聲道:“什麼死不死的,只要有朕在一天,你們這些個老人兒就放寬了這個心,朕不是不念舊情之人,你年紀如今也大了,卸下這個擔子也未嘗不是好事兒,城南皇莊那裡還缺個管事,你去給朕管着,哪天朕覺得倦了,就去那裡找你說說話。。。。。。。。。

不過。。。。。。”話鋒一轉,正德的語氣也嚴肅了下來,“在這之前,你再給朕辦一件事,把那個姓崔的書吏給朕找出來,朕到要看看,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敢把十萬大軍的軍糧搬空,這是件大事,其中的分寸你應該明白吧?若是辦不好。。。。。。。。”

“是老奴明白,一定將差事辦下來,不叫皇上失望。。。。。。。。。”

擺了擺手,“明白就好,下去吧,朕等你的好消息。”說完這句話,正德轉過了身,在轉身的一剎那,李信忽然覺得,這個背影一瞬間好像充滿了疲憊和無奈,整個人都給人一種蕭索的感覺。

第334章 山匪(四)第558章 寨子(二)第440章 演武(二)第917章 序幕第1368章 趙氏第974章 商議第1450章 評說第390章 爲官第1240章 西涼(四)第961章 卡勒第197章 孤僻第1108章 盟約(三)第1080章 分裂第1161章 李府第1294章 城歡第537章 來臨第461章 草包第83章 風雲(一)第1331章 諫言第80章 收徒第700章 亂子(一)第889章 毆鬥第672章 勘議第733章 決斷(四)第857章 大事第1566章 不安第1372章 調侃第856章 中書(四)第784章 議和(六)第816章 內衙(三)第1494章 入城第7章 徵兵第527章 比武第253章 家宴第557章 寨子第784章 議和(六)第1463章 亭會第200章 嚴苛(二)第1356章 消息第686章 小敘第577章 激戰第1263章 韋州(九)第185章 太液第711章 妹夫第1475章 閨語第494章 風起(三)第507章 雲涌(七)第543章 準備第1371章 聚飲(六)第1323章 家宴第1169章 爭辯第1323章 家宴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158章 祝壽(八)第186章 豔遇?第329章 鏖戰(三)第1230章 佈置第702章 湖畔第1387章 佛事第36章 聚衆第712章 開端(二)第334章 山匪(四)第120章 世傑第626章 任命第370章 部落第1142章 禁軍第220章 校場第208章 年關(一)第313章 香侯第474章 飛燕第84章 風雲(二)第1380章 價碼第901章 猛虎第1105章 商人(八)第1423章 校場第501章 雲涌(一)第229章 暗流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297章 先鋒第1461章 怪事第155章 祝壽(五)第1461章 怪事第978章 使者第225章 謀算第207章 嚴苛(九)第1566章 不安第1415章 區別第1510章 較量第1136章 回京第1346章 聚會第990章 決定第323章 大戰(一)第501章 雲涌(一)第766章 瘋狂第1508章 將來第266章 陣前第791章 歸家第1287章 繳獲第617章 家族第1075章 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