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數天下皆白首

bookmark

荀卿看着那竹簡上的數字變化,再是暗讚了一聲,這段時間,他不知道已經對這竹簡的主人暗地裡發出了多少讚美,只是心中道,這樣的人才,怎麼會去沒有前途的太學。

稷下學宮明顯更適合這位人才的發展,不論是他是一位聖人,還是大賢,或者是帝師,大士....在荀卿看來,哪怕這就是一位庶人,都是值得給予一個名譽講師的稱謂的。

這個時代的講師,能在稷下學宮開講,至少要是大賢起步,尋常來說,都是聖人,或者是類似儒門七十二賢者那種聲名在外的存在。

你要無門無派,起於微末,出於寒門,證了個賢者,帶着經文道理來稷下學宮講學,說不定第一堂課就會遇到很多拆臺的人。

那要是聲名在外的,譬如顓孫師,譬如卜商,譬如仲由,這些人來講學,那下面肯定都是凝神閉氣,如果有找麻煩的,估計也是儒門七十二賢者互相之間的對臺戲。

譬如顓孫師就看卜商很不爽,同樣卜商(子夏)也不喜歡顓孫師,而仲梁氏看誰都不太順眼,至於樂正氏就是好好先生一樣,教義倒是偏向於顏回一方,然後大家都喜歡和閔損作朋友,因爲這貨很講孝道,有人說他有舜帝之風。

而很有意思的是,很多聖門的代表聖人,甚至都出自於七十二賢者,譬如公孫龍,這裡又說到公孫龍,他在戰國時代的出場次數似乎很多,每次重大事件都會出現,在各個歷史人物,乃至於幾個學派的介紹中,完美的充當背景板,其存在感不亞於某個星球上的阿強。

所以七十二賢者中還有公孫龍這種時不時就跳槽的存在,當然在原本時間線中,公孫龍自開門戶是因爲孔子掛了,但在這個時空,顯然只是因爲手癢。

當然他偶爾也會出現在稷下學宮的講學隊伍之中。

而七十二賢者之中,還推舉了十哲人,這算是比較有思想的,然而主要的八脈主中,卻有將近一半不在十哲人內。

譬如顓孫師就不是十哲人,但他卻是八脈中第一脈的師主。而他升入十哲位,最早的時候是在南宋。

荀卿準備把這竹簡抄錄下來,用一道風吹到遼遠的北方草原,抵達長生與南世的交界之處,哪裡有一位他的故友,他覺得這很有意思,或許可以讓那位故友放鬆一下焦慮的心情。

那位故友,便是顓孫師。

在正確的歷史線中,顓孫師當然和荀卿沒有交集,兩個人擁有時代差,但在擁有仙神鬼聖之力的這片天地,當然沒有了原本的壽命束縛。

所以荀卿和顓孫師有了交集,從正常的發展來看,是屬於必然的。

這是因爲顓孫師的好友陳完曾經逃奔到齊國來。

而說來也極巧。

陳完就是“田敬仲”,看到這個田字,想必天下人都明白了一半。

他正是如今齊國王室的老祖宗,而他,是顓孫師之祖,公子顓孫的好友,更是相交莫逆,同時他還是陳厲公的子嗣,在魯莊公時期,陳國是陳宣公,陳國發生政變,公子顓孫護送公子完從陳國出逃,後來公子完在齊國安定,而公子顓孫則沒有選擇在齊國停留,而是逃到了魯國。

三代之後,顓孫師出世,而在這個時間點,顓孫師甚至還見過垂垂老矣的陳完。

所以顓孫師出現在齊國,也不單單是因爲稷下學宮的緣故,故而荀卿與他也多有交集,又因爲荀卿是稷下學宮大祭酒,與王室自然也是關係非同尋常。

這就是一個三角形。

荀卿抄錄完畢之後,把自己的一些解題心得寫在了上面,他倒是不知道龍素解題的事情,也不知道甘棠進山,塗山王出迎,這段時間,荀卿在第一時間拿到太學的這道題目時,就十分感興趣的陷入了其中。

時間過得很快,甚至有些不夠用的。

荀卿做了決定。

看來太學必須要走一遭了。

他的身前不遠處,一盞燃燒着熠熠輝光的燭燈,吞吐着乾淨的火苗。

那是號稱永不熄滅的南海人魚燭。

荀卿把自己剛剛抄錄的竹簡,放在人魚燭的火光中,頃刻間便使其化爲灰燼。

灰燼乘起青風,飄搖而起,劃開雨雪,向遠方而去。

............

遠在長生與南世的交界處,終年飛雪的雁門關下。

顓孫師帶着他的弟子們在這裡駐紮。

寒冷的風悄悄從天空之上滑下。

他擡起頭,制止了學生們的交頭接耳。

於是一道寒風向着他輕輕飄來。

風之中,八百文字從中飛出,顓孫師隨手從懷裡掏出一冊竹簡。

八百文字盡數覆在竹簡之上。

他的學生們恭敬的站立在一旁,等候着他的吩咐。

顓孫師看完這些文字,注意力集中到後面的數字之上。

“稷下學宮都解不出來的東西麼....”

他看了看四周的弟子們,喚了一聲:“渢珝,你過來。”

於是風珝向前走了幾步:“老師?”

渢珝是曾經與程知遠比試過劍法的那位儒門弟子,當年顓孫師讓他與程知遠較劍,其實也是藉助程知遠之手,小小敲打一下這位年輕弟子的驕氣。

同齡人的督促,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在這個時代,知恥而後勇是一個有尊嚴者,並且心懷大志之人的基本操養。

渢珝自然是心懷大志之人,他也想青史留名。

於是顓孫師召他過來,讓他解那些數字。

渢珝當即便傻在那處,卻眼中只看到一排排意義不明的陣列,卻完全不懂其中到底說的是什麼。

這種數字,要如何去解?

他心中不明白,不敢不懂裝懂,便誠懇拜罪,向顓孫師請教。

“嗯,初見之下,沒有自己的想法嗎,要來問我?”

顓孫師忽然失笑,這更讓渢珝尷尬,且不敢直視他。

“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是今年太學發放的招榜卷宗。”

顓孫師笑着看他:“連太學的東西都解不出來嗎,這還算是稷下學宮的學子嗎?”

渢珝面色漲紅,咬牙不斷。

顓孫師忽然又是大笑:

“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因爲我也不會。”

渢珝目瞪口呆。

顓孫師呼出冷氣,邊上的弟子們恭敬聆聽,他道:“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矣。珝啊,今時今日,難道你不想當一次我的老師嗎?”

顓孫師說着,又是失笑,敲打竹簡:“學如不及,猶恐失也!果然,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啊,我也差的遠呢,卻不知道這道題是誰做出來的呢,可,真想見見他啊。”

渢珝憋了一會,忽然道:“老師的學識已是天下罕有,此人做此詭題,或只爲刁難而刁難,並無實際意義....”

顓孫師看了他一下,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顓孫師沒有繼續說什麼,但是渢珝卻是在瞬間面色漲的通紅。

他看向那個竹簡,心中憤怒,暗道太學的知識,沒有什麼困難的,不過是一些迂腐的東西,用一些數字就要刁難自己,那顯然是不可能達到的。

雁門關終年大雪,與南世往來稀疏。

渢珝當然不會知道,如今半個天下,都爲這道題目,愁白了頭。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 ? 銅鐵之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地游龍(上)第一百八十章 失勇者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遠雷音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二百九十七章 周世 · 天移第五百八十七章 垂名於千古青史第六百一十一章 萬民(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本想拒絕,但他給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人 · 庚桑楚第一百八十七章 擇碑記(七)第六百二十五章 仲尼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徹於天第七百五十七章 作繭自縛第五百四十章 萬妖之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遠雷音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十二章 執力者,勢也!第三百五十三章 第三日的光速劍第二百九十章 夢 ? 磨世第七百二十六章 秦天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彈指入雷鳴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鬼神第二百九十三章 夢 · 百獸還糧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第五百六十七章 荀子入秦,與狼共舞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無章璽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第五百九十三章 少說話多看第四百七十三章 騙術之高(上)第二百一十章 龍淵相虺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秀於林(劍化龍)第三十三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上)第一百零九章 相馬記(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一百八十九章 雷崩第三百二十三章 姬止接劍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與地相去一萬五千裡(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三百四十九章 世生良才,未敢用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雲之宴第四百七十六章 雲神之殤(上一章標題錯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關尹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窮山惡水第五百九十三章 少說話多看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四十七章 乾了這碗瓊漿玉液!第三百三十八章 君子如向矣(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恆山武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劍解第二百二十二章 異變(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碑記(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第六百八十三章 豈有同類相食?第三章 劍神童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感染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路之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四百四十七章 飛昇之謎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三百七十八章 沸水(上)第三百九十章 獨吞第六百六十五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上)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四百章 天叫之哀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陸地劍仙(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畫地爲牢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鬼!第四百一十八章 程跑跑跑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九十五章 夢 · 鉞,天子之怒也第六百三十九章 鬼門關開!第十六章 儒門,龍素第一百零八章 相馬記(三)第五百五十三章,君當愛法,法當愛民,民可爲法而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爲上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劍解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擇碑記(七)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三百三十八章 君子如向矣(一)第十五章 世間聖門,五圈六步第六百四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過站的感覺第五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儒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四百九十九章 程夫子欲見天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