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逼其動,離其心

“而二百城處,因爲百姓爭相逃亡,香火斷絕,剩餘神道狂熱者,不懂耕作,故而城池看似依舊有人,卻已經是座座死城。神道的信仰與人道不同,人道靠國人之力,不在乎山野之民,但神道的強大,卻不僅僅是依靠國人。”

“數千萬的人口逃難,必定影響到山野之民,我楚國邊疆,揚越,百越,那些野神老早就覬覦楚國香火,在此時國家爆發動亂之刻,必然發難!”

庚桑楚的話沒有說完,卻突然對程知遠問道:“夫子可有補充?”

程知遠不太懂他的意思,這明顯沒說完,卻要讓自己說,顯然庚桑楚是在試探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程知遠變道:“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我是贊同的。”

“這計策的狠毒之處,在於神道構築的信仰體系的崩塌,糧食不過是一個導火索而已,等到兩王會於武勝關時,楚國內部的神道也到了動亂爆發的極限,而此時諸國派兵來攻.....”

“齊伐吳越之地,趙攻信陽之邊,秦軍待動,而東皇陛下必然派兵回援,而此時便會逼他把秦王孫送回,但秦國因爲貪婪,必然要先行動手,所以淮西十六城,此時卻成了信仰最堅固的地方。”

庚桑楚大笑:“不愧是天下鼎鼎的程夫子!正是如此!在我看來,夫子的計策雖然已經是咄咄逼人,但還是稍顯溫和,而我,便要把那十六城,逼成東皇太一最後的神道淨土!”

“他若不想失卻此十六城池,必然要與秦軍決戰,因爲秦軍也想要這十六城!”

庚桑楚感慨:“平靖關在內,淮西十六城,乃秦國問鼎中原之關鍵,要麼一口氣全部打下,要麼便不要在此時攻伐,但這楚國動亂,神道實力暴跌,人道疆土收縮,這麼好的機會,乃天賜的良機,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這送到嘴邊的肥肉,秦王又豈有不吃的道理!”

庚桑楚做了個點筷子的動作:“這美肉鮮嫩,我都用筷子給你遞到了嘴巴邊上,又沒有毒,你若是不吃,是嫌棄這肉不夠香麼?”

“當然是一口吞掉!”

楚國的神道如同一張大網,而庚桑楚在網的某一處點上了火,這火便會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到網的各處,那些原本通順的脈絡,此時卻會成爲焚身的通道!

庚桑楚負手:“這是第一步的補充,而第二個疏漏點,正是與這第一條遙相呼應,淮西十六城國人,對我楚國的歸屬感雖高於秦,但並沒有高出太多,正好結合此次事件,言神道暴亂,與國人衝突,如此十六城人必然恐懼神道,而秦軍在前,神道在後,國人退無可退,此時我王派人再去遷移國人,猶如夜幕點燈,國人必欣然相從,爭先恐後而去!”

“而國人盡去,神廟荒廢,但依舊完好,只需要再遷神徒就可重新運作,相比之下,國內二百城神廟盡破,東皇太一不得不與秦軍戰於淮西,哪怕這十六城神廟之中,一人也無!”

“此爲第二步的補充!我等不要等他來,而要逼他去!”

“而第三步.....”

庚桑楚作揖,朗聲而笑:“便是不單單的夫子要書信給趙,齊二王,我王也要書信一份,送給天齊淵!”

“請我王於書信中明言,若天齊神能牽制吳越諸地,這兩片楚土,願意改換門庭,去東皇神像,立雲海八神!”

“如此一來,天齊淵必全力南下,吳越許諾,楚國東方門戶大開,若爲天齊淵所得,則齊國對楚如扼住咽喉一般,故齊國也必然全力出兵!”

“至於趙國,如夫子所言,不必擔心,之前韓,魏,齊,聯手伐燕,趙國未曾參與,國力充沛,且上一次趙人英魂被擄掠,趙王懷恨在心,一旦接到昊天帝諭令,自然來伐!”

庚桑楚敞開胸懷:“故任他等幾路來,我等只消一路去!”

“便是守住七十四城,以逸待勞!”

“而至於那份書信送達之地,我王就說天齊淵乃不測之地,不知該向何處所去,信使不認得路,又恐齊人阻攔,半道身死,故而遞呈去泰山樑父處.....泰山乃仲尼論道榮聲期所在之地,亦爲古七十二王封禪地.....”

庚桑楚這句話很有意思,不是明着的挑撥離間,而是暗中埋下種子,自己這裡什麼話都沒有說,而且言明瞭,天齊淵找不到,世間最著名的地方就是泰山,故而也只能送到泰山。

但這裡面隱含了什麼意思?

哈,泰山樑父的等級,就如同東君與之東皇,在東皇存在的時候,東君基本上都當個隱形人,而泰山樑父的知名度,他的名聲之巨大,甚至已經超過了天齊神。

次神超越主神,而且言明瞭仲尼的事情,至於那七十二王封禪,其實是沒有的事情,是儒家自己思考,從各個典籍中搜羅過來編製成的“人造考據”。

這種考據平常時期說說就算了,泰山神也很高興,但是在眼下這個時間點.....

泰山古來便爲東方大嶽,仲尼登泰山而小天下,而上古山海時代,泰山主金虹氏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如今樑父主泰山,他真的願意屈居於天齊淵之下?

樑父無反意,天齊有疑心。

而楚國這邊,可是什麼都沒有說啊。

庚桑楚在求救同時,不忘記再來一手離間計,雖然短時間看不到成效,但是裂痕已經出現,身爲人主,包括神主,最忌諱的就是二把手僭越。

楚王沉默了很久,他似乎是耗盡了力氣似的,他的手臂放在案桌上,過了數個呼吸,才重重一嘆。

“傳令給項武擔!”

他忽然下了這麼一個命令,頓時有侍者上前聆聽。

“讓他調兵,把在場諸公府邸好生保護,不准許有人出入其中,至於諸公,還請在王宮偏殿歇息。”

“本王準爾等在王殿內用食。”

他這一聲令下,諸臣惶恐,但也有人看得開,他們知道,剛開始,庚桑楚大聲把這種計策在朝堂上說出來,比起程知遠的還要更狠,爲了實現,那麼必須要保證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說出去才行!

這是軟禁!

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下)第二百四十章 禮樂之徵!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捲地百草折第一百三十二章 顏如玉(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你們在此地不要走動第六百四十八章 背棄天命第七百零一章 東皇與太乙第五百六十一章 推杯換盞(下)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秦軍伐韓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昏暗的前兆第六百一十一章 萬民(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過站的感覺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你們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一百六十一章 仙與鬼(一)第十二章 執力者,勢也!第六百二十四章 柳樹與杯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臥滄江驚歲晚第七百五十八章 卞和!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萬里秦風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子之使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火之謎第一百八十六章 擇碑記(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第六百七十八章 過去開始的地方第六百四十章 黑日第三百一十二章 齊國的打神鞭第六百四十八章 背棄天命第五百八十九章 終究還是躲不過!第五百九十八章 說不通就打第三百四十三章 廬山幽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最早的刺客無雙第二百五十六章 今年輪到我羞辱天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乂字劍!第六十二章 潛入夢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六十六章 你必須先攻擊帶有嘲諷的隨從第二百零九章 妖神第六百八十七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七十章 四季之龍第一百零二章 仲夏之炎(三)第三百三十章 強制道歉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地之迫,聚於罡爐第三百三十章 強制道歉第四百三十七章 逼其動,離其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中原唯一綜合性重點大學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山》!第五百零六章 魏王女第二百八十七章 夢 · 劫糧?劫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捧地獄第七十五章 察晦塵於微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三百六十四章 劍道中的一和零第五百一十九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見法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服王化第六百七十八章 過去開始的地方第三百五十四章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第六百五十六章 周幽周平第三百零一章 二姑娘,獻青魚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五百九十九章 飯和油(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吾師當爲堯舜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靈槐第三百零二章 三連環,侯人漪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一百零四章 紅袍劍仙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時大祭第五百一十六章 《雨無正》(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我認你當大哥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的巫女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雲神之殤(上一章標題錯了)第一百九十章 和光同塵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極地乃海外神山第三百八十四章 廬山震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二百五十六章 今年輪到我羞辱天下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四百六十四章 莫須有也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六百零七章 車輪戰第六十一章 蟲聲第三百七十章 有刺客第六百四十七章 姬發第六百三十三章 諸侯劍第二境!第五百零五章 你被錄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