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儒家

bookmark

劍與刀一觸即分,刀光翻轉,殺豬刀直接將程知遠“劈死”在當場!

“屍體”向後倒下,卻在觸碰到地面的時候,幻化爲雲霧消失。

曾子握着殺豬刀,緩緩轉過身去,刀刃一點,又是一具“屍體”直接被捅死!

“神遊!”

曾子眯起眼睛:“果不其然,其前夜中,諸儒生劍客屢次撲空,而對手卻幻化萬千一般出現於八方各地,讓人疲於奔命,我起初還有疑惑,覺得不該是這神遊之法,但現在....”

“程夫子,久聞大名,卻不知道還藏着這麼一手絕世上法?這西極之國的神遊幻化,南世可不常見啊!”

程知遠的身形幻化出來,握洗血而立。

“流言蜚語,曾子殺人,這果然與您曾經的故事一一應對,不知我何處得罪了聖人呢?”

程知遠的腳邊,火燭不知何時被擱置,曾參的目光微微一凝。

強大如他竟然也沒有察覺。

“是因爲,我殺了秦商先生麼?”

那臉孔之下的身體被火光照耀,但光芒延伸不到臉孔,從腳開始向上,至胸膛而止,火浣布在裡面露出的衣角顯得鮮紅如血,以至於程知遠的面目模糊不清,罩於深邃黑暗之下。

“秦商死於你手,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唯以直報怨而已!”

曾參的手指從殺豬刀上抹過:“說劍人能駕馭萬千寶劍,行得了咸陽的金鐵之氣,不知道我這柄殺豬刀,還能不能入你仙眼?”

程知遠看了下那柄刀:“這是曾子曾經,教育自家孩子時所用的那柄殺豬刀?”

“言必行,行必果,曾子殺豬,以教其子,這是一柄好刀,它不下於庖丁解牛的奏刀,那柄刀曾在莊周手中。”

曾參的目光出現劇烈波動。

程知遠瞭然:“原來您也知道莊周這個被隱去的人,他不就是南華的化身麼?”

曾子殺豬是曾參以前的一件爲世人傳頌的事情。

曾參的妻要到集市,她的兒子邊跟着她邊哭,曾子妻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爲你殺一頭豬。妻到集市後回來,曾子抓住一頭豬要把它殺掉,妻子制止,講述剛纔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着玩兒。

但曾子卻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着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樣不能教育好孩子。於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儒家的事蹟,先秦之前的先賢,他們的行爲都是符合道德的,尤其是曾子,雖然被很多人說他爲人迂腐,但就像是荀子一樣,先賢有獨屬於自己的閃光點與道理。

曾參的道,便是“誠”與“孝”。

他的聖號是“宗聖”!仲尼曾以《大學》授曾參!

同樣與漆雕啓屬於仲尼的親傳弟子!

“言必行,行必果!你殺我老友,我自然要給他討個公道。”

曾參直視程知遠:“而且,如今你這個離經叛道的子,來到這片土地,卻在奇怪的宣揚古早的學說,四百年前的道理,四百年後還會適用嗎,這是仲尼的話!但理不同,道是一樣的!可在你說出來,就變了味道!”

“我不知道你出於什麼目的來的,也是爲了武王的鉞?但很可惜,這一次,荀況不可能拿得到那柄鉞,八脈從此,將爲歷史!”

程知遠:“曾子,子思一脈與其說是子思創立的,不如說是您創立的。”

曾參曾受仲尼所託,教導子思,子思的父親孔鯉先於孔子而亡,在原本歷史上,仲尼後來也死去,所以說子思基本上就是曾參一手帶大的。

“我可以理解爲,您在爲子思除掉競爭對手?”

程知遠道:“這難道不是溺愛嗎?”

曾參:“我是古人了,古人總要爲今人做些什麼,子思雖然也是古人,但是比我要年輕,而如今,只需要這柄黃鉞在手.....”

“周武之力,周公之禮,周成之樂,盡在儒手,天地正統,歸於吾脈。”

“八脈.....爲什麼要有八脈?”

曾參忽然問程知遠:“程子,你也是子了,秦國一日入天象,仙道十重,也可與從聖爭鋒銳,一言呼喚西天,也曾拿起定秦劍,殺秦商匹敵亞聖.....你知道你現在在世上的地位,很重麼?”

“你代表了一個新的學派,它叫什麼,還沒有名字,但我們不敢接受,就像是法家弟子寧願撞死霸宮也不要讓你入內一言.....”

“你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程知遠:“變化,或許是好的,也或許不爲世人所接受,但可以慢慢來,天下有七國,可以慢慢試。”

曾參搖頭:“來不及了,變法至少要四代君王纔有成效,如秦國一般,不論是儒還是法,試推行,重要的是要讓這個國家承認這個制度。”

“不承認,就像是申不害變法那樣,一世而亡,韓國卑弱,列國不恥。”

“八脈就是這種變化下的大惡!”

曾參開始陳說利害,並且言辭激烈:“原本仲尼只有五個弟子,以詩書禮樂春秋傳之!後來門徒漸多,弟子漸長,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竟也開始出現這般派系,那般學問,仲尼都覺得有道理,不吝嗇讚美,但最後呢,竟然孵化出八脈這種東西來!”

“這些人,看得見表面,抒得盡理想,說的是天大的道理,包括荀況、漆雕、陳良、顓孫師!誰又還記得儒家之根本在於誠,之根源在於禮樂,之本來面目在於大德之道!仲尼周遊列國,在陳蔡間被困於野,糧絕七日,弟子飢餒皆病,不得行,而仲尼依然‘講誦絃歌不衰’,連子路都對此一時產生懷疑,只有顏回能以理解,認爲‘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是有國者之醜也’!”

“如果亂了禮樂,八脈啊,八脈各自的道理都不同,如同墨家三分一樣,彼此敵對,連聖人的話都曲解,那天下還有儒家嗎,儒家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

曾參道:“還有兩人,何其可笑?公羊高,穀梁赤.....禍亂啊,禍亂啊!公羊高的思想和法家有什麼區別?借儒家的皮,說鬼神的事,行法家的中央集權!”

“這是什麼?姜太公的四不像還差一不像呢!”

曾參言辭尖銳,恨鐵不成鋼,且對程知遠道:“程子,你覺得變革是好事情麼?如果是該變,怎麼變,怎麼脫胎,還是說一切打碎推倒重來,那先賢究竟爲什麼.....談道呢?”

“所以,我在爭,儒家正統,只有子思可以承負,儒必須是儒,有誠,有義,有德,有道,有理,有直,有怨,有詩書,有禮樂,有——”

“春秋!”

第七百零六章 世間最大的詭辯第三百六十章 孟軻!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夢 · 南禺山山神第二百七十八章 夢 · 望山巫第七百一十三章 葉公好龍第六百三十九章 鬼門關開!第七百七十四章 惠施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六百零三章 儒門衆聖(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七千年前的對撞第七百一十八章 天似蓋笠,地法覆盤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四百五十九章 冥厄之會第一百四十章 祭天金人予我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四十九章 我不姓張!第七十五章 察晦塵於微第二百一十章 龍淵相虺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顏如玉(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秦天第一百二十章 書中自有千鍾粟第三百零四章 五天時,往來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甘十,雉兔同籠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一百零七章 相馬記(二)第四百章 天叫之哀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魚宴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鈞天之宴(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如向矣(四)第六十九章 寒蟬悽切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子嘉第二百二十二章 異變(下)第四十二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上)第三章 劍神童子第十六章 儒門,龍素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戲開場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一氣破天關第四百一十九章 便宜劍仙第一百七十章 木秀於林(生翅蟻)第四十八章 七色鎏華,灰霞濺血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三百六十章 孟軻!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六百五十七章 鬼帝臨塵第一百一十一章 乂字劍!第七百六十二章 劍蕩祁連(三)第七百零一章 東皇與太乙第一百四十九章 陸地劍仙(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木秀於林(天屍引)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意人好說話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一百六十一章 仙與鬼(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地之迫,聚於罡爐第一百四十三章 孽生第四十五章 賠錢貨的高傲(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秀於林(劍化龍)第二百七十八章 夢 · 望山巫第一百四十三章 孽生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間仙人們第八十一章 夢·青丘社稷第二百零九章 妖神第四百三十三章 庚子與程子(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飛昇之謎第五百三十四章 你怎麼罵人啊你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失天威,其德猶在第四百九十二 血海劍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劫劍法(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秀於林(劍化龍)第一百三十八章 羞辱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第七百六十三章 劍蕩祁連(四)第七百六十五章 吾生也有涯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鬼!第六十四章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砍死的人第二百四十章 禮樂之徵!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鉤上吊第六百八十三章 豈有同類相食?第二十八章 沖天血炁第五百九十九章 飯和油(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稷下後山塗山王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劍解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滅於歲月第一百九十八章 妒火中燒第五百六十一章 推杯換盞(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下劍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