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萬民(上)

bookmark

快,必須攔住他們!

曾參已經感覺到可怕之處,他本以爲一天的時間,程知遠根本拿不出什麼本事,但結果,卻給了他響亮的一巴掌。

巨大的氣運流逝讓曾參震驚,而足足有二十萬人的名字開始造反!

不,是“起義”!

那些被萬民錄隱藏起來的,不列萬民之中的王侯將相們,他們的名字出現了,他們的名字首當其衝,將要被拉下來!墜下雲端!

曾參對程知遠問:“你和他們說了殺豬的道理,你還說了什麼?!”

程知遠還說了理所應當四個字。

天子派來諸侯,諸侯派來大夫,本來就是來治理萬民的,他們理當勤懇,但什麼時候,天子派來諸侯,變成了壓迫,諸侯派來了士大夫,變成了剝削?

這一切爲什麼理所當然呢?

程知遠文了庶人們。

“從來如此,便對嗎?”

“自三代時,從未有過這般荒唐的事情,堯使大羿拯救蒼生於水火,舜制定道德死後埋于山野之間,禹治水十三年走的腿都羅圈,三代的君主從來沒有要求萬民爲他們做什麼,反而是他們一直都在爲了萬民而奔波。”

“因爲他們認爲,自己坐在天下之主的位置上,總要做些事情。”

“萬民能夠開心,那是對他們治理的最大肯定。”

“但是夏啓開始,一切變了,子民是天子的子民,而三代時,子民只是自己。”

是啊,三代能夠做到的事情,爲什麼夏商周做不到呢?

是天下變了嗎?可天下依舊是那個天下啊。

是制度變了,是階級變了,是社會的意識形態變了。

但程知遠沒有把這些話對曾參說,因爲程知遠要說的話已經說完了,今天便不會再多說一個字。

曾參的身影從山河簡犢中消失,但是下一瞬間,他聽到了無數的呵罵聲!

庶人們的浪潮很平靜,但卻帶有一股力量,王后將相的名字們用呵罵,威脅,利誘,以不同的句子來分化拉攏,試圖讓這些庶人們“清醒”過來。

“我們很清醒。”

庶人們如此說,並且殺掉了一個威脅者。

他們繼續向前推進,並且不斷宣揚他們的道理。

“這是什麼!”

曾參回到現實,真身猛地站起來了,聖人的威壓浩瀚磅礴,周遭的聖人們都出聲勸阻。

“曾師!不必如此緊張!”

子思開口:“我們的道理也是利於民衆的,聖人與平民同,程知遠是在詭辯,不要亂了陣腳。”

子循道:“自古以來,聖賢治理天下還沒有不和平的,庶人們只是被詭辯矇蔽了。”

南宮适道:“我們是爲了萬民而聚集起來的。”

澹臺滅明道:“過去也有國人驅逐國君的事情發生的,我們是爲了萬民,同樣不是爲了貴族。”

曾參:“不是的!你們都錯了!”

曾參怒喝道:“程知遠,你和他們到底說了什麼東西!”

“我們一心一意爲了萬民,難道我們不是在效法三代嗎!”

“人間的樂土被打破,老有所依,餓有所食,飢有所飲,冷有所穿,他們還想要什麼!”

“要權利嗎!我看到他們在爭取權利!”

曾參毫不客氣,指着程知遠的腦門開罵:“你用一己之私,霍亂了本來安靜的樂土!萬民錄因你而污濁!”

程知遠擡頭:“權利是不當拿回來的嗎?”

曾參:“這本是國之諸侯,天子,士大夫該有的東西,我也是窮苦出身,但整個士大夫都是有錯的嗎?!”

“難道夏桀犯了錯,會說夏啓就是錯的?難道紂王犯了錯,就要說商湯也是罪人?”

程知遠道:“那,權利是不當爭取的嗎?”

曾參:“庶人想要權利,那就應該爲了成爲國人而去奮鬥!”

程知遠:“不,我說的不是這個。”

曾參:“你說的……”

程知遠:“奴隸就算了,但是勞作者,庶人承擔了最重的徭役,繳納着最多的賦稅,耕耘着最多的田地,被徵召爲次數最多的士兵,但他們的地位依舊低賤。”

曾參說不出話了,他一瞬間啞然了,因爲這難道不是本就如此的嗎?

他也窮苦,但庶人也是可以改變階層的。

通過聖門。

一個社會,必須要有巨量的勞動者。

“但他們有財貨,並不是沒有報酬!如果說是因爲糧食的價格太低而動怒,那麼調控就行了!”

“如果是爲了知識,那麼聖門永遠都是敞開的!”

“如果僅僅是爲了反對上層的統治者們,那麼王侯將相難道做錯了什麼嗎!這難道不是違反德與禮的嗎!”

“他們本來就已經過的很好,現在你卻讓他們進行愚蠢的暴動,這難道不是比秦國所做的事情更加惡劣嗎!”

“連天子連人祖的後裔都不尊敬了嗎!”

程知遠道:“聖門打開了求學的路,但沒有打開全部,我所做的,是把剩下半條,仲尼不敢打開的,給打開了而已。”

“人祖是值得尊敬的,但暴動也不是愚蠢的。”

程知遠問曾參:“三代的時候,一個部族有什麼權利?”

“部族中大部分人都是平等的,土地屬於所有人,老人會幫助年幼者,巫掌握着生產資料,但不會侵吞而是爲了部族而使用它們,所以生產資料屬於部族全體。”

“到了商代呢?”

“巫開始侵吞生產資料了,於是商帝武丁打壓他們,武乙毀滅他們,到了紂王的時候,連鬼神的祭祀都廢掉了,巫祝們走投無路,把國家的一切秘密賣給了周。”

“爲什麼三代和商的巫祝,會如此天差地別?”

程知遠問:“他們失去了什麼權利?爲什麼民衆擁戴的人也變了?僅僅是因爲武丁武乙紂王他們是天子的原因嗎?”

曾參答不上來,但總覺得這是有問題的。

程知遠:“三代的時候,天子也要勞作,夏代的時候,天子已不勞作了,到了商,諸侯與貴族開始不勞作了,而到了周,士大夫也不勞作了,但春秋時,士大夫裡也依舊有農人、奴隸出身的,而國人也會耕耘。”

“那麼下一代呢?或許秦依舊認爲勞作是寶貴的,但是秦之後呢?”

“會不會從有一代開始,認爲農人的身份是卑賤的,是不堪入眼的呢!”

曾參勃然大怒:“這種事情,絕不可能發生,只要糧食還存在一日!難道人們都不吃糧食,而去吃土嗎!那那個時候,差不多農人也就沒有地位了!”

程知遠卻是反問:“真的不會發生嗎?”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四百零三章 子夏荊軻第三百四十四章 歧路亡羊第七百六十八章 鈞天之宴(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魚宴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世間七竅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荒巨海劍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見我,不見天門第六十五章 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意人好說話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第六百八十三章 豈有同類相食?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鷹漁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六百零三章 儒門衆聖(下)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四百五十九章 冥厄之會第八十一章 夢·青丘社稷第七百零一章 東皇與太乙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自稷下學宮的鄙視第六百零五章 三儒第一百六十七章 靈槐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捧地獄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天子(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事了(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於金野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功之世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律之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六百七十七章 選擇的餘地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間仙人們第五百五十四章 萬法之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雪山神廟第四百八十九章 夢 · 牧野之戰第六十六章 你必須先攻擊帶有嘲諷的隨從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孽生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七百零六章 世間最大的詭辯第六百六十四章 古老的人兒第五百二十七章 千山鳥飛絕第四十四章 賠錢貨的高傲(上)第四十六章 因爲我窮第四百六十章 躲到茅廁的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灞上赴會高陵君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間世之死第六百三十一章 立下規矩第二百二十五章 汾水決堤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間世之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惠施第六百零三章 儒門衆聖(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爲上策第五百八十四章 定秦何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子的資格第二百九十六章 劍聖駕臨!第六百九十一章 葬土(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龍素的猜測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過站的感覺第一百八十七章 擇碑記(七)第五百九十章 神遊!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襄之桑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四百九十章 夢· 諸侯之劍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生起始第二百一十二章 昏暗的前兆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夢 · 封山之策第三百八十章 大周朝第一實驗田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子後裔第四百二十二章 山阿女蘿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四百零一章 來世雷書?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過站的感覺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被認可的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壁黃泉(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荀子入秦,與狼共舞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六百四十二章 斗轉星移,天下爲公第四百章 天叫之哀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程夫子欲見天律!第五百三十六章 太阿倒持(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捧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