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

bookmark

白鹿宮中,縯諝等人見證了天地悲慟,見證了仲尼隕落,儒家的開道聖人在這齊國大地逝去,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他們等了很久,仲樑先生去了泗上,陳良先生也去了泗上,直至仲尼被帶回泗上,他們才知道,龍素也去了泗上。

是荀子要她去的。

而曾子也同意了。

這是一種可怕的信號。

而白鹿宮中,一直遊走在外的大師兄,卻回來了。

“天下動盪了,接下來的列國之間,應該不會再保持任何剋制了,一切都被打破,一個真正沒有禮樂的時代,來臨了。”

大師兄是如此說的,而縯諝告訴了他,龍素說出荒誕言語,差點把白鹿宮一片苦心化爲流水的愚蠢舉動。

“龍素是在胡來!差一點,白鹿宮就萬劫不復了!”

縯諝說的很嚴重,希望大師兄和他一起向先生們進言,再聯合諸弟子,一定要把龍素關起來,讓她得到懲戒。

但大師兄則是表示,兩位先生的態度就是他的態度,先生沒有發話之前,你說了不算。

這讓縯諝無奈又惱怒。

“我一心爲了門戶考慮,可你們卻連一個像樣的意見都沒有!”

縯諝對大師兄大失所望。

仲尼的葬禮在泗上進行,雖然並不隆重,但絕不草率,而各國的君王都發來簡犢,齊王甚至親自到此,只有秦國,燕國沒有。

魯地,泗上。

“八脈各主該各自散去,諸位不能放棄仁義的教化,我在此爲老師守墓六年,已經足夠。”

端木賜來了,他已經十分衰老,而叔仲會很擔憂。

“你這把年紀,怕是守墓六年,自己也要下去了。”

端木賜笑了:“那也沒什麼不好的,我以前有一次來晚了,老師曾經責備我,現在我又來晚了,卻再也聽不見老師的斥責了。”

“會啊,你去吧,你比我們都年輕,你跟隨老師的時間最多,你可以繼承老師的道理。”

曾子在側,他越發衰老了,在仲尼死後,他彷彿一夜之間就度過了百年光陰。

他也要留下來。

“隨侯珠我已經交託給子循,八脈的爭鬥,也許,我本就不應該參與,老師說我還不夠仁,我修行了數千年,還不知道仁的道理……”

仲尼死前兩句話,讓曾參心有所悟,也或許是真的累了。

“理想未竟,便要離去,但這也是先生的選擇,不能阻攔。”

子思向曾參告別,同時感謝他多年以來對自己的教導。

諸聖就此散去。

“龍素,你要去哪裡,新學宮麼?”

龍素搖了搖頭,面對仲樑先生的詢問,龍素行禮,表示道:“仲尼讓我去天下看一看。”

“周遊列國麼?”

仲樑嘆了口氣:“沒事,你去吧,可惜……不,我還是要說一下,你一定要小心謹慎,如今仲尼落,天下的威懾者再也沒了,那些聖門必然會傾巢而出,大肆向各個君王宣講自己的道理。”

“現在已經不是春秋,是真正的戰國亂世,春秋時,仲尼都曾經被人下黑手,堵在陳蔡之間,七日沒有糧食可吃,差點餓死,如今這些士大夫的手段,那些封君的惡意,只會比春秋時更多,不會更少。”

“昔年,秦國子孫在繼承爵位時,總要以庶人之身行走十年,不論生死,而至如今秦王之後,他的子孫再沒有以庶人去歷練了,你知道這是爲什麼?”

“因爲天下變了,大家不再講究仁義道德,你身爲他國君子公孫,出去了,就有可能被殺掉。”

“我儒家大敵之多,不在秦國之下啊。”

“傻孩子,你真的想清楚,要出去了嗎?”

龍素笑了:“若有人來殺我,便說明他們是怕我的道理,知道我有威脅,所以纔來的!”

“山行者的故事中,石匠和木匠的對話,誰又會費大力氣,去砍伐沒有用的木頭呢?因爲我是有用的,所以纔會有人想來砍伐我。”

仲樑道:“他們若是想要以你之木,化爲舟船,你當如何?”

龍素:“木紮根於大地,不能動彈,人卻有兩隻腳,我跑就是了。”

仲樑也不免失笑:“跑不掉呢?”

龍素:“那便當效法古之君子,如伯夷叔齊之行。”

陳良這時候批評了她。

“你也要餓死首陽山嗎!這種愚蠢至極的行爲舉止?”

“這是君子之行?胡扯!”

陳良道:“龍素,你聽好了,既然你覺得仲尼說的是對的,要在這個時候去周遊列國,那麼你就不能抱着這種愚蠢的念頭。”

“餓死首陽不食周粟,這絕不是什麼大智慧的舉動,而你的困境,也遠遠沒有到要和伯夷叔齊一樣的地步。”

“聽好了,天地之大,不可計較,這世上沒有什麼去不得的地方,也沒有離不開的困境!你要走,我只告訴你一句話。”

“萬萬不要用君子的行爲,行走世間!只要不用君子的方式來思考,就沒有你逃不掉的困境。”

龍素睜大了眼睛,顯得不可置信。

不要用君子的道理去行走世間。

陳良和仲樑也離開了,龍素站在仲尼的墳丘前,曾參卻在這個時候說話了。

“他們說的對,不必再用君子的道理去看待這個世間了,尤其是對你來說。”

“等你有橫行天地的實力時,你就算不說話,也自然會有人把你當做天下一等一的大君子的。”

曾參對龍素並沒有好感,但這個時候,他不過是作爲一個儒家的先行者,在告誡後輩一些道理罷了。

龍素忽然想起程知遠常說的一句道理。

君子不器,無所不用其極。

風吹過泗上,天色,逐漸青了。

————

洛邑。

馬車的輪子空隆隆的轉動起來,後面的塵土飛過,又落在地上。

姬弈,荀況,北郭子師。三位先生在去年年尾,遞交了一份簡犢。

在西周公自己計較過之後,終於象徵性的把這份簡犢交給了周天子過目。

程知遠將被賜爵,但是不能擁有封地,因爲現在天下已經無地可封了,只是洛陽外頭,新學宮的那塊地,許給了程知遠,但他也並不是國主的身份。

西周公不想讓任何一家做大,尤其是稷下學宮一派,於是,他擅作主張,弄了一齣戲碼。

程知遠來明堂覲見天子之後,西周公代天子封程知遠伯位,地七十里,同時,授下大夫。

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但是,這並沒有結束。

程知遠身前,有侍從端來一個盤子,裡面放着一隻血淋淋的牛耳。

第六百二十三章 昔年山下,夢裡童世第三章 劍神童子第三十一章 人間無趣,不如不來第二百七十章 數字的“陰陽變化”第四百六十二章 萬里秦風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二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七百七十九章 關尹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天下最大的威脅!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學的神秘題目第五百九十六章 燭火(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君子如向矣(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五百零六章 魏王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四百四十五章 正宗秦腔第三章 劍神童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十六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六百零八章 神者,聖者?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於天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七百三十二章 比於列星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界(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覺得你是個妖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道未見第三百八十九章 荊棘從中荊棘刺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德?第九十八章 狂浪生(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子的書室第三百三十八章 君子如向矣(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周幽周平第四百八十二章 安期生的真正目的第二十五章 獅子蓮華,白虎拔刀第二百零三章 劍心(三)第五百七十章 聖戰(上)第三百零六章 七空天,高下禮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先生危矣第五百九十八章 說不通就打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八十三章 夢 · 不按套路出牌的紂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下,以後你和他就是同事了第二十七章 醉駕不可取第四百八十章 黃粱前,龍見龍第三百一十七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太學藏經七千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意人好說話第三百零二章 三連環,侯人漪第二百一十八章 風雨大作!第六百四十四章 借軀爲帝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第六百四十章 騙局第六百六十四章 古老的人兒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第一百三十章 顏如玉(三)第六百四十章 騙局第七十五章 察晦塵於微第六百一十八章 乘車負擔第四百二十三章 窮山惡水第三百九十五章 月退於蝕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子嘉第一百六十四章 仙與鬼(四)第三十八章 山河鼓劍(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二百八十七章 夢 · 劫糧?劫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二百一十章 龍淵相虺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生起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羅劍網第四百三十八章 往古混沌氏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十章 慈悲第四百一十九章 便宜劍仙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生天殺,其道理焉?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六百一十四章 勇者無懼(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意可平山海第三百零九章 十寒變,所欲明第四百零五章 無能劍者(下)第七百六十章 劍蕩祁連!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會就去找老師第三百三十章 強制道歉第四百一十九章 便宜劍仙第三百零八章 九卦前,止應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彈指入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