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暫代天下之主

bookmark

“周之後,不論天下屬於誰,那都是歲月更迭的結局。是天下真正的共主!”

“我們要明確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關起門來自己打,天下之主,只能是諸夏至人,決不能是北方的戎狄!”

“很久以前,他們和我們並沒有區別,但是現在,我們是諸夏,我們上承三代之德,下受三世之恩……”

“唐堯,虞舜,禹夏。”

“夏後,商帝,周天子!”

“這是我們!”

“而如今,北方的匈奴人,試圖攻破雁門關,再度行昔年周幽王時期之事,使我南世中原,再遭踐踏!”

“春秋之時,齊桓公征討他們,救了刑國,並且爲刑國在夷儀之地復國,重建了國都。”

“次年,狄人大舉攻衛,衛懿公被殺。齊桓公率諸侯國,替衛國,在楚丘另建新都。”

“那時候齊國,確定了周天子的地位,並且請天子立下太子,以確定繼承者。”

“於是,尊王攘夷。”

“孔丘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暫代天子,討伐那些不尊奉天子的人,是諸侯的盟主。”

“而如今,戰國之世,天子已衰,是天子沒有德行了,是天禮走到了極盡,並不是周世有什麼對不起天下的地方。”

“只是歲月做出了選擇,沒有萬世的時代,只有人才能代代相傳。”

“周的禮樂,周公,管仲的道理,奠定了我們的現在。”

“所以諸夏親暱,不可棄也,豺狼戎狄,不可厭也!”

“秦國在函谷關之上,我,當代秦王,嬴稷!就在這裡,在這函谷關上,效法孝公之事,但所宣講的,不是招賢令。”

“而是我秦國,會拿出這個態度,諸夏在此,我秦國如今最爲強大,故而,斗膽暫代齊桓公之職!”

“我秦國,全部兵馬。將從長平移走,北上雁門,馳援趙國!”

“而我秦軍此次,只是馳援,不取地,不借糧,不傷趙國秋毫草木!”

“天下的諸侯,必須拿出一個態度,我希望你們認得清自己的立場,如今,正是天下大難的關頭!”

“趙國破,則天下亡!我秦國,不僅有戰國之兇烈,亦有春秋之大義,存續於身!”

“若有諸侯,不願意出兵,我秦國,必將奉三世之義,而興兵討之!解下你們的束髮,把它們披散下來,因爲你們不再需要!”

“縱我秦國衰落,也必讓汝等孱弱之輩,知道何爲國破家亡!”

————

當趙王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傻了,他不知道這是真還是假,在他的思考中,假的成分更多一些。

如果這些話從秦孝公口中說出了,那肯定就是真的,但秦王嬴稷,一個曾經矇騙過楚懷王的人,一個口是心非,隨時隨地都會撕破臉皮和盟約的人……

若說戰國之世,誰最不講道義,那必然是秦王嬴稷!

“王上。”

平原君趙勝道:“秦軍確實正在從長平撤走,白起率領大軍,似乎有北上之意。”

“上將軍處,是守,還是調?”

趙王一隻手按着頭,手腕抖動了好久,猛然一拳砸在案几上。

“不!我看出來了!他想要趁機奪取我國的雁門關!”

“裹挾天下大勢,列國卑服,這樣就可以佔據雁門關久久不還,我趙國北地一失,沒有戰馬來源,恆山武士再是能打,單單一千人,就是天神下凡也不可能和五十萬秦軍較量!”

“恆山武士不是沒有被滅國!昔年無終國就與恆山武士同歸於盡過!”

趙王把這份宣言簡犢丟在案臺上,仰天長嘆:“時也運也!這天下的盟主,爲何不是我趙國,這份簡犢,又爲何不是我趙國來發!”

“馳援是假,奪地是真!”

趙勝看了看那份簡犢,嘆了口氣,又是失笑:“秋毫無犯?秦王的話,說出去了,誰都知道沒有什麼用的。”

“不過除去王上所慮,會不會白起大規模調兵之後,留下一部分精銳,就等着長平虛弱而一舉攻擊,拿下呢?”

“上將軍的意思,是他不走,防止有詐……秦王拿自己的名聲當籌碼,不是一兩次了。”

“而王上所慮……畢竟現在是戰國啊,沒有人講道義的!如果借道給秦軍,我趙國就會有亡國之禍!”

“假道伐虢之事,難道要在我趙國重現?亦或是蜀王驅使五丁力士鑿開天路,於是秦軍入蜀,這種愚蠢的行爲……”

秦軍有這種事情的豐富經驗,當然,趙國的前身晉國也有,假道伐虢這事情就是晉國做的,奪取了餚山通向函谷關的道路,於是把秦國裂土爲青玄大地。

大哥不笑二哥,不是趙國不相信秦國,實在是不敢相信。這開始還打的你死我活,現在你突然跑過來說要幫我……

這時間莫非是倒退回了春秋?那時候是爲其他國家兩肋插刀,現在戰國,你能不在邊上插我兩刀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道不能借!”

“秦軍若是真想幫忙,可以從大河上游繞道!”

諸臣都是這般意見,只有趙豹嘆了口氣。

趙勝聽到這聲嘆息就很煩,對他問道:“你又怎麼了,難道這次你要爲秦國說話嗎!”

趙豹道:“大河上游,從那裡深入漠北?繞開我趙長城,這就算是匈奴人也做不到!”

“秦軍從那裡走,怕是抵達雁門的時候,士氣已去七八,人數損有六五,還怎麼作戰?”

趙勝:“難道你真以爲秦軍是來幫忙的?損了他五六成兵,他也打不下雁門了,正好了……”

“這不是很好嗎。”

趙勝搖頭道:“這都是賭上國運之戰,長平爭鬥尚未曾結束,秦軍如果進來,與匈奴兩面夾擊,我趙國豈能不亡?”

“不是我不相信他,你問問你自己,你敢把自己的後背,交給秦軍嗎!秦王嬴稷,可不是秦孝公!”

因爲嬴稷的口碑過爛,導致確實沒有人敢輕易相信他,這就和狼來了的故事一樣。

趙王提起劍來。

“前代之時,武靈王親上戰陣,如今,我爲趙王,豈能不效武靈王之事!”

第四百三十二章 庚子與程子(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摧天劍!第四百五十二章 請程夫子出來一見第六百一十六章 君子不再(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襄之桑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中方一日第八章 緣起緣滅第四百零三章 子夏荊軻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三百三十章 強制道歉第一百三十章 顏如玉(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畫地爲牢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地之參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子之使第三百九十三章 莫測時天舞二日鬼門關開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借我一次,謝謝!第一百零四章 紅袍劍仙第一百三十三章 吾未見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劫劍法(下)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庚子與程子(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擇碑記(六)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天子(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請程夫子出來一見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的巫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山陵之約第五百八十七章 垂名於千古青史第一百六十二章 仙與鬼(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六百六十章 人間大亂第一百零一章 仲夏之炎(二)第五百六十章 推杯換盞(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龍素的猜測第五百一十一章 莊生是誰?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學的神秘題目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三寸劍光寒九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俠祖、女妖第四百九十九章 程夫子欲見天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一百零八章 相馬記(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借軀爲帝第三百四十三章 廬山幽火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少說話多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太學藏經七千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山陵之約第七百六十四章 萬里騰空一踊身第七十五章 察晦塵於微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要開始種田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問之秘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捲地百草折第二百七十八章 夢 · 望山巫第二百二十五章 汾水決堤第七百六十五章 吾生也有涯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王的學識第五百八十四章 定秦何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聖人之軀第五百二十七章 千山鳥飛絕第九十九章 狂浪生(下)第六十八章 夏初臨第七百二十六章 秦天第四百四十章 俯仰無愧於天地第一百零一章 仲夏之炎(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雲之宴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旦一劍!第三十三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上)第二百零五章 劍心(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鬼!第三百一十二章 齊國的打神鞭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會就去找老師第四百一十一章 斬蛟劍下斬蛟龍第一百九十五章 甘棠(中)第十三章 高樓驚百尺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四百六十三章 先生可爲少良造!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五百七十一章 聖戰(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七百零四章 素王的簡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貴之禍第七百三十三章 天門大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下劍宗第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