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

“朕聞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方逢亂世,**爲害,山河不寧,祖宗社稷浩浩成墟,朕心實哀。

三秦故地,前漢所都,太祖高皇帝奠漢基於此,乃有漢祚三百餘年。子孫不肖,險喪宗廟,幸有忠良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荀子曰:賞行罰威,則賢者可得而進也。朕焉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衛將軍、司隸校尉、靈壽侯李澈,克復關隴、全漢宗廟、性義行良、允文允武、宜褒宜賞、以彰潛德,茲拜爲車騎將軍,增邑千二百戶,使持節董督關隴諸事,賞金一百、銀千斤、錢千萬、錦五百匹。

蕩虜中郎將、都鄉侯張遼,身先士卒、戰功彪炳、勇揚漢威,着拜爲蕩虜將軍,領涼州刺史,增邑五百戶,賞金一百、銀五百斤、錢五百萬、錦五百匹。

涼州牧、徵西將軍、新息侯馬騰,勳臣後裔、國之干城,拜衛尉,蔭一子爲羽林郎,賞金一百、銀千斤、錢千萬、錦千匹,着令明春前入京述職。

衛將軍校尉呂氏,果決多智、陣斬逆賊,着使持節領護羌校尉、賞金五十、銀百斤、錢百萬、錦百匹。

京兆尹鍾繇……以太僕領京兆尹,賞金五十、銀五百斤、錢五百萬、錦百匹。”

七月二十八,朝廷的封賞姍姍來遲,拋開官爵不論,新息侯馬騰所獲賞賜與李澈一般無二,這又是一顆大大的定心丸,便是讓他安安心心的將涼州權力交回來。

而以張遼這個武將領涼州刺史,既是廢牧置史的必須,也是對李澈擴張西域謀劃的支持。

至於呂玲綺的護羌校尉自不必提,雖然都是校尉,但護羌校尉與度遼將軍、護烏桓校尉、護匈奴中郎將併爲大漢邊疆重臣,使持節都督涼州羌人事務,可謂是與涼州刺史共治。

前任護羌校尉泠徵慘死在中平元年的北宮伯玉叛亂中,之後大漢便喪失了涼州控制權,自然就沒了這一官職。

如今重置,也象徵着大漢重新開始治理涼州,以呂玲綺爲護羌校尉,則是把對羌人的處置權全部交給了李澈。

比起這些,李澈的封賞反倒是沒什麼特別之處,衛將軍進車騎將軍,成爲武將序列第三位,而食邑所增的一千二百戶,則是把此前兗州戰事削去的二百戶食邑給補了回來。

封賞一到,長安城中九成九的人都欣喜萬分,就連龐德也撈了一個羽林中郎將的位置,屆時隨馬騰一起進京,既是爲了避免他串聯舊部,也是劉備聽聞了他的忠義和武勇,想要重用。

一片喜氣中,角落裡的呂布顯得很不起眼,但他的怨氣卻是肉眼可見。

自認關中之役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最終卻仍然沒有脫離漢陽太守的位置,只是賞了些金銀財帛,讓呂布如何能夠甘心?

恍恍惚惚的行走在長安大街上,來往行人看見他的裝束紛紛避讓開來,漫無目的的走了許久,直到迎面撞上了一名書生才驚醒過來。

呂布是何等武力,縱然是無意識的撞上,也將對面書生撞了個七葷八素。呂府君本就心氣不順,正待藉機發作,猛的愣住,揉揉眼定睛一看,更是大驚失色,旋即又喜出望外。

一把揪住書生的領子,把他拖到了一處小巷裡,獰笑道:“這不是謀劃天下的賈詡賈文和先生嗎?千里之外得逢故人,當真是令本官喜不自勝啊!”

賈詡揉了揉眼睛,茫然道:“原來是奉先啊,他鄉遇故知,此乃佳事。”

¸ttκā n ¸¢ Ο

呂布輕輕頷首,冷笑道:“既是故知,想必賈先生也不會吝於借給本官一些東西吧?”

“奉先想借何物?”

“自然是賈先生的首級!”呂布呵呵道:“賈先生是輔佐逆賊、霍亂朝綱的亂臣賊子,天下通緝,若能拿你的人頭作爲進身之階,想必天子與魏王也會接見本官,屆時封侯拜將不在話下。今後每逢賈先生忌日,本官也會送上酒菜,聊作祭奠!”

“如此恐有殺身之禍啊。”呂布剛剛把腰間長劍拔出一半,便聽見賈詡幽幽而言,頓時僵住,有些不自然的問道:“賈先生此話何意?”

對於賈詡的智計,呂布還是信服的,雖然他不知道此前董卓軍中殺陣就是賈詡留下針對他的,但從當初在董卓麾下的接觸來看,他頗爲佩服賈詡的能力。

此時本就是滿心彷徨之時,自然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下意識的想先聽賈詡說完。

賈詡喟然道:“在下已經在爲一位大人物做事了,而那位大人物與魏王關係匪淺,若是知道奉先殺了在下,壞了他大事,恐怕不會輕饒奉先。”

呂布心裡一突,這裡是長安,賈詡投靠的大人物……

瞅了瞅呂布的神情,賈詡慢條斯理的道:“正如奉先所想,在下如今正在爲車騎將軍做事。”

縱然已有心理準備,呂布還是勃然色變,函谷關以西,說話最管用的就是車騎將軍,若賈詡所言不假,他拿着賈詡的人頭,恐怕連函谷關都過不去。

手上的力氣微微小了些,呂布盯着賈詡,冷聲道:“車騎將軍收留你這亂臣賊子作甚?難道……”

“奉先這話忒也難聽,若說亂臣賊子,奉先當初也做過董公之臣,如今不也是大漢忠良?在下也只是棄暗投明罷了,車騎將軍有大志向,賈某也想借此洗脫罪名,自然一拍即合。”

“大志向……”呂布頓時一驚,賈詡瞧見呂布臉色變化,又笑道:“並非奉先所想的那般,在下受命於車騎將軍,魏王也是知曉的。車騎將軍的大志向,在西不在東。”

“西域?”呂布頓時想起了大半個月前的那場酒宴,李澈暢言自己的目標,卻被鍾繇給頂了回去。

他也想過投李澈所好,征伐西域,但李澈與他見面的幾次卻總是將此事一帶而過,讓他無話可說,以爲李澈暫時擱置了目標,加之心緒並不堅定,也就拖延了下來。

今日看賈詡這般說法,原來李澈是由明轉暗,啓用不在明面的人物做事?

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二百零九章 大復仇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五章 黨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不同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蔡邕(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議罪(下)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變亂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