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

bookmark

令狐奉隨時可能龍馭賓天,宋閎等人退出寢宮後,沒敢遠離,都到了寢宮不遠的一個小殿中。

陳蓀招呼內宦給大家搬來坐榻。

宋閎推王國傅張渾上首,張渾堅辭,宋閎遂自坐之,餘下諸人分別落座。

麴爽撓頭說道:“宋公問國號,大王說個‘zhu’。這個zhu,是、是,是哪個zhu?”

令狐奉說“豬野澤”的時候,衆人沒有聽清,但當他說出“豬”字後,衆人已經猜出了他前邊說的是什麼。這個zhu,不用講,令狐奉說的定是豬野澤的豬。

令狐奉稱帝,宋閎等人已是反對,若再用個“豬”字做國號,那簡直是滑天下之稽。

宋閎已經想到了對策,緩緩地說道:“想來大王說的,應是‘朱明’之朱。”問張渾、陳蓀、孫衍、氾寬,“諸公以爲呢?”

張渾說道:“朱明者,夏也。朱明盛長,敷與萬物。含意甚吉。大王所說,自是此‘朱’。”

陳蓀、氾寬表示同意,孫衍皺着眉頭不吭聲。

宋閎問道:“孫公有另外的高見麼?”

孫衍說道:“如張公所言,朱明,夏也,屬火;朱,紅也。如以此字爲國號,這、這……”

他話沒說完,但他想說的東西,諸人都已經知道。

本朝唐,以火爲德,尚赤。定西如果建國,按照五德之論,怎麼也不好沿用“前代”的德運。朱明屬火,朱又爲紅色,說出去,與唐朝有何區別?

想及此,諸人無不若有所思,大多心道:“大王無意說的一個zhu字,音卻恰好與朱明之朱相同。這是不是上天的提醒,意在暗喻吾等本朝氣運未盡?”

宋閎也犯了難,問宋方、張僧誠、莘邇、曹斐、唐艾等人,說道:“君等何見?”

宋方等人沒有“何見”,都道:“唯聽諸公做主。”

議了小半晌,連國號用哪個字都沒定下。

宋方性子急,拂袖說道:“大王欲稱尊號,本就是、本就是……,唉!”他想說“本就是荒唐之極”,瞧了莘邇、麴爽、曹斐眼,話不敢說完,擡起臉,望向殿頂,索性不再參與討論了。

宋閎作出決定:“等大王醒後,再問一次以何爲國號吧!”

令狐奉要求明天就要登基,時間緊,任務重,宋閎給在座諸人各分配任務,有的負責禮儀,有的負責禮服,有的負責治安,有的負責各類祭品,等等等等。

莘邇也領了個任務,他身爲武衛將軍,與麴爽、曹斐主要負責治安這一塊兒。

議定之後,宋閎、張渾和王國三卿留在殿內,以防不測,其他諸人陸續離開,着手辦理。

到得殿外,曹斐捏着鼻子,對莘邇說道:“阿瓜,這事兒該怎麼辦?”

“大王有令旨,宋公有安排,照辦就是。”

“怎麼就……,唉,你說大王怎麼就要稱帝了呢?”

瞧曹斐憂心忡忡的樣子,莘邇心道:“老曹這般粗魯的,都知不宜稱帝。令狐奉此舉,真是不得人心。”不想接他的話茬,問道,“你捏着鼻子作甚?”

曹斐訝異地說道:“你不知你身上有多臭麼?”旋即自我安慰似的說道:“不過也好。”

“什麼也好?”

“大王稱帝以後,至少你我的官職可以升一升了!咱倆是大王的潛邸舊臣,又與大王共危難過,論資歷、論情分,也許還能封個侯呢!”

莘邇啞然。

剛心中贊過曹斐這次有些政治目光,轉眼他就來一句這個。

不管心中有什麼看法,當下只有順從令狐奉之意。

莘邇與曹斐,並麴爽出了宮城,各自調集部下將校,佈置明天王都的警衛事宜。

忙了半天,到夜半,大致安排妥善。

莘邇尋思回家,洗個澡,略作些收拾,也好等明天禮服送到,穿上後不會顯得難看。兩個沒鬍子的內宦,急匆匆找到了軍營,見面即道:“將軍,大王急召。”

莘邇心頭一沉,想道:“下午剛見過,半夜又急召。令狐奉……。”細看兩個內宦的神色,都很惶恐,知令狐奉怕是連明天的登基都撐不住,要一命嗚呼了。

他強自鎮住心神,從容領令,說道:“請你們兩位在帳外稍候,我馬上就進宮。”

羊馥、羊髦、張龜、嚴襲、蘭寶掌等皆在左右。

莘邇等那兩個內宦出去,對羊髦、嚴襲、蘭寶掌說道:“你們坐守營中,嚴加戒備,非我親筆手令,不許出營!”

羊髦等人感到了事情的緊急和重大,凜然應諾。

莘邇對羊馥、張龜說道:“你倆立即帶魏述、向逵兩部,入駐大都督府,亦是不得我親筆手令,不許任何閒雜人等出入!”

安排好這兩件事,莘邇覺得少了些什麼,很快想到,把乞大力叫來,命到:“你現在就進城,把劉壯、小小、阿醜等接來營中。”

乞大力應諾。

深深的夜色下,秋風冰涼,城中街道兩邊的樹木已開始落葉,零落翻飛如蝶,舊城的數千住戶早就入眠,除了引路兵卒打的火把,餘外沒有半點的光亮。一派初秋深夜的蕭瑟。

顧不上馬蹄聲可能會驚擾沿街的居民,莘邇催馬疾馳。

還入宮城,進到寢殿。

宋閎等人已在,曹斐、唐艾、張道將還沒趕來。

令狐奉的兩頰透出詭異的暈紅,他僵臥牀上,偏着頭,睜大眼睛,注視着莘邇進來、下拜,說道:“阿瓜,你近前來。”

莘邇越過宋閎等人,前至牀邊。

“再近點。”

再近,就要俯身到牀上了。

莘邇從命,俯於牀畔。

令狐奉問道:“阿瓜,還記得我在豬野澤時,對你說過的話麼?”

“昔在豬野澤,主上耳提面命,對臣訓誨甚多,不知主上說的是哪一句?”

再次回想起在豬野澤的日子,“忠義阿瓜”的點點滴滴,令狐奉記憶猶新。他的聲音帶出了點柔情。他輕輕地說道:“要狠一點!”

令狐奉嫌莘邇心軟,曾經教訓他說,丈夫立世,要狠一點。這話,莘邇記得。

莘邇回答說道:“主上的教誨,臣時刻銘記,此話臣一直牢記在心。”

令狐奉低聲說道:“我不行了。阿瓜,滿朝的士大夫,個個只圖自家之利,無爲國爲民者,我一個都信不過。我只信得住你。我要死了,阿瓜,我能把世子託給你麼?”

莘邇不知不覺,溼了眼眶,他伏拜說道:“臣死而後已!”

令狐奉欣慰地笑了笑,從枕下摸出一道捲起的王令,當着諸人的面,遞給莘邇,勉力提起聲音,說道:“收好孤之此令,待到需用之時,再示與諸臣。”

莘邇應道:“是。”恭謹地接過王令,心中想道,“此時給我一道王令,那就是遺詔了。‘待到需用之時’,他此話何意?”猜料不出王令的內容到底會是什麼。

莘邇猜不出,宋閎等人也猜不出,衆人的目光都落在那道王令上。

莘邇將王令收入懷中。

殿外內宦稟報:“大王,中宮、西宮、世子、顯美翁主求見。”

這四個人,是令狐奉叫來的。

令狐奉說道:“讓他們進來。”

左氏牽着令狐樂的手,當前入殿,宋氏、令狐妍跟在其後。四人進來,下拜行禮。

令狐奉環顧羣臣,說道:“孤將薨矣!諸公,吾子就託付給你們了!”命令狐樂站到牀前,對他說道,“殿下諸公,日後就是你的股肱。郎中令陳蓀、中尉麴爽、大農孫衍、武衛將軍莘邇,牧府治中氾寬,你要師事禮敬。”

宋閎等人聞言,俱皆驚詫。

此時此刻,能得被令狐奉點名的,顯是顧命大臣無疑了,卻怎麼有陳蓀等,乃至莘邇也在列,卻沒有宋閎、宋方?

令狐樂雖是孩童,也知有大事要發生了,手足無措,怯生生地應道:“是。”

令狐奉示意令狐妍上前,呼她小名,說道:“神愛,我給你擇了一個佳婿。你父久已辭世,我原想親自爲你主婚,看來是不成了。不要等太長日子,明年開春,你就與阿瓜把婚事辦了!”

令狐妍本來就不大看得上莘邇,今夜見他,發髒胡亂,髒兮兮的不說,還發出臭烘烘的氣味,散滿殿內,更是不樂,但知令狐奉將亡,不敢忤逆,委屈應道:“是。”

“老陳,給孤取面鼓來!”

很快,陳蓀與幾個內宦擡了一面宮中平時飲宴伴奏用的懸鼓,放到了令狐奉的牀前。

鼓身頗大,懸於架上,通體飾以金漆,鼓面繪以彩龍和彩色的雲紋,非常精美。

令狐奉命陳蓀、莘邇:“扶我起來!”

兩人小心地扶他坐起。

令狐奉手握短槌,用盡力氣,奮力擊打鼓上。

沉渾的鼓音響蕩殿中,沖淡了些殿內陰鬱的氛圍。

隨着鼓聲的節奏,令狐奉唱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令狐奉全靠陳蓀、莘邇的扶持,才能在牀邊坐穩,聲音嘶啞,中氣不足,但羣臣面前,殿宇之內,他擊鼓唱詩,旁若無人的儀態落入莘邇眼中,卻只覺認識他這麼久,獨在這時,他最慷慨雄豪,使人心折。唱了只有數句,莘邇瞧到,兩行熱淚滾落令狐奉的臉上。

令狐奉噴出一口鮮血,身體實在支持不住了,他扔掉鼓槌,命令陳蓀:“喚殿外甲士!”

一羣甲士入進。

令狐奉顧視令狐樂,說道:“兒子!爲父給你削掉荊棘!”戟指宋閎、宋方、宋氏,說道,“抓了下去!呈宋方首級與孤!”又噴出一口黑色的濃血,仰面栽倒。

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