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

bookmark

屋裡有火牆,角落生着火盆,雖然雪下得緊,室內溫暖如春。

宋方的心情非常不好,內火旺盛。

內外熱氣相逼,大冷的天,他只披了件單衫,敞開領襟,袒露胸膛。

宋閎瞧着他在榻前轉來轉去,看得頭暈,說道:“黃奴,你亂晃悠什麼?坐下說話!”

宋方捶打胸脯,仰頭望上,悲憤地說道:“我一腔忠誠,肺腑真心!先王落難之時,我累累若喪家之狗,東逃西竄,幸得親友隱匿,乃才僥倖未死!但我始終不悔!

“先王兵攻王都,我於城中,冒險爲先王奔走聯絡,陳蓀、張渾、氾寬諸輩因纔出降!

“先王登位,我嘔心瀝血,竭智籌劃,遂有收胡、強兵之國策出!先王凡有所命,我席不暇暖,無不當即立辦。王事未畢,不睡不眠,一夜之中,我有時只睡兩個時辰!

“阿父,阿父,我一腔忠誠,肺腑真心!換來了什麼?萬不曾想到,先王居然要殺我!殺我!”

說到這裡,他語帶哭腔,委屈得眼淚快要下來了。

“別捶了,都紅了!”

“阿父,我……!”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對先王的忠心。你先坐下,咱倆好好說話。”

宋方秉性要強,眼淚最終沒有流下。

他長吸了口氣,收住痛苦的情緒,甩掉靸着的木屐,坐回榻上。

宋閎待他較爲平靜了,說道:“你也曾博覽典籍,知悉歷代政事。上意難測,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你難道還沒有明白麼?爲人君者,有幾個是在意君臣情分的?況乎先王雄主!”

宋方悲痛的情感轉爲憎恨,罵道:“先王雄主,我固知之!可氾寬那老東西,算個什麼?多年來,一直仰阿父鼻息,而今得了顧命之資,竟就拿喬作勢,敢與阿父平起平坐!可恨可恨!”

令狐奉去世以今,這一個月中,朝中重臣會集了幾次,議論大事。以往這種場合,都是宋閎主位,這幾回,因了陳蓀身爲顧命之首,本身也是王國上卿,大家便推了他坐上位,這倒也罷了,宋方雖然不滿,勉強能夠接受,但問題是,在接下來的座位次序上,氾寬居然“大搖大擺”地居在了宋閎之上。宋閎沒說什麼。宋方對此,端得銜恨惱怒至極。

宋閎面沉如水,說道:“氾治中,顧命重臣,位在我上,情理之中。”

“呸!顧命?便是顧命又如何?治中不過是牧府次吏,何能與阿父的內史相論!”

“黃奴,你莫要怨天怨地了。形勢如此,你再抱怨又有何用?無非空費口舌。再則說了,先王爲何要殺你,其中緣由,你應是心中清楚的吧?還不是你之前上躥下跳,圖謀換立世子?”

宋閎教訓宋方,說道,“而下新主繼立,我家失勢,黃奴,當此之際,要當以穩。你縱有怨言,也要忍在心裡,切勿到處亂說,更不要再給我家生事了!”

訓完宋方,宋閎有點後悔地想道,“當初就不該把無暇嫁到宮裡。唉,都是受了黃奴的攛掇!”

無暇,是宋氏的小名。

對將宋無暇嫁給令狐奉的事情,宋閎儘管懊悔,但其實並未因之而怪宋方,畢竟令狐奉正當盛年,身體又很建康,傳聞他一夜可御十女,誰又能料到他會因爲一次射獵而就此嗚呼呢?

不因嫁宋而怪罪宋方,然對宋方的脾性,宋閎實是早就不滿,他說道:“黃奴,你急於功利的性子,得改一改了!‘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過猶不及,聖人之教!”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的下一句是“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上次講《莊子》,這次講《中庸》,宋閎可謂良苦用心。

宋方半點不體會,說道:“舉目朝中,陳蓀老奸巨猾,氾寬得志猖狂,孫衍沽名結黨,麴爽輕浮將種,莘邇倖臣賤奴,彼輩諸徒,名爲顧命,盡是小人!小人當朝,我如何可做君子?唯以其道,還以彼身!‘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是聖人之教!”

不怕人偏狹,就怕偏狹的人有學問。你給他說一句,他給你回一句,一句能把你噎半天。

宋閎嘆了口氣,知他本性難改,只得作休,不再多說這個話題。

他心道:“黃奴性子雖急,看人的眼光是有的。陳蓀五人的特點,倒確如他之所評。”摘出宋方話裡,被他斥爲五個“顧命小人”之一的莘邇,說道,“黃奴,先王臨終時,給莘幼著了一道王令,叫他在需要時用。你說先王在那道令上,會是寫了什麼內容?”

宋方說道:“阿父,你剛說了,上意難測,先王雄主,那令上會是什麼內容,我怎能知!”

這道令旨,就像一道刺。

宋閎、宋方兩人都已經暗中反覆推猜,但都猜不出來。

兩人沉默了下。

宋方自言自語似地說道:“以往小瞧了莘阿瓜。這田舍奴不顯山不露水的,卻是如此得先王信賴。”對宋閎說道,“阿父,陳蓀五人裡邊,於今來看,別的暫且不提,只此莘阿瓜,對今上有救命之情,不僅先王信賴他,並且中宮好像對他也很信任,月來,隔三差五的就召他進宮,詢問朝事,且他於下又掌督府,麾下數千步騎,將來怕是會成爲咱家的強敵!”

宋閎同意宋方的判斷,說道:“莘幼著前時放督府獄囚還家團聚的事,你聽說了麼?”

“沒有。”

宋閎在都城的耳目衆多,大小官廨的任何風吹草動,他很快就能得知。

當下,他把莘邇把囚徒歸家的那件事,細細地說給了宋方。

宋方一眼看透了莘邇的用心,冷笑說道:“釋囚歸家團聚。好啊,好啊,莘阿瓜好一手的收買人心啊!”

他尋思說道,“他這是罔顧國法,阿父,咱們能不能……”想要藉此治罪莘邇,旋即自我否定,說道,“不成,不能這麼做。中宮信任他,這麼點小事,打不倒他。”又道,“不但打不倒他,咱們如上書彈劾,還勢會致使軍中的吏員們對咱們心生不滿,反叫他越加能得軍心了!”

咀嚼品味此事,對莘邇,宋方愈發重視。

明明幹了違反法律的事,可迫於時下的情勢,卻叫敵人沒辦法打擊。

宋方從莘邇的此舉,聯想到了王都的軍權,沉思地說道:“阿父,現下王都的禁軍,主要掌控在莘邇、麴爽、曹斐三人手中。曹斐貪財無謀;麴爽將門之種,無尺寸之功,而不辭氾寬的奏請,接受朝廷封侯,不識進退,短視之輩,此兩人皆不足爲慮。

“於下觀之,莘邇非只是得中宮信任,這個人亦小有心機權謀。阿父,需得早除!”

莘邇極有可能會成爲宋家以後的勁敵,對這一點,宋閎遠比宋方要發現得早,他蹙眉說道:“奈何如你所言,他現有寵眷,而我家今又遇難,勢不如昔,恐不易卒除。”

宋方蔑視地說道:“今主,孺子也;中宮,婦人也。孺子婦人,懂得甚麼?只要阿父有心,除一莘邇,有何難哉!”

瞧宋方一副自信的模樣,宋閎問道:“你可是已有辦法了?”

宋方多智,倏忽間確是已經想到了收拾莘邇的辦法,他說道:“自是已有。”

宋閎問道:“你有何策?”

宋方瞪着宋閎,看了好一會兒。

“你看我作甚?”

“阿父,你不是叫我不要生事麼?怎麼這會兒又衝我問起策來了?”

宋閎紫脹了臉,怒道:“阿奴,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跟我置氣?”

宋方哼了聲,心道:“罵人的時候叫我黃奴,用我的時候叫我阿奴!”

“黃奴”是他的小名,“阿奴”是長輩對晚輩的暱稱。兩者含義不同。

宋方腹誹兩句,說道:“莘邇滑不留手,建康郡人譽他清廉,舉人任事,亦不徇私,從公務上找他毛病,不好找。惟今之計,可從兩面下手。”

“哪兩面?”

“麴爽短視自傲,自以爲是大王外家,我料他定然不悅見王都禁軍的兵權,被莘邇分佔,可尋隙挑他與莘邇相鬥;張家深恨莘邇,張道將年少輕狂,亦可用之!

“此外面之策。”

“內面是何?”

“內面者,雖然不好從莘邇身上找錯處,但他府中、帳下的吏員衆多,其中定有能被我家收買的。咱們可以從這些人中,仔細擇選,挑出一二,充作眼線。我就不信莘邇表裡如一,假以時日,放足耐心,早晚能夠尋到他的把柄!此爲內面。”

宋閎沉吟多時,說道:“黃奴,你這兩策都不錯。”

“此事不用勞動阿父,由我來辦便是。”

“不要急。且等一等。”

“還等什麼?”

“氾治中亦奏請朝中給莘邇封侯,且等看他如何迴應,再行事不晚。”

“阿父此話何意?”

“他如不肯接受封侯,說明此人謹慎明智,你的此兩策就要緩行,以免打草驚蛇。他如與麴中尉一樣,接受了封侯,說明此人僅是有些下智,你的此兩策就可馬上着手。”

宋方撇了撇嘴,口上應諾,心中想道:“阿父畏手畏腳,做事太不爽快!算了,爲免他再訓我,我且答應,給他省些唾沫!不管莘阿瓜會否接受封侯,這兩策,我反正都是一定要行的!”

宋閎訓他“空費口舌”,他回敬一個“省些唾沫”。

叔侄兩人,也是有趣。

當晚,宋方在宋閎就睡了一夜。

次日一早,門外來了一人,是氾寬家的子弟,呈上氾寬的手書一封。

宋閎打開觀看,信中寫的是,氾寬邀請宋閎、宋方於明日到他家中清談,並提到張渾、張道將父子也會去,並有王都名士數人,高僧兩個。

宋閎嘿然,心道:“邀我又邀張渾,老氾啊老氾,你是真想要做一做這個‘主人家’麼?”

氾寬是要做“主人家”,還是想出頭團結閥族,“共應時艱”,那是他的心思,外人不知。宋閎都搞不清楚,莘邇當然也不會知。這日莘邇休沐,下午,他家門外也來了一人。

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