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

bookmark

仲秋季節,南邊遠處的祁連山正在換裝,青黃相間,於豔陽下色澤斑斕;由谷陰東邊流過的谷水,就好像從北方高遠天空上飄下來的一條翠帶,奔流而過,閃爍出粼粼的銀輝。

成片的田畝、茂密的牧草間,定西國最大的官道,分別向谷陰五城的東、西方筆直延伸。

西邊的官道上,此時旗幟如林,兵馬如雲。

數萬士卒的最前頭是面“常旗”,八尺爲尋,倍尋爲常,此旗高一丈六尺,旗色爲紅,迎風招展。

常旗的後邊,參差豎立着以旄爲旗幅的旌旗、繪以龜蛇的旐旗、畫有熊虎圖案的諸旗等,加上“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林林總總的旗幟遍佈於綿延十餘里長的部隊之中。

各色的旗幟之下,是一隊隊挺胸昂首的兵士。

兵士們前爲步卒,後爲騎兵。

無論步騎,皆以“隊”爲基本的行軍陣容。

隊下是什,什下是伍。

每伍有五個兵卒,排成縱隊,佩帶不同色彩的“章”。

領頭之卒戴蒼章,次爲赤章,三爲黃章,四爲白章,五爲黑章。

每隊有五個“什”,按照次序,每什兵卒所佩之“章”的位置有別。

頭什置章於首,次什置章於項,三什置章於胸,四什置章於腹,五什置章於腰。

這叫做“自腰至首,五色爲章”。又分左、右、中三軍,左軍之章靠左,右軍之章靠右,中軍之章靠中。每個章上,寫了所有人的名字、年齡、籍貫。

此“章”是一種徽識,是專門用以識別士兵歸屬的,早在先秦時期,華夏人的部隊就有類似的設置。莘邇對之稍微加以了改良,比如寫上了士卒的名字等信息。這樣做,既是爲了方便平時的管理、戰時的部署,也是爲了方便戰後撫卹,如有陣亡者,能夠很快地對之進行登記。

這一支部隊,即是凱旋的莘邇部曲。

莘邇的車駕行於常旗之下。

羊髦、張龜、史亮、鳩摩羅什等謀臣近士或乘車,或騎馬,簇擁其後。

令狐樂賜下的鼓吹,十餘個樂手騎在馬上,從於側邊,鼓樂齊鳴。魏述父子引領的親衛、禿髮勃野引領的“鮮卑直真郎”,總計上千的精銳甲士、銳騎,緊緊地護衛左右。

這個時刻,若從數裡外的谷陰城頭上來望。

可以看到:晴朗的天空,萬里無雲,寬闊的大道上,塵土漫揚,高大的旗幟壯麗,迤邐的兵馬如龍。龍尾太遠,不可見,而龍頭卻可以清楚看到,便是莘邇乘坐的那輛通黑彩蓋戰車,沉穩莊嚴,從吏們的車騎與鼓樂好比龍頭的牙、須,而那扈從的精卒則就如龍首的鱗甲。

聞訊跑來觀看的士子、百姓們,無不爲此威武的景況而心折。

莘邇擊破鄯善、龜茲,大敗烏孫、悅般聯軍的故事,早已傳到了王城。人口相傳,谷陰的士民人人盡知。並在傳誦中,這幾段故事被增添了不少神話的色彩。說及那被殺的鄯善王,被擒的龜茲王,被陣斬的烏孫大將,民間傳的神乎其神;那原油燒起的火,也成了莘邇的“無邊法術”。

士民們擁擠在遠、近田野上,誠可謂觀者如堵。

不止有男子、婦女,還有拄柺杖的老人、竄來竄去的孩童,混雜一處,熱熱鬧鬧。

他們翹足而望,議論紛紛。

都爲莘邇的軍功而感到激動,爲定西國的國威而感到振奮。

陳蓀爲代表的部分朝中大臣,奉了令狐樂的王旨,一早就出城來迎接莘邇。

被批准入朝的麴碩,主動請求也來迎接。

離歡迎的人羣還有一兩裡地,莘邇就從坐車上下了來,徒步而前。

兩下在道中相見。

莘邇一眼看到了麴碩,趕忙行禮,說道:“怎敢勞君侯玉趾!”

麴碩還了半禮,上下打量莘邇,撫摸着花白的鬍鬚,笑道:“武衛將軍爲我朝揚威西域,斬鄯善王,大破烏孫、悅般十萬虜騎,擒龜茲王。我朝立國數十載,立此卓功如將軍者,少矣!”

幾個顧命大臣,只來了陳蓀一人。

畢竟莘邇只是顧命之一,與陳蓀等人在朝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好讓他們全部來迎。

陳蓀笑道:“君侯所言正是。武衛將軍這番平定西域,功勞著焉!蹈鋒履險,浴血敵國;長途路遙,往返數千裡,將軍辛苦!”說着,下揖一禮。

莘邇急還禮,謙虛地說道:“爲國豈敢謀身,這是邇本分該做的事。”

他頓了一頓,又好像很感慨似地說道,“我昔日嘗聞先王感嘆,說西域不服王化,候以來日,將發大兵以討之。天不假年,先王竟英年而逝,志願未遂。先王薨後,我每天都在想這件事。今日總算討定了西域,既是完成了先王的遺願,也實是託先王神靈之庇佑、大王靈德之神威!”

陳蓀瞧了莘邇一眼,想道:“先王什麼時候說過這話?我整天隨侍在先王的左近,怎不知道?”心知莘邇這是在扯虎皮做大旗,舉出死掉的令狐奉,來給他自己臉上更貼一層金,臉上不動聲色,說道,“武衛將軍忠貞可嘉,真我定西之棟樑臣也!先王在天有靈,必然有知,一定會欣慰得很。”

他取出一道令旨,說道,“大王令旨,請武衛將軍接旨。”

莘邇下拜於地,聽令旨內容。

不外乎先誇獎了他一番,然後叫他把兵馬安置好,休息一天,後天可以行獻俘之禮。

至於這次的軍功該如何賞賜,不在此道令旨的範圍內。

莘邇恭謹接旨。

傅喬、唐艾、黃榮亦在歡迎的隊列中,不過迎接的人比較多,他們沒有多少機會與莘邇說話。

迎接的程序不少,一一走完,麴碩、陳蓀等人告辭。

麴碩臨走前,特地轉到莘邇的近處,握了握他的手,說道:“我今回還都,短日不會走。等獻俘禮後,你若有暇,可來我家見我。豬野澤以今,咱倆可是好久沒見嘍!”

陳蓀在旁,把麴碩的話聽到了耳中。

也不知他會不會有什麼感想,但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什麼反應,仍是溫潤如玉。

莘邇前時接到麴球的信,已經從其信中的措辭上大概猜到,麴家可能是打算要正式與自己結好了,故而,聽到麴碩這話,倒沒有十分的驚喜,然而內心深處,究竟還是一陣不禁的欣悅。

他心中想道:“麴家與我結盟,合我兩家之力,足能左右定西的局勢了!我籌劃已久的強國、治政諸策想來不日就可以施行了!”口中恭謹地應道,“是。”

莘邇上午到的王都城外,安頓兵馬、整理繳獲、預備獻俘,等等之類的事情大體辦完,已經入夜。

是晚,莘邇沒有進中城。

在東苑城的營中,他設下酒宴,破了一次“軍中禁止飲酒”的例,把部曲內凡曲軍侯以上的軍吏,統統請來,親自勸酒,一爲慶功,二位洗塵,大家舞劍、投壺,滿帳歡笑,痛飲到半夜才休。

次日一早,留下羊髦、張龜等暫負責營中諸務,莘邇輕車簡從,入城還家。

纔到家門,一個嬌小的身影如似飛鳥,撲入他的懷中。

……

我知道,短小無力的一章。過渡章節沒辦法。今天一更吧。底下開新段落,進行一些內政上的建設,同時阿瓜要確定他政治上的地位,開始把目光放向秦、魏等國。大綱裡邊對這一段只有簡單的幾句話,需要充實一下。

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