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

第212章 搭臺唱戲

“三十一年閏五月乙酉日,上崩於西宮,皇太孫即位,尊諡聖神文武欽明啓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上以天縱之資……”

六月中旬,經過半個月的長途跋涉,北巡的二十餘萬隊伍終於被朱棣帶回了全寧衛。

在他惴惴不安的情緒下,此地果然出現了傳旨太監的身影。

對方在此等待許久,並召集了三王與諸將,當衆宣讀了朱元璋崩殂,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的消息。

一時間,衆人眼前一黑,都來不及反應,低着頭與左右面面相覷。

衆人之中,只有朱棣、朱能、張玉與丘福、姚廣孝等人心中駭然。

他們沒想到,朱高煦所說的話居然是真的,那位開國三十一年的洪武皇帝居然真的崩殂在了五月。

“先帝崩殂,陛下可有詔諸王何時進京……”

朱棣接下聖旨,當着衆人的面緩緩起身詢問,可他心裡卻想到了朱高煦在兀良哈禿城對他說的那些話。

“大行皇帝留有遺詔,言諸王臨國,毋至京師。”

那傳旨太監畢恭畢敬的回答,可這回答讓沉不住氣的朱權不服了。

“哪有不讓兒子進京弔喪的道理!”

朱權一開口,那太監便臉色一變,但還是僞裝着恭敬,與朱棣、朱權、朱植三人解釋道:

“大行皇帝已於五月辛卯葬於孝陵,陛下也早早即位,三位殿下還是不要打擾大行皇帝了。”

這傳旨太監的話讓衆人面面相覷,顯然他們都沒想到朱元璋這樣有着豐功偉業的帝王,居然才停靈七天便下葬了孝陵。

在他們看來,哪怕皇太孫着急即位,也應當等二十七天才對,七天未免有些……

“俺知道了。”

有了朱高煦的提醒,朱棣沒有太過激動,只是點頭答應,同時詢問:“陛下有什麼旨意嗎?”

那傳旨太監也沒想到朱棣居然會那麼冷靜,不過對於朱棣的詢問,他也在朱棣預料中的取出了另一份聖旨。

“陛下有旨意,請燕王節制諸軍返回駐地,另外交還谷王三護衛,燕王、寧王、遼王三位殿下各自率護衛軍返回封地。”

“此外,武定侯請返回京城述職,總兵官楊文接任遼東總兵官。”

說到這裡,那傳旨太監隱晦看了一眼朱棣,確定他情緒還算穩定後,這才笑吟吟的說道:“另外請燕王殿下交回三都司調兵牌……”

“果然……”當朱棣聽到聖旨前面內容的時候,他就想到了朱高煦所說的剝奪兵權,而事實也如朱高煦預料的一樣,自己那位即位的大侄子果然在第一時間向他索要兵權。

一時間,交還是不交成爲了朱棣要面對的問題。

姚廣孝看着朱棣默不作聲,心裡也想到了朱高煦的那些話,因此想上前爲朱棣解圍。

只是不等他上前,朱棣便開口說道:“稍許俺便讓人將調兵牌送去你的住所,不過開平五衛那邊大多都是新卒,若是交回調兵牌無人訓練,那胡兵一旦南下,恐有災禍。”

“呵呵……”傳旨太監輕笑:“屆時再調殿下節制便可。”

顯然,朱允炆是鐵了心的要收回朱棣手中除三護衛以外的所有兵權,這一幕讓站在朱棣身後的衆人十分緊張。

畢竟自從朱棣奔襲乃兒不花並將其迫降後,開平兵馬基本都歸他節制,這點先帝也是默認的。

如今朝廷不僅要收回三都司兵權,就連開平這樣的重要之地都要收回,這很難不讓人多想。

“好。”朱棣沒有反駁,而是果斷交出了開平衛的兵權。

他的爽快程度,讓傳旨太監本人都十分驚訝。

畢竟在他北上前,皇帝特意交代了他,如果燕王抗拒交出兵權,那可以徐徐圖之,不用急於一時。

只是從眼下看來,燕王並沒有齊泰那羣人說的難以對付。

“如此,那咱家就退下了……”

傳旨太監作揖回禮,隨後離開了全寧衛的指揮使衙門內。

在他走後,朱棣也轉身看向了諸將,臉上勉強擠出一個微笑:“都按照旨意去做吧。”

шшш▲ttκá n▲℃o

說罷,他便藉口身體不適而離開,姚廣孝幾人則是跟了上去。

留下的人中,郭英表情難以捉摸,其餘人則是紛紛避之不及的離開衙門。

顯然,王朝的權力交替讓他們之中許多人都十分緊張。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不知道自己在新朝還能否得到舊朝時的重用。

這其中,不少人看向了郭英,畢竟郭英身兼遼王岳父、渤海王嶽祖父,這樣的身份恐怕很難在新朝得到重用。

只是不同他們所想,郭英現在並沒有擔心權力,而是在回憶自己跟隨朱元璋的這幾十年。

那樣的英雄人物,也免不了生死離別,而自己似乎也老了,該退下去了……

郭英落寞的轉身離去,心中已經想好了回到京城後便提出歸家養老的奏疏。

倒是在他落寞轉身時,朱棣帶着姚廣孝等人找了一處衙門內的客房休息。

坐在牀上,朱棣精神有些恍惚,他還是不敢相信自家父親已經崩殂,這遠比朱允炆奪走他兵權還令人難受。

“殿下,您不應該把兵權都交出去的。”

“是啊殿下,萬一真如二殿下所說,那朝廷對付我們可容易多了。”

“殿下,是不是該給二殿下寫封信?”

客房之中,在安排好了外圍的護衛工作後,朱能三人便皺眉說起了朱棣交出兵權的事情。

此刻他們三人都理解了朱高煦圈禁朱棣的做法,並開始懷疑朱允炆或許真的要對燕府下手。

哪怕是他們三人在政治上十分遲鈍,但在理解了朱高煦的做法後,他們也能看出燕府局勢不容樂觀。

僅有三護衛的燕府,根本沒有資格與朝廷談條件,可以說朱棣交出兵權是一步臭棋。

相較於他們三人,姚廣孝則是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手裡盤算着佛珠,看模樣似乎對外一點不擔心,但實際上他是在等朱棣的答覆。

“俺好歹是他的叔叔,他總不可能加害於我吧……”

朱棣的回答十分無力,顯然他還對朱允炆抱有期待。

倒是關鍵時刻姚廣孝率先開口道:“將兒孫性命交託於他人,顯然不是什麼好辦法。”

“陛下如果對殿下都如此,那對二殿下又如何?”

“殿下您別忘了,當初二殿下所說的那些話……”

姚廣孝提醒起了朱棣,那就是朱高煦可是明確說過自己不會坐以待斃。

如果朱允炆要是用今天的辦法,去謀奪渤海的兵權,那朱高煦說不定真的會起兵造反。

到時候即便朱棣想當個鴕鳥,朱允炆也會以朱高煦起兵爲由,着手開始對付他。

“高煦把允炆想的太壞了,允炆好歹是俺大哥的孩子,不至於對自己的叔叔……”

接下來的話朱棣沒有說出來,只能改變口風爲朱允炆開脫:“他只是收回三都司兵權,王府護衛還在俺手中,況且三都司我俺舊部甚多,不至於無人相助。”

“那若是陛下對舊部動手呢?”姚廣孝比歷史上多了些先見之明,因爲朱高煦的提醒,他已經爲朱棣把局面往最壞處去想了。

放在歷史上,他是肯定不會相信朱允炆會步步緊逼的。

“到時候再說吧,俺現在煩躁得緊,你們先退下。”

朱棣擺手驅趕姚廣孝他們離開,畢竟今日他遭遇的事情太多了,他需要時間來冷靜冷靜。

“是……”看着朱棣的模樣,衆人只能無奈退下。

待他們走後,朱棣這纔開始回憶自己過去的三十九年。

他想到了自家母親與父親,又想到了對待自己仁厚的兄長,還想到了針對自己的朱樉與朱棡……

思緒之間,他想到了朱高煦對他說的那些話。

一想到自己被高煦扣留在兀良哈禿城一個月,興許老五會成爲自己的替罪羊,朱棣便難受的用手揉了揉疼痛的穴位。

“應該不會的……”

他依舊對朱允炆抱有幻想,因此在簡單的思緒整理後,他召來了張玉,讓張玉爲大軍補給輜重,同時將三都司調兵牌交給傳旨太監,明日率燕府護衛返回北平。

張玉本想再勸勸朱棣,但見他執拗的模樣,便也沒有繼續勸下去。

翌日,在朱權的送別下,朱棣帶着燕府護衛南下北平,而郭英等人則是往東邊的廣寧返回。

一連七日,朱棣在六月二十四日返回了北平城,可當他回到北平時,他這才從一份份《邸報》之中得知了大明這近兩個月的變化。

先是自己父親崩殂,朱允炆七日將其下葬,殉葬內廷無所出的三十七妃嬪。

然後再是朱允炆在朱元璋下葬的當日於奉天門即位,同時爲明年建元建文。

除去這些,那一條條新政也看得朱棣表情難看。

自家父親在世時,朱允炆雖然禮待儒生,但政策上還是傾向於自家父親的,可這才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天下居然發生了那麼多事情。

尤其是時間進入六月後,朱允炆命吏部議裁汰冗員,省幷州縣。

只是二十四天的時間,他裁汰了都察院司獄四人,並左右給事中,裁天下陰陽、醫學,革建昌府盱江遞運所,南城縣藍田巡檢司。

做完這些還不算完,他又革除鳳陽、開封、懷慶、平陽等府所屬的遞運所,一共數十處,致使上千胥吏被除名。

哪怕十三布政司中的左右布政司使,也被他縮減爲一員。

五府者督府的斷事官也被縮減,許多州縣被合併,州縣官員和衛所武官被大大削減。 光看他的這些政策,不知道的還以爲洪武年間已經是王超中期。

要知道即便去年洪武三十年,大明文官也不過才六千餘人,武官則是稍多,但也只有三萬人。

大明有州、縣、衛所一千六百餘處,有編制的文武官員平均下來才每處二十餘人,並不算多。

如果只算州縣和文官,那基本每個州縣只有官員六人,而這一情況下,哪怕加上全國三萬八千多人的胥吏,每縣能分到的也不過官吏三十幾人罷了。

對於平均下來基本五萬餘人口的一個縣來說,只有三十幾名官吏的衙門,可以說只能維持日常運轉。

因此在洪武年間統計全國耕地時,常有武官及衛所官兵的身影出現。

就這樣的情況下,朱允炆還在削減官吏數量,朱棣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小子在幹嘛?胡來嗎?”

看着手上的那一份份《邸報》,坐在燕王府存心殿內的朱棣將手中《邸報》摔在了地上,散落一地。

坐在他一旁的姚廣孝看着那些《邸報》內容,心底對於朱高煦所說的那些話更是多相信了幾分。

“你只是藩王,這天下是他的,伱不用如此生氣。”

坐在朱棣一旁的徐氏安撫起了他,儘管她也知道自家這個侄子的新政有許多不切實際,可他們一家說到底只是藩王,不應該過多幹涉政事。

“你看看他都幹了些什麼,俺爹知道了非得氣死!”

朱棣踢了踢地上的《邸報》,十分氣惱。

他承認洪武治國時期遺留了許多弊端,也承認朱允炆的新政解決了一些,可朱允炆的新政多少有點矯枉過正了。

洪武年間嚴刑峻法,他寬鬆刑法沒有錯,可不應該裁撤那麼多監督百官的御史與官員,這隻會讓百官們心存僥倖,繼而肆無忌憚的盤剝百姓。

另外就江浙賦稅沉重的問題,自家父親與自家老二不是已經想出了“以鈔抵稅”的辦法了嗎?

怎麼現在又要“以鈔抵稅”,又要“蠲免賦稅”。

想到這裡,朱棣又撿起了那份朱允炆對江南一帶的賦稅政策。

他看着朱允炆對江浙蘇鬆的賦稅蠲免,心裡十分不是滋味。

真的按照朱允炆的這條路線去走,那麼朝廷收上來的錢糧肯定會減少,屆時如果尋不到新的財源,地方上就會出現大問題。

“不看了!看了也是麻煩!”

丟下那《邸報》,朱棣氣沖沖的走出了存心殿,徐氏見狀也跟了上去,想要好好安撫自己丈夫。

唯有姚廣孝撿起了地上的那堆《邸報》,安靜的翻閱起來。

看完了一切,他總算知道朱高煦會說朱允炆壓抑太久了。

朱允炆的政策,與朱元璋的政策完全就是兩條不同的路子。

除了部分內容相近,其餘內容基本沒有一處對味。

這其中,最容易讓人詬病的,還是朱允炆對江浙的寬容,不僅施行“以鈔抵稅”,還要蠲免賦稅。

如此看來,那完全就是將江南的負擔,轉移到了眼下正在開採金銀銅礦的雲南、四川身上。

“他們倒算熬出頭了……”

看着朱允炆新政的內容,姚廣孝搖了搖頭,而與此同時,遠在吉林城的朱高煦也總算通過三萬衛的指揮使周定,獲得了南邊的《邸報》。

他坐在渤海王府的承運殿內,獨自一人翻閱着《邸報》,將朱允炆的建文新政給看了個大概。

其實大致看下來,朱允炆的新政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的,只是政策是偏向於理想了。

寬鬆刑法是肯定要走的路子,畢竟洪武年間的律法過於嚴苛了。

至於蠲免蘇松江浙的賦稅,降低當地稅率,這在朱高煦看來也算得上一項仁政。

說到底,江浙一帶的賦稅確實沉重,這點僅從蘇鬆二府就承擔了大明十分之一的賦稅就能看出。

蘇鬆二府的耕地不到十五萬頃,僅佔全國百分之四不到,而二府稅糧卻達到了四百萬石,佔了全國三千二百萬餘石的百分之十二還多。

朱高煦在構思《錢鈔法》的時候,他仔細算過大明的賦稅和平均畝稅。

其中,全國平均畝稅爲每畝五斤三兩,而蘇州高達四十二斤,松江高達三十五斤,蘇鬆合計之後平均下來,每畝賦稅負擔是全國的七倍有餘。

這樣的賦稅差距,主要是洪武年間北方及西南各地百廢待興,朱元璋本人採取的一種轉移支付手段。

但是隨着北方各省和四川、湖廣的農業經濟開始有起色,江南的賦稅理應降低一些。

不止是江南,還有那些洪武初年農業經濟不錯的省份,基本也都被課以重稅,例如山西就是一個典型。

洪武開國之初,北方只有山西和山東算得上農業沒有遭到摧毀的省份,因此二省在承擔遷移人口充實其它北方各省的責任時,也承擔了相應的沉重賦稅。

僅有三千九百餘萬畝耕地的山西,每年賦稅上繳達到二百八十萬石,比四千七百萬畝耕地卻只交二百五十萬石的浙江負擔還要重。

正因如此,老朱纔會在南北榜案中,特別的維護山西士子。

所以在拿到《邸報》,得知朱允炆降低江南賦稅的時候,朱高煦本以爲朱允炆會降低山西和山東的賦稅,然而他翻遍了《邸報》,都看不到與山西、山東有關的任何政策。

如果說在這之前,朱允炆的新政還能說是體恤百姓,那當朱高煦看完了《邸報》後,他就可以確定朱允炆這傢伙完全就是爲了拉攏江南一帶的文人了。

“也好,你這樣做,才方便我日後清算江南文人。”

放下《邸報》,朱高煦稍微想了想自己的本錢。

眼下,渤海四城之中有大約四萬在接受蒙學的人,他們的年紀從九歲到十五歲不等。

除此之外,自己手上算上黑水城的預備役,以及朱允炆安插進來的三個千戶,合計是兩萬五千人。

這其中,有四千人不堪用,得好好訓練,收服他們的軍心才行。

“四萬人……”

朱高煦想了想自己手中接受教育的那四萬女真與漢人,這四萬人如果下放出去,那完全可以充當胥吏在地方上收稅。

如果丟在一省之地,那他們完全可以將一個省治理的服服帖帖。

哪怕放在南直隸、浙江和江西這三個人口大省,他們也能維持三個省的基本運行。

並且不同於老朱的國子監,自己手中這四萬人可以說要乾淨許多。

老朱國子監的生源,大多來自江南,基本都沾親帶故,可自己手上的這四萬人,大多都是漢化女真人,只有三分之一是漢人。

他們的利益都在關外,與關內沒有任何相干的利益。

將他們投入關內,起碼能維持地方上六七年的政治清明。

只要掌握了基層,那些數量少的流官根本不用管。

一想到這裡,朱高煦就期待自己拿下遼東。

如果廟堂之上有大量的遼東人,朱高煦不相信他們會不爲自己家鄉牟利。

遼東只是一個開始,扶持北方人去打擊南方人,然後達到一個平衡,這纔是朱高煦想要的。

只要達到了平衡,那自己就可以對北方進行投入了,尤其是東北一帶。

民國闖關東能留下那麼多人,就是因爲東北興起了許多手工業,這些手工業在前期保障了遷移東北人口的立足問題。

立足之後,大量闖關東的人又開始開墾荒地,紮根東北。

自己要做的,就是繼續讓東北發展出手工業。

水泥、鋼鐵、耕地……

只要持續投入幾十年,東北的開發將會在自己手上完成,屆時有了東北作爲糧倉,遷都北京之後也就不用受控於江南漕運了。

朱高煦如此想着,承運殿外也響起了腳步聲。

亦失哈臉色不太好看的走了進來,表情有幾分愧疚。

“殿下,那楊彬婉拒了您的邀請,不過他承諾會把毛皮處理後,另外自己再掏些錢糧,在入冬前給王府湊足十萬貫錢與十萬石糧食……”

“知道了。”聽到亦失哈的話,坐在殿內的朱高煦略微失望,但仔細想想也正常。

眼下已經六月尾巴了,那楊彬應該是在回到南方後收到了什麼消息,不然不會這麼快就拒絕自己。

看樣子,朱允炆已經準備開始削藩了,就是不知道這次是不是先從自己的那個五叔開始動手。

不管怎麼樣,自己得好好準備才行。

如此想着,朱高煦也看向了亦失哈:“遷來城外的那四個千戶如何了?”

“如殿下您所預料的一樣,他們一直在打探王府的田地與人口等消息。”亦失哈迴應道:“此外,他們還試圖拉攏城內百姓。”

“奴婢已經在他們來到吉林城前告訴了全城百姓,讓他們假意答應,然後秘密將消息告訴奴婢。”

“現在看來,他們恐怕以爲已經拉攏到了不少人。”

亦失哈臉上露出幾分嗤笑,顯然對於朱允炆派來的這些人很看不上,倒是朱高煦饒有興致。

“讓他們繼續演下去,只要不涉及黑水城,其它事情都可以稍微透露一些給他們。”

“我倒是要看看,我那大兄演到最後能唱出什麼大戲……”

有事會提前一天請假,沒事的話正常都是兩更

(本章完)

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第20章 靖難戰神曹國公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25章 春和宮內第7章 便宜舅舅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396章 先甜後苦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432章 生擒元裔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第349章 梟雄終焉第444章 天家無情第342章 開港招撫第35章 位高權重第586章 後記宣德(5)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53章 難成大器第429章 三徵蒙古第100章 燕府女諸生第391章 大明孝子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第548章 夜郎自大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183.第183章 收復忽喇溫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193.第193章 卻胡兵七百里第42章 旁敲側擊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23章 爺孫較勁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變朱允炆第467章 朝鮮特供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544章 各有心思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576章 烈士暮年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533章 數據治國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7章 便宜舅舅第614章 地府傷風敗俗朱厚照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421章 壩上江南第542章 以博直名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66章 宮中密談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518章 顏李案第535章 各懷鬼胎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35章 位高權重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31章 謠言害人第88章 晉府難安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第487章 草臺內閣第22章 《削藩論》第86章 施以恩惠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10章 輕鈔重錢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390章 皆爲利攘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第357章 朱家歡樂第362章 後事之師309.第309章 家庭和睦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117章 終得所願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第378章 着手北方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第481章 日不暇給第596章 後記崇弘中衰第515章 天家無情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第81章 孝陵之上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133章 讓利移民第411章 喜上加喜第449章 東洲金銀礦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364章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64章 募兵之論311.第311章 西洋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