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

曹操突然的翻臉把郭嘉嚇了一跳,差點撥腿就跑,但看見曹仁一動不動佇立在原地,郭嘉便是放下心來。

曹操也似乎意識到自己在郭嘉面前的失態,臉色很快是恢復了常色,悻悻然將佩劍插回劍鞘,低頭咒罵着:“小雜種一個,一介武夫竟然欲蓋彌彰想擺我曹孟德一道,當我曹孟德是個傻子麼?”

“汝先去堂外,將張繡派來的那名使者殺了。然後拿吾兵符,去城外軍營點齊大軍準備征討張繡!”曹操眨眼便是動了殺心,對着曹仁喝令道。

“本公還沒來得及去打他,這廝竟膽敢犯吾邊境!汝再派人去新蔡傳令,讓曹洪率部向西,準備與吾一起前後夾擊張繡這小匹夫!”

郭嘉立刻站起身來說道:“明公暫且息怒!”

“明公方纔也說了,張繡此人不過一介武夫,此舉明顯是受人指點的!想必其背後的人一定掐準了出兵和使者到許昌來面見的時間,而且在這名使者拜見明公之前,必然已將借道汝南一事先行奏報給天子了。倘若明公現在斬使開戰,那天下輿論將大大不利於明公!”

曹操一時怒極,並沒有考慮到這些,遲疑了片刻,原地踱步走了兩圈,最後將目光落在了曹仁的身上。

曹仁會意,倒退兩步,轉身下去。

郭嘉繼續開口道:“方纔明公與在下商議,我軍的目標是要消除許都的腹背之患,是攻打張繡所在的南陽,而不是攻打佔據南陽的張繡。難道現在因爲張繡移師別走,就要捨本逐末,把攻打的目標換成了張繡乎?”

“張繡這一走,南陽也暫時無兵駐守。明公正好可以趁勢發兵荊州趕在劉表反應過來之前拿下宛城。而且這時候放開一條路讓張繡去東攻袁術,也於明公利大於害。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明公先率軍取了南陽,回頭來再收拾殘局也不遲。”

“若是明公因一時之怒而攻打張繡,縱使擊敗了他,又能得到什麼呢?最後要是張繡敗退回南陽繼續依附於劉表,又或是投奔了袁術呂布,對於明公又有什麼好處?”

曹操也是反應了過來,肚子裡的怒氣也消解掉了,但對於郭嘉的獻言卻一時不置可否。

郭嘉心如明鏡,當即站直,又朝着曹操舉手加額如揖禮,雙膝同時着地,緩緩下拜行了正規的拜禮,口中大呼:“軍師郭奉孝,拜見主公!”

曹操這才欣喜形於色,大笑出聲。兩人行過君臣之禮,又重新落座,侍童很合時宜地爲兩人添滿酒,郭嘉和曹操同時舉杯,一飲而盡。

少頃,曹仁又踏步入堂,稟告道:“昨日的確有宛城來的使者入宮覲見了天子,因爲今日休朝,光祿勳準備明日早朝告知主公……”

曹操並不發怒,仍笑眯眯道:“外郡遣使入朝,怎能直接入朝朝覲?眼下時局動盪,若有心懷不軌之人,置天子安危於何處?”

“今後各州郡入朝來使皆應往尚書令所屬主客曹處先行登記,再由司空府檢驗朝貢諸物,確定安全再行朝覲之事。”

……

這一日曹操與郭嘉趁興而飲,邊飲邊談,從早晨時至傍晚,從不拖怠政事的曹操難得一次

沒有將當日呈送上來的奏章批覆完,而郭嘉更是喝得酩酊大醉,不能正常行走,夜宿司空府。

第二天郭嘉醒來,便聽說天子近臣、九卿之一、有迎接外臣來使之責的光祿勳因貽誤軍情被處斬,鴻臚卿、黃門侍郎等原來的許多天子舊臣近侍皆被革職或是調任閒職散官。

……

公元196年末,建安元年臘月,張繡軍借道汝南討伐此前多有不臣之舉的袁術,遭到駐守在汝南西界曹軍阻攔。雙方雖然爆發交戰,但實際並沒有多大傷亡。曹軍主將李通被俘,其部曲大多被張繡收編。

此時許都朝廷一紙詔令傳到汝南太守荀攸處,爲張繡軍討袁術之事正式正名,並不追究張繡擅自發兵的罪責。曹操還另外上表天子,使張繡繼承其叔父張濟平陽侯的爵位,而張繡原本宣威侯的爵位由其子張泉繼承。升任張繡爲廣武將軍,領廬江太守,並贈兵三千,以助張繡討伐逆賊袁術。

張繡也是接到詔令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一個親兒子,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親女兒叫張若!

這兩兄妹同父同母,是張繡的原配妻子所生。但是原來的張繡一直跟隨叔父鞍前馬後忙於兵事,放在後世就是一個典型的大男子事業主義者,對於妻兒很少照顧問候,原配妻子早死也未續絃,一對兒女也一直由無兒無女的嬸母鄒氏照顧撫養。

而現在的張繡既然知道了這個情況,就不會對這兩個孩子繼續不管不問。鄒氏亦隨軍出征,兩個孩子都待在她身邊。張繡便是放下心裡的疙瘩,每日開始主動前去鄒氏車前問候,主動與一對血緣上的親兒女相處伴玩。不管是因爲什麼原因穿越,是自己害得原來的張繡沒有了,現在還這一對倒黴孩子一個父親,也算是現在的張繡對這副身體的原主一個報答吧。

曹操說還要送張繡三千兵馬以助討袁,張繡在汝南等了將近一個月,卻是連一個鬼影子都沒看着。最後還是賈詡不明白張繡爲什麼拿到討袁的詔令了還不繼續行軍,張繡把原因一說,賈詡這才笑問道:李通手下那兩三千雜牌軍不就是曹操說的送的三千兵馬麼。

被賈詡這麼一說,政治上過於天真的張繡才知道自己鬧了笑話,羞得差點找個洞鑽進去。曹操腦子進水了纔會再給張繡送三千人馬,不過順水推舟而已。

無地自容只一小會,臉皮較厚的張繡立馬樂呵呵的跟撿了大便宜一樣拿着詔令屁顛屁顛去找還在囚禁中的李通去了。

別人不知道李通的本事,但是張繡可知道這是一支有待發掘的潛力股!幸好這李通歸附曹操的時間還不長,按照歷史上的劇本他都是在明年才見到了曹操本人才被提拔爲陽安都尉,這才一步步在曹操手下幹出名堂的。

當李通看到蓋有天子璽印的詔令上爲張繡討袁一事正名並沒有太大反應,這畢竟是政治上的博弈,李通也早有心理準備,也做到了忠於職守。但是當看到曹操親筆蓋印寫出的“贈張繡部三千兵馬助以討袁”的字眼的時候,卻是差點是兩眼一黑直接昏倒。

“吾因君爲明公而投之,明公何故棄吾於別君?”李通仰天痛哭長號,最後只能接受了詔命,就這樣,張繡終於達成了穿越以來的一項重大成就——成功招降了一位歷史名將……

張繡在汝南這一呆就是快一個月,吃的用的都是向汝南太守荀攸伸的手。荀攸以曹操親自率軍攻取南陽這段時期的維穩爲重,倒是不計較這些糧草,但是同樣駐守在汝南的曹洪卻是忍不下去了。汝南雖爲大郡,但也沒多餘的糧食。這一月來曹洪麾下的部卒因爲與張繡軍在爭奪糧草供應上多有衝突,而西涼士兵剽悍好鬥,經常主動挑事,多次打傷曹洪手下的部卒,這是曹軍與張繡軍積怨的其一。

又因爲張繡不止是自己吃,前腳伸手白拿了糧食,轉手就拿着這些糧食大肆招納汝南各地流匪盜寇擴充武裝。而這些糧食有相當一部分還都是自軍這一年來辛辛苦苦屯田開荒得到的,曹洪心中更是憤忿不平,不顧手下部將以大局爲重的勸阻,暗中決定率兵趁夜偷襲張繡軍大營。

賈詡心說你真以爲我是陪着我家那傻主公在這汝南白挨一個月凍呢,早就設好圈套擺好埋伏等着你鑽呢。

曹洪這一戰大敗,本部精兵損失慘重。而張繡率軍乘勝追擊,曹洪本欲退守新蔡待援。卻不料城內的劉闢和龔都見曹洪兵敗,便是殺了主將何儀,拒不開門。

曹洪被張繡追趕了一夜,精疲力竭,這下腹背受敵又是一場大敗,自己僅率數騎逃脫。

劉闢本與黃劭交好,曹操征伐汝南潁川時殺死了黃劭,劉闢心懷不滿卻不敢正面對抗曹操。而龔都和何曼以前都是何儀的部下,何曼被曹洪所殺,而何儀不僅不爲同宗同族的兄弟何曼報仇,反而投降曹操當了曹洪的手下,所以龔都亦懷恨於曹洪何儀二人。

賈詡提前摸清了這些人的情況,便是與張繡商議好計策,鼓動士卒故意製造和曹軍士卒的摩擦事端,又派先前招降來的汝南山賊裴元紹與胡車兒一同潛入曹洪營內行離間之計。裴元紹本就是汝南黃巾軍出身,與劉闢的一些部下有舊,於是得以順利見到劉闢與龔都。劉闢與龔都不貪財物,只與張繡約定,若是張繡能擊敗曹洪,便會舉衆相投,而最後這二人果然沒有食言。

於是張繡這下又收了劉闢和龔都兩員大將及上萬兵馬,聲勢大振!張繡任劉闢龔都爲麾下偏將軍,與胡車兒、張先和雷敘同列,仍繼續統領原部人馬。

裴元紹因爲離間有功,在軍隊裡也被授了個曲長的中層軍官,負責統領張繡軍斥候。此外張繡還任用與裴元紹一同前來投奔自己的賊寇周倉爲親將,留自己帳前聽命。

與曹洪這一戰下來,張繡再也不敢在汝南多呆。一邊對麾下軍隊稍加整頓,一邊派人各州郡廣發檄文,將天子詔命示衆,以袁術私藏傳國玉璽不還朝廷,多有僭越之舉、所行非臣子所爲意欲篡漢自立爲名,正式邀請各路諸侯共討袁術!

不日張繡便率軍三萬,號稱十萬之衆向東,直奔袁術勢力下的淮北重鎮汝陰。臨走時張繡還派遣使者告之荀攸,請其轉告曹操,言明是曹洪先率部偷襲,自己乃是迫不得已才率兵反擊的,請曹司空明察公正……這次張繡卻是終於學到了一點賈詡的厚黑之道,讓曹操和曹洪吃了虧卻只能自己嚥下苦果……

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一百九十章 彭城相會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二百六十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敗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聯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三百零八章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三百三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氣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一十章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許都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六十一章 終極對決第六章 守門之犬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