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

張繡軍拿下牛渚的當天,張繡麾下大將張遼便攻下了距離石城、丹陽兩縣!

說是攻下,其實誇張了。深諳兵貴神速的張文遠等不及所有兵馬上岸,安排部將宋憲侯成統領大隊人馬,自己只帶了兩千多輕騎兵先行去奔襲。

早間出發,兩千多輕騎中午便先趕到了百里外的石城。不出張遼預料,石城守軍防備極爲鬆懈,偌大的城池沒有巡邏和哨卡不說,城門附近居然只安排了十來名士卒值守警戒。

說是值守警戒實在是表揚他們。時值七月盛夏,又是烈日炎炎的正午,人是最沒有精氣神的。加上此時留守在郡縣而不被徵調打仗的,都是二三流的兵卒。這些人平常本來就十分鬆散懶慢,現在又和其他精兵銳卒沒了比較,那小日子,過的自然是怎麼快活怎麼來。

張遼在接近石城的時候,將麾下騎兵分爲三隊。自己統領一隊,麾下騎將成廉魏越各統領一隊。張遼自衝西門,成廉魏越分別繞道衝擊南北兩門。空下一個東門,卻是正合兵法上的圍三闕一。

在即將逼近城門的時候,道路上的行人多了起來。不過這只是讓張遼擔心了片刻,因爲片刻之後張遼就發現江東民衆對於大路上突然出現的剽悍騎兵除了感到驚奇之外,再無任何特殊的表現。

這倒是讓張遼自己也驚奇起來,感覺自己不是來征伐江東的,而是像仍然在淮南一樣。淮南民衆每次見到衣甲怪異模樣剽悍的西涼輕騎也是這副新奇驚訝的表情!

不過沒時間細想這個問題,張遼的主要心思還是放在如何造成突襲上面。

但是石城守軍卻是用自己的表現告訴了張遼:你不用費勁心思想怎麼突襲入城,只要你來了,就能進去!

終於看見了大開的城門,張遼當即下令加快馬速,在江東士兵發現敵襲而關上城門之前用最快速度衝刺過去!

古代的城門爲了保證防護性,都是製造的極爲厚重的。對於厚重的城門,城池守軍向來都是又愛又恨的。愛的是,它是進出城的關鍵性屏障。攻擊一方想要拿下城池必須得使用衝車和撞車來對付城門,很多時候因爲城門的厚重,攻擊一方付出了巨大而慘痛代價仍不一定能撞倒城門。

恨的是,越是厚重的城門,平常開啓和關閉越不容易。就比如這石城的城門,平常就得七八條漢子一同使力才能合得上,過程緩慢,極不方便和容易。

而張遼的輕騎兵,就必須搶在江東士卒關上城門之前搶佔城門要地,不然若是關上了門,任憑張遼麾下輕騎多麼驍勇剽悍,城內守軍多麼孱弱無能,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也只能是望城興嘆。

但是張遼明顯多慮了。在西涼輕騎都已經殺到城門跟前的時候。守城的那十來名江東士卒卻是沒有絲毫戒備關門的姿態,只有一個城頭上的士卒對着下面張遼部騎兵喊道:“騎馬的兄弟們大晌午的從哪裡來?進城記得要下馬啊!”

回答他的是一支箭矢。

八百輕騎,在接近城門五十步左右的時候,打頭的一百弓騎掏出了弓箭,朝着城門處值守的十來士卒放射!

輕鬆無比進入石城,張遼直撲縣府所在地。在這裡,不得不說我國古代的城池總是千篇一律的,府衙都設在城池中央地帶,大多情況下根本不用去刻意找。

張遼率部殺到縣衙的時候,依舊沒有任何有力的抵抗。石城縣令被俘虜的時候,仍是沒有發覺這是一場戰爭!

從南北兩門突入的侯成魏續兩部彙報的情況和張遼部大同小異。石城上千守軍,到現在甚至連示警動作都沒有。

等到張遼抓了一個石城本地人,在其嚮導之下撲殺向城牆屯兵處的時候,在屯營地卻是隻發現了不到三百石城守軍!

用鐵血手段逼迫這些守軍投降之後,張遼才詢問其他七百守軍哪裡去了!得到的答案是,要麼回家睡大覺去了,要麼就是在城裡哪兒涼快快活呢!反正沒多少人願意在骯髒擁擠的城內屯營呆。

不得已,張遼自己擂起了聚兵鼓,好不容易纔將石城守軍大概打盡!

一方面讓麾下騎兵暫歇,一方面安排軍事管制石城。中午還沒過沒到下午的時候,張遼毅然領着一千五百多騎再次出發,急襲往東百里的丹陽縣。

丹陽縣的情況和石城差不多,都是無比鬆懈的防備。不過在這裡倒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差不多三百丹陽鄉兵不願意束手就擒,不過於大局毫無影響。雖然奔波了一個白天,但是這不影響一千多西涼騎兵展現他們剽悍嗜血的一面。

一日之間,孫氏直接控制下的丹陽六縣,已經陷沒兩縣!

但是張繡軍的奇襲也就到此爲止了。張遼部將宋憲本部一萬兵馬,在距離秣陵還有十里的時候,孫策委任的丹陽太守吳景,已經是關閉了秣陵城門,召集了郡兵數千人守備城牆。

一路跋山涉水的宋憲相當鬱悶,望見高聳的秣陵城牆和緊閉的鑲銅城門,宋憲一面暗罵着早知道就該把路上遇到的所有鄉民統統殺了,一面只能下令在秣陵城下埋鍋造飯。

張繡軍將士並不安營紮寨,上至統兵大將宋憲,下至徒士步卒,無一不認爲實在沒有安營紮寨的必要。不過一座秣陵城而已,雖然城堅池深當屬丹陽郡第一,但是再堅固的城池,也得有精兵銳卒強弓硬弩去守,得有足夠的糧草軍械支撐。

而很明顯,在孫策傾國之力發動西征的這個時候,秣陵城明顯不具備後兩個條件!

所以在次日,張繡親自統領留守牛渚的一萬士卒走大路趕到秣陵城下,使得城下張繡軍數量達到兩萬的時候,吳景果斷棄城後撤。只是這個果斷未免來的太遲,曹性統領着兩千羌胡弓騎,好好給吳景上了此生難忘的一課。

輕鬆拿下秣陵,那邊張遼回報也拿下了石城丹陽,張繡仍命令部下不做歇息,繼續向江東腹地挺近。直到又過去三天,張繡領軍拿下了守備力量薄弱的湖熟、句容、江乘這剩下三個孫氏掌控的丹陽屬縣。而張遼也領軍向東南方向,逼近了吳郡陽羨。

至此,張繡第一階段的作戰就這麼愉快而迅速的結束了。張繡軍兵貴神速,開戰兵分兩路,迅速控制了丹陽全郡。張繡親領的北路兩萬大軍兵鋒直指吳郡重地曲阿,大將張遼統領的南路兩萬大軍也是即將挺進“魚米之鄉”太湖平原。

雖然一直到現在都不明白張繡軍爲什麼突然撕毀友好同盟條約,但是江東人還是明白自己被張繡擺了一道。也是終於反應過來,一方面調集兵力把守要地,另一方面緊急去向豫章郡孫策主力告急!

江東雖然因爲孫策傾兵攻打荊州而空虛,但是調集萬八千的兵力還是可以的。尤其是生死存亡的關頭,孫策主政江東以來實施的諸多優待世家大族、寬待民衆的政策終於發揮了作用。不少世族豪強自願帶私人部曲爲保衛江東出一份力,江東子弟自願參軍者更是數不勝數!

張繡是給自己是創造了極好的偷襲機遇,但是他目前能做的也只是暫停進軍的步伐。因爲他一方面得等自己的丹陽太守袁胤接管丹陽東北六縣,將其消化爲自己的地盤。另一方面,也得讓在水上漂泊了近一月之久的麾下步卒喘口氣,得等糧食輜重後勤補給跟上大軍的征程。

這很無奈,但是張繡得自己克服這些不利因素。麾下的雍涼主力雖然打仗生猛,但是也分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在這多雨潮熱,水網密佈,澤多林密的江南地區,西涼兵的戰力是大打折扣。

但是這也沒有辦法,因爲換了淮南兵來南征的話,實在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更何況張繡自己預判此徵江東勢必是一場腥風血雨,還是帶上見血慣了的西涼主力靠譜。

再深入考慮一番,張繡更是堅定了雍涼主力投放在江東戰場的想法。其一,就是因爲孫氏在江東享有相當的民望。不管是處於統治階層的世家豪強還是底層的布衣百姓,對孫氏的支持都是相當之高的。世家大族不說,就僅僅是一個世兵制,就足以使得所有豪強世族站在孫策一方。

而張繡呢,在淮南施行的新政,卻是將整個淮南的世族豪強一股腦連根拔起!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只具有象徵意義的士族,原淮南的豪族在張繡的淫威之下盡皆湮沒。

兩相相比,想要江東豪族們作出抉擇,實在太簡單不過!縱然當前張繡麾下兵鋒甚強,有着相當有利的戰局優勢。但是你只要想想,要是江東落入張繡手中,自己整個家族的性命就不會再在自己手上掌握,祖上數輩數代積攢下來的身家底蘊就全得煙消雲散。那麼你哪怕此刻拼得魚死網破,也會選擇與孫氏共存亡!

與豪族們更多考慮自身的安危利益相比,普通民衆對於“西涼兵”這個名詞也是沒有絲毫好感的。自董卓之亂以來,西涼兵這個詞似乎已經成了禍國殃民的同義詞。對於出身西涼集團的張繡,絕大多數江東鄉民對於張繡的想象是一種凶神惡煞、兇殘暴戾、平常拿人肉當飯吃而且不吐骨頭的豺狼形象!

這種自發性的認識,加上士族豪強們有意的引導,會造成怎樣的結果不必言說。那麼,張繡對於南征江東會出現腥風血雨的預料,可以說有理有據。

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一百八十八章 延津之戰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一百七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賠了天子又折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二百八十三章 傳業授道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六十二章 古之惡來的決死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楔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六十五章 輕功冒進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氣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鴿子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劉協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槍暗箭第三百零九章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七十七章 位極人臣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