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

“張伴伴說什麼?

五月下半的時候,宮內能靠近萬曆皇帝的宦官們發現,趙金亮不見了幾天,這可是稀罕事,大家心裡琢磨,能讓趙公公出宮去的,肯定是第一等的要緊差事。

也就是三天不見,三天後趙金亮回宮,急忙的去了乾清宮的書房,萬曆皇帝急等看見他。

“張公公說,他在天津衛閒居,連門都很少出,時局也是糊塗,萬歲爺的問詢他不敢出什麼主意,害怕耽誤了大事,請萬歲爺贖罪。

趙金亮回答的很清楚,聽到這個的萬曆皇帝卻有些泄氣,誰也不是傻子,張誠分明是和外朝的那些大臣一個意思,都不想說意見。

“母后那邊只說要慎重對待,張伴伴也是這般言語。”

萬曆皇帝焦躁走了幾步,轉頭對趙金亮說道:

“你知道申閣老怎麼講嗎?”

“奴婢不知道?”

“他說天下人都在看着此事,而且此次大軍功績重大,王通地位非同尋常,應當聯這邊聖裁。”

趙金亮低頭,也不敢說話,這幾位大佬的意思一樣,這件事外人說不上話,萬歲爺您自己拿主意吧。

說來也是巧,萬曆皇帝正爲難的時候,外面卻有急匆匆的腳步聲響,趙金亮的眉頭卻皺起來,他本是乾清宮的管事宦官,到底是誰這麼不知道好歹,沒有體統,他剛要出去刮斥幾句,門卻被打開了,出現在門口的人卻是田義。

田義自從成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之後,就講究個宰相氣度,很少見到這樣慌張的時候,田義開門連磕頭都顧不上,開口說道:

“萬歲爺,王通的八百里加急密奏!”

屋中幾人都是身子一顫,萬曆皇帝盯着田義問道:

“上面說什麼?”

“奴婢不敢打開,宮外遞上來,奴婢就拿着送過來了。,,

萬曆皇帝點點頭,趙金亮連忙小跑着過去接過呈上,說是密摺,不過不是薄薄的一本,而是厚厚的一疊,看着和幾本書一樣。

放在書案上,解開外面的包袱皮,裡面是個鐵盒,趙金亮脖子上一直是掛着銀鏈子,本以爲是長命百歲那樣的東西,很少有人知道那銀鏈子掛着鑰匙,拿着鑰匙打開了鐵盒,從裡面取出了奏摺。

萬曆皇帝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本展開,讀了幾句,卻愣怔在了那裡,趙金亮和田義站在他的身邊,雖然都是恭謹,可都在聚精會神的看着萬曆皇帝的表情,他們在萬曆皇帝身邊久了,看錶情也能估計出很多東西。

在那裡呆立了半響,萬曆皇革長嘆了一口氣,卻是坐在了椅子上,將奏摺丟在桌子上,在那裡肉了肉眉角,開口說道:

“王通上表辭官。,

萬曆皇帝說的有些頹然,下面的趙金亮和田義卻都是渾身一顫,驚愕非常,京師裡爲了如何封賞王通,弄出了這樣那樣的風潮,潛流暗涌,就連萬曆皇帝自己都是爲難的很,甚至豁出臉去武清侯府問慈聖太后。

誰也沒有給萬曆皇帝明確的建議,這更說明這件責的爲難和尷尬,誰想到正在尷尬爲難的時候,那邊自動自覺的上奏摺辭官了。

好像是這邊積蓄足了力氣,小心提防各種可能,卻沒想到一圈打到了空處,一系列的考慮應對完全沒有用處。

“田義,你把奏摺讀一讀吧,朕沒什麼心思看了。,

萬曆皇帝有氣無力的說了一句,田義那邊答應了聲,卻是拿起奏摺讀起來。

關於辭官的理由,王通自然不會說自己知道朝廷難辦,索性辭官,他只說自己得了急病,郎中診治後說要去江南那等溫暖溼潤的地方休養,在苦寒之地對身體損傷很大,這次東征一直是感覺到不舒服。

但是軍務要緊,也顧不上這麼多,等到肅清敵人殘部,擒殺敵酋之後,久在苦寒之地,身體愈發的不適,已經有點頂不住了,所以既然局面安定,王通也顧不得繼續統帥兵馬,先是去往江南松江府休養。

王通在奏摺中向萬曆皇帝請罪,說自己在統領大軍的時候不告而別,實在是大罪,請陛下怒罪云云,他還在奏摺上說,自己是病人總要有親人照顧,所以妻兒也都是一同前往,請萬曆皇帝恩准。讀完這些之後,萬曆皇帝仰頭看天,苦笑了幾聲之後,才示意田義那邊繼續讀下去,這纔是薄薄一本,還有許多

接下來的事情,卻都是王通各方面的建議了,第一個就是裁撤九邊,這個有了王錫爵前面的奏摺,他這個就是闡述具體解決的方案了。

九邊雖然弊病叢生,但現在畢竟負擔着大明對北邊的主要防務,裁撤他們固然可以,但也許要找出替代的方法。

王通給出的方法就是用虎威軍這樣的隊伍來替換,九邊之中,目前薊鎮和宣府可以不必動,他們和天津衛的虎威軍,正好是互爲犄角,拱衛京師。

其餘各處,遼鎮如果設行省,外敵目前是個被肅清的狀態,三個總兵足以應付大部分的事情,保持目前這個狀態就是最好。

至於其餘的各個邊鎮,各處的騎兵留下,步卒裁撤,每一邊放置虎威軍一個團,然後以這個團爲基準擴編爲三個團,作爲該鎮主力,騎兵作爲輔助。

ωωω●ттkan●¢ ○

至於那幾萬、十幾萬的步卒,並不是讓他們就地散夥回鄉,而是承認他們爲所屬兵將的家奴僕從,這並不是兵爲將有,造成軍閥,實際上現如今大明各個軍鎮的軍戶和兵丁本就是軍將們的僕從,甚至是奴隸,爲軍將們勞作,給他們出力,軍將驅使兵卒如同牛馬,但卻從來不去練兵。

不明確這個主僕關係,軍戶們心中怨憤,軍將們也覺得左右是大明的軍戶,我也不必愛惜,用殘了用死了都不干我事,明確了之後,大家好歹還有個分寸。

這麼做也是有安撫軍將們的打算,裁撤軍鎮,他們損失最大,也只有用田宅和奴僕來安撫了。

三個團不過五千人,但如果配齊了火炮,裝備齊全,足可以抵得住幾倍於他們騎兵的衝擊,何況是草原上那等沒什麼裝備的牧民騎兵,邊鎮和邊鎮之間都是相鄰,彼此呼應支援也是方便。

再就是給歸化城、多倫以及遼鎮邊牆外的各個商行護衛隊,墾殖農莊的鄉勇護衛以團練等特殊地位,承認他們的武力是一種職業,這個職業可以帶來免稅等等的好處,但沒有這個職業,立刻和平民無異。

歸化城丶多倫、遼鎮邊牆外,實際上是大明九邊外部的幾個要點,如果九邊告急,這幾個點都可以居高臨下的前往救援。

現在九邊每年耗費軍費過千萬兩,養着過百萬的兵馬,可各鎮真正能拿出來的還是家丁標兵,九邊加起來也才兩三萬的樣子,如果裁撤之後,九邊耗費不會超過三百萬,但能戰的兵馬反倒是會到十萬。

這一消一漲,好處自明,九邊這些新設的部隊都是直屬於禁軍,因爲人數並不是那麼多,可以定期的輪換,避免出現現在的軍閥化傾向。

王通還提到,讓從前的邊鎮軍將成爲在地的地主之後,賦稅不能減免,他們的親衛家兵朝廷要有調用的權力,這個政策今後可以作爲例子,向大明的士紳們收稅。

密摺中提到了向士伸收稅的話語,田義讀到這裡都是臉上變色,王通實在是太大膽了些,這等事居然也敢說。

奏摺上說的明白,如果放任有功名的人不繳稅,清丈田畝的事情又不可能時時進行,如果繼續給他們免稅的優惠,按照目前這種隱沒、投獻的趨勢進行下去,大明能徵收到的賦稅肯定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結果不問可知。

邊鎮改革還有賦稅之事說完,王通接下來說的卻是用人,即便是辭官之後說話可以放肆些,但這用人之事上也不該他開口。

不過王通所說的角度比較奇特,讀奏疏的和聽奏疏的都是愕然,王通所說的是,各處邊鎮改革,收取賦稅,還有開埠之類的事情,請萬曆皇帝多用內監,少用文官,田義讀到這段的時候感覺頗爲古怪,他覺得這實在是荒唐,可出於自己的立場卻不能去反對,要不然在內廷不要做事了。

而且王通說的的確有道理,內監宦官能被派出去做事,往往已經是有了十年以上的實務辦差經驗,文官們科舉上來,幾年一換全是依靠師爺,能做的了什麼,而且內監宦官畢竟是萬曆皇帝的奴僕,文官們是皇帝的臣子,卻是內閣大佬和六部尚書的門生弟子,這做事傾向那裡,就是盡在不言中了。

王通還提到,進士讀書多年,四書五經上功夫深,可實務上就未必,倒是很多下面的舉人還有些做實事的能耐,而且對於按照規矩不可能升遷太高的他們來說,萬曆皇帝的提拔和任命就是恩賞,他們會牢記,不像走進士出身的人覺得理所應當。

天已經黑了,讀的人和聽的人都沒有吃飯的心思……,

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43章 人在華山無歸路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454章 老虎屁股總有人摸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645章 良策之弊 疑是滅口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829章 匠坊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506章 人已走雪將至第707章 王通論戰第397章 那時東風壓倒西風第891章 說不過就動刀第77章 身不由己入漩渦第51章 內閣第614章 清算第1044章 開場第436章 月黑追襲 攻虜不備請月票支援!!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586章 等到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672章 土雞瓦狗一般第725章 佈置第311章 借亂殺人列馬出牆第517章 大勝大勝大勝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122章 紫禁城的晚上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1074章 謹慎萬全 李家爭功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613章 是一場空 塵埃落定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1019章 尾難收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94章 餘波不平第863章 無據可查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327章 湯山告密 千戶借馬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1103章 父子相逼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79章 開館在即第828章 天津幾日談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995章 襲擾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658章 城門前方知第723章 無知妄言 北疆告急第320章 雷大天忽晴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32章 兩尺窄幅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210章 前倨後恭自取辱第99章 不回頭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25章 無心插柳第706章 逐水草而居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841章 暗流誰人知第61章 威風第167章 似靜實動閉門不語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1054章 傾國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