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光祿寺

年富一出,張佳木面色也是陰沉下來。

當着下頭的人,他一定要是智珠在握的從容模樣。但老實說,一羣對頭給他添堵的策略也是極爲成功的。

不論如何,對方以這般手段來對他,而他,也就只能以非常手段來對人了。

“請光祿寺卿張大人來”

自己做事之前,還先得把別的事料理清楚才成。外面的客人,別的可以不見,不過張澤倒是一定要見的。

打上回的事情之後,張澤有什麼事都會到張佳木這裡來打個商量,不敢再自行主張。

好在,太子被教訓一回之後,也知道張佳木必定會把他的非份要求給頂回來,所以,也並不敢太過份了。

現在彼此相安無事,但這一次張澤前來,也是必定沒有什麼好商量,一想起來,張佳木也是頗爲頭痛不已。

“見過太保。”

張澤也是熟人,而且雙方有私交,所以雖然品級遠不如年富,但見面時反而更加瀟灑自若,彼此見了一禮,張佳木主位,張澤坐在右邊下首,雙方都默契於心,知道不必太多寒暄客套。

張佳木劈頭就問:“怎麼啦?咱們那位小爺,又有什麼新招?”

“還能要什麼?”張澤苦笑,攤手,答道:“不知道打哪兒收到風,聽說,你今年莊上的收成,可是不少?”

張佳木莊園豐收的事,除了自己家人知道,倒也沒有刻意瞞騙於人。因爲他的生態圈工程,福利和衛生、教育等諸般舉措,都是利國濟民的大事,不僅自己要搞,還要帶動一大批人。

這種事,不要說他現在不能用行政命令或是軍令來推廣,就算有這個權力,他也絕不會用。事實證明,生物圈是一個大自然的系統工程,缺乏某種物質,可能就會使整個生物圈崩盤。當年竹子開花,結果就是熊貓無食,這就是大自然的連環,缺一不可。

而他的生物圈是和福利教育等諸多環一環套一環的連接成功,缺一不可,強制推廣,行政命令或是軍事高壓,都不能解決人心的麻煩。

只有人自覺自願的和他學,纔會成功。

某位偉人強行推廣農民結社,辦食堂,出發點自然是好,以當時的行政效率來說更是前所未有的強勢政府,結果如何?還是以失敗告終了。

正因爲盼着人學,所以不僅不瞞,反而開放地段,由着人自己來參觀。

在整個北方平原,畝產超過一石半就是不壞的收成,有畝產三石以上,簡直就是奇聞。消息一傳開來,真的不知道多少人聞風而至

勳戚之中,陽武侯是早就和張佳木學了些皮毛去,今年的收成也比往年高出三成還多。薛暄高興的了不得,他們這種勳戚已經不能掌權,薛家已經幾十年沒辦過什麼正經的差事,沒有差事,就沒有進項,皇帝的賞賜也就有限。

一切收入,都是打土地裡來,所以對土地的兼併和收入當然也十分的放在心上。除了陽武侯家,別家勳戚的情形也差不離,一聽說了,當然也就極爲上心,關係近的,自己求見張佳木討教。要不然,就打個招呼,派自己莊上的管家執事前去觀摩學習。

當然,是能學到些皮毛,還是什麼也學不到,這就是兩說了。

不過,陽武侯和駙馬薛恆兩家已經預備到綠柳莊等幾個張佳木的莊園住下,不再走馬觀花而是踏實的考察。

一旦發覺張佳木的行爲佈置更加合理,便會果斷學習,這一次,卻不是再學個皮毛就了事了。

普通的勳戚士紳都這麼上心,當時的第一大地主自然是要比普通人家更加的上心了。

這麼一想,可就知道了,這一回其實不是皇太子的主意,背後的支使人卻是當今的天子,九五至尊的皇帝陛下了。

想來是好笑,細想卻可悲,求田問舍,匹夫所爲,不過從當今皇帝,到成化、弘治這幾十年間,皇莊數目從無到有,一直到數百萬畝之多。

但這種兼併一看就知道是沒有道理,註定不會有什麼收益的。到了萬曆年間,擁有四百萬畝土地的皇莊,一年的子粒銀收入才兩三萬銀白銀,這麼多的土地,肥了誰也沒肥到皇帝,而所謂的皇莊,也就真真成了天大的笑話。

不過眼前這對活寶父子可沒這種覺悟,皇莊在設立之初也確實給皇家弄來不少活錢,於是皇家胃口大開,開始拼命的兼併。

要說老朱家全是這種德性,分藩在全國各地的藩王第一要務就是跟老百姓搶地,然後就是搶錢,搶糧,明亡國時,隨便出來一個親王都有金銀幾百萬,土地數十萬畝到過百萬畝,親藩如此,皇室也是如此,這一個貪字,還真是治不了的毛病了。

“這麼說,太子是要我的莊子是不?”

“小爺倒是沒有直接開這個口,不過,意思似乎是這個意思。他的想法就是,既然太保的莊子好,不拘哪一個劃一個給東宮,東宮拿一個相等的補給太保,這麼着,皇莊又能和太保的人學種地,太保也沒有什麼損失。”

要說現在這君臣是真的隔膜了,要擱以前,太子肯定直接就開口要了。沒準兒,聽說張佳木種地有心得,還會直接把人叫到文華殿去,一五一十的問清楚才行。

期間肯定是說說笑笑,賜茶賜座,彼此交談起來猶如良朋益友……

當初張佳木教太子騎射弓箭時,就是這般情形。

但一轉眼之間,往事已矣,現在君猜忌臣,臣亦然不再忠君了。張佳木已經看透了太子,既不如皇帝的政治才幹,也更加的懶惰和貪婪,可能在年輕時還能因爲儒臣的督促還勉強自己勤政,但時間不會超過一兩年時間,太子必然會疏懶懶於理會政務。

正統早年的王振之禍必定會再生太子執政之時,只是,是爲禍更烈,還是稍減於正統年間,那就是不好說的事了。

至於太子的性情,則也是遠不如當今皇帝那樣的平易近人。皇帝是因爲幽居而被傷害,對羣臣的防範之心稍過了一些,但無論如何,算是一個仁君,而且,身爲帝王卻有平民的思維方式。

這對一個帝王來說是極爲難能可貴的。而太子,卻明顯沒有皇帝的這一層好處。

而關鍵在於,太子叫張佳木瞧不起的一點,便是寵信萬氏。

纔多大的人,萬氏已經是須臾不可離左右。兩年前,太子和萬氏還只是孩童和一個類似母親和姐姐加保護人的多重角色的結合,到現在,太子已通人事,和萬氏還得加一個夫妻之情。這麼一個比他大十幾歲的女人能左右太子的行止,決定他的思維方式和想法,那麼,等太子即位之後,深宮對外朝政治的影響力將前所未有的增強。

要知道,明朝已經近百年,但可還沒有後宮真正掌權干政的先例在

當年就是仁宗的張皇后,正統年間貴爲太皇太后,說起來是權勢一時無二,但張後一無垂簾之想法,二無垂簾之可能,結果正統年間,先是三楊輔政,後來是皇帝任用王振輔政,後宮對皇帝的影響,也就只限於之初對王振的限制和打壓而已

“哼,君君臣臣,孔老2的意思其實是說,君爲君,則臣爲臣,而君若不君,則臣自然不臣了。”

在心裡這麼嘀咕一句,但這件事倒也沒有什麼可說的,當下便道:“要小爺給我換什麼換?一個莊子我還是獻得起的。”

張澤大喜,他也是夾在中間難做人。一個是無比薰灼權勢大的嚇人的國之重臣,一個是未來的皇帝,現任的太子,哪一邊都得罪不起。

只能拼命賠笑臉,兩邊做好作歹的勸和着。明朝沒有內務府,除了二十四監司的太監宦官之外,光祿寺倒是有點兒象後世清朝的內務府,宮中有什麼用度,當然主要是膳食這一塊,還有對外的大型活動也是由光祿寺來着手牽頭。

所以,明之光祿寺卿和皇家的關係是很接近的,就和一個外府管家的職份相當。

張佳木這邊答的痛快,張澤也頗有興奮之感,當下手舞足蹈的笑道:“如此甚好,甚好。這樣,下官也能順利給小爺回稟這件差事了。”

當下又議定了索要的莊園,張佳木既然給了,也就很大方,挑了一個有水田和旱田都有的,二百來戶人家,一千多口人,小四千畝地的大莊子獻了上去。

反正,最近皇帝賞的也多,明年之內,他的莊園能超過十萬畝土地,這點進獻,還真的是無所謂的事。

“好好,既然這樣,下官就告退了。”

張澤完成使命,也不願在這裡多呆。倒不是張佳木待人不熱誠或是拿大,實在是進來的時候,外頭等候的官兒一個個眼睛裡有刀子一般,他雖然是九卿,但外頭呆着的官兒,武官一品,文官三四品的排的老遠,一個光祿卿,還真的得罪不起這麼多高官。

況且,現成的還有一個駙馬都尉薛恆也在外等着,自己還是多點眼力,趕緊見好就收吧

第246章 勸慰第522章 動員第567章 清軍第607章 可惜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479章 曹府第426章 今夜如何第15章 攪動風雲第4章 意外第553章 襄王第51章 爭執第300章 零二章諸王第300章 大宗小宗第345章 大人到第49章 兩面小旗第139章 盤算第617章 酒樓第293章 不得勁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517章 平靜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471章 對撞第420章 翻盤第410章 嫉妒第256章 打秋風第261章 行樂第354章 不敢要第539章 謀利第617章 酒樓第268章 暗夜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575章 新司第92章 出隊第498章 決死第210章 財富第613章 獄中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142章 交心第280章 一未來第65章 感激第101章 妙人第50章 人心難猜第344章 草原第500章 贏家第219章 校閱第579章 仁德第127章 束手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695章 富強第429章 國公府第366章 動身第58章 賦詩第558章 歲祿第224章 嶽正第653章 編制第620章 解套第348章 踏實第322章 絕密第570章 商機第559章 賢妻第572章 管事第269章 基地第309章 露臉第687章 周妃第202章 告急變第496章 獠牙第5章 驚變第372章 相約第579章 仁德第675章 做主第33章 上任第121章 靜候第378章 示威第254章 聰明第355章 春茶第588章 通風第665章 農桑第512章 封侯第406章 盛衰第94章 斷手第382章 石府外第334章 暴打第670章 密會第211章 過錦第217章 白馬第25章 打臉第300章 大宗小宗第489章 勇士第425章 叔侄第55章 底線第378章 示威第407章 拜託第481章 逃脫第633章 傾心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664章 司法第407章 拜託第299章 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