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bookmark

黑旗關內,宴會過後,柳玄遠四人還在討論着軍情,大家一致認爲鐵蒙銳氣已喪,卻不會輕易率軍離開。

西山博爾術極爲強勢,鐵蒙投靠,寸功未立,反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多會受到責罰,故而,夜半多半會發動夜襲,趁機奇襲黑旗關。

在場四人,三人熟知鐵蒙品性,此人,蠻橫自大,目中無人,是名悍將,但領兵打仗,獨領一軍,卻難當大任。

今夜鋌而走險之舉,終會,讓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不過,鐵蒙手底終究存有十萬騎兵,其中包括五萬東胡騎兵,可是要比戎族騎兵厲害許多。

若黑旗關方面,沒有充足準備,是夜襲擊,恐怕不會佔據上風,相反極有可能處於劣勢,讓鐵蒙重新奪回戰爭主動權。

但是,大家即已料到鐵蒙不會善罷甘休,鋌而走險,就不會讓他奸計得逞。

三更時分,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黑暗中,鐵蒙露出猙獰面孔,抽出彎刀,指向黑旗關。

頓時,馬蹄滾滾,轟轟隆隆之聲,打破黑夜寧靜,一時間,黑旗關方面,喧鬧不已。

鐵蒙果然趁夜色發起襲擊,大軍沿着山坳,迅速對黑旗關發起攻擊,可是,鐵蒙赫然發現,率領十萬之衆騎兵,攻城時,手底僅存五萬東胡騎兵,既少數親信。

曾經與他齊心協力的戎族勇士,竟全部消失在黑色夜空下。

臨戰逃離,無意給鐵蒙重重一擊,當東胡騎兵攻入山坳,衝在關卡前時,黑旗關上,忽然升起無數火把,兩旁山峰上,烈烈寒風中,傳出燕人喊殺聲。

箭雨,巨石,滾木,齊唰唰從關頭,左右兩旁山峰上,襲擊而下。

夜襲,反被伏擊!

或許,鐵蒙今夜註定該倒黴,柳玄遠等人,事先料定他會襲擊黑旗關,準備妥當,等待他主動自投羅網。

另一邊,侯銘封,馮石虎兩人帶十多萬騎兵,包括刀鋒戰士,在戰鬥打響時,悉數來到黑旗關。

封侯兩人麾下部隊,絕非柳玄遠手底部隊能夠比擬,何況,來之前,林楓三令五申,務必生擒鐵蒙。

戰鬥從半夜打到天亮,在柳玄遠親自指揮下,鐵蒙損兵折將,卻寸功未立。

夜襲不成,被伏擊時,鐵蒙就該帶兵離開的,可惜心中不甘,回西山無法向博爾術交差,只能心存一絲僥倖。

天亮了,一夜廝殺參戰雙方勝負在明顯不過了。燕軍以守代攻,損失極小,鐵蒙卻留下了一萬屍體,負氣帶兵向西而去。

“柳將軍,爲何馮侯兩位將軍不參與守城之戰?”半宿防禦,及連日來戰戰兢兢,心思全放在防禦鐵蒙部隊上,令狐藏這會非常疲憊,面帶倦色,望着黑旗關下,跨上戰馬的馮侯二人,不解其意,詢問柳玄遠。

多年領兵經驗,他一眼就看出來,馮侯兩人手底騎兵,戰鬥力及裝備,要好過黑旗關守軍及戎族部隊,若馮侯兩人率軍守關,鐵蒙損失更大。

“喏!”柳玄遠站在關頭,看着魚腸殺出的馮侯兩人,笑着道:“皇上有令,生擒鐵蒙回京,所以.,再者,兩位將軍麾下部隊,早在草原上野慣了,不善守城,攻城掠地,大兵團作戰,纔是兩位將軍拿手好戲,這次,皇上連刀鋒戰士也派來了,可見對鐵蒙勢在必得,也在告訴博爾術,大燕不好招惹。”

“可是,鐵蒙手中還有近四萬騎兵,我看兩位將軍,各自不過帶着三萬騎兵出關,部分隊伍還在留在關內,是不是太過輕敵了?畢竟,鐵蒙也是能征善戰的狠茬,手底又有四萬東胡騎兵,若發現被追擊,趁機設伏,怕是.。”令狐藏面帶憂色,有點擔心的說。

鐵蒙叛出戎族,還引外敵攻打部落,戎族上下恨不得分食了他,可惜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馮侯兩人帶兵追擊,令狐藏不看好,內心卻希望兩人能夠生擒鐵蒙,到時,親自把他挫骨揚灰,以解心頭只恨。

“鐵蒙有那般心機,今夜就不會來黑旗關了。”

.....。

燕京,皇宮。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林楓早起,在雲瑤宮外晨練,緩步走向金鑾殿,準備上朝。

這時,安恆自外面快速進來,手中又拿着書信,匆匆來到林楓面前,道:“皇上,黑旗關急報!”

林楓彈着腿,扭着腰,活動着筋骨,拆開書信,柳玄遠親筆,上面寫的清楚,黑旗關騎兵,李奎在關外三百里處,救下慕容博文與令狐藏,五萬殘兵,七八萬百姓。

伏擊對方四萬多騎兵,挫敗鐵蒙陰謀,當前雙方正在交戰,但博爾術派給鐵蒙五萬騎兵,似有攻打黑旗關之意。

信中內容,也算捷報,林楓依然動怒,暗罵:這混蛋。

隨即把手中書信揉成一團,林楓沒好氣,東胡之行,讓博爾術與安提拉反目,料着再無後顧之憂,誰知博爾術和燕國較上勁了。

非要讓自己狠狠教訓他,才肯罷休嗎?

年關前,林楓不想動刀兵,奈何博爾術欺人太甚了。

還好了解實情始末,就派出馮侯兩人出征,若不出兵針對,對方會把燕國當作軟柿子捏,一次,兩次,黑旗關就不得安寧了。

這次,馮侯兩人,帶領刀鋒戰士,及麾下精銳騎兵,不要辜負了他的期望。

收起書信,坐上龍輦,林楓向着朝堂走去。

目前看來,今年冬日,消停不得了,內政外患,夠讓他手忙腳亂。

今日早朝,因爲昨日新政推行已有定論,林楓下旨,準備針對燕國弊端,進行深入變革。

事先與六部首腦及林梟通氣,便是不希望朝堂上,有更多爭議。

何況,博爾術下令鐵蒙,準備攻擊黑旗關,若不推行新政,不力爭圖強,依然會處於被動挨打局面。

踏上金鑾殿,安恆宣告衆臣入朝,覲見皇上,之後,文武百官主動排成四列,文臣武將左右各兩列,倒也涇渭分明。

文官以司徒爲首,跟他並肩的文臣,是兵部尚書文季師,後面跟着戶部尚書餘哲明,刑部尚書柳玄遠,禮部尚書李孟昶,工部尚書趙士德。及每部三位侍郎,約有二十多人。

武將之位,首席兩人是定國侯林梟,禁衛軍統領雷傑英,後面包括幾名叫不上名字小將,與文官對比,武將處於弱勢。

也看出來,燕國人才之缺乏,不過,自邙山趕回的拓拔羽,亦在武將行列,地位還稍稍考前。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加起來不足五十人。然朝中人盡皆知,帝國核心人物,依舊那麼幾個,餘下之人,辦好自己手中實務就行。

只是,今日林楓不這麼看,燕國官員並不充裕,很多人身兼數職,不少機構組建起來,相關人員卻遲遲不能就位,這就是弊端。

“拜見皇上!”

林楓坐在正位,擺擺手:

“衆卿平身——”

“謝皇上…”

文武大臣,分列兩邊,站穩身形,林楓也不囉嗦,開門見山直說:“今日早朝,僅商議兩件事,第一,燕國新政繼續推行,即日起,開始逐步深化,細化,廢奴隸制,解放人口,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統一度量,貨幣等。

新政經過兩年推行,燕國無論經濟,軍事,還是百姓生活,均有彌足長遠進步,不過,這些還不足。今日,新政再深化,細化,是爲更好鞏固燕國今時今日取得成就,讓燕國整體國力更上一層樓。”

林楓繼續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燕國內務制度,不能按部就班,必須推陳出新,依燕國舊制,差點令燕國有滅國之禍,必須徹底根除糟粕。戰國時代即將來臨,再看周邊諸侯列國,那個沒有燕國強大,要想在夾縫中生存,就必須忍常人不能忍,受常人不受之苦。

燕國四面強國林立,僅有目前成就,尚不足苟且偷生,更何況爭霸圖強,物競天擇適者生,燕國因循舊制數百年,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環境了,若不及時深化,細滑新政,變革止步於此,恐怕兩年來取得成就,又會付之東流,諸位愛卿說說,當初生死存亡之際,燕國該不該推行變革,該不該富國強民!”

林楓言之鑿鑿,朝堂之人,多數認可其說法,新政頒佈兩年,燕國變化,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然而,林楓一句,廢奴隸制,耕者有其田,就讓朝中不少老人,尤其在燕國的擁有勢力的人,心思沉重起來。

這兩件事情,與廢貴族萌蔭,設立軍功制,科舉制無意,全是在剝奪老貴族手中特權,若族人不能及時適應,數百年的好日子就過到頭了。

不過,有人反對,自然有人稱讚,那些因爲軍功,科舉提拔上來的人,自然擁護繼續深化新政,唯有繼續打破舊的框架,建立新的框架,燕國纔會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正所謂,不破不立,就是這個道理。

第193章 燕國的報復下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952章 重創敵軍,羞辱敵將第680章 小節,大義,孰重孰輕第653章 絕地逆襲第139章 林梟救兄上第482章 完美實施第1174章 ,從不與言而無信之人交往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1048章 心存疑慮第1253章 違令者,唯你是問第1172章 溫氏求見,蝶舞屈服(第十更)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203章 否極泰來第1389章 燕帝,要對楚國做什麼第1247章 天意弄人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821章 攜美同遊第1137章 錦官城,溫氏(第二更)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350章 心猿意馬第339章 燕京變化上第1217章 接二連三噩耗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745章 破敵之策第693章 炮林石雨(第二更)第97章 東西夾擊第660章 貴妃醉酒第1330章 一切順利第12章 皇后下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112章 子汐湘鈺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1349章 爲國盡忠第667章第217章 檢閱部隊下第41章 以誠相待第278章 前途未卜第339章 燕京變化上第200章 滅國之策上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294章 秣兵歷馬第1280章 楚國要搞事情第795章 龍顏大怒第523章 東歸回國第58章 問計於民上第578章 風吹草動(第三更)第989章 來自女帝的報復第651章 戰馬問題第1283章 按部就班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785章 請君入甕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715章 一戰定天下,南方欲聯盟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1024章 苦戰,鏖戰第531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1374章 ,把酒滿上,敬皇上!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952章 重創敵軍,羞辱敵將第531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34章 初戰下第1355章 火海,禍害第257章 戰事初開中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1129章 兵臨城下,王妃姿態.第1090章 若有戰 召必回第40章 陰毒策略第281章 以火攻火下第1242章 迎戰燕帝第1177章 今夜,你就服侍夫君吧第672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二(第二更)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377章 危機四伏第604章 動手動腳(第二更)第214章 閱兵開始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870章 風雲際會(四千字大章)第221章 君臣論道第1181章 若不善終,心有不甘第56章 歸降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71章 吃人戰火,吞噬生命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152章 前路迷茫第632章 歹心再起第1285章 金鑾殿拔劍第480章 怒不可竭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280章 以火攻火中第713章 主城易主,塵埃落定()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1381章 烈火攻勢第1187章 錦官城兵變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