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遊說勸說

羣臣退去,林楓神色嚴肅,長長吐了口氣,橫躺在軟榻上,暗歎,今年真是多事之秋,草原四國混戰,燕國尚未有所舉動,晉國就襲擊燕

國,倘若鄭國發兵攻燕,南北夾擊,今年,整個北方,可真亂成一鍋粥了。

心中不由得一緊,暗暗慶幸,看來年前訓練新兵,真是萬幸之至!

是夜,林梟與李孟昶尚未動身,關於鄭國出兵攻燕的軍報,已經放在林楓面前,他不得不佩服,司徒與文季師,心思縝密,料事如神,

有先見之明,預料到鄭國會出兵,鄭國果然出兵了。

兩大國南北出兵,林楓自然不敢馬虎,趙宋蜀未出兵之前,來自鄭晉兩國的兵鋒,必須自身化解。忙調兵遣將,僅留下趙鴻儒麾下四萬重甲步兵與五千刀鋒戰士拱衛京師,

雷傑英手底三萬多龍騎衛,侯銘封麾下兩萬重甲騎兵,全部傾巢而出,星夜兼程前往慶州,與白易生手底的六萬將士,共同防禦鄭國兵鋒。

清晨,薄霧瀰漫,慶州大營四面空氣上,卻散發出絲絲血味,拓拔羽怒氣匆匆走進大營,甩掉血染的盔甲,一屁股做在椅子上,喝了口不曉的誰剩下的涼茶,向白易生道:“老白,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慶州地域開闊,有利於騎兵出擊,鄭國十萬鐵騎軍,從昨夜開始,對慶州城猛攻,咱們處處制肘,也不曉得皇上什麼時候派兵支援。”

昨夜,鐵騎軍忽然攻城,白易生下令趙俊守城,拓拔羽趁夜色從東門衝出,帶領手帶兩萬騎兵,繞道鐵騎軍後方,出其不意一擊,給鐵騎軍造成不小傷亡。

奈何,鐵騎軍數倍於拓拔羽,這不,一戰把草原上,來無蹤,去無影的騎兵打蒙了,雖說剿殺對方前鋒五千多,自身卻損失三千人。

北門上,趙俊指揮四萬人,星夜作戰,綿綿不斷的鐵騎軍,卻向洪水似地,死了一波,又來一波,北門下,早已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了,依然阻擋不了鐵騎軍步兵攻城。

白易生放下手中佩刀,面色沉重的道:“打仗拼的是實力,耗的是錢糧,死的是軍人,這三個方面,燕國不如鄭國,既然你已經回來了,

便於我死守慶州吧!我猜皇上肯定知曉兩國差距,所以,援軍肯定正在趕來的路上。”

鐵騎軍攻勢兇猛,若非林楓心中謹慎,事先下令六萬騎兵駐紮慶州,此戰,恐怕鐵騎軍已破慶州,長驅直入了。

定國侯林梟抵達趙國,不敢在驛館休息,換了着裝,馬上差人向趙國朝中名臣宿將送上厚禮,且親自逐一拜訪,許以好處,闡明當前形勢,才引起丞相興趣,親自引薦林梟入華陽宮,這座北方最雄偉,最霸氣的宮殿中。

入朝時,林梟見趙國君臣相談甚歡,北方大捷,土地向北擴充數百里,與燕國四面楚歌的情形,形勢趙國不知好上多少。

林梟心中清楚,這般情況下,說服趙王出兵,極爲困難。

丞相引薦後,他不敢怠慢,恭敬叩拜趙國皇上趙武吉,直接言明來意,趙武吉聞言,目視羣臣,語氣淡淡,道:“聯合之事,非同小可,我大趙北方在正與匈奴激戰,南面戰局,恐不能抽出兵力。饒是你說,鄭國野心勃勃,取燕可東北兩面威脅趙國,又如何,趙國起於北地,掃六合,吞八荒,今日天下,唯有楚蠻可與爭鋒,鄭燕之戰,乃弱肉強食之果,他李氏何敢犯我強趙。

再者,年前趙鄭新近通好,趙若與燕合謀,豈不是背信棄義,自惹刀兵之苦,代燕受怨嗎?合作之事還是算了吧!”

入朝之前,林梟已獲悉趙鄭兩國關係,趙武吉此舉在意料之中。他不屈不撓,從容對答,陳說利害,但趙武吉終蠻橫自大,無視鄭國而搖擺不定。

林梟一怒,亦不答話,按劍拾階而上,昂首闊步靠向趙武吉,喝說:“合作之事,只要言明利害,三言五語便可解決,既然皇上目中無人,任憑鄭國崛起,在下自不多言,告辭!”

趙武吉見林梟敢按劍直闖朝堂,且出言不訓,不覺怒起心頭,高聲叱喝道:“大膽狂徒,朕與你談話會縱之事,既言語不和,也不可遭你羞辱,莫非以爲朕不敢殺你麼?”

林梟毫無懼色,按劍直前,說道:“在皇上眼裡林梟不過螻蟻草芥,殺之何妨,當年夏侯憑藉七十里之地而王天下,周伯僅憑百里地,卻

使天下諸侯臣服,又有哪一個不是起於微末,而王天下,今日皇上視我爲草芥,他日,鄭國新強,趙國百年基業毀於一旦,趙國子弟在鄭國眼中亦不過草芥,此乃,大王之禍。”

“皇上,林梟所言不假,鄭國年前臣服於趙,多爲掩飾狼子野心,今朝,一旦鄭晉聯合攻克燕國,趙國勢必處於鄭晉包圍,若再與匈奴

聯合,趙國恐怕陷入危難。”太尉蕭何道。此人在燕國朝堂極有話語權,且獲得趙武吉信任。

趙武吉臉色稍和,太尉宇文瀧亦出聲道:“燕國地理位置獨特,大趙不取,對趙無礙,外所國取,會危及趙國,皇上三思啊!”

兩位重臣建言,饒是趙武吉昏聵,亦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朝林梟問道:“先生,有何話說?”

林梟道:“從前,趙國南部有臨沂,巫郡,陽海,夏州等數十藩國,可短短二十年,多喪與鄭國之手,今日,鄭國吞併四面邦國,東臨宋國,南面蜀國,西接陳國,北靠趙國,土地萬里,帶甲之士逼近百萬。

圖強不久,便東進攻宋,南下佔蜀,今又北上滅燕,可見若非趙國強勢,怕也難免爲鄭國盤中餐。如此狼子野心,雄心勃勃,皇上豈能不防。

而今,趙國擁有霸王之資,天下諸侯不敢與之爭鋒,但一泱泱大國,若任憑鄭國率數十萬軍,東攻西討,不出數年,兩國必有一戰。

趙勝,勉強可暫保先王基業,趙敗,十代基業毀於一旦,趙王不免辱沒先人,當今之勢,大王卻偏安於一隅,不把隱患消滅在萌芽,怎對

得起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呢?燕趙聯合之事,對趙實是有百益而無一害。

想那鄭國久存虎狼之心,併吞天下之意早已昭然若揭,燕亡,趙亦不會長久。遙想當年,陳蜀燕鄭聯合,互相抗趙,致趙國十五年不敢東進南下一步。

今燕雖遭鄭國攻伐,數十萬精兵日夜進攻,卻未能損慶州毫釐,且宋素交好與趙,必遣救兵,若燕趙聯合成功,聯合宋,蜀滅鄭精銳於慶州城下。

四家趁機東進西擴,北上南下,趙擴大地盤,重振盛威,燕亦可苟延殘喘,奪過滅國之禍,如此對趙百利而無一害之事,趙王卻猶猶豫豫不能定奪,到底爲了何故?

莫非不知,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嗎?”言罷,林梟雙手按定佩劍,怒目而視趙武吉。

趙武吉思索半刻,目光轉向蕭何,宇文瀧,兩人默默點頭,立刻連連稱是,道:“先生所言,朕心中豁然開朗,就依先生。”

林梟問:“皇上,主意拿定了嗎?”

趙武吉道:“定矣!定矣!”

連趙成功,林梟疾呼左右:“取雞狗馬血來,歃血爲盟!”

左右取銅盤,端雞狗馬血而來,林梟雙手托住銅盤,跪獻趙武吉道:“大王當獻血爲盟,正式聯合之約,皇上先飲,林梟再飲。”

趙武吉接過酒杯,滿飲,右手招呼朝下羣臣道:“今日趙燕諸於朝歃血爲盟,南大營馬上着手準備,南下攻鄭。”

林梟心中歡喜,朗聲道:“皇上英明神武,林梟在此提前祝皇上伐鄭成功。”

話說,李孟昶來到宋國,以朝拜宋國女帝,進言說:“宋國地方八千餘里,軍隊有七十萬之衆,戰馬萬匹,存糧足夠支用十年,這些都是稱

霸的資本。

而今鄭國連晉攻燕,一旦成功,兩國西進不敢伐趙,勢必東進南下攻宋,宋國必陷入戰爭泥潭中,數十年努力換來的和平毀於一旦。

況且,鄭晉與宋乃世仇之國,若您臣服於鄭,百姓不服,朝臣不服。“

接着分析天下形勢,說:“鄭國最大憂患來源於趙宋,若不攻趙,便來取宋,所以,鄭強則宋弱,送強則鄭弱,鄭宋不能並存。

宋燕聯合成功,東進北上可滅晉,西進南下可伐鄭,今趙蜀贊同出兵伐鄭,宋國莫非願意錯失良機。“

最後李孟昶又提醒女帝:“鄭是虎狼之國,有吞併天下的野心,是天下諸侯公敵。若不能打擊鄭國囂張氣焰,恐怕唯有割地議和,希望您能

好好考慮。“

女帝未料燕國有這般能言會道之人,與左右商議,速下決心說:“鄭宋接壤,鄭有吞併之意,不可言和。燕,蜀經常遭受鄭國威脅,不可與之深入謀劃,怕有叛逆之人告密,危及國家安全。

我自料以宋抗鄭,又未必能勝。與羣臣謀劃,皆不可信,因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如今既有三家團結伐鄭,我自何樂不爲呢。“

第882章 違令者,殺無赦第1214章 樑銘源要謀反第53章 勸降上第80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64章 心中執念第49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1137章 錦官城,溫氏(第二更)第1194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797章 禍從口出第1165章 羞辱溫蝶舞(第一更)第91章 段夢柔上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877章 陳兵江北,南方驚慌!第1411章 絕不遷都第290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61章 棘手事情第907章 初現危機,林楓強勢第392章 肺腑之言第219章 慕容柒嫣的煩惱第192章 燕國的報復中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785章 請君入甕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236章 攻心爲上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423章 馮異歸降第571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更)第1306章 誘餌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81章 初次謀面第476章 連連諷刺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71章 利益糾紛第712章 防線崩潰,犬狼顯威(第二更)第326章 晉陽宮第1113章 完美之將第506章 李牧猜測第745章 破敵之策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427章 林楓的盤算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41章 以誠相待第308章 送人玫瑰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734章 五國伐燕第560章 金蟬脫殼(第一更)第128章 阿木爾的怒火第1298章 大局已定第538章 帝國利益第691章 連環陷阱第463章 狼子野心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902章 生死狂戰第203章 否極泰來第1168章 蜀國太子問計(中)第411章 樑國爭奪戰上第1107章 深宮怨婦第308章 送人玫瑰第879章 熊武暴怒,四王反目第757章 兇悍燕將第458章 小股部隊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388章 沒有懸念的戰爭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571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更)第601章 計劃破敗(第一更)第551章 馬武之死(四千字)第1269章 三喜臨門(第二更)第378章 抽絲剝繭上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276章 踏入鬼門關上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697章 水患無情(第六更)第1233章 對戰女刺客第140章 林梟救兄中第1137章 錦官城,溫氏(第二更)第1380章 滿城驚慌第1082章 本王寧死,也不與你爲伍第565章 兩軍追逐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965章 親臨前線,戰局糟糕第1057章 燕騎衝鋒,宋軍發威第696章 一報還一報()第944章 死守墨城,苦戰不休第1368章 窘迫尷尬第107章 涼鳴關之戰下第27章 兵鋒上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765章 全軍出擊,不留俘虜第35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43章 大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