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風起雲涌

bookmark

慶州城,熊熊戰火升起的濃煙,滾滾瀰漫了整座城池。散發着血腥味的寒風,獵獵招展的燕字旗,已然殘破襤褸,似乎頃刻間就會墜落。

城樓之上,殘垣斷壁,士兵多次搶修,多次被被毀,城牆上,地面上,護城河內,死屍伏地,血流不止,卻無人向前清理,濃濃的血腥味與汗氣味相互夾雜着,充斥在空氣中,刺鼻難聞。

戰爭,殘酷的戰爭,卻依然星夜持續。

嘹亮嘶喊慘叫,動人心絃。城下鐵騎軍兵士健碩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口中發出震動天地的喊聲。

這種喊聲,互相傳染,互相激勵,消褪了鐵騎軍心中莫名的恐懼。空中箭矢狂飛,拖着尖銳長聲的箭雨,如蝗蟲過境般紛紛劃破晴空,只見城牆上不斷地兵士中箭倒地。

那鐵騎軍剛登上城牆,即刻被數名羽林衛蜂擁持刃迎上,寡難敵衆,砍成肉泥。

“拓拔羽,再組建箭隊,射死這羣混蛋!”趙俊竭斯底裡的喊道,連日來,他始終處於前線,未曾閤眼,而今,身上黑色鎖子戰甲,衣衫襤褸,渾身血水染紅雙目,暴怒的彷彿兩顆隨時蹦出的鐵球。

“呼呼,呼呼----”淒厲的嘶喊,瘋狂的殺戮,熾熱的烽火,使得兩軍兵士欲加地憤怒,戰爭越來激烈。

攻城的刑伊柯,未曾料及燕軍如此兇悍,區區六萬人,依託小城,阻擋三十萬鐵騎軍寸步難行。這次慶州城戰役,儼然成爲鐵騎軍攻燕,艱難之戰。

他在懷疑,懷疑鄭國上下是不是輕敵了,都說燕人是天生的軍人,此戰,燕軍不畏生不懼死,看來此言非虛,滅燕之戰,恐非計劃中簡單。

殘陽如血,落日的餘暉傾灑在了城樓之上,大戰依然在繼續。

林梟勸服趙武吉五日後,雷傑英,侯銘封,所帶龍騎衛與重甲騎兵先後抵達慶州,與白易生共守慶州。

七日後,趙國千餘山南大營,發兵三十萬,攻擊鄭國餘林道境內,佔環洲,潞州,象州,刑伊柯帶重兵援救,慶州城之危暫緩。

九日後,蜀國陳兵江北,數千帆船,渡江北上,直取喪失城池。

十日後,宋國出兵十萬,由千林郡攻擊鄭國山南道,由東林郡出兵二十萬北上,襲擊晉國連州,夔州,虎門關。

接到各地傳回的消息,林楓鬆了口氣,林梟,李孟昶,大功告成,讓燕國避免單獨兩面作戰。

僥倖的是,雷傑英,侯銘封六萬人抵達慶州城下時,守城的六萬大軍損耗過半,傷者更多,幾乎是一羣殘兵在守着一座低城。

雷,侯兩人蔘加過黑旗關戰役,而今,亦猜不出白易生三人究竟怎麼依城而守的。

不過,此時的鄭國朝堂上,真的亂成了一鍋粥,連續三五天內,各地軍報紛紛擺在李釗面前,特別北方巨無霸趙國參戰,超出鄭國上下預料。

趙國出兵,蜀國出兵,宋國出兵,東南北三面,三個大國全部出兵,且出了重兵。

李釗想不明白,爲何欲滅掉小小燕國,竟像捅了馬蜂窩似地,整個北地,除了陳樑兩國不曾參戰,餘下大國竟不約而同攻鄭。

本來看似天馬行空,卻十拿九穩吞併燕國的計劃,迅速流產不說,還給鄭國惹來強敵。

“啪”一生,李釗把奏章摔在地面上,起身朝着吵吵嚷嚷的羣臣怒喝,斥問道:“說說,說說,誰來告訴朕,這是怎麼回事?”

朝堂上一陣沉默,許久,計劃的實施者蘇秦走出來,站在朝堂中央,尷尬的道:“皇上,臣的部署沒錯,但着實沒有料到,趙國會背信棄義參戰。”

“當前已不是趙國背信棄義的問題了,如今鄭國四面楚歌,還好陳國沒有參與,否則,鄭國不被各國瓜分纔怪。”登基十五年,當初敗給宋國外,鄭國兵鋒所指,還未遇到阻撓,現今,卻遭遇四國聯合攻擊。

李釗實現雄圖霸業計劃被阻,反而惹來滅國之禍,他心中實在受不了。“蘇秦,當前你說該怎麼辦?”

蘇秦來回度步,大腦飛速旋轉,整理着當前局勢,他不愧經過大風大浪之人,很快有了主意。“皇上莫及,臣以爲,大可不必擔心,韓先當將軍坐鎮南方,蜀國若想渡江,無異於登天。

餘下三國,皆爲兩線作戰,鄭國何不一戰。敗,大可割地,從頭再來,勝,一戰定乾坤,雄霸北方,皇上取代趙王成爲北方霸主。”

不得不說,蘇秦有大決心,在四面環敵之時,依然敢於四國開戰,沒有大魄力之人,下不了這個決心。

話語落音,羣臣中又走出一人,正是丞相韓琦,一副落井下石的樣子,向蘇秦質問:“太尉,你這是在蠱惑皇上嗎,不說宋燕兩國,單說趙國,儘管北方與匈奴作戰。

但南大營五十萬虎賁軍,也足以碾壓一切,你可有信心,刑伊柯能擋住封子修步伐!何況宋國西面十萬精兵,直逼山南道,老將朱亥能守得住嗎?”

“不打,怎麼知道打不贏,鄭國變法十五載,不就爲雄霸北方,取代趙國,進一步吞併天下嗎?莫非尚未一戰,韓大人便想割地言和?”蘇秦不甘示弱,虎目怒視相問。

這傢伙不管什麼時候,多與自己做對,蘇秦現在非常惱火,若非滅燕計劃,出自他手,他絕對不甘示弱。

“夠了,朕召集你們來,不是看你們吵架的。”李釗猛地拍在案臺上,蘇秦與韓琦退回各自位置,大殿內一片死寂,李釗問道:“蘇秦,告訴朕,若敗了,鄭國損失多少?”

李釗一生,希望做個有作爲君王,儘管眼下四國出兵,可若有半點勝算希望,有稱霸機會,他絕對不會輕易放棄,更不會向苦難低頭。

正如蘇秦所言,此戰若敗,大不了割地言和,可若勝了,鄭國崛起中原,稱霸北地,實現了鄭國先烈數百年來夙願。

獲得皇上支持,蘇秦示意太監拿來地圖,掛在屏風上,觀察片刻,率先指着北方趙軍方面,道:“鄭燕趙三國接壤之地,多爲平原,一旦大敗,無論哪國騎兵橫衝直入,攻擊到邙山一帶,若鄭國無法阻擋趙軍鋒芒,可能喪失邙山以北,山南道,淮南道,餘林道和上虞道,總計四道三十三州。”

“鄭宋方面,有涼鳴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宋國步兵爲主,攻城掠地極強,一旦攻克涼鳴關,平原山脈阻擋不住他們步伐,損失難以估計,但趙國若撤兵,鐵騎軍未必不能阻擋宋軍步伐,況且,朱亥將軍帶領二十萬鐵騎軍,依仗涼鳴關天險,肯定能擋住十萬宋軍,至於燕國,不足爲慮,他們十多日尚未能踏出慶州城。”

聽蘇秦這麼一說,李釗心中寬鬆許多,眼下主要敵人還是趙國,忍不住遷怒“混蛋,趙武吉老匹夫,總有一日,朕非活寡了他。”

李釗咬牙切齒,怒氣橫生,完美無瑕,一石三鳥的計劃,就因爲趙國參與流產了,可恥的是,趙武吉年前收了他百萬紋銀,五十位佳麗,當初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保證,不阻止鄭國滅燕。“韓琦,你再去趟趙國,爭取說服趙武吉退兵。”

“皇上,趙國三十萬虎賁攻鄭,二十萬虎賁陳兵邊界,恐怕不容易和談,便是不滅鄭國,也是準備打擊鄭國,阻礙鄭國崛起。”韓琦道,在北方,趙國先後出兵二十萬,在南方,南大營卻傾巢而出,是何居心,一目瞭然。

“好,很好,蘇秦,你親自前往北方前線督戰,暫時停止攻燕,全力以赴與趙國一戰,朕有刑伊柯,豈會怕他封子修。”

李釗選擇和趙國抗衡到底,絕非心血來潮,在北地宋國經濟最強,鄭國次之。軍事實力,趙國最強,鄭國次之,國土面積,趙國最大,宋國次之,鄭國再次之。

以此三點,李釗覺的鋌而走險,也堪一戰,一旦獲勝,王圖霸業,唾手可得。

同時,燕國皇城內,林楓閱覽着前線奏報,露出欣慰笑容,慶州城方面,十萬大軍任憑留守鐵騎軍叫罵,據城而守,不理不睬,等待時機。

壺關,六萬人亦以守爲攻,不過,黑旗關方面,卻已有所作爲,取得首戰。

自宋國二十萬主力入侵晉國,本前往壺關的沐嘯天,率領十五萬騎兵南下,依託虎門關而守。

不想,這時林楓曾派張羽帶四萬輕騎兵去黑旗關,交給柳玄遠,而手書上僅寫着審時度勢四字,柳玄遠不愧爲燕國頭號戰將。

不日前,趁着茅岸攻擊壺關,沐嘯天帶兵南下阻擋宋國,晉北地區兵力匱乏。

派張羽,李奎率六萬騎兵,出黑旗關,沿草原由北向南,攻擊晉國。這不,沒幾天,兩人先後佔領六州,打通了黑旗關與壺關一線。這是半個多月來,最讓林楓振奮的一個消息了。

需知,張羽奪下的六城,雖緊鄰草原,土地貧乏,可這六座城池,既有土地,又有人口,多爲晉國養馬之地,經濟價值遠非塞外草原能比。

第1045章 將軍,霧影山乃絕路!第1章 穿越了,被打了!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333章 離別送行中第787章 關門打狗下第1077章 如此,唯有迎戰了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1219章 林楓逼宮第230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下第22章 此中有深意第356章 會見來使中第445章 死裡逃生第94章 遊說勸說第1271章 吃人戰火,吞噬生命第184章 以詩明志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48章 帶兵返京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1243章 宋起借兵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561章 御駕親征(第二更)第1188章 藤甲兵譁變,第756章 利箭出鞘第754章 強勢碾壓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47章 和談結親第966章 將軍,末將請戰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128章 阿木爾的怒火第167章 深化新政第310章 廢太子第356章 會見來使中第476章 連連諷刺第1392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1097章 皇城,破城在即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章 穿越了,被打了!第438章 苦肉計第876章 頭腦風暴第965章 親臨前線,戰局糟糕第648章 斷臂自救第1031章 封鎖渡口第49章 賞罰分明第653章 絕地逆襲第310章 廢太子第94章 遊說勸說第705章 趁火打劫(第一更)第1297章 落網鴛鴦第939章 一盤大棋第1389章 燕帝,要對楚國做什麼第423章 馮異歸降第743章 大軍壓境第702章 套路太深,防不勝防第941章 以毒攻毒第644章 利劍在手,天下我有第337章 林楓的懲罰第999章 裁撤軍隊,停止貿易第1387章 南征楚國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367章 侯銘封勸降上第980章 危難之際,宋起妥協第535章 不安的心第76章 段二小姐第1207章 首戰藤甲兵第501章 遊說百姓上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835章 與虎謀皮第1227章 血債還需血報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58章 問計於民上第132章 兩難決斷第1034章 速戰速決,嚇破苦膽第21章 藏兵于山第1300章 熊武屈服第235章 大國氣量下第251章 霸道帝王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381章 樑帝心思第436章 刺殺成功第4章 禦敵之策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950章 全面退守,等待援軍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1354章 帝王之道第684章 帝王之術第552章 離心離德第1030章 不戰則已,一戰成名第69章 一剪梅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279章 以火攻火上第948章 生擒曹榮,戰局改變第678章 兩難抉擇第38章 第一場雪第55章 勸降下第1147章 送妻求生第305章 懷孕風波第527章 本性難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