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第670章 京中時局

bookmark

海棠與海礁在對視的那一眼中,便已經默契地對接下來的談話方向達成了共識。

他們當然不會老實將自己知道的上輩子曾經發生過的事說出來,那樣他們根本沒辦法解釋自己的消息來源,也就無法靠着這些情報進行分析,安慰金嘉樹。

但他們還有別的法子。

海礁問金嘉樹:“麻嬤嬤話裡暗示的意思,我應該沒聽錯吧?這事兒保準麼?說實話,我們遠在長安,對京城的消息瞭解得實在不多,不是從鎮國公府那邊聽說的,就是表叔公他們與陶嶽陶大人通信時得知,但都零零散散的,有許多細節無法得知。你這兒有麻嬤嬤和林侍衛在,知道的消息應該比我們更多吧?皇上……”他中途頓住了,小心地掃視周圍一眼,再側耳細聽,確定周圍十丈內都沒有第七隻耳朵存在,方纔壓低聲音繼續問,“皇上如今真的是病重了麼?不是象前幾年那樣,很快又會好起來?”

德光皇帝在三年前曾一度病重,爲此還取消了那一年的武舉會試。他在病中下旨,強行命八皇子出閣讀書。內閣中以孫閣老爲首的幾名孫派權臣本來是反對的,但因爲皇帝看起來病得實在太重,御醫們都不敢斷定他能撐多久,朝臣們反過來勸孫閣老不要再鬧騰了。萬一皇帝駕崩,兩位皇子都沒有儲君名份,到時候讓誰繼位?國不可一日無君,要是因爲孫閣老及其黨羽的私心,導致皇位空懸,社稷動盪不安,那他們便是禍國奸臣,要被天下人唾棄的!

雖然大部分的朝臣當時都認爲七皇子是嫡出,更有資格成爲儲君,可因爲皇帝病重的關係,兩位皇子在御前侍疾,三天不到,七皇子自己就先倒下了,看起來病得不比父皇輕。這樣虛弱的身體,就算勉強繼位,也未必能支撐多久。而七皇子妃擇選之事,已經拖了將近兩年,都還未定下人選。七皇子如今還未大婚,身體就已經這樣了,萬一他繼位後有個好歹,卻沒有留下子嗣,還不是要兄終弟及,讓皇弟八皇子繼承大統?到時候還得把登基大典折騰兩回,耗費的銀子翻了一倍,何苦來哉?!

周太后如今健在,她是一向支持皇帝的計劃,更屬意讓八皇子繼位的。不是她不疼愛嫡出的七皇子,而是她覺得七皇子身體太差了,若是做了皇帝,日理萬機,只怕活不了幾年,還不如一輩子做個閒王,靜心休養,還有望能長壽一些。就算皇帝沒來得及立儲就去世,需要從他留下的兩位皇子中選擇一位奉爲新君,內閣也不可能忽略掉到時候升任爲太皇太后的周太后的意見,結果還不照樣是八皇子繼位?!

別提紀王世子,皇帝有兩個兒子活着,沒理由讓出繼宗室的庶皇子還宗的。況且當時皇帝病得這麼重,說不定再過幾天就不行了,這麼短的時間,根本不夠讓紀王世子走完還宗的流程,迴歸皇室,再被冊封爲儲君。當然,最關鍵的是皇帝自己不樂意。皇帝不肯下旨,內閣還能抗旨矯詔不成?!那不是爲臣之道!

如此一來,不管怎麼做,八皇子都是唯一的儲君人選,內閣還折騰什麼?折騰的結果除了空耗人力物力,根本不會對皇位的歸屬產生任何影響,反倒會把皇帝、太后、寵妃、新君與朝臣們都得罪了,自己也沒落下好名聲,何苦來呢?

因此,哪怕孫閣老心裡還老大不願意,三年前的內閣也終於接受了現實,接下了皇帝的旨意,安排八皇子出閣讀書了。除了孫閣老不肯將立儲的聖旨落在實處以外,其餘儲君該有的規格待遇,八皇子都得到了。連朝中的吳門故生們,也在被周太后接見過一回,又去七皇子宮中探了一回病後,默認了儲位由八皇子獲得的結果。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爲這就是最終的結果了,等皇帝駕崩,大家就可以迎來一位年幼的新君了,皇帝在這時卻又病情好轉,恢復了健康。這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心裡不由得懷疑,皇帝這場重病,會不會是他故意演的一場戲?目的就是爲了逼內閣同意冊立八皇子爲儲?

朝臣們也不敢多問,但在那之後,每每聽說皇帝又病了,便要多留幾個心眼。尤其是孫閣老,他總覺得自己是上當了,心生不忿,有心要給皇帝一點顏色看看,沒少在朝堂上折騰。後來是皇帝尋藉口遷怒於孫貴妃,將她降位爲嬪,孫閣老才老實了許多。

有這麼一回前事在,如今麻嬤嬤再說皇帝病重,海礁作爲不該知道皇帝確切死訊的長安軍戶少年,對這個消息心存疑慮,也是人之常情。

海礁問了,金嘉樹便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說了出來:“麻嬤嬤應該不是在撒謊。她早在夏天的時候,就收到京中來信,知道皇上身體不好,又犯了老病了。但這件事在外頭沒幾個人知曉。鎮國公與塗都指揮使是否知情,我不清楚,但周奕君與塗金寶是真的一無所知。這件事,海哥心裡應該也清楚。”

海礁頓了一頓,點點頭:“你這話說得不錯。倘若皇帝沒事,還要把自己重病的消息宣揚得人盡皆知,那是他另有目的。可皇帝若真的有病,爲了朝堂穩固,他是不可能讓消息傳揚開來的。立儲的旨意畢竟還沒下。八皇子固然是朝堂公認的儲君人選了,可他一日還未有儲君名分,就一日不敢說未來已經穩當了。”

七皇子雖然時病時好的,但這幾年也有消息傳出來,說是人很聰明,讀書讀得很好,性情也溫和。就算他依舊還體弱,未能成婚,也未必不能做個仁君。依然有人認爲他更適合儲君之位。

紀王世子更是不肯死心。

他當年在七皇子的身份公開後,生怕孫家不再支持自己,便算計了孫家的二孫女,亡妻去世不滿一年就續了弦。現任紀王世子妃不情不願地被迫嫁進門,一直與丈夫感情不睦,別說生孩子了,她連跟他同住一個院子都無法忍受,每日裡爭吵不休。而八皇子出閣讀書後,表現出了過人的聰慧,七皇子也以聰慧溫和而聞名,沒什麼人提起紀王世子了,還有人質疑他婚後多年也沒有子嗣,會不會是身體有問題?若他後繼無人,那就算他還宗繼位,也沒有意義,到頭來還是要讓健康的皇弟八皇子繼承大統的。一時間紀王世子支持者大減,彷彿他已徹底被踢出局了。

他一時破了防,便接受了生母盧昭儀的提議,納了盧家一個表妹爲側室,去年生了一個病懨懨的兒子。且不提紀王世子爲了側室難產、兒子體弱之事,如何與正妻、孫家打官司,有了這個兒子,他又重新抖了起來,覺得自己比兩位兄弟更有資格成爲儲君,又開始在朝中上竄下跳,竄唆宗室向御前進言了。

有這兩位或是有心,或是無意的競爭者,八皇子的儲君之位,還不能說一定穩當了。皇帝要是真的病重,又怎麼可能讓消息外泄,讓儲位的歸屬再生變故呢?

1017.第1017章 一千章一十七章 另一個好消息309.第309章 別院996.第996章 好話壞話128.第128章 金錠516.第516章 閒談第13章 分析 勸說 出主意(已修)第759章 常家556.第556章 早知道323.第323章 唐夫人的秘密361.第361章 惱怒892.第892章 分析337.第337章 誘餌第37章 家門口的巷子357.第357章 情報898.第898章 茫然第49章 重啓失敗97.第97章 產業興旺705.第705章 日常830.第830章 回信第42章 事成898.第898章 茫然223.第223章 做客372.第372章 制敵535.第535章 新路子870.第870章 坦言218.第218章 寫信380.第380章 嫌棄120.第120章 撒謊1023.第1023章 赤誠590.第590章 強化印象103.第103章 找到人了309.第309章 別院637.第637章 求情471.第471章 改主意的皇帝120.第120章 撒謊414.第414章 順藤摸瓜800.第800章 欣慰第756章 頹勢718.第718章 新的謊言747.第747章 另一條路793.第793章 提醒190.第190章 新瓜459.第459章 落淚739.第739章 試探143.第143章 野心1009.第1009章 一千章零九章 雙喜臨門365.第365章 錯過85.第85章 小小抱怨692.第692章 探問583.第583章 周晉林一家695.第695章 拜見辛知府621.第621章 實惠第12章 動搖(已修)877.第877章 新家870.第870章 坦言266.第266章 厚顏無恥684.第684章 密信848.第848章 風波846.第846章 又來信74.第74章 心有顧慮599.第599章 爲什麼要進京?1028.第1028章 怨氣573.第573章 問答140.第140章 又破案了558.第558章 關於如意郎君的討論第41章 出個好主意579.第579章 念頭846.第846章 又來信422.第422章 疑點97.第97章 產業興旺100.第100章 告別第35章 發愁203.第203章 圍觀吃瓜924.第924章 周全259.第259章 渾水543.第543章 兄妹議事127.第127章 難纏540.第540章 忠良義勇174.第174章 好心人海礁223.第223章 做客537.第537章 壽宴中349.第349章 當面揭短527.第527章 自家人323.第323章 唐夫人的秘密903.第903章 戒嚴713.第713章 提醒105.第105章 艱難的旅程第22章 少年,來制定一個計劃吧(已修)147.第147章 周馬氏的計劃399.第399章 對抗824.第824章 脫身第25章 鍛鍊計劃(已修)635.第635章 制服465.第465章 下場734.第734章 手足親情642.第642章 避重就輕600.第600章 爲難788.第788章 探查202.第202章 嚴防死守631.第631章 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