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第79章 皇帝爲何要那樣?

bookmark

第79章 皇帝爲何要那樣?

海棠問海礁,海礁一時間還真是答不上來。

他上輩子只是給錦衣衛做了十來年的密探,哪裡知道那麼多皇帝后妃、皇子宗室的秘聞?就算是聽說過一些小道消息,也不保真。

他只能冥思苦想,回憶着曾經從師父、神鞭張三以及辛爺爺等消息靈通的長輩處聽來的信息,還有監聽官員時聽到的議論,做一點推測。

“皇帝對四皇子說不上有多疼愛,就是普普通通吧。盧昭容與四皇子自請出繼,他也答應了。後來他們又想回宮裡,盧昭容還投靠了孫貴妃,百般討好,求得孫貴妃在皇帝面前說好話,但皇帝始終沒點頭。”海礁撇撇嘴,“最過分的時候,皇帝病重,孫閣老帶着百官逼求他將四皇子認回來,他都沒答應,堅持說自己有兒子,不需要讓紀王的兒子入繼大統。”

皇帝當時還派了太監去紀王府罵紀王居心叵測,膽敢妄想皇位,紀王立刻上書自辯,說自己絕對沒有這樣的想法,一切都是世子自作主張……

這些傳聞當時很多人都聽說了,搞得四皇子很沒有面子,人人都說他主動請求出繼,是個不孝子,卻又看不上嗣父,更不孝了,所以皇帝看不上他,紀王也嫌棄他……

海礁覺得,這件事應該能說明皇帝與四皇子之間的真實關係:“皇帝大約真的很討厭這個兒子。就算四皇子妨礙了六皇子立儲,他也是皇帝的親骨肉,皇帝不可能讓他去死,爲六皇子讓路的。就算孫貴妃有這樣的想法,那也是孫貴妃的私心罷了。可四皇子自己主動說,不想認爹了,想認別人做爹……哪個當爹的聽了這話會樂意?皇帝如了四皇子的願,還讓他做了紀王的兒子,就已經是慈父心腸了。”

好歹紀王是真有錢,又有親王爵位,可確保他日後能安享富貴。

皇帝硌應紀王這個奪嫡時期最大的競爭對手,偏又拿他沒辦法,還得一直優容寬待,心裡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氣。他多半是出於報復心態,纔想要過繼兒子去搶紀王爵位家產的。可他能出繼兒子,四皇子這個做兒子的卻不能歡歡喜喜地認爹,更不能真與紀王相處融洽。一旦四皇子“認賊作父”,那就不再是他的兒子了……

皇帝這種想法,多少有些雙標。紀王本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冤枉。他有兒子,誰樂意把王爵傳給昔日政敵的兒子,連積攢多年的家產也要便宜了嗣子呀?!這不是爲了自保,只能硬着頭皮接聖旨,還得在人前表現出感激聖恩的模樣麼?!

海礁嘆道:“其實錦衣衛裡也有很多人覺得四皇子吃相太難看了。當初孫貴妃逼得他們母子只能自請出繼以自保,結果有利可圖時,他們又轉頭抱起了孫家大腿,諂媚的模樣哪裡有半分皇子氣度?這樣的人倘若真的成爲儲君,滿朝文武誰能敬服?!也就是皇帝膝下只剩下兩個皇子了,八皇子年紀還小,也不知道能不能長成,皇帝需得防着萬一,否則早就一巴掌拍死這個不孝子了!”

皇帝再怎麼厭惡這個兒子,也頂多就是罰個禁足、抄書什麼的,連語氣重點兒的斥責都沒有。他心裡多半也存着念頭,萬一八皇子年幼夭折,他再不喜歡也要讓四皇子重新歸宗,繼承大統了。總不能真把皇位便宜了昔日與他爭奪儲位的兄弟以及他們的子孫吧?那他這幾十年的辛苦豈不是白費了?

皇帝這種心態,興許也是四皇子明明沒有聖眷,卻依然有很多人支持他歸宗的原因。皇帝想留個備胎,在外人看來就是對四皇子的優容與寵愛了。

而新君登基之後,四皇子之所以還能一直上竄下跳,始終有人支持他,也跟新君當時年紀還小有關——沒人知道他能不能健康活到成年,生下皇嗣繼承皇位,所以留着一個活着的皇兄就非常有必要了。估計皇帝生前沒少跟大臣們說自己的想法吧?皇帝提拔起來的大臣,自然也是不想讓其他支脈的宗室入繼大統的,尤其紀王、安王都曾是皇帝的政敵,底下人過去鬥得厲害,早結了仇。

等到新君真正對四皇子動手時,他已經有了皇后與皇子,後繼有人,自然沒了顧慮。除去死忠,也沒人會多事爲四皇子求情了。

皇帝對四皇子的觀感還是很明顯的,不過他對孫家父女是否有不滿,海礁就說不清楚了。

若說皇帝對孫貴妃始終寵愛如昔,他又一直沒有冊立孫貴妃爲皇后,甚至已多年不在她宮中過夜。六皇子死後,孫貴妃一度想要獻美,還把侄女接進宮中小住,皇帝都沒理會。

有了賢妃後,皇帝的起居飲食基本都交由賢妃照看,沒讓孫貴妃插過手,還命她將鳳印交還給周太后,由嫡母重掌後宮大權。 四年前,他還下旨表示要與吳皇后合葬,給三皇子補了一個悼思太子的封號,給吳皇后父母追封,又赦免了所有被革職流放的吳門故生。孫閣老當時反對得很厲害,但皇帝還是堅持下了旨,甚至親自在坤寧宮中祭奠了吳皇后與三皇子,可以說很不給孫家父女臉面了。

在外人看來,這幾乎可以說得上是孫貴妃失寵、孫閣老失勢的徵兆。

可皇帝上輩子始終對孫閣老信重有加,孫閣老始終權勢滔天,對周家下黑手也沒被斥責。孫貴妃跟周太后之死有了牽扯,皇帝也沒問罪於她,臨終前還特地囑咐太子,要厚待孫貴妃。若非皇帝發了話,賢妃成了太后之後,也不至於要等到孫家徹底失勢,才指控孫貴妃曾謀害周太后了。

由此可見,皇帝對孫家父女的恩寵未減。

雖說皇帝臨終前將孫閣老踢出了內閣,可他也沒做別的。若非孫閣老在新君繼位之後,還不肯消停,依然支持出繼的四皇子上竄下跳,他說不定還能富貴終老呢。

海礁對妹妹說:“阿奶總私下裡說,皇帝會赦免表叔公他們,就是對孫家有所不滿了,孫貴妃又沒了兒子,遲早會失勢的。可我心裡清楚,這話也就是咱們自個兒說着安心罷了。皇帝對孫閣老的寵信沒那麼容易改變。若想要對付孫閣老,需得有更得皇帝信任的人出面才行。所以我纔會把希望寄託在陶嶽陶大人身上。除了他,不可能再有別人能做到這件事了。”

海棠嚴肅地點點頭。她有一個疑問:“皇帝主張變法,孫閣老是主力,那他們變法主要是變什麼?”

海礁想了想:“我只知道朝廷清黃冊就清了很多年,還有改革稅制……老家的族人總說日子艱難,許多官員也說朝廷不該與民爭利。不過我身無恆產,稅不稅的與我無關。”

海棠倒吸了一口涼氣。

破案了!

歷朝歷代,但凡要清黃冊、改稅制,肯定要觸動地主士紳階級的利益,引來無數反對。

德光皇帝若真有心要做成這件事,孫閣老又願意爲他衝鋒陷陣……死幾個皇子、流放一堆官員算什麼?只要變法能成功,大楚朝就能受益,皇室又能延續幾十上百年,他簡直贏麻了!

預計十一上架,要多準備一些存稿了……

(本章完)

948.第948章 逃避614.第614章 大方的麻尚儀387.第387章 童年的回憶182.第182章 點明387.第387章 童年的回憶655.第655章 易轍913.第913章 驚險355.第355章 佈局165.第165章 好人設的侷限697.第697章 送信266.第266章 厚顏無恥869.第869章 敲邊鼓92.第92章 傳說中的秘藥1015.第1015章 一千章一十五章 改觀481.第481章 兩封信869.第869章 敲邊鼓第46章 夜話第1章 卷王又穿越了(已修)727.第727章 挑人684.第684章 密信237.第237章 交上了朋友492.第492章 凜然121.第121章 證詞577.第577章 敲打928.第928章 曹家第21章 救人的代價(已修)590.第590章 強化印象151.第151章 滅口675.第675章 暗示467.第467章 京城來客791.第791章 貼心703.第703章 以退爲進156.第156章 再來一遍?431.第431章 十四房老太太970.第970章 樹倒猢猻散888.第888章 消疑1017.第1017章 一千章一十七章 另一個好消息第764章 毒973.第973章 陸家倒臺291.第291章 傳聞333.第333章 婚事作罷627.第627章 聽說560.第560章 人生大事846.第846章 又來信936.第936章 吳家舊地547.第547章 來信798.第798章 探訪153.第153章 追蹤240.第240章 反省157.第157章 許可878.第878章 小院565.第565章 擔憂938.第938章 火情818.第818章 對質671.第671章 局勢膠着225.第225章 交換情報662.第662章 四年後63.第63章 玻璃產業445.第445章 遵化州消息833.第833章 報恩365.第365章 錯過298.第298章 走出西北928.第928章 曹家131.第131章 訴苦451.第451章 後園71.第71章 故人的消息831.第831章 憐惜965.第965章 建議234.第234章 人心險惡882.第882章 宮中296.第296章 傳信217.第217章 哥哥的承諾475.第475章 舊情188.第188章 傳聞752.第752章 誇獎705.第705章 日常57.第57章 天賦這種事366.第366章 採爺407.第407章 四百章零六 不認命256.第256章 更進一步118.第118章 受傷的少年567.第567章 女牢281.第281章 杜祺的京城歷險記197.第197章 當場叫破286.第286章 同伴679.第679章 進京308.第308章 謝文載的報復207.第207章 誰是內鬼?121.第121章 證詞653.第653章 武舉659.第659章 探病543.第543章 兄妹議事519.第519章 芝蘭737.第737章 團聚559.第559章 思考489.第489章 來客237.第237章 交上了朋友565.第565章 擔憂528.第528章 懵了第44章 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