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雖然處境貧窮,但畢竟是有過幾十年人生閱歷的人,吃過的鹽比在場很多同學吃過的米還多,走過的橋也比很多人走過的路更多,所以很快就明白張哥哥是不希望孫女在他的同學面前透露回來過的消息。只不過孫女童言無忌,仍是不小心說出來了,她便只能從言語上間接的請求在場的人不要說出去。
年輕始終是缺乏經驗,雖然在場有不少人聽出了她的弦外之音,但仍有一些人不明所以,已經在好奇的度測着那位“張同學”是哪一位。
“我們班裡有誰是尖子生?”
“好像來自舊崗村的就只有一個人吧?”
“天啊,難道是張奮鬥?”
“我猜就是,除了他還有誰?!”
……衆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羣體的智慧是可怕的。大家三言兩語之間,已經差不多道破了真相。
那帶隊的李老師歉意的看着老婦人,連忙帶着大家離開了。
陳譽和金小白二人也跟在隊伍裡面,目睹了剛纔的一幕。
金小白感慨道:“沒想到明珠區也有這麼貧窮落後的地方!希望這些學生都能有所收穫,知道自己身在福中啊。”
陳譽道:“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活動出發點是好的,但除非是經常性的舉行,否則想真正改變大家的觀念,是很困難的。”
見金小白不大爲然的樣子,又道:“就像生活在空調房裡的花朵,偶爾拿出去日曬雨淋一番,不一定能促進其生長,可能反而會生病而已。”
金小白這時纔有些贊同的微微點頭,又道:“譽哥,那妞妞口中的張哥哥真的是那個張奮鬥啊?”
陳譽道:“八九不離十吧。”
“我聽李老師說參觀的名單是昨天下午才公佈的,那他是一知道是就趕回來嘍?”
“應該是這樣,想避免大家知道他的家庭環境吧。”
“沒想到奧斯卡這樣有錢人的孩子入讀的地方,還有這樣窮的學生,唉!”金小白長長的嘆了口氣,顯然也是被震驚到。只是不知道是在感慨貧富的差距,還是張奮鬥的做法。接着又道:“你說妞妞說的是真的嗎?”
陳譽問道:“你指張奮鬥上學後的改變嗎?”
金小白點頭應是。
陳譽慢慢道:“人是會改變的,每個人都一樣,只是多少的問題。假如你上學後,身邊都是非富即貴,只有你一窮二白,那麼正常情況下你都會有想法的,或者是自慚形穢從此頹廢度日,或者是發憤圖強改變命運。”
金小白道:“那張奮鬥應該是屬於第二種改變嘍?應該挺好的。”
陳譽卻想起文小秀對張奮鬥的評價,沉吟道:“一開始可能是吧,不過要看具體的方式,希望他沒有走偏。”
金小白這次聽出了他話裡的擔憂,聯想到小女孩妞妞的話,點點頭,又道:“那現在大家都知道他住在這裡,還偷偷跑回家進行安排了。”
“是啊,不過對他可能影響不大。”陳譽想起那天在宿舍見到的老練和事故的男生,並不擔心。
果然,不出半天,幾乎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不過張奮鬥表現得很無所謂,就像套着一個厚厚龜殼一樣,對於冷眼、白眼、諷刺一概免疫,表情冷淡,不要說反擊,連激動的反應也沒有一點。這樣大家都感覺無趣,也就漸漸停止了對此事的議論。
當然,事情究竟有沒有影響,只有他本人才清楚了。
參觀完幾個情況比較典型的家庭,大家又來到舊崗村的一處居委會進行座談。
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樣,居委會辦公室是一處交通比較方便、位置相對顯眼的臨街鋪面改造而成的。相比周圍的民宅,居委會算是裝修得挺氣派的。三百多平方米的雙層鋪面,被改裝成四五間辦公室。裡面長桌高椅,電腦空調一應俱全,牆上還有不知名的人士贈送的幾面紅彤彤的錦旗,寫着“熱情服務,貼心工作”等讚語。
居委會顯然是經常搞接待工作的,但歡迎、請坐、寒暄、請茶、座談,各個環節進行得有條不紊,非常嫺熟。雖然辦公室裡面只有幾個工作人員,但衆人都被照顧到方方面面。
話題從舊崗村的歷史開始談起,幾十年來,因爲沒有抓住發展的機會,錯失了良機,等到想招商引資時,上面又下了新規定,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廠家不準入駐,但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企業又哪裡會看得上舊崗村這種基礎差、環境惡劣的地方呢?於是高低不就,舊崗村的居民只能就近找些廠家打工,或者有些膽大的自己開起了家庭作坊,招一些外地民工,賺些辛苦錢罷了。
陳譽對這類座談並不感冒,找了個藉口溜出來了,反正想聽到的一般聽得不多,能聽到的一般又是不想的,夾雜些套話、客氣話、場面話,就差不多結束了,真的還不如之前去挨家挨戶自己瞭解呢。
不過可能是教務處自己想做這方面的調研,倒是工作做得很細緻,有工作人員不停的拿筆記錄着一些也不知真假的數據,以後可以用到一些不管真假的文章上面。
下一個環節是衆人比較期待的現場採訪。
學校把採訪環節固定在舊崗村南邊,這裡算是小商販的集中地。
按照之前的小組分組進行,工作人員和老師都各自負責一些小組,防止出現意外。那個這次負責帶隊的李老師跟陳譽商量了下,在一些交通路口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佈置了校衛隊員以保障安全。
再交代了採訪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人身安全後,活動就開始了。
這次陳譽打起了精神,如果預料沒錯,這個環節是比較容易出事的。金小白和老王在他的吩咐下也提高警惕,隨時應對出現的問題。現在他可以調用的同事,主要是這兩人。至於顧順和章玉單,雖然主動要求前來,但兩人從第一天露了下面之後就不知到哪裡逍遙去了,神龍見首不見尾。陳譽也不指望他們,能不添亂已經足夠了。
這裡真的像個城鎮的小批發市場,許多本地的沒出去務工的閒雜人員和外地人都在這裡做起了小生意。有推着下面燒火的大油罐賣烤紅薯的,有擺了個小箱子搞手機貼膜的,有扛了一大竄冰糖葫蘆叫賣的,有地上放張八卦圖流着長鬍須給人算命的,有擺着棋譜等着被挑戰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行業和人羣都有。
除了這些,裡面還有一些遊手好閒或者另有目的的人,停留或穿梭在其間。
見到一羣學生過來,很多精打細算的商販眼前一亮,像是飢腸轆轆的灰狼見到了一羣潔白的羔羊,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連吆喝聲也比平時大了10個分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