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東京版“牽羊禮”

(大盟厚禮,書友們的票賞,一併謝了!)

三月十七,春暖中原。萬里行軍,勝利班帥的天誅軍第一整編師,終於押解着金國戰犯及被俘宗室,回到了東京。

儘管天樞行政中心在長安而不在東京,但將公審大典定在東京,卻是有着極爲特殊的意義。讓當年蹂躪這座城市的侵略者,跪倒在這裡,接受歷史的審判,豈不快哉!

大軍剛渡過黃河,東京留守張立,攜開封府尹宗穎,便率軍民萬人,簞食壺漿,前出十里迎候。

吳乞買以下三十四名一級戰犯,在過黃河之前,還提供車馬乘載,但一過黃河,立即取消所有優待,盡數裝入囚車——用狄烈的話說,之前的優待,是怕萬里艱程,這些戰犯身體撐不住。現在已經到了地頭,又是萬物復甦的季候,再不裝入囚車展覽示衆,你們是來當俘虜還是當老爺的?

按照狄烈的命令,每一輛囚車上,都釘上一塊大牌子,上面寫明囚犯身份,曾經犯過什麼罪行(攻打過中原哪座城池,或下達過什麼侵略指令),便於讓東京百姓扔臭雞蛋或白菜邦子。

只是狄烈未免將東京百姓想得太過於良善,或者說是生活水準太高了——東京百姓一見囚車,立馬忽啦啦圍上去,也不管囚車上是何人(事實上沒幾個人認字),但見得是髡髮金環的女真人,一個個憤怒咒罵,撿起道旁的土坷垃或小石塊,劈頭夾腦,雨點般砸過來。

三十多名昔日的金國重臣,瞬間被打得滿面桃花開,媽媽認不得。

護衛的郭大石一見不妙。這般下去,只怕未入東京,囚犯就全交待了。當下急令軍兵將囚車的箍頸打開,讓三十四名戰犯的腦袋得以縮入囚車內。這樣一來,縱有飛石土塊,大半也只能打在囚車的粗大木柵上,少許從柵縫中鑽入擊中囚犯。多半也只打在身體而非腦袋上。多虧郭大石採取緊急措施,吳乞買等戰犯才剩半條命而入東京城。

許多百姓直到囚車隊進入東京城,聽得前方鳴鑼開道,大聲喧講的開封府衙役通報囚犯身份,才知道之前自己用石塊泥土往死裡招呼的敵囚,竟是金國國主、國相、太傅、侍中、皇子、將軍……這一連串有着嚇人名頭的大人物。這經歷。當真如做夢一般。

這一日,“土石襲金主”,成爲流傳甚廣的佳話。而有幸參與此盛舉的東京百姓,則津津樂道數十年,許多百姓的家族世譜裡,都添加上了這一筆先祖逸事……

這一日,北伐凱旋。大軍入京,萬民夾道,鑼鼓喧天。

爲了這一刻,狄烈做足了功夫。在萬衆矚目之下,天樞華王,一身黃金龍鱗甲,飛鳳焰耳金盔,火紅大麾。寶劍玉印,高居於駟馬拉拽的井闌之上。頭頂陽光普照,金甲耀目;腳下萬民爭睹,歡呼膜拜;前方是東京留守與開封府尹雙雙開道;左右則是一干師旅大將環衛扈從,如衆星拱月——這一刻,雖不是帝王,勝似帝王。

如果說。狄烈刻意營造出的帝王之姿,令東京百姓匍匐膜拜的話,當第一整編師的百戰雄兵入城之時,更是引爆全城。

首先是整齊的輕甲步兵(刀牌兵)方陣。令東京百姓嘖嘖稱讚;當源源不斷的重甲步兵方陣出現時,那久違的步人甲具裝,更令東京百姓激動不已;而荷槍實彈的火槍兵方陣,所透出的不明武器的肅殺之氣,則令人驚喜;最後出現的軍隊,令整個東京城的上空都沸騰了——鐵甲具裝的鐵騎兵!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騎兵就是這個時代的最強戰力,三千盔明甲亮的鐵騎,足以使百姓瘋狂。

第一整編師足有上萬人馬,當然不可能駐紮在城內,他們只是代表六萬天誅北伐軍,向東京百姓誇功耀武,展現軍威。按照預定路線,全軍將由南薰門入城,沿御道遊行,至朱雀門折向東,從太平坊往北而行,從大相國寺前穿過;最後從陳橋門出東京,直奔劉家寺軍營駐營。

東京本是百萬人口的大都會,屢遭金人蹂躪之後,人口銳減,十不存一。好在東京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攻掠戰,城內建築什麼的並未遭到明顯破壞,只要重聚人口,生氣自然會慢慢恢復。在這方面,頗得人望的宗穎幹得不錯,點個贊。

除了東京百姓,許多應邀而來或不請自到的的各國使者,包括南宋、西夏、吐蕃、大理、安南、高麗……等等諸國使臣,都在御道兩側的御廓上,親眼目睹了這震懾人心的一幕,華王之姿與天誅之威,着實令這些國使顫慄失語。

南宋正使康王趙構與副使御史中丞秦檜,就夾雜在各國使節中。論起南宋的實力與軍力,絕對是以上各邊邊角角國家中最強的,天誅軍那整肅的軍容或許不足以嚇倒他們,但那一輛輛囚車裡,一個個昔日在這對狼狽組合的君臣面前,高高在上、驕橫不可一世的敵酋,竟全成了任人折辱的階下囚……這巨大的反差,才真正讓趙構與秦檜落膽。

縱然屢屢聽聞金國已滅,敵酋成擒,但百聞不如一見,直到此時,趙構纔算徹底信服。

“開封府傳信,三日後,要獻俘神社。王爺,華王之心,不難揣測啊。”現場實在太吵,以至於說這樣的誅心之言,秦檜也不得不附在趙構耳邊,扯着嗓子叫喚。

趙構臉上猶存震怖之色,聞言目光閃動,倏地一笑:“華王若存此心,自是最好,本王必助其一臂之力。”

秦檜捻鬚笑道:“王爺高明,此番若能順利解決那樁大事,首要之務,便是此事。相信如此一來,華王必會投桃報李,我朝無憂矣……”

趙構輕咳一聲,瞥了秦檜一眼,後者立即打住話頭。恭立不言。

趙構再將目光移向御道上那排長長的囚車隊,若有所思:“這華王倒也聰明,不拜太廟,卻弄出一個神社來……”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大軍滅國,凱旋而還,最重要的一項儀式。就是獻俘太廟。縱然天樞勢力頂着個淵聖皇后的名頭,卻斷然不會獻俘宋室的宗廟,否則就是爲他人做嫁了。

當然,這並不表示天樞勢力就無廟可祭,早在年前金國無條件投降之時,狄烈就已經曉喻開封府。正式籌建天誅軍紀念神社——漢魂堂!

天樞城原本有一座紀念碑及烈士陵園,但天樞城已是軍事重地,且又在太行深處,很不方便讓天下人前往祭奠。故此,狄烈化繁爲簡,以神社靈牌取代大型陵園,天下各州置一社祠。供奉牌位,雕刻塑像,供百姓祭奠。

相比較後世各地的烈士陵園冷冷清清,小廟神社卻香火旺盛,這樣做的好處不言而喻——什麼神啊靈啊,老百姓就信這個,以神話的烈士英靈,取代那些莫明其妙的佛道亂七八糟的神仙。豈不是好?

東京漢魂堂,就建在昔日徽宗的洞天福地“艮嶽”遺址之上,利用這個廢棄皇家園林的地基與材料,不費多大功夫,一座莊嚴肅穆、簡潔樸素的殿堂便拔地而起。

殿堂內基本沒有什麼擺設,除了八根立柱,黑漆木板鋪地。地上一排排蒲團,最顯眼的,就是高低十層,佈滿四壁。密密麻麻的靈牌。每一塊牌子,代表一名天誅戰亡英靈。這,就是獻俘大典所在。

對於華王以戰亡將士的神位,取代太廟的做法,武將們自是力挺,而文官雖持異議,但開元之主卻無宗廟可祭,以漢魂堂暫代,似乎也是個辦法,故此也沒反對。但是,當華王提出,將仿效女真人,行“牽羊大禮”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文武激烈爭執。

此時,爲了參加此盛典,天樞勢力內各州府官員,凡是能抽身的全來了,一干要員如陳規、張角、趙偲、馬擴、張孝純、宇文虛中、侯方鏡、王友植,甚至連遠在河東的徐徽言、折可求都來了。

文官中以張孝純、宇文虛中爲首,表示反對使用蠻夷之禮;武官中晉寧軍經略使徐徽言也認爲,天樞乃勝利者,豈有以失敗者之儀,敬奉神社之理?

馬擴則委婉表示,女真人此習俗太過驚世駭俗,實不宜在禮儀之邦實施。

倒是一幫當初天樞草創時的老人們,極力贊成。尤其是趙偲與趙忠,憶起當年初聞金人對北宋宗室行此獸行之情形,涕淚泗下,怒斥衆臣:“昔君父受辱,宗室蒙羞,可曾有誰斥北虜蠻夷?古有以德報怨,然何以報德?”

楊折衝更是以一句大白話直斥其非:“別人做得了初一,俺們便做不得十五麼?”

最後,是身遭其辱的老肅王與新近被解救的諸皇子,聲淚俱下,向羣臣講述了宗室坦胸露乳,牽羊叩拜的奇恥大辱一幕。

在座諸臣中,有些是當年略有耳聞,有些則前所未聞,但無論是聽過還是沒聽過的,此時從受辱者口中聽聞,無不震驚悲聲。

趙梃紅眼綰袖齧臂,吼道:“如此禽獸,豈配人禮!”

狄烈一錘定音:“爾以文明待我,我以文明敬之;爾以野蠻辱我,我以野蠻報之。”

……

三月二十二,獻俘大典,正式開始。

就在漢魂堂前,天樞文武,自華王以下,一身冕服,華冠高屐,向自建炎元年以來,在歷次抗金戰鬥中英勇犧牲的英靈,行參拜大禮。各國使臣,亦附翼莊嚴隨禮。

以金主吳乞買爲首的金國皇室成員、戰犯近三百人,俱裸上身,腰圍着一條羊裘,每人手持一根氈條,站在明晃晃的太陽底下,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唾棄目光,人人羞憤欲死,偏偏卻還不敢死——他們連死的權利,都掌控在那個“兇靈”的手上。

在典禮官阿術的引導下,吳乞買與皇后唐括氏俱裸上身,接過兩隻公羊,帝妃二人手牽一隻,緩緩進入神社內。緊隨其後的,是三十四名戰犯及二百餘女真主要皇室成員,一一向神社靈堂包括天驕營在內的英靈神位跪拜叩首。

隨後,華王狄烈從吳乞買與皇后唐括氏手中牽過兩隻羊,親自抽刀宰殺後,供奉於漢魂堂主祭靈位前。

看到這“原汁原味”的牽羊大禮,趙構眼前彷彿幻現出父母妻女、兄弟姊妹在靖康年間所蒙受的恥辱,那時的情形,也如眼下這般!也如眼下這般!

趙構渾身發抖,臉色陣青陣白,以袖掩口,不停咳嗽,越咳越劇,身體象蝦一樣弓着,倏地噴出一口鮮血,栽倒在地。

吐血的,豈止趙九一人。強撐殘軀完成牽羊禮,達成了敵人的要求,換得闔族生存的金主吳乞買,在身心極度的煎熬、羞憤、恥辱、絕望之下,油盡燈枯,生機斷絕,猛然仰首向灼目的烈日噴出一蓬怒血,直挺挺倒下……

正所謂:人虧天不虧,世道輪轉回;不信擡頭看,蒼天饒過誰!

第320章 兵敗如山倒第249章 千軍薄城第149章 遭 遇(下)第21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一)第54章 復裝子彈的威力第42章 國已亡,家何在?第331章 第三次奈何關之戰第413章 萬事俱備第370章 追襲趙構第140章 這次來真的了!第311章 制服誘惑第146章 飛奪平定第123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4章 美酒的另類用途第225章 破 敵第384章 底定中原第180章 女兵匯演(下)第21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一)第202章 城下激戰第46章 皇后尿尿第71章 逃 亡第20章 痛,並爽着!第41章 渡 河第31章 怒火燎原(六)第61章 意外的消息第80章 拯救終焉第446章 內政、整軍第48章 夜探金營第364章 窮寇更要追第218章 太原攻略(下)第247章 耳光響亮第210章 戰車與排炮第140章 這次來真的了!第202章 城下激戰第266章 飛彈器,亮相!第191章 血色五馬山(八)第393章 女兵最終戰(四)第325章 平定相逢第160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二)第263章 殺得好!第99章 第一次奈何關之戰(上)第174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六)第97章 開 打 了!第434章 金國末日第94章 不速之客第152章 禮花計劃第412章 清洗風暴第166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八)第277章 三國來使第286章 東京的桃子熟了第442章 趙構復辟(上)第249章 千軍薄城第20章 痛,並爽着!第386章 寒梅旗飄揚第414章 戰爭藉口(上)第395章 女兵最終戰(六)第436章 女真人的出路第254章 兩個自信的主帥第432章 炮轟上京(上)第251章 太原沒事第63章 殺將者當第124章 千年之恥第31章 怒火燎原(六)第135章 月色撩人第45章 再度出擊第218章 太原攻略(下)第364章 窮寇更要追第217章 太原攻略(上)第128章 紅煞崛起第96章 十寨圍城第264章 步奚自潰第67章 重裝上陣第125章 血仍未冷第340章 趙構最倒黴的一天第454章 血戰破軍砦第365章 不缺英雄第261章 行 軍第101章 強軍初成(上)第226章 爆 破第428章 最後掙扎第445章 立 國第379章 烈焰焚器第339章 青山芳魂第129章 制 硝第431章 最後一戰第212章 宗輔的對策第279章 節目是這樣出爐的第146章 飛奪平定第300章 誰都有後手第26章 怒火燎原(一)第54章 復裝子彈的威力第263章 殺得好!第270章 暗夜殺機第226章 爆 破第422章 燕京最後一回合第315章 又見斷橋第209章 狼奔豕突第236章 狙殺!又見狙殺!(上)第327章 揚州之殤第130章 女兵營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