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打與不打

bookmark

當兩艘“皇帝”級戰列艦並靠在橫向碼頭上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強大的壓迫感。

因爲在設計建造的時候,“太祖”號與“太宗”號都劃給了東洋艦隊,“太祖”號是按照艦隊旗艦的標準建造的,而“太宗”號則是按照支艦隊期間的標準建造的,所以兩艘戰艦在細節上有些差別。

比如:“太祖”號的司令艦橋比“太宗”號多了一層,明顯顯得高大一點。另外,“太祖”號上有全套艦隊指揮設備,“太宗”號上只有支艦隊指揮設備,所以“太祖”號的天線數量比“太宗”號多得多。

當然,作爲快速戰鬥羣旗艦,“太宗”號完全有能力勝任。

只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祖壽清爲什麼不選擇條件更好的“太祖”號爲旗艦,而是選擇了條件稍差的“太宗”號。

大概,祖壽清想在原本屬於東洋艦隊的“太宗”號上過一把司令官的癮吧。

到達高雄港的第二天,“太祖”號與“太宗”號一起出港,繼續進行訓練。與以往不一樣,祖壽清決定讓兩艘新服役的戰列艦一同訓練。大概,他想讓東洋艦隊的官兵見識見識南洋艦隊官兵的能力。

因爲在前期訓練中,“太祖”號的主炮身管已經過了“半壽期”,爲了避免過早返回船廠更換炮管,所以在與“太宗”號的協同訓練中,“太祖”號主要進行副炮射擊,以及機動規避訓練。“太宗”號在訓練場上唱起了主角,只是其主炮射擊的成績非常糟糕。

十月三日,“太祖”號離開高雄港的第四天。

兩艘新式戰列艦完成了頭四天的基礎訓練,正在進行最高航速下的規避訓練時,遠在上千公里之外的德之島南面海域,一件大事發生了。

當日上午十點過,帝國海軍的巡邏炮艦在數次警告無效之後,擊沉了“日之丸”號漁船。

毫無疑問,那是一艘懸掛日本國旗的漁船!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將琉球羣島的大島劃歸給日本,並且在《巴黎停戰條約》上明確規定:大島,以及附近島嶼爲永久中立區,日本只能履行行政管理權,不得在此設立軍事基地。

問題是,《巴黎停戰條約》只明確了大島的歸屬權,沒有明確其他島嶼的歸屬權。

大島南面的德之島就成爲了帝國與日本的爭議地帶。

按照日本的說法,德之島爲奄美羣島(北琉球羣島)的一部分,應該根據《巴黎停戰條約》的規定,交由日本管轄。

帝國則堅持認爲,德之島是琉球羣島的一部分,應該歸帝國所有。

當然,戰後帝國在德之島上部署了一支幾百人的軍隊,並且建有一座小型軍港,派遣了數艘炮艇在此維持帝國的統治。

二十年來,雙方圍繞着德之島的歸屬問題沒有少發生衝突。

問題是,沒有哪一次衝突比得上現在這次突發事件所產生的影響。

被帝國巡邏炮艇擊沉的“日之丸”號並非漁船,只是僞裝成漁船的間諜船,其主要任務就是監視德之島上的帝國軍隊,並且蒐集帝國海軍巡邏艦隊的活動規律。

在被炮艇擊沉之前,“日之丸”號已經在德之島附近海域活動了好幾個月!

顯然,如果帝國海軍看這艘間諜船不順眼的話,早就下手了,不會等到現在才動手。也就是說,這絕不是單獨事件,更不是偶發事件。

消息傳回帝國與日本國內後,兩國民衆盡皆譁然。

白佑彬是在當天晚上,隨同“太祖”號返回高雄港的時候才知道了白天發生的事情。

似乎預感到會發生重大事情一樣,匆匆吃過晚飯後,白佑彬就回到了戰艦上。與他一樣,戴秉國、蘇鼎昌等主要軍官都回到了戰艦上。

“長官好!”

在衆軍官的目光中,羅清遠快步走進了作戰中心。

“都請坐吧,看來你們都已知道白天發生的事情了。”羅清遠首先坐了下來,“祖壽清將軍才下達命令,各艦務必在十二點之前進入戰備狀態。現在,我們還有多少人沒有回來,有多少人能夠聯繫上?”

“大部分軍官都回來了,其他官兵隨時都能聯繫上。”

發言的是大副餘沈兵上校,他也是羅清遠的老部下,算得上是羅清遠的“嫡系”。

“立即派人去聯繫所有官兵,讓他們立即返回戰艦。”停頓了一下,羅清遠又說道,“另外,聯繫港口司令部,需要補充的彈藥物資必須在明天上午之前到位。如果白天發生的事情是戰爭爆發的信號,我們不能在此耽擱得太久。”

“我這就去安排!”

這次說話的是二副阮文彪中校,他與餘沈兵一樣,是羅清遠的老部下。

朝兩位副官點了點頭後,羅清遠說道:“那麼,現在我們先看看帝國首輔的反應吧。”

負責通信的樊曉明上尉立即將電臺調到了廣播頻道,並且調大了音量。一陣雜音之後,喇叭裡傳來了“帝國中央廣播電臺”在“晚間新聞”前播放的歌曲,接着就傳出了女主持人的清麗嗓音。

當天晚上,帝國首輔蕭鼎昆通過“帝國中央廣播電臺”發表了正式聲明,一方面嚴厲譴責日本在德之島附近海域的間諜活動,另外一方面也表示該事件不會影響到正在走向正常化的明日關係,也不會影響到已經確定的出訪安排。

當然,蕭鼎昆絕非一昧的“倡導”和平。

通過輕重有別的措詞,白佑彬等軍官都聽了出來,如果日本不能做出實質性的讓步,並且在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中做出實質性的努力,大明帝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範可能受到的戰爭威脅。

換句話說,帝國會用戰爭來對付戰爭威脅!

同一天晚上,日本首相也通過“東京之聲”廣播電臺,發表了正式聲明。

似乎爲了做一個對比,“帝國中央廣播電臺”對日本首相的聲明做了全程轉播,而且還翻譯成了漢語。

與蕭鼎昆的聲明一樣,日本首相一方面譴責大明帝國的巡邏炮艇不顧國際公約,擊沉日本漁船的暴力行動,另外一方面也表示該事件不會影響到明日關係,並且表示,在蕭鼎昆出訪日本之後,他將擇日回訪大明帝國,促進雙方邦交正常化。

相對而言,日本首相的聲明溫和得多。

首先,日本沒有提出賠償要求。其次,沒有提到德之島的歸屬問題。最後,根本沒有提到任何與“戰爭”,以及“威脅”有關的字眼。

可正是這種溫和,讓白佑彬等人如坐鍼氈。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曾經數次提出加入同盟國的要求,結果卻臨陣倒戈,加入了協約國集團,並且朝帝國的背心捅了一刀。

有了如此教訓,帝國軍民,特別是帝國海軍官兵沒人相信日本是“正人君子”。

日本首相的表態越溫和,就越證明日本正在策劃驚天陰謀,說不定正在準備發動戰爭。

樊曉明關上電臺的時候,作戰中心內已是煙霧繚繞,除了兩三個不抽菸的軍官之外,其他人都在吞雲吐霧。

“這次肯定錯不了。”餘沈兵打破了沉默,“日本人狼子野心,最擅長玩弄兩面三刀的鬼把戲。如果換在以前,恐怕早就向我們發難了。這次卻如此低調,非常不正常。我要是首輔的話,就先下手爲強,打日本一個措手不及!”

羅清遠微微搖了搖頭,其他軍官也都露出了苦笑的神色。

連餘沈兵都發現了問題,蕭鼎昆,以及陳錦寬會被矇在鼓裡嗎?

“長官,司令部電報!”

當通信士官將電文交到羅清遠手上的時候,其他人的目光立即轉移了過去。

過了好一陣,大概看了兩遍,羅清遠才擡起了頭來。“祖壽清將軍轉發過來的,海軍司令部的命令,你們看看吧。”

電文首先交到了餘沈兵的手裡,然後在衆多軍官間迅速傳閱。

傳到白佑彬的手裡時,他非常仔細的看了兩遍,隨即就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我們的猜測沒有錯,如果這還是外交手腕的話,那麼帝國與日本就是真正的友好鄰邦了。”羅清遠一邊說着,一邊站了起來,“明日的訓練計劃取消,全艦官兵務必在明日早八點之前做好戰備準備。除了幾位主要軍官之外,其他人都去忙吧。”

所謂的主要軍官,就是大副、二副、航海長、輪機長、槍炮長,以及通信軍官。

在這些人中,通信軍官樊曉明的軍銜最低,其地位卻並不低,因爲他不但負責與外界的通信聯絡工作,還要在戰時負責接收艦隊的作戰指令。

相對而言,樊曉明與白佑彬的關係最爲密切。

“各位,有什麼看法?”

羅清遠將這幾個軍官留下來,顯然要統一全艦高級軍官的思想。同時,這也是在暗示這些高級軍官,戰爭即將爆發,“太祖”號將作爲海軍的急先鋒參加戰鬥。

“要打就打,有必要跟日本人羅嗦嗎?”

“對,我們操練了這麼久,等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艦的訓練基本上已經完成,即便戰爭現在爆發,我們也能以最佳的狀態投入戰鬥,狠狠教訓日本狗!”

……

在其他軍官三言兩語的激烈討論時,白佑彬卻一言不發的聽着。

很顯然,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這並不是打與不打的問題,而是該怎麼打的問題。

此時此刻,作戰中心內,只有羅清遠一個人與白佑彬的想法一樣。

****

新書衝榜,求推薦票,還有明天的票票!

第31章 自露馬腳第2章 閉門會議第38章 撲朔迷離第3章 血與烈火第12章 終有收穫第4章 罵纔是愛第42章 順理成章第27章 第一印象第7章 將領素質第4章 元帥到訪第45章 直搗龍潭第3章 不知進取第24章 戰略佈局第13章 奇思妙想第20章 單向屠殺第52章 擴大戰果第21章 海上混戰第13章 焦急等待第19章 冒險收益第56章 嚴重錯誤第3章 持續推進第7章 決戰在即第22章 主力戰線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9章 得意忘形第35章 重點技術第20章 突襲突襲第27章 民主政治第46章 獨木難支第22章 雙雄爭功第25章 戰術意圖第30章 對陸炮擊第38章 撲朔迷離第50章 智者千慮第16章 根本差別第8章 重點戰場第45章 俄國戰敗第17章 超級禮物第20章 關鍵技術第8章 瘋狂造艦第7章 將領素質第45章 變化因素第2章 權宜之計第22章 正式宣戰第5章 責無旁貸第13章 艦隊家底第63章 羣毆強敵第31章 攻佔虎穴第31章 自露馬腳第8章 瘋狂造艦第41章 環環相扣第39章 搶先出手第39章 偵察前哨第19章 實戰練兵第10章 戰場迷霧第57章 凱旋而歸第17章 無畏雷擊第14章 渾水摸魚第8章 變化因素第31章 意外驚喜第14章 調整狀態第57章 凱旋而歸第36章 一石千浪第24章 戰略佈局第2章 文化割裂第24章 進軍美洲第34章 貓與老鼠第60章 無力招架第12章 勝利之門第28章 冒進政策第14章 致命誤判第1章 繼續努力第66章 善後工作第55章 暴力衝突第12章 勝利之門第32章 海軍形象第8章 變化因素第16章 前進誘敵第26章 以戰促和第8章 心情可好第6章 全面動員第39章 美國投降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章 翹首以待第13章 不留後路第5章 動態發展第21章 絕殺敵酋第8章 速度紀錄第35章 迴天魚雷第53章 倒黴戰艦第27章 英國特色第22章 雙雄爭功第28章 超難考卷第6章 全面動員第24章 見好就收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章 繼續努力第27章 紛紛擾擾第37章 戲劇轉變第53章 倒黴戰艦